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笔尖为暖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笔尖】雨潇潇,叹声声(散文)

精品 【笔尖】雨潇潇,叹声声(散文)


作者:千里江山寒色暮 布衣,188.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53发表时间:2015-06-13 15:59:37


   深寒冬日,夜雨潇潇。四下静寂,沉沉人眠。天上人间,弥漫凄寒。唯你倚窗听雨,心神静定却也恍如隔世。
   迷离之间,隐隐绰绰听见,雨幕之中似有声声惋叹……
   一
   在这样一个寒冬雨夜写下的文字,理应是冰凉而清醒的。就像在零下的气温里,鼓起勇气冲了一回冷水澡,寒冽的水流强烈痉挛了全身,再混沌的思虑,也该立马变得无比清醒。可是,当我想到了文人们和雨的联系,头脑又立刻陷入混沌。
   四季的雨水,各有不同的性情。春雨是缠绵绵的柔情蜜意,星星点点的落在脸上,温润清凉,又微微的发痒,你终于忍不住用手擦去雨滴,心底却满是怜爱。夏雨是凉沁沁的温情体恤,款款褪去了灼热炎光,送你点点冰爽,透心凉,亮晶晶。而庄肃的秋雨,则是一场情深无奈的送别仪式。中秋清晨醒来,看见窗外满地残留的雨迹,原来夜里有过一场雨?还不及细想,便刮起一阵很大的风,缠绵起一地落叶飞向远方。渐渐地,这棵树上那棵树上,最后一片黄叶也坚持不住了,撒开手随风去,用彼此的温情目送,作最后的诀别,只留下一棵光秃灰黑的枯树。风,愈发劲寒,一切绚烂尽归板滞,趋近黑白。忽然一天早晨,你满怀不舍地从胶水溶溶的床上爬起,心绪慵懒的穿上衣服,走到窗边,灰黑枯树上,垂满了莹亮剔透的冰挂。原来,板肃严峻的冬雨,是位创造力十足的艺术大师。
   而其实,雨,应是千万缕愁丝织成的幔帐,缓缓飘落人间,蒙罩住了整个世界。一丝雨便是一缕愁,遍染人间,逼退烦嚣,荡尽浮尘。在雨天里,人心特别平和沉静,直到有些微微的发空。雨珠滴嗒滴嗒,嘀嘀嗒嗒,细细碎碎的敲在心潭上,荡起圈圈涟汶。你就是感觉有些淡淡的怅然若失,难以言喻,却又平宁实在,做什么事情,都能前所未有的专注。可是,在内心最深处,总有一缕如迷雾般的意绪,像雨水落地溅起的水花,总先一阵跳跃,再归于平静,一阵跳跃,再归平静。往复循环,纠缠徘徊。
   还是,还是停下了手里正在做的事,走到窗前,静静呆立。心事弥漫翻涌,伸出手在霜气迷蒙的玻璃上来回涂画,愈沉愈深,愈沉愈深。突然觉得心里很闷,索性开窗透气,不远处的干枯梧桐下,孤静的路灯,散发着疲软的幽黄烟光,在风中雨雾里,像被打湿的黄昏。
   雨,在骨子里,都有一个共同的性格特征:宋玉无愁亦自愁。不管是在尽染千年风尘的唐诗宋词,还是万丈红尘里的流行歌曲里,都能看见水气淋漓的语句,听到淅淅沥沥地雨声。最深的雨夜中,静静凝视这些词句,真的能透过雨幕听见,早已被吹成千年清尘的词人们,与现今活跃人间、风光耀眼的流行歌手们的声声吟诵: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人道山长山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别在异乡哭泣;下雨天在窗前我看见眼前淋湿的一切的哭泣的世界;心里的雨倾盆的下也不沾湿她的发泪晕开明信片上的牵挂那伤心原来没有时差……
   ——古今交错,不分先后,一并入耳。
   ……
   二
   我想,任何一种文学气度的养成,多少与其所历经的时代年月有着联系。
   《礼季乐季》中说:“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这段话告诉我们,音乐情绪,是可以体现出时代气息的。时代祥和安乐,音乐必定亲和欢悦;时代荒唐乖张,音乐会充满怨愤;若是民不聊生,山河将碎,音乐必定哀伤酸楚。这也可以延伸到文学,毕竟,音乐与文学,有很强融通性。
   词,显然就是最典型的音乐文学。且总有太多伤感叹息,为什么?广义上看,词,起源于唐代民间,极盛于宋代文人,虽与唐诗一样,都属音乐文学,在通常情况下,皆可入乐而歌。但因文体形式的差异与限制,词的音乐感比唐诗更强,更能入乐成歌。不过,从唐到宋初,用以抒发豪迈情怀、忧国之思,抑或说道言理,透析世事,处庙堂之高、面容肃整的正统文学,始终是诗。文人们用同样的脸孔,穷尽一生,将其膜拜耕耘。而词,在一段时期内,一直被文人们轻佻视作”聊佐清欢”“娱宾遣兴”的诗之余:莺莺燕燕,你侬我侬的恋爱时光;笙箫缠绵,奢华绮丽的歌舞宴会,亦或是单纯的感怀时伤、对镜自怜的闲愁别绪,是主要的描写对象。其词句鲜艳浓丽,音节舒缓柔和,情感轻愁淡伤。一旦入乐成歌,便最适合秦楼楚馆或官宦世家的年少歌妓演唱,其词句长短相宜,音律谐婉,曲调低回委婉,最适宜表白各种缠绵情思,既是这种情感情绪,自然适合配搭幽回辗转的曲调歌唱,而非慷慨激烈的。所以,词,始终以婉约为正宗。而愈是婉约,就愈能寄托各种愁绪。到这里,即使闲忽略词的时代背景,仅从词的文学体裁看,也可以略略得知词之忧愁是为何的。可也正因这诸般创作题材与表现手法的局限,词的思维眼界与总体内蕴难免失之狭小浮薄,在较长时间内,总体艺术调性始终无法与唐诗相比。
   但也如王国维所言:“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这句话明确了一个道理,任何一种文学形式,在被众生人云亦云太长时间后,总会渐渐失去新意,落入窠臼,僵化衰敝,丧失生气。唐诗亦非例外。唐代中晚期,盛极而衰的唐诗已渐渐走向衰颓死硬,与此同时,在民间,词,作为一种新文学体裁,正慢慢骚动出一片鲜活气象。早已深觉唐诗局限与萎靡的敏锐文人们,便开始大力尝试作词,并不断拓展词的表现手法与创作题材。通过西蜀花间温韦;南唐李氏君臣,及后来柳永、晏殊、秦观、张先、范仲淹、李清照、苏轼、辛弃疾、等等诸多词人的努力,词终于从江湖之远一跃到庙堂之高,成了与唐诗并驾齐驱的时代之音。可是,吟唱这曲时代之音的多数词人们却又偏偏处于文弱不安,战乱动荡,危机四伏的时代气象里,个人命运之起落无常,引人扼腕唏嘘。如此一看,词之忧愁,当是与此有关。那么,再进一步想,词中的雨愁现象,又是为何?是不是雨天的墨灰天光、泥泞难行和单音循环,黯淡了色彩,肃静了世界,阻碍了行止,凝定了心神,围逼了空间,他们只能独处一角,望雨沉思,前人雨中写下的忧愁诗句在脑中汹涌澎湃。感叹之余,思及此生遭逢,顿时感叹万千?谜题未解,又来迷惑。转眼千年,现今的流行歌词一旦被雨沾湿,为何也是满怀愁绪?我想,这些是否可一并解释为心理学中的——移情?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感迁移到周围景物之中,例如眼前的雨,使得它们感染了我们自己的主观情绪。但如果匆匆以此下定论,会不会使这种绵延千年,虽然忧愁但也堪称大气的文化现象变得有些单薄了?
   词是文人所填,流行歌词也是。那会不会出现种情况?当文人和雨天彼此相遇,雨水悄悄勾起他们心中隐伏已久的愁,而他们也自然而然顺势将一己愁绪回迁到雨中,这样相互作用,往复循环,在静默无声中,形成了一种遗传千年的文气?
   还是迷惑,兴许是我想太多。
   三
   窗外的雨,一直滴落;窗内的雨,萦绕房间。总有一缕不可名状的淡然若失,在雨中,脑间,心上,来回涌动,挥之不去。而你也不舍将他挥去,愿意这样轻轻承受。
   雨小了,路灯熄灭了,所幸还剩几点微光,嵌在四周高耸的冰冷楼强上,让你知道自己尚处人间。
   冬夜的黑冷,终于湮没了一切,肃静得让人窒息,你仿佛觉得这个世界停住了运转。心怀不安的拿起电筒,射向黑夜,白色光束里,雨点轻舞,合着心的节拍。
   心神沉定到发晕发困,想睡了,该睡了。迷迷顿顿的朝床走去,好像听见有声音,若有若无,淡隐淡现,我想我真的该睡了。可那声音,竟然愈发的清晰,我怔住不动了。屏息凝神,却又没有声音了,刚舒了一口气,又听见了。似从雨幕飘来,更似心底升起,总之有声音,是苍老的女音: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这是李清照南渡居温州时所作的《添字丑奴儿》。此刻,竟飘过了千年历史的山水阻隔,伴和着雨声,流入我耳际,绕在我心间。
   词中除雨之外,还出现了另一个在诗词中伤感意象,芭蕉。雨打芭蕉,双愁交叠,自是愁损人也。晚唐李商隐《夜雨寄北》与南唐李后主《长相思》是当中典型。
   李清照是济南章丘人,父亲李格非,老师晁补之皆是当世文豪。后来又嫁与重臣赵挺之之子赵明诚,家世可谓显赫。她才气纵横,疏狂清傲,一篇《词论》用激扬自信的笔锋,一一点刺了众多天纵之才,为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奏响了一脉强音。但是,再怎样的天之骄女也经不住太多人生凄苦际遇的颠沛。
   李清照写这首词时,已是鬓染寒霜,容颜娇损。国亡家破、明城去世、政治风波、金石散落种种惊劫,随时可以荡起她心中贮满了的忧伤。词中这间种有芭蕉树的庭院,是李清照的客居之所。
   三更夜里,窗外淫雨连绵。她在枕上辗转反侧,密密麻麻的雨打芭蕉声密集的敲打着她的心房,她在记忆里愈走愈远,愈陷愈深,便愈发清醒。在我看来,只要是回忆,不管是美如夏花,还是残如冬枝,但凡成了回忆,都是伤感的。因为,美的,回不去了;苦的,又不堪回首。她斜倚寒枕,侧头望窗,声声入耳,泪眼朦胧,往昔种种,不论欢忧,都在回忆里澎湃翻涌,翻搅都心肠俱碎。南方总是多雨的,又恰巧遇上了这样一个凄凉雨夜。雨中愁丝,与心里愁丝,相互纠葛,一遇即融,难分彼此。那也只能声声长叹:“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这叹,在雨幕中往返徘徊,不绝如缕。凄婉、辽远、沉郁。
   如果说,这些忧伤,是历尽太多惊劫后,郁结在心无法舒解的癔症,平素无事,但只要遇上雨天,就立即发作,是有迹可循的。那么,且让时光流转到李清照年轻的时候,我们再看看她的另一首词,《念奴娇》: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销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一种慵懒闲愁柔柔上升,纵使不比上一首那样透骨凄凉,却也不能否定,仍旧是愁。
   这首词写于李清照南渡之前,即北宋时期,丈夫赵明诚早已入朝为官,此时已因公外出。这时的李清照,正姿容俏丽,正一身傲气,正过着品味高雅的官夫人生活,离以后所要经历的种种苦难还有一些时日。
   暮春之晨,天色微寒,庭院深深,重门深锁,一位俏丽女子孤处楼头,斜倚阑干。她刚醒来,脸上睡痕依稀可辨,几根发丝轻垂脸庞,她也难得去捋,只是叹。起风了,她抱紧身体,对风倾诉愁肠:明城,还有多久你才能与我团聚?一连几天斜风细雨,寒食将近,春日将逝,我真的好想你。想你想到三更难眠,总要起来饮酒,总是醉到头晕头疼方才睡去。想你太深,我便只能用最艰涩的诗韵填词,以此麻痹我对你的思念。我好想你。鸿雁都北归了,你却何时能还?我也知道,你报效朝廷,公事繁复,原也是应该,做妻子的我完全理解你。可我只想你能知,我真的好想你?
   之前之后,李清照不少雨词都愁绪绵绵:《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惜春伤时之愁;《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的闺中相思之愁;《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的晚年悼夫之愁;等等,而有一首《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姐妹,则充满了历史悬疑。都说李清照的婚姻生活,是美满幸福的。但也有史学家认为,赵明诚曾经纳妾,而且时常会踏访烟花巷陌。相传,这首《蝶恋花》就作于这个时期。只是争论尚存,这里就不可妄言。
   我们固然可从心理学角度去理解李清照这如许雨愁,是她身世沉浮伴随心绪波动,在一定情境里的情感外化。那是不是一世安稳太平,便可将这缠绵不断的雨愁消解呢?
   四
   李清照在《词论》中曾厉评诸多词坛大家,如张先之破碎不整;柳永之尘下俚俗;欧苏之不谐曲调等等,唯独对南唐君臣词有过一点好感。
   南唐君臣词,主要是指南唐中主李璟、后主李煜、大臣冯延巳的词作。其中的冯延巳,虽然身逢五代乱世,效命萎弱南唐,但他一生太平安稳,绝没受过像李清照那样颠沛流离之苦。他是南唐开国元勋,贪图享乐,风流文采善于曲意奉迎,与先主李昪、中主李璟的建立了笃厚私交,一路打压群臣,级级攀升,直至宰相,在朝廷之上可谓呼风唤雨。但就是这个安乐宰相,却有一句:“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的千古绝唱,获得了王国维“能摄春草之魂者”的激赏。全词如下: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鸾镜鸳衾两断肠。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薄幸不来门半掩,斜阳。负你残春泪几行。《南乡子》

共 12408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寒冬里没有了阳光的灿烂,淫雨霏霏透骨寒。这样的季节打开了封锁的记忆,听岁月的流水声,冲刷着历史的容颜。寒雨中第一位向我们走来的是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同样的寒冬夜雨中,孤独卧听雨打芭蕉声,分外伤心。晚年的李清照思念逝去的丈夫,感叹国破家亡的命运。“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双流”。第二位向我们走来的是南唐重臣冯延巳,他虽然政治上平庸荒唐,甚至人格上谄媚险诈,但无论诗词还是书法都有建树,他的词因循出新,充满了忧愁的不确定性和朦胧性。寒雨中走来的还有李煜和他的父亲李璟,这对父子同样的懦弱,同样的政治上无任何起色,却同样痴迷与诗词。“又见桐花发旧枝,一楼烟雨暮凄凄”,“晚雨秋阴酒乍醒,感时心绪杳难平”,雨是多么引发人的愁思呀。寒雨中我们不仅聆听到了宋词的婉约,更欣赏到了流行歌曲的愁绪。林夕的《不如不见》,邓丽君的《泪的小雨》……大约是每个人的悲伤都需要寒雨掩盖而又欲盖弥彰吧。欣赏作者对历史人物精准的把握评价,欣赏作者流畅的语言与跳跃的思维,欣赏作者对宋词与流行歌曲的解读。感谢赐稿笔尖,倾情推荐!【编辑:梓烨灼灼】【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613002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梓烨灼灼        2015-06-13 16:02:55
  问好千里江山寒色暮老师!第一次编辑这样跳跃性大,又内涵深刻的长文,编按不到之处,请您发飞笺给我,我一定努力修改!祝您创作愉快!
依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2 楼        文友:妖怪山        2015-06-13 17:01:10
  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3 楼        文友:梓烨灼灼        2015-06-13 21:56:10
  恭喜老师作品加精!希望多在笔尖投稿!
依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4 楼        文友:柳约        2015-06-14 01:00:54
  读这样的文字真是一种享受,真好,真美!
   真想回到梦里,去看梦里的江南,梦里的水乡,梦里的古典。
一笑寂寥空万古,三分明月照大江。
5 楼        文友:峥嵘岁月        2015-06-14 06:18:35
  老师有很不错的文笔功底,看了文让我赞叹不已!希望看到老师更加精彩的文章!我在这里替情暖笔尖社团谢谢老师了!
峥嵘岁月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