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墨香天涯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墨香】圣人与“少贱”(杂文随笔)

编辑推荐 【墨香】圣人与“少贱”(杂文随笔) ——《论语》随读戏品录之一


作者:心梦王水 举人,3357.9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28发表时间:2015-06-09 23:50:33
摘要:这就是鲜活的孔子,求真求实的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孔子,不隐恶不夸善的孔子,这是他与众不同之所在,是他稀有人可以媲美之所在。而他的这一种风采乃是当今奇缺的珍品,是最需大力弘扬的人性之本。 由低贱成为圣人,一个奋斗者走过的道路一定坎坷,留下的足印一定深沉。那一往无前的励志故事,那可歌可泣的奋斗精神,传扬至今,确是前赴后继,发扬光大,故而那山沟沟里飞出了金凤凰,那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孔老先生一定会因此而感到欣慰和自豪。   而成为“圣人”的孔老先生,敢于承认年轻时低下的地位,鄙俗的生活,却是一种品性,一种境界。至今却有流失的可能。想想至今, 所谓官爷、名人,多往自己的脸上贴金,装扮自己高贵的身份,伪造经历,伪造学历的不在少数。孔老先生不作伪,不虚美,不自夸,也不自卑,敢于自曝家底,自道年少干过的卑陋技能,说出与那些所谓高层君子的不同之处,既是他率真至性的体现,也是他自信的体现。


   翻看《论语》古本, 虽然多是不求甚解,却总好歪思斜想。读到第九章,忽然对“圣人”称呼发生兴趣,梦呓顿生。
   那一节文字,似乎清晰地告诉我,在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人们就称他为“圣人”,并不只是后来才称为圣人的。 这是在孔子三十岁以后,他学业已立,知识渊博,名声大振,就被人们称作“圣人”。 并且“圣人”之称远扬到了邻国。 自然有人在半信半疑之中很想打听明白这“圣人”之真假。这不,邻国有一个掌管国君宫廷事务的官员(太宰),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办公厅主任吧。他听到人们说孔子是圣人,颇有怀疑。有一天这个官员碰到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的子贡, 就提出了疑问:“你的老师是圣人吗?他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本事呢?”子贡回答说,是上天给他这么多的本事啊。而孔子听到后就对子贡说:太宰了解我吗?我年少的时候地位就很低贱,所以就能做许多卑贱低下的差事。而那些地位高的君子能掌握这样多的技艺吗?他们没有这样的经历,也不需要做这样低下的事,自然不会有这样多的技能啊。(原文见《论语》第九章第六节)
   很显然,这个太宰正是听人们称孔子为“圣人”,而向子贡发出疑问的。孔子并未觉得人们对他的“圣人”之称有什么不当,只是说不是天生就有,而是“少贱”的经历更促使他具有了比那些高层君子们丰富多彩的技能和知识。
   戏品之下,似觉那个“圣人”之称跟知识技能的丰富多彩有关,犹豫不定,忙去翻《说文》,《说文》释道:“聖,通也。从耳呈声。”原来这个“圣”跟耳朵有点联系。 再翻《康熙字典》,其诠释就多样起来:“《传》:‘于事无不通谓之圣。’《风俗通》:‘圣者,声也。闻声知情故曰圣也。’……” 于此可见,古时知识渊博,理解领会力强就可为“圣”。故而孔子因他的技能知识比高层君子多多,被称为圣人并没有推拒,这大概就叫不妄骄,也不妄谦。孔子的知识渊博是无可否认的。有一年,吴国攻打越国,把越国的国都会稽攻克了,得到一节骨头,有一辆车那么长。吴国派使者来问孔子:“什么骨头最大?”孔子说:“大禹召集群神到会稽山,防风氏迟到,大禹就把他杀死并陈尸示众,他的骨头一节就有一车长,这就是最大的骨头了。”吴国的使者又问:“那神又是谁呢?”孔子说:“山川的神灵能兴云致雨足可造福天下,负责监守山川按时祭祀的就是神。守土地和谷物的就是公侯,他们都隶属于王者”。吴使又问了很多问题,孔子都能一一解答, 那个吴国使者听了之后就说:“了不起呀,圣人。”,吴国使者称孔子为“圣人”就是孔子回答了别人不知道的东西,知识渊博, 无所不知。
   而孔子从汉朝以后被历代帝王推崇开始,这“圣人”意义就慢慢变味可,不再是民间传颂的那一种自然之“圣”,而是帝王推崇的权力之“圣”,于是这“圣”慢慢就有了神的味道,孔子就上了神坛,失去了他的本来色彩,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圣神了。当然这是后人之过,孔老先生本人没有大的过失。只是可惜他因此而一下子进入十八层地域,一下子又被奉上九霄云天,就是不能在人间好好站立,悲哉。
   二
   而事实上,孔老先生跟常人一样很有人情味,也很懂的人间生活的。所以当了“圣人”也没有忘却没有讳避他“少贱”的经历。
   年少时的不遇,往昔的低贱,常常是世人所顾忌,不愿让人知道的,总想隐瞒讳避的。就像秦末的农民义军领袖陈胜,取得胜利作了大楚王后,有旧日一同为佣的朋友来投靠他,他怕他们亮穿了他过去雇佣者低贱身份,就杀了他们。可是孔老先生却不加掩饰,不作隐瞒,自曝低贱,看起来 还有点为低贱的过去而骄傲或自豪的感觉,真率可爱,难能可贵。家庭地位贱贱,是无法选择,也是无法否认的。尽管孔子的先人是宋国的贵族,可后来出逃到鲁国避难,成了流亡之家,到孔子也已经有五六代光景,自然缺乏深厚的良好家庭背景。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虽然年轻时身体强壮,力大无比;公元前563年, 曾经在千钧一发之际,他用两手托住从上面压下来的城门闸门,使他所在的联军安然退出逼阳,一时成为鲁国著名的武士。但孔子出生时叔梁纥已经是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了。叔梁纥原有一妻一妾,妻子施氏,生了九个女儿;妾生了长子孟皮。但孟皮却脚有毛病,是个废人,不能担当起养活全家的重担。故而六七十岁的叔梁纥企盼生个儿子。终于求得平日要好的颜家小女儿颜征的婚约之愿。可圣人”这个概念跟现在的“圣人”是大不一样的。 孔子这个时代,其实“圣”是知识渊博,睿智聪明之意。两人年龄相差四五十年,实在悬殊,成婚不合“周礼”,于是,两人就在远离人群的尼山居住而怀上了孔子。 故而《史记》中称孔子父母结合为“野合”。司马迁不会随口乱说的。于此可见,孔子还没有降生,“野合”的阴影就已经笼罩在他身世背景下了。孔子三岁失怙,可谓悲凉。厄运却并未中止。那施氏却将孔子母子连同孟皮一起赶出了家门。颜征带着孔子和他的哥哥孟皮辗转到了曲阜阙里,度着艰难的日子。地位低下显然可见。尽管孔子早早就开始学习,成了一个读书人,但是,还是得不到上层的承认。他十六七岁时,含辛茹苦的母亲,抛下他和残疾的哥哥,离开了人世。他腰系麻绳守孝以礼。过了些时候,正巧路过的大夫季氏设宴会招待士人。孔子听说后想到自己是读书人,应该是“士”了,就前往赴宴。不想季氏的家臣阳虎就在门口拦住了他,说:我们是招待真正的士,不敢招待你。孔子碰壁而返。自然他受到的耻辱不会只有这么一次两次。孔子并未因打击而退缩,一次次的苦难,一次次的耻辱反而激发了他立志成才,奋发苦学的雄心。曾当他学业长进之时,有一个悲痛侵袭而来。他的母亲在艰苦中劳累中病逝了。不到十七岁的他,不得不挑起了家庭这副重担。在家里,他自然得扫地、做饭、洗衣服、种菜、挑担、推车,照顾哥哥等家务劳动; 为谋生,他离家做过(粮)仓库保管员,也做牛羊放牧管理的差吏,他还吹喇叭奏乐,去当司仪…… 他边自学边劳作,白天劳作晚上学。不管多么卑贱低下的差事,他都去干,正是这样却增长了他的识见和技能。他付出的艰辛自然不是几个词语所能说清。看他晚年是,依然那样刻苦学习,为了深入研究,读透《易经》,竟然使装订竹简的牛筋翻断了好多次,而留下了“韦编三绝”的佳话,年轻时的那个奋发就可想而知。
   三
   忽然想到往时的教育,留给我的孔子印象是个冬烘先生,教条主义,只会读书,不会做事,是不劳而获的寄生者,最最深刻的就是那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说是讽刺孔子,或是借指责子路来讽孔子。如今想想,孔子既然做过仓库保管员,怎么会“五谷不分”,而从低贱地位而被成为公认的圣者,如果“四体不勤”能够成功吗?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出自《论语?微子十八》里的一段话。原文前部分如下:“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说的是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了后面,找不到孔子,正好遇到一个用拐杖挑着竹制耘田工具 的老人,子路就问他:“您看到我的老师没有?”丈人说了一句话:“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丈人的这话,其实有多种理解,但传给我们或我们教给学生的是这样的:那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怎么会是你的老师?这是直接指责孔子的;而也有人认为是批评子路(以隐讥孔子)不劳动分不清谷物。可从上下文细看,那丈人并没有对子路有什么恶意,看到子路恭敬地站在路边,就把子路带到他家留宿,还杀鸡给子路吃,还叫自己的两个儿子出来让子路认识。这样一个老者碰到一个没有见过面的问路人,出口就指责他(或者指责孔子),从道义上就说不过去。 看来前两种理解可能带一种政治的偏见有着人为的误解。我反复读着,却感觉到那话好像是丈人在解说自己没看到孔子的理由,“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说的是自己。然而说他自己不劳动分不清五谷,又不合事实,不符客观。 瞎想之间催动明理的追踪,瞎想之间促发求真的探索,瞎想之间向往识见的扩展,于是去搜索古代学富五车者的那些有理有据的巧妙解说。发现程树德的《论语集释》收录很多古代国学家对此句别样的诠释。原来关键就在那个“不”字。 这“不”除了我们习以为常的否定的意思外,在古代还有一种解释:用作助词,或以加强语气,或以调整音节。因此程先生概括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中,“两‘不’字并语词,不勤,勤也;不分,分也。……古人多以‘不’为发声之词。” 此类例证在古人解说中竟然信手可拾,《诗经?车攻》中“徒御不惊,大庖不盈”,《郑笺》则注曰:“不惊,惊也。 不盈,盈也。”(此句意为:“徒手驾车要警惕,大厨房里食物充盈”)《诗经?桑扈》中“不戢不难,受福不那”,《传》解释说:“不戢,戢也。不难,难也。那,多也,不那,多也。”(此句意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克制自己守礼节,受福多的难计算”)(《李陵变文》中“十万军犹不怕死,况当李陵有五千人乎?”,如果那个“不”做否定,那意思是:“十万人还不拍死,何况李陵带了五千人(更不怕死了)。”可是李陵最后是投降了啊,这就解不通了。所以蒋礼鸿在《字义通释》就明确指出:“不,语助词。”,那句话就明白了:带着十万兵马还怕死,何况李陵只有五千人马?可见“不”作语助词,发声词,古人使用频率还是不低。于此来看,那个荷蓧丈人那句话的意思应该是:我手脚不停地劳作,五谷还来不及分植,哪里知道(看到)你的老师是谁呀?”老者说完这话,就把拐杖插好去除田里的野草了。东晋陶渊明《丈人赞》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超超丈人,日夕在耘。”正是点出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乃是丈人自谓。呵呵 老者说的是自己,不是指责子路,也没有讽刺孔子。
   而事实上,年少时代的低下地位的孔老先生,苦干过很多低鄙的活儿,从而获识了很多知识技能,是一个很会生活的社会人,自然不会向我们往昔说的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四
   由低贱成为圣人,一个奋斗者走过的道路一定坎坷,留下的足印一定深沉。那一往无前的励志故事,那可歌可泣的奋斗精神,传扬至今,确是前赴后继,发扬光大,故而那山沟沟里飞出了金凤凰,那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孔老先生一定会因此而感到欣慰和自豪。
   而成为“圣人”的孔老先生,敢于承认年轻时低下的地位,鄙俗的生活,却是一种品性,一种境界。至今却有流失的可能。想想至今, 所谓官爷、名人,多往自己的脸上贴金,装扮自己高贵的身份,伪造经历,伪造学历的不在少数。孔老先生不作伪,不虚美,不自夸,也不自卑,敢于自曝家底,自道年少干过的卑陋技能,说出与那些所谓高层君子的不同之处,既是他率真至性的体现,也是他自信的体现。
   《史记·孔子世家》里有这么一个故事:孔子来到郑国,与他的弟子走散了,于是他就站在郑国东门等他的弟子。他的弟子子贡向人打听他的老师,一个郑国人对子贡说:“东门有个人,他的额头像尧,脖子像皋陶,肩像子产,但腰部以下却比禹短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后来找到孔子,把那个郑国人的话告诉孔子。孔子听了哈哈大笑,说:外貌形容得倒还是其次,但是说我像丧家之狗,的确是这样啊!的确是这样啊! 看看孔子别人说他是丧家狗,他却不生气,还呵呵大笑,固然呈现了一种自嘲的成分,一种幽默的潜质,但更有着他对现状的客观认识,处境的真实感知,而且又不隐讳,敢于承认。 承认“丧家狗”并没有影响孔子的品性 反而更突出了真切现实的无奈,而又明知其“无为而为”的那一种理想追求的坚定信念。如果他一听有人说他是丧家狗,他就去骂那些人,那到反而丧失他的本色了。
   这就是鲜活的孔子,求真求实的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孔子,不隐恶不夸善的孔子,这是他与众不同之所在,是他稀有人可以媲美之所在。而他的这一种风采乃是当今奇缺的珍品,是最需大力弘扬的人性之本。
  
  

共 473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孔子的谦卑,孔子的博学,实在是令人敬仰而又令人深深感知着其学无止境的力量。他的身世,他的苦难,成就了他,磨砺了他。他的精神,他的思想,一代代被流传,与我们的文化,于我们的国家,的的确确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两千多年了,他也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 如今繁华浮躁的社会,经济利益为主的世界,更加需要孔子思想的熏陶,他是我们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支撑我们民族不倒的力量。“人之初,性本善”理应世代相传;“教不严,师之惰”乃是百年树人,十年树木的标准;“百善孝为先”是检验人性的标准。 此文,甚好!建议推荐置顶。敬仰作者的对孔子深入细致的了解,非常感谢给大家带来无比的精神享受。欢迎继续赐稿。【责任编辑:许久香】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许久香        2015-06-09 23:59:23
  一位鲜活谦卑的学者,栩栩如生现眼前。感谢作者呈现给读者一位全面的孔子肖像。更加敬佩作者文化底蕴的深厚,本文详细细致,层次分明。
   “那一往无前的励志故事,那可歌可泣的奋斗精神,传扬至今。”乃本文中心思想。劝慰今人感恩,深思。
为文者,当抒发真善美。
回复1 楼        文友:心梦王水        2015-06-10 09:11:22
  谢谢许久香老师鼓励支持,问好,祝夏安!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