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读温贵有自传体散文《印记》有感(作品赏析)

编辑推荐 【流年】读温贵有自传体散文《印记》有感(作品赏析)


作者:南竹林 布衣,201.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897发表时间:2015-06-15 14:13:53
摘要: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高尚的人在对话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高尚的人在谈话。
   ——歌德
  
   温贵有传记文学作品《印记》是一部长篇巨著。在一个春夏交融的午后来到我的案头。厚厚的一本书,简洁精美的书页,散发着一股股油墨的清香。这本书记录了一位远洋船长温贵有的人生历程。一个人,一本书,一杯茶。岸头时时飘过茉莉在午夜浮动的幽香。伏案读《印记》,书卷里的词章,人和事似乎也弥漫着大海的气息。我仿佛看见了一位远洋船长驾驶巨轮航行在大海上那伟岸的身影,仿佛听到了那呼啸的海风,仿佛尝到了那咸涩的海水……
   温贵有在饱览浩瀚风光的同时,经历了与各种险恶势力斗争的惊恐对决,在远离国度的海洋上,忍受着与家人与爱人揪心的思念。远洋船员们的生活就是这样,孤独,寂寞,枯燥。然而,他们有着大海一样的胸怀,把这一切置之度外,他们代表着祖国,牵系着祖国人民的利益,承载着祖国寄予的希望。
   读温贵有《印记》,那清晰隽永,朴实无华的文字带给我一缕淡淡的香气,我品出了一位陕北汉子那朗朗的豪气,像一棵西北白杨树挺立着,昂扬着一种正气。走进字里行间,我扑捉到了他对童年、青年、中年那诉说不尽的留恋;对亲情、友情、以及长达34年远洋生活的大海无限的眷恋。从而激起了我心灵的碰击,被深深地感动着……
   温贵有出生在陕西府谷县。那里的窑洞、土炕、水井、圪梁梁、山沟沟等,熟悉的犹如身上的衣衫。《印记》一文中他这样写道:“清晨,天空晴朗,万里无云。贫瘠的土地一片荒芜,稀薄冰凉的霜气覆盖在田野上,沟凹地上的花果树木和陌头杨纷纷落叶归根,井沟的泉水冒着热气向外流淌……”童年的温贵有常常帮着大人们到山沟挑水。他这样写:“冬天,湛蓝的天空中偶尔有一丝白云,周围的丘陵地理一片寂静,底沟的水井汩汩的冒着清澈的泉水,上面还结了一层薄冰,那是全村人赖以生存的唯一水井。我时常帮妈妈用罐子挑水,挑水回家的路上,隐约听着有人在为我歌唱:‘一个在那山上一个在那沟,见不上面面你就招一招手。你挑上水来慢慢走,小心掉进那山沟沟里头’,这是我用陕北民歌信天游折韵填的歌词”。童年的记忆远但要比近年的来的更清晰。童年、岁月,诉不尽的是深情留恋。
   五十年代的陕北是靠天雨吃饭的地方,灰突突的山上没有一点绿色,甚至寸草不生。煤炭资源没有开发,那时的陕北人过着饥不果腹的生活。《印记》中写道:“母亲就要临产了,正在锅頭呻吟着,父亲低着头坐在炕沿边上吧嗒吧嗒抽着旱烟,奶奶在地下忙着烧水,准备为母亲接生,由于生活贫穷,全家人对我即将来到这个世界个个面无表情,我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来到人间”。温贵有弟兄姊妹们多,他是男孩排行老三,家境贫困的温家,大人们想的是怎么能够让孩子存活下来……
   温贵有的父亲在他三岁时因肺病没钱治疗过早地离开人世。这对于温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无奈,十一岁的温贵有随着母亲从陕北走西口来到了内蒙古河套地区五原县和胜公社落户。“刚到河套时,乡音未改,课堂上我念课文时常常被同学们的笑声打断,学校搞文艺汇演,我上台独唱,也常常遭到同学们的不屑一顾甚至围攻。因为我家离学校远,放学晚,上学时都带着干粮,课间活动时,常常被大个子同学们一扫而空,……”我的眼前仿佛闪出了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躲在墙角里窥视着其他孩子们的嬉戏,而他却孤零零的一个人,就好像行进在沙漠里的一支队伍,把他撇在了外头;我仿佛看见一帮孩子抢他的食物,我能体会到当时的温贵有是多么的无助呀。
   读到此时,扑簌簌的眼泪顺着脸颊流下来,这些文字串起了那贫瘠的岁月里,那特别的年代中一些熟稔而难忘的回忆。我问自己:是曾经的凄楚唤醒我童年的回忆,还是往日的故事引起我儿时的伤痛!尝过尘世种种烟火,承担岁月留给我的沧桑,我读懂了作者。其实无论是什么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山石草木还是这样,流年分明安然无恙,我们要把握好当下的生活。
   温贵有从小艰难困苦的经历,养成了他吃苦耐劳的性格。有一种那个年龄段的孩子们不具备的坚韧不拔,刚毅耿直,博大宽厚的品质。来到了大后套,由于他刻苦,勤劳,爱学;又有高智商的头脑,敏捷的思维;还有那仁爱,憨厚的品行,从小学到中学,到高中,到中学代课老师,一路走来,他的身后甩下了一串长长的,歪歪斜斜的,坚定有力的脚印,这脚印通向成功!
   1974年8月他终于拿到了渴望已久的大连海运学院航海系驾驶专业的录取通知书。“回想大连海运学院的大学生活,我在这里丰富了知识、扩展了视野、增长了阅历、陶冶了情操;让我对未来有着更加美好的憧憬和期待。我像一只即将展翅飞翔的海燕,瞩目着那一望无际的大海,飞向那更广阔的世界;在这里我收获了希望,迎接人生更加美好的未来。”
   当用心触摸真实的生活时,你才会感觉到只有脚踏实地才是最为实际的。踏上远洋巨轮是温贵有的青春咏唱,这一章他唱得风生水起,活色生香。瞧他,穿一身蓝色海军制服,戴上大檐帽,站在明净的巨轮操作台上,张望着眼前那忽而平静忽而咆哮的大海。一位来自草原的强壮的汉子从此开始了他长达34年的海上生活。
   34年中他用浓浓的画笔,蘸着浓浓的颜色,绘出了人生的佳境。
   “第一次踏上远洋巨轮,一切都十分新奇。这艘载重量7,600吨的庞然大物,船长94米,宽17米,夏季吃水8,2米,定边人员48人,该船投入运营30多年,是一条老龄船。它为祖国赚取了大量的外汇……”温贵有踏上第一艘船是“兰山”号巨轮,它载着7000吨杂货向日本神户——大阪——名古屋——东京港进发。
   踏上第一艘兰山巨轮时温贵有是一名水手员。“我们水手的工作离不开船体的保养,如:敲锈、打油漆、船上索具更换或绑扎,如插钢丝,打绳结,船舶靠离岸,解系缆绳,装卸货前后的垫料准备和清理货舱,船靠泊后装卸货值班,可谓包罗万象繁琐复杂……兰山号巨轮在船长和驾驶员的指挥下徐徐使出珠江口……穿越台湾海峡和东海,进入日本沿岸……这是我第一次出国,又航行在茫茫的大海上,我内心既激动又有一种无名的恐惧。”
   是啊,巨轮驶向喜怒无常的大海,莽莽苍苍的水域,异域风俗的不知,地界边缘的不谙;船舱外忽而风雨纠缠,忽而大海咆哮,忽而巨浪滔天,海盗在前家在后,即使巨轮,飘摇在大海中也是那样的渺小无助。《印记》里娓娓道出了海员们的艰辛:“其实做海员是一个神圣而伤情的职业,它承载着太多的责任和情感。谁都知道海员生活枯燥单调,谁都知道海员生活颠沛流离,谁都知道海员生活复杂危险,谁都知道海员生活寂寞苦痛。既然命运选择了最艰难的旅程给海员跋涉,将最枯燥的旋律给海员伴随,将最寂寞的情感给海员承受,我愿意相信,那是海员勇敢豪迈,那是海员坚韧顽强,那是海员敦厚善良……”我说那是海员们高尚的品质之所在。他们将自己献身于祖国航海事业,就已置艰辛,苦痛,寂寞,危险而不顾。
   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这是一种怎样的豪迈!海员,我的笔墨无力写不尽你们的伟岸、我的知识匮乏排不出你们的星座;你们托起自身的璀璨去描摹祖国航海事业那斑斓画卷吧!
   耳畔响起了海浪花的笑语,海员,你们听到了吗?这是为你们奏响的赞歌!
   第二条船“益都”号,这时温贵有晋升为三副。远洋船上的三副是干部船员,除了8——12,,20——24时的值班外还要负责整条船上的救生、消防设备的维修,确保船舶的航行,锚泊,系泊安全等项工作。“益都”航线涉足日本、香港、新加坡、柬埔寨、印尼、孟加拉等国。
   “宁化”轮上温贵有已是二副,这条航线是西欧航线。从广州,湛江到安特卫普,鹿特丹,汉堡,不莱梅。这里的季风季节是十月至来年三月。一趟航行需要三个月,在这条航线上,正值季风季节时风力一般都在6—7级以上,外国船员称之为“海员的坟墓”。
   一九八七年秋天,温贵有踏上“巨海”轮号,时任大副。“巨海”轮航线基本稳定的,空放加拿大,运小麦回国内。“大副航行时当值0400—0800、1600—2000。在完成本职工作外,船长,政委又交给我一项新的任务:负责全船‘全面质量管理’(简称TQC)的培训。我欣然接受任务并认真领会其精神,做出了详细培训大纲……”
   读到这里,我的眼前幻化出一串串脚印
   你从黄土高坡出发
   走过大后套鱼米之乡
   迈向那大海
   航线
   长长
   一路留下的脚印
   深深浅浅
   曲曲折折
  
   站在甲板上张望
   浪花亲吻着脸庞
   任思念的潮水疯长
   一缕悠悠的情思啊
   不经意间
   撞击着心房
   如波涛
   一浪高过一浪
   把离别的相思酿成汪洋
  
   岁月,在瞬间让人们
   觉醒
   原来那么长的路
   已刻在了脚印里
   带上你的梦
   将心事交给大海
   把自己洗礼成铿锵的男子汉
   用你那海的誓言
   倾诉自己
   一个弄潮儿才懂得的
   理想。
  
   一九九一年底,温贵有踏上了“嘉海”巨轮,正式升任为船长。
   远洋船长是知识、智慧、勇敢的化身。必须具备娴熟的船舶技术,对异域文化的感受,了解要深刻。不仅熟悉航运业务而且
   要涉猎天文、地理、水文、气象等知识。同时还要掌握与航运相关的国际公约,法律和法规。温贵有做到了。他在《印记》中写道“作为一船之长,国家把一艘价值几个亿的船舶交给你,肩负的安全责任,重如泰山。”他还说“船长的工作流程基本是这样,船舶在开航前,船长要办好港口装卸作业和船员们生活所需的所有事项。一般情况下,装卸完成后代理会在两个小时内安排离港联合检查。出席检查的人员有边防检查官,海关官员,卫生检查官,海事官员。经过各部门认真细致的检查审核后,船舶,船员,货物等一切符合要求后,海事部门开出一张允许离港清单,船舶在24小时内必须离港出海。
   《印记》这部自传体散文,洋洋洒洒30万字,无论从生活细节、景物描写、心情写实、国外见闻还是写作技巧到脉络发展,叙述条理清晰,每一章节可圈可点处都赋予不同特点。选材上突出主题,没有避实就虚之殇。文字朴实自然,没有隔靴搔痒的浮躁。作者本身是由海员一路走来晋升为船长,所以视野广阔,事理练达。从开篇至结尾内容丰富,以精湛的笔墨叙写了作者一生留给自己及社会的印记。可以说具有历史,认识,文学的三重价值。
   从中我们看出了我国远洋事业逐步发展壮大的轨迹,包括那些年代里的政治氛围,船舶状况,管理体制,工资制度,供应水平,涉外规定等诸方面,使我深深感到做一个船员的不易,同时体会到创业的曲折和进步的艰难。
   《印记》中我更多的是感受到温贵有及我国的海员为了祖国富强而勇于奉献的牺牲精神。位卑未敢忘忧国,他们始终把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无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他们都保持高度敏捷的思维及判断能力和高昂的斗志。“有一次,‘天坛海’轮在锚地准备通过巴拿马运河时,由于机舱在准备车时,对机械部件检查的不够充分,绞起锚后,老轨来电话报告机器发生故障,正在全力抢修……30分钟后,运河当局通过高频通知,取消我船当天过河资格,命令我们原定抛锚,待港口技师上船检查”。这样一来“天坛海”将要在此滞留两天。两天时间不长,而两天对于一艘巨轮滞留,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小。温贵有沉着冷静,把轮机员叫到老轨办公室召开紧急会议。从各个方面找出了责任方,同时率领船上有关工作人员积极抢修,使“天坛海”短时间内顺利通航。
   又一次“秋天,6—7级大风,船在秋田港靠泊。港口给我们留下了前后不足十米的空挡,高频VHF多次联系码头人员没有反应。我只好硬着头皮,集中精力,谨慎的用车、舵、锚、缆,慢慢的靠拢码头。因吹开风猛烈,几次接近都未能成功。我告诉大副,我要加车,让他适当控制锚链松紧,并随时报告船艏到码头的距离,随即,我发出口令‘Haifahead steady\'(中速前进,把定,车钟令和舵令),约一分钟后又及时发出了‘stopengine hard port’(停车,左满舵)。操作令完成后,大副急忙报告,锚链吃紧,船速太快要撞码头。就在船距离码头两三米时,终于停止前冲,我命令大副尽快带上艏缆,适当控制锚链松紧,根据大副,二副提供的距离,我紧接着用微速进车,左满舵,绞艏缆等动作,用了五条缆绳把万吨巨轮驯服靠岸”。
   “又一次,船从德国装钢材回国经过印度洋时遭遇7,8级雷雨大风,船舶在风雨中摇摆着,经过检查发现三舱钢管滚动。这时海面上惊涛骇浪,时常有狂风夹着巨浪从船舱穿过,仿佛张开血口大嘴要吞噬宇宙一样,万吨巨轮在这时就像一叶扁舟。倘若不小心,船员们随时就会被巨浪卷走。船舱内只能靠几盏货灯照明,船员弟兄们冒着生命危险在船舱里绑扎加固已松动的钢管而毫无怨言。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冒险奋战,终于顺利的完成了任务。”

共 685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读来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赏析。文章用诗意的语言把自己与这本书像知己神交一样交融在一起,触摸到书的灵魂,从而去认识它,读懂它,通过书又读懂了作者这个人,以及这个人一生的命运。人们常说,个人的命运是跟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读懂作者本人,也正是读懂作者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历史变迁与国家命运。通过这本书,作者深深地了解到了作为海员的不易,并深深为他们那种为了祖国的利益甘愿忍受寂寞、离别、惊险,置生死于度外的奉献精神而折服。文章脉络清晰,张弛有度。感悟与实景相结合,实景上取舍得当,感悟上情感真挚。诗意的语言为读者制造了一种感同身受的氛围,任谁读过都会深切地为主人公那种逆境中走出来,勇于担当,勇于奉献的精神而油然生出敬佩之心。好的读后感就是忠于原著,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出文章主旨延伸的元素,这篇读后感正是这样——一部作品外延出了国家的荣辱命运。该评析深入浅出地把作品主题、写作风格、语言特色做了极为精炼的概括与总结。写作手法上,与原著紧密结合,夹叙夹议加抒情,不惜笔墨去抒写海员生活的画面,让人了解到海员这种平凡的职业下,做的却是不平凡的事业,从而讴歌海员这种甘于奉献青春,托起祖国航海事业的爱国主义精神。佳作,倾情推荐!【编辑:雪飞扬】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雪飞扬        2015-06-15 14:41:38
  一篇出色的赏析,欣赏学习了,问候作者,感谢赐稿,期待精彩继续!
2 楼        文友:李卢芹        2015-06-15 14:59:28
  从这篇读后感里已领力文章的全部,精练、精彩,学习了!
李卢芹,女,汉族,1961年8月24日出生。大专门文化,爱好文学,《鸭绿江》函授创作中心第九期学员,曾有作品发表。希望在本网站有发展学习的机会,谢谢 !
回复2 楼        文友:南竹林        2015-06-15 16:38:31
  感谢朋友关注,感谢你精美点评。流年里我们携手前行!
回复2 楼        文友:南竹林        2015-06-15 17:31:43
  感谢你亲爱的朋友!感谢你的来访并留下美评。2015我们携手流年同行!祝安好!
3 楼        文友:南竹林        2015-06-15 16:30:15
  谢谢你亲爱的飞扬小妹!谢谢你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认真细读我的拙文并几次帮助修改。这种勤勉的精神令作者感动。在这里一并感谢山人刀友给我修改文章,有你们在,流年一定会更加辉煌!
4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15-06-15 21:54:15
  文字精炼,结构奇巧,且读且感的赏析,有在场感,也有深度和高度,凸显出了一位船长的生命历程,学习了。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5 楼        文友:悦悦        2015-06-16 17:53:21
  这是作者南竹林老师阅读温贵有先生传记文学作品《印记》后的赏析文章。他不仅读懂了《印记》,更读懂了作者温贵友。本文的编辑雪飞扬又读懂了南竹林。我又来读南竹林的赏析文章和雪飞扬的编辑按语。这一连串的传承阅读,让我分别领略了几位老师的超强领悟能力和高度概括能力以及的流畅的表达能力,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在谈话。”这是哥德的至理名言。我赞同。因为我也有同感。该赏析文开宗明义引入了哲学文学大师哥德的这句话。通过难竹林的眼睛和笔墨以及思索感悟以及雪飞扬的编辑诠释,让我也基本看懂了《印记》中温贵友长达34年海洋生活形成的人生成长经历以及温贵友本人出生背景、生活学习成长经历所形成的思想基础和性格特征,更加加深了我对《印记》和温贵友的理解和认识。是的,一个人的命运是和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一个人的利益生死也是和国家休戚相关。这在远洋海员的身上体现的更加直接和明晰。温贵友3岁时父亲因病早逝,11岁随母亲从陕北走西口到了内蒙古河套地区落户。艰苦的生活学习环境磨练了他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顽强性格。他从小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品学兼优。高中时就当上了代课老师。1974年8月,他拿到了盼望已久的大学通知书---大连海运学院航海系驾驶专业通知书。大学生活,不仅为他的航海事业打下了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也这他立志从事航海事业打下了崇高远大的思想基础。他憧憬期待着美好的未来,他像一只即将展翅飞翔的海燕,瞩目着那一望无际的大海,飞向那更加广阔的世界。34年的海洋生活,让他由一名海员一步一个脚印地从三副、二副、大副再到1991年正式升任为“嘉海”巨轮的船长。他说“作为一名船长,国家把一艘价值几个亿的船舶交给你,肩负的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他正是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熟练的专业知识、全面的航运业务、有关的国际公约、法律法规、天文、地理、水文、气象等知识武装自己,完成了国家赋予自己的航运任务。《印记》是作者34年航海生活的真实写照,是作者温贵友给自己及社会留下的印记,也是我国远洋事业逐步发展壮大的轨迹的一个缩影。让读者看到了以温贵友为代表的广大海员为了祖国的富强而勇于奉献的牺牲精神。位卑未敢忘忧国。他们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捍卫国家尊严,维护国家利益!《印记》自传体散文,洋洋洒洒30万字,视野广阔,内容丰富,记述详实,语言朴实,叙述流畅,具有历史、哲学、文学的三重价值,令人就想尽快一睹为快。南竹林的赏析文章,条分理析,分丝拨茧,语言流畅,结构清晰,主题突出,是一篇高品质的赏析文章,值得品读、学习借鉴。谢谢!祝福南竹林、雪飞扬老师夏日安好!
6 楼        文友:        2016-03-05 12:04:25
  你好,我是他女儿温馨的站长,现在联系不上她,我电话是15326026968,希望大家看到后联系一下我,有急事,谢谢
7 楼        文友:        2016-03-05 12:06:56
  急急,请问大家谁知道温老的电话,转告我一下,很急,谢谢大家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