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且行且忆,台湾一周行散记(散文)

编辑推荐 【江南】且行且忆,台湾一周行散记(散文)


作者:明镜亦非台 进士,8287.6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53发表时间:2015-06-10 01:19:35

很荣幸有机会赴台参加交流活动。作为“大姑娘上轿——头一遭”的安排,其间的激动、憧憬、期盼、遐想以至于某种程度上介于“文化冲突碰撞”的忐忑,自不待言。不必说小学课本学过念叨被描绘得美轮美奂的“日月潭”,也不必说历史教材中关于“2.28运动”的历史发展脉络梳理以及民主运动视角下的恢弘框架勾勒,更不必说甲午之殇下丘逢甲“四万万人同一哭”的悲情色彩,单就余光中笔下的“乡愁”与“船票”,就足以让人心驰神往了。
   在4月中下旬的某一天,终于得以成行。按照行程“掐头去尾管中间”的既定安排,往返机场需要自理。由于此次交流活动是临时组建的团队,成员来自各个地方,彼此并没有工作和生活的交集,“见面不相识,笑问君何往”就是一种真实的写照。为此,小领队(按其网名及对话交流的风格所作出的判断)一直强调要“准时准时再准时”。团队的大局观我自然是有的,转化成行动也是毫不含糊的,特别是听说部分成员已提前入驻机场附近宾馆的消息后,更是如此。天还麻麻亮,出租车司机就按照先前的约定准时接上我,然后就往机场进发。果然是“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一路前行,交通极其顺畅,我早于约定40多分钟赶到了机场。周边自然是没有熟悉的人,我在“港澳台出发”指向标的附近找了个位置坐下,很讲规矩地给小领队发了个短信后,便开始闭目养神。老实说,起个大早还是略略有些疲惫的。
   才几分钟,便听到身后座位上两位大妈用类似电视剧《流星花园》里的那种腔调在聊天。现实版听到台湾腔,觉得颇为有趣,便不自觉地做了一个关注者。两人一个去台北一个去高雄,显然先前并不熟识,应该是在搭讪中找到了共同话题。通过她们之间的机票比对,去台北的和我们这波同一航班,而去高雄的航班要比我们晚两个小时,她来得太早了。于是,去台北的大妈就不停地安慰去高雄的大妈,告诉她耐心等待、没有关系云云。许是不放心,又叫来她弟弟——肤色黝黑的一中年人,一起与之交流乘机的注意事项,比如几点去安检、去哪里安检、安检之前在哪里等候为好等等,不厌其烦,很是耐心。正当我感叹他们这种萍水相逢的真诚时,该男子又决定带去高雄的那位大妈到现场实地演练一番。未入台,我先已感受到一种别样的交往文化。
   约定时间一到,小领队就打来电话,安排办理行李托运。终于见到小领队的庐山真面目,果然很年轻很干练很活泼,目测观之起码和我隔了若干个年代,还真是“岁月催人老”啊。等过安检后拿到团队花名册一比对,果然不出所料,出生于1989年。而遥想当初我刚出道走上讲台的时候,所教学生最大的出生于1980年,即便从当班主任教语数主课的角度来说,第一批嫡系学生也是出生于1984年的。如是而言,虽然正式成员里我年纪不大,但宏观上平均一下也算资历不浅了。而其他成员,在登机之前的确是一个也不熟悉的。
  
   (一)入台第一日。
   飞机准时起飞,便载着林林种种的念想往海峡的那一端飞去。约莫一个半小时左右,就提示已到桃园机场。许是云雾缭绕的缘故,能见度不高,从舷窗外也看不到多远,自然也无法欣赏机场周边的概貌了。约略可见的,是三三两两在机场走动的工作人员,其服装颜色以及款式,倒确实与大陆大相径庭,和台湾电视剧里演的非常吻合。降落停稳后,看临近乘客都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机,一气呵成地开机发短信打电话,我也如是仿之。只是刚看到“欢迎使用中国移动”几个字后,信号格便很快黯淡下去,变成了“无网络”。估计是手机也存在着水土不服的问题,我自作聪明地又重启了若干次,一切如故。我就在这样的狐疑中,随着团队一行取了行李,便往出口处走去。如是走了十几分钟后,豁然开朗,一个大厅赫然出现在眼前,这就是办理出入境的地方了。熙熙攘攘,队伍很长,几名身着“移民署”马甲的工作人员淡定地维持着秩序。每个办理柜台前都端庄地坐着一名工作人员,戴着口罩,不疾不徐地按照流程在操作着。看来这里工作人员的卫生防范意识的确很强,和电视上看到的欧美地区有得一比。轮到我办理时,该工作人员接过我递上的通行证、许可证很认真地看了几遍,然后又让我按指印。许是我的指印不是很清晰,接连返工了好几次,看着其他成员渐次顺利地入境,我真是连冷汗都要冒出来了,最后才在工作人员“往衣服上多擦几遍手汗”的提示下,总算成功留下了入台的指印。期间,我突然很八卦地想起了前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访美留指印而暴跳如雷的场景,同时更深刻地领悟到了“一国两制”的任重道远。
   过了入境大厅,我小跑着撵上其他队员,然后见到了地陪——精瘦黝黑的一中青年男子。在他的带领下,我们一行十余人往机场出口走去。由于看到其他人在自己的手机上娴熟地按来按去,还一边交流着“wifi”信号强弱云云,而我的完全成为了不能发信息不能打电话的的盲机,不由得有些着急,忍不住很冒昧地去向地陪求教。地陪显然更着眼于团队的宏观安排,忙着招呼大家乘车前往饭店,却也没显出什么不耐烦,只是告诉我“先吃饭,其他到时再说,都有办法的”。于是乎,我们便前往饭店,以自助餐的形式用了入台后的第一餐。要说印象,主要有二:偏淡偏甜偏素,口感口味勉强可以适应;餐厅洁净,环境幽雅,工作人员彬彬有礼。此时稍稍宽裕,便又咨询手机信号事宜。地陪似乎很少见到我这种菜鸟,拿着我的手机看了半天,先问我有无开通国际漫游,等我答复“未专门办理是否功能自带”时,地陪很不经意地笑了下,然后告诉我“到电信办张新卡,充值若干后可以使用”。待我再要询问何处有电信时,一干人等已经结束用餐,开始返回车上,地陪赶紧前去引领。略略宽慰的是,在我咨询该问题时,团队中的一位大姐也表示“亦然”,我总算找到了些许“菜鸟同道”的感觉。
   下午是两个点——淡水古镇和野柳国家公园。
   汽车行驶在新竹的马路上,路面不见多少宽阔,成色也略显陈旧。两旁不时掠过的林立的楼房,其外观大多不鲜亮甚至有些斑斑驳驳,少数还存在着破损。“怎么没有立面改造呢?似乎有些萧条啊!”估计是地陪看出了我们的疑惑,便不遗余力地解释起来,核心一句话“台湾土地私有”,不征得所有用户同意是不能去改造的,哪怕政府出钱也不行。于是,“破败难看我喜欢,你管不着”便经常性出现,这倒真是“百人百心”的生动写照了。
   在一座颇具古朴色彩的门状建筑前,我们下了车,不消说,这便是淡水古镇的入口了。顺着几级小台阶,又绕过一个圆形花坛,才几十步路,便“豁然开朗”,面对倏忽涌入眼前的大片水域,“极目楚天舒”的感觉油然而生。但见水天一色,河海相间,鸥鸟翱翔,水拍岸垒,有声且有色。粗粗的视觉震撼后,便沿着步行街与“海河”一路前行。约略望去,商铺林立,熙熙攘攘,商业氛围确然很浓。各式繁体字招牌铺面而来,好在多年以前自学考试时囫囵吞枣学过繁体版的两厚本约莫千把页的《古代汉语》,另在VCD流行时看过不少繁体字配音的欧美大片港台热片,总算有些基础,连蒙带猜也知道个八九不离十。总之,按照书籍和影视剧的描述,有上世纪上半叶的那种民国意境。粗略概括下,古镇商铺主要集中在三类上:最多的是小吃,烤的、蒸的、煮的,虾类、蛋类、丸类,热的、凉的、冰的,可说是琳琅满目,不过每串基本都是50或100台币起步,按1:5的汇率计算,价格应该是大陆这边的2倍左右;其次是饰件;再次是游戏,却多是台球、电玩之类大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颇为流行的品种。另有街头的地摊作画艺术,但画者显然很淡定,一副悠哉自然的情状,客人寥落却毫不在意,价目也个性化标注“200—400台币,随意打赏”。是不是以此作为谋生的身段还是仅仅积累一种生活历练而已,确乎很难判断。古镇上印象较为深刻的设施还有邮局和邮筒,这在大陆早就被微信、微博、短信给冲击但支离破碎、风雨飘摇,但这里显然利用率还是很高——这从其崭新程度、保养程度、业务介绍等可以得到明证。值得称道的是,在古镇上行走了几十分钟,虽可见手持小吃者众,但地上狼藉一片的景致却一直没有出现,而且吞云吐雾四处招摇的抽烟者也几乎没有见到,“自律”果然有隐形力量。虽然在某张坐凳上,也见到了两位明显不是“陆客”的本地居民,旁若无人地光着脚丫盘腿而坐,还很不雅观地抠着脚趾头。但平心而论,整体的规矩意识还是教人心生佩服。
   离开淡水古镇,复奔野柳国家公园而去。及至到公园门口,被“无信号”以及“电信局换手机卡”捣鼓得颇为不是滋味的我,终于腆着脸皮求助小领队,希望借助她的电话打个给老婆——平时出门到达目的地时,都是才下飞机就立马告知的。如今已然过去四个多小时,怕是她会有几分着急。小领队很豪爽地答应了,却不知该怎么拨打回内地——估计都是“wifi”一族,微信玩得滴溜溜转,原始电话类倒有些生疏。于是,她建议我找地陪帮忙。地陪很热情,二话不说,很娴熟地拨了几个区号,然后递给我,让我加拨需要的手机号。几秒钟后,电话里传来老婆熟悉的声音。说也奇怪,原先有些烦躁以及忐忑的我,似乎一下子澄澈下来。我约略知道这种电话很贵,便三语两语说清三件事:第一,借地陪的电话打的,话费不菲,所以言简意赅;第二,要有信号,需要在内地开通“国际漫游”业务;第三,考虑在台湾找电信局另外办卡,但附近没有,要入住后才行。忙完和老婆的信息对接后,我心态放松地赏析起野柳国家公园的门票来。看到上面赫然印着的“70台币”字样,不禁很是感慨其票价的低廉,甚至还不如淡水古镇的一串鱿鱼。这是一个依傍大海临水而设的原生态气息颇为浓郁的公园。初入园口还有些水泥路面,两旁夹杂着乔木灌木和草皮。如是行了三五分钟,上坡复下坡之后,一览无余展示在眼前的就是浩淼的大海。海岸的周边有些许礁石露出水面,在白色海浪的冲击下哗哗作响。站而观之,颇有“东临碣石”的味道。只略略有些海风,扑面而来潮潮的,带点凉意,显得温柔而妩媚,“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景致暂未可见。沿着海岸线蜿蜒前行,海滩、礁石等近海处用一条红色的胶带纸铺着,这便是游客止步的分界线了。其理由有二:一则保护大海生态,二则保护游客安全。如孙悟空给唐僧画了圈似的行为规范要求,尽管有数名工作人员逡巡,怕是很难落实吧。可是近半个多小时的游程之后,绝大多数均按游戏规则办,偶有越界的,也很快在同伴或工作人员的提醒下自我矫正。这不由得让人再次感慨规矩的力量。至于公园里天造地设生成的各种样状的石头布局,则只能用“鬼斧神工”来形容其栩栩如生了,或者还应了句“景由情生”的俗语。
   晚餐为桌餐,口味比中午略浓。中间增加了一个议程,由小领队牵头,提供机会让团队成员进行了相互认识。教过书的都明白,这种“灌输式”的集成认知,只是留下初步印象的模糊阶段,还要靠以后的活动来“润物细无声”的。用餐期间我收到了“您已开通国际漫游”的短信提示,然后就见原先灰暗的信号格一下子鲜亮起来,顿时心情大好,更加感动于老婆的领悟能力办事效率以及体贴入微。餐后入住宾馆,其名颇大气,曰“首都大饭店”也。
  
   (二)入台第二日。
   因是文化交流团属性,总体的时间安排比较宽松,叫早是7点半,这在其他一般性的赶场子团队来说,是不可思议的。早餐是自助餐,且今天的行程都在台北,宾馆也不换地方,所以我不慌不忙地下到一楼大堂。刚走出电梯门,柜台后的服务生便很客气地站立起来,打招呼道“早上好”,并很详尽地指点了早餐方向——尽管距离只不过十几步而已。走进餐厅,已有部分人在用餐,不见大声喧哗,只闻杯盘刀叉偶尔相碰发出的叮当声。个中过程简单之极,种类还稍稍少于内陆的相似餐厅。任务观点式地用完早餐,我正待放肆地伸个懒腰,却猛然发现一女服务生正悄无声息地立在我身后,显然她全程观摩了我的用餐过程,我登时吃了一吓。此种礼仪规范,真教人有些无语有些不自在。看来,过度的谦恭,与顺其自然还是有些不够协调的。
   早上参观的重头戏是台北故宫博物院。即便如我般对艺术半懂不懂者,面对如此艺术圣地,其敬仰之心也是油然而生的。何况,在看过刘德华主演的《富春山居图之天机》后,对一睹奇珍异宝真容的期盼更是不言而喻。到得故宫的入口处,未入其门,鼎沸之声早已传来。见熙熙攘攘的人群,密布于售票处,简直疑心进了市场。前后左右都是观光团队,细细一听,口音来自内地的天南海北,东北的、广东的、天津的、北京的等等,错杂纷呈。“陆客看台你我行”,我算是亲身体验了一把内陆大妈大伯团队的粗犷与豪放了。地陪很绅士地候在售票口,面对个别不自觉的插队者,也只是无奈地耸耸肩,心态倒是比较平和。在经历了前后左右几批次团队先我们而参观的喧闹之后,我们这个团队也终于拾级而上,开始进行梦幻般的参观历程。按照地陪的说辞,来台北故宫博物院,“三大宝”——翠玉白菜、毛公鼎、肉形石,一个也不能少也。说也奇怪,登上台阶前行的时候,先前的嘻哈声突然得到了抑制,整个场面立时安静了许多,更多的只是轻悄悄的脚步声,说话声当然也有,但大多压着嗓子。可见环境潜移默化的功能确然存在——无他,在楼梯的两侧,有两位着装整齐的工作人员戴着口罩,举着提示牌,正方两面分别写着“请勿大声喧哗”和“请勿摄像拍照”,一言不发地提醒参观的人员。若声音稍大,便轻手轻脚地举着牌子走到你面前进行无声的“温馨提示”。“人要脸树要皮”,再举止言语粗俗那就太不应该了,何况这还是在宝岛台湾的地域。一入参观的核心区域,真如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应接不暇”等,怎么说都不为过。更恰当的还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句话,琳琅满目的奇珍异宝,在各个展柜中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即便你欠缺艺术细胞如我般似懂非懂半懂不懂,也会被其中雍容典雅的华贵气场所震撼。康乾手书的圣旨、嫔妃的玉枕、慈禧的玉屏风,这些先前只在清代宫廷剧中得以一见的家什,全都真实呈现。“历史,不只是戏说”,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演绎。地陪口中的“三宝”,则在集中参观的后一阶段隆重登场,虽然其体量很小,但得天独厚的原料、巧夺天工的工艺,让人叹为观止。只是我言辞贫瘠,无法用很适切的方式进行表达而已。个中的一些细节,同样很有意思:在穿梭的团队中,尽管明令禁止“拍照摄像”,而且估计导游也是反复强调,但总有个别参观者或震撼于奇珍异宝的魅力,或规则意识不强以为那只是墙上张贴而已,试图拿出手机拍照。这时,场内逡巡的工作人员总会很及时地出现,很文明但很坚决地制止。而且,台湾的地陪但凡发现类似情况,即便不是自己的团队,也会进行干涉,而不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我们这个团的地陪,就很严肃地批评了别团队的一位试图拍照的年轻女子,指出“规定明明白白,你怎么好这样”,对方连声道歉“不好意思”。后来进入自由参观时间,我转到了书画展厅。作品的风格造诣云云,我自是门外看汉,但“苏轼”、“董其昌”、“汪士慎”、“何绍基”等等如雷贯耳的大名,我还是识得的。于是,再次惊叹。相对于故宫博物院琳琅满目的珍藏而言,两个小时只能算是“走马观花”,总归有些意犹未尽的味道。

共 21296 字 5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一篇厚重的游记散文,作者从入台的缘由展开,讲述了一路的见闻、风景和感悟,一场旅行在作者的笔下活灵活现。作者介绍了入台七天来所有的行程,通过作者的文章,读者可以感受到台湾的繁华、风土人情,和人文文化。从淡水古镇,野柳国家公园,台北地宫博物馆等等一直到最后的压轴站中天、央视电视台,作者从台湾的繁华到浓郁的乡土气息,让读者感受着都市的熙熙攘攘与城市的繁华,领略着宝岛台湾不一样的风情。作者用笔下的文字,将这一趟台湾之行,犹如画卷一般在读者的眼前铺开,使读者有着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本文语言凝练,描写细腻,条理清晰,值得一品。问好作者,倾情推荐!【编辑:樱水寒】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樱水寒        2015-06-10 01:20:56
  问好老师,十分厚重的一篇散文,欣赏了!感谢赐稿江南,江南有您更加精彩!
樱水寒
回复1 楼        文友:明镜亦非台        2015-06-10 20:18:35
  文友辛苦,谢谢鼓励啊!
2 楼        文友:樱水寒        2015-06-10 01:23:48
  文章排版稍微手动改了一下,按语不到位的地方,老师海涵,再次祝您创作愉快!
樱水寒
回复2 楼        文友:明镜亦非台        2015-06-10 20:20:04
  版式调了之后更爽洁,看起来更加舒服。
3 楼        文友:河南雪儿        2015-06-10 09:05:15
  欣赏阅读,问好作者,跟随文章免费游览台湾风情。
河南雪儿
回复3 楼        文友:明镜亦非台        2015-06-10 20:20:54
  呵呵,谢谢阅读呢!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