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故乡的瓦屋(散文)

编辑推荐 【星月】故乡的瓦屋(散文)


作者:许秀杰 秀才,1171.2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63发表时间:2015-06-13 14:19:32

【星月】故乡的瓦屋(散文)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父亲和母亲结婚,婚后继祖母没有给父母半间房屋,就和父母分家,让父母单过。父母没有了栖身之地,无奈,临时借住在别人家临街的两间茅草房里,不久,我大姐降生。外祖母看着一筹莫展的父母,念叨说:“就是要饭吃也要有个竖要饭棍的地方,你们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怎么行?”就从牙缝里往外省,硬是让全家勒紧腰带,两年没见细粮,省下八十斤小麦,买下了那两间草屋,让我们全家有了容身之地。
   不久,我出生在草屋里,小小的我,经常听到屋外屋檐下燕子的啾啁鸣叫声,屋内老鼠在我睡觉的土炕被褥上蹿来蹿去,咯咯吱吱地打闹着,倒也相安无事,和平相处,其乐融融,日子过得贫穷倒也暖意。
   谁知,在我几个月大的时候,突如其来的一场六月暴风雨,刮我屋上三重茅。大雨肆虐着,狂风掀走了屋顶,暴雨淋塌了泥墙,两间草屋,风雨过后,墙倒屋塌,只剩下一个屋角,在风雨之中摇摆着,一家的物什吃用全泡在污水浊泥里,父母抱头痛哭,父亲仰天长叹:“老天真要绝我一家四口吗?”
   被逼无奈的父亲,在我外祖母的资助下,去闯了关东。一去,就杳无音信;一去就整整两年半时间。这期间父亲在关东下过煤矿,卖过柴草,干过杂活,卖过糖葫芦,在寒冬腊月,也帮人打过冬场,拉网打鱼。父亲在关东,没有棉衣棉靴,也没有御寒的手套,常常是冻得手脚溃烂,落下了一到冬季就冻烂手脚的毛病。只要是能挣钱的活,再苦再累,父亲都在撑着,就是为了圆梦,一个瓦屋的梦,一个有家的梦。
   母亲在家,拉扯着我们姐妹俩个艰难度日,时刻担心着父亲的安全,不知道父亲能否顺利归来。那时候交通闭塞,没有手机电话,父亲不识字,人生地不熟,从没出过远门,央求人写信,屡遭拒绝,所以,父亲在关东的几年,没和家里联系过。母亲常常在人们的误传中惴惴不安,有一次,人们说临县的水库里发现一具男尸,年龄和父亲差不多,穿着也像似,母亲就央求本家长辈去寻;有一天,听说在二百里地以外的山上发现一具尸体,人们说像我父亲,母亲又求二姨和大舅一起去验证;又有一次,听说百十里地的火车道轨上,有一个人自杀身亡,母亲惊恐不已,把大姐和我托付给外祖母,一夜步行一百多里路,来到火车站探询,直到看到死者家属领走死尸,证明确实不是父亲,母亲才擦干了眼泪,赶回家里,打起精神过日子。
   两年半以后,父亲回来了,带着闯关东挣来的三百元钱,凯旋而归。
   满怀信心的父母,胸有成竹的计划着盖房子。
   第一步先打地基。在村里规划的三间房基上动工,先挖好房基,方格状,三块。然后打夯,四五个壮年男子,抬着夯,喊着号子,使出全身力气抬高,放下;抬高,放下。直到打实泥土,打牢底子,然后用石头垒砌,直到垒砌到半人多高,直到垒砌到窗户台子底下,然后再在太阳底下晾晒一两个月。
   第二步,就是脱土坯,那可是技术活。要选择天高气爽的日子,在河滩高地,先把泥土和麦草按照比例配好,再倒上河水,用抓钩搅拌,然后赤脚努力的踩拌,直到泥糊搅拌成黏状,有了劲道和韧性,就用铁锨把黏糊土挑在方块的坯模子上,踏实,抹平,取下木子,一个方块泥坯就脱完了,在风和日丽下晾晒,待到七八成干,小小翼翼的把泥坯竖起,等到晾晒透了,坚如青砖,垛成垛,用茅草盖好,用来垒墙的内芯。
   春雨贵如油,华东地区春季少雨,那一次,却突如其来的一场暴雨来临,父母亲扯起一块雨布就往河边跑,眼看着几百块泥坯就要泡汤,母亲急的大哭。幸而路过此地的村里小学老师,叫来高年级的学生帮忙,把七八成干的泥坯运到学校过道处避雨,让泥坯完好无损。
   父亲请村里最好的木工到家里来打房梁,树木是自家菜园里几棵上好的刺槐树,那树什么时候栽的,我不知道,一定是我没有出生的时候。两个木工背着锛凿斧锯来到我家,我父母好酒好菜招待,锯树,破板,砍砍凿凿,十几天功夫,两架木梁竖在邻居家院子里。
   不久,盖房子开始了,全村老幼都来帮忙,我外祖母更是带来精磨的白面,也带来家人自己吃的粗粮,住在我家,寸步不曾离开,张罗着帮忙出力的人的吃食,也给我们自己人做饭。饭食分为两种,白面馒头专给来帮忙建房人吃,我们自己家人吃参上野菜的玉米面饼子。
   房子盖好了,黑色屋瓦,青砖墙,里面土坯。在当时,是南北村最好的房子。我的远亲近亲,走亲戚赶集,路过我们村南村北,都要拐弯来参观我们家的瓦房,回去后就连竖大拇指,夸赞我父母的能干,父亲创业的魄力。父亲每次都陪着笑脸迎来送去,递上一杯水,送上一支烟,自谦地说:“很普通的瓦屋,等有钱了,盖一栋内外青砖的瓦屋。”
   在瓦屋里,我们先后长大,读书,离家,进城,来到千里之外打拼。二十年前,父母抚摸着青砖的坑坑洼洼处,仰望屋瓦,含泪与瓦屋做了道别,来到千里之外的城里与我们一起居住,一住就是二十年。在这期间,父亲也因为疾病而离世。
   剩下了瓦屋,留在了故乡。历经近五十年的风风雨雨,瓦屋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也进入了风烛残年,在风雨中摇摇摆摆着,看着让人心疼。但是,有族人打算卖掉瓦屋,说越放越不值钱了,我不允许族人卖掉瓦屋,锁上大门,留在那里,有瓦屋,我们回故乡就有家,有根,就有父母创业的见证。
   一次次的离开,一次次地留下瓦屋在独自守候,倔强的瓦屋,坚强的瓦屋,静默在村子里的一角,慈祥地守候着我们这些游子的归来。
   瓦屋,您知道我们多么的想念你感激你吗?

共 215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由于建国初期国家仍然贫穷,人民也不富裕。再加继祖母的亲疏有别,致使分家单过的父母房屋没有分得半间,只得栖身在别人的两间茅草房里。父母是有骨气之人,节衣缩食两年终于买下这两间茅草屋,作者也出生在这简陋的环境里,虽然寒酸简陋,那也是自己的家。可惜,老天不长眼,一场六月的暴风雨,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凄凉与无奈也同样降临作者家,父亲被迫在建国后,重蹈先辈覆辙,也开始闯了关东。一去,就杳无音信;由于父亲不识字,每每央求别人代写家信总是不得。所以母亲在家的日子总是提心吊胆加担惊受怕,害怕父亲有个三长两短,所以每每周边地区出现男尸时,母亲或者家人们总要去辨认,害怕那就是客死他乡的父亲。几年以后父亲终于怀揣历经千辛万苦挣来的三百元钱,那是父亲在天寒地冻的东北忍饥挨饿挣来的血汗钱。后又历经艰辛,在乡亲们的帮助下,自力更生在老家竖起一重青砖瓦屋,是当时当地最好的房子,受到了乡亲的参观及交口称赞。后来随着子女的先后成人进城,父母在二十年前也搬离了那间瓦屋,在这期间,父亲也因为疾病而离世。老家的族人打算卖掉瓦屋,说越放越不值钱了,而作者坚决不让。那不是普通的瓦屋,是母亲的节俭,父亲的勤劳与作男人有担当的真实写照!留在那里,瓦屋在,我们回故乡就有家,有根,就有父母创业的见证。全篇文风朴实,结构自然流畅,情感真挚!好文,推荐共赏!【编辑:楚远航】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楚远航        2015-06-13 14:26:02
  感谢许秀杰赐稿星月!祝创作愉快!
年少时卖过菜,做过建筑小工,当过工人,做过会计,搞过管理,出过国。经历复杂坎坷。 我的文集地址:http://www.vsread.com/index.php/space/myspace
2 楼        文友:楚远航        2015-06-13 14:29:13
  那不是普通的瓦屋,是母亲的节俭,父亲的勤劳与作男人有担当的真实写照!是亲朋乡邻无私的帮助!
年少时卖过菜,做过建筑小工,当过工人,做过会计,搞过管理,出过国。经历复杂坎坷。 我的文集地址:http://www.vsread.com/index.php/space/myspace
3 楼        文友:楚远航        2015-06-13 14:30:11
  留在那里,瓦屋在,我们回故乡就有家,有根,就有父母创业的见证。全篇文风朴实,结构自然流畅,情感真挚!好文,推荐共赏!
年少时卖过菜,做过建筑小工,当过工人,做过会计,搞过管理,出过国。经历复杂坎坷。 我的文集地址:http://www.vsread.com/index.php/space/myspace
4 楼        文友:许如亮        2015-06-14 18:19:56
  老家瓦屋留下的是乡愁,是每一个在外游子深深的牵挂!!我老家也有三间瓦屋,就那样静静的守候着,守候着游子的归来。
借江山平台,垦一块文字沃土,浇一朵文学之花!!!
5 楼        文友:文绮        2015-06-14 20:28:45
  故乡的瓦屋是家乡游子的根。是家乡游子的归属。那时父母流血流汗的见证。更是我们生命的起源地。
文绮
6 楼        文友:潮仙        2015-07-04 09:55:38
   一次次的离开,一次次地留下瓦屋在独自守候,倔强的瓦屋,坚强的瓦屋,静默在村子里的一角,慈祥地守候着我们这些游子的归来。瓦屋,您知道我们多么的想念你感激你吗? 欣赏佳作。问好学习!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