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心灵】端午旧俗(散文)

精品 【心灵】端午旧俗(散文) ——故乡的节日


作者:范晓生 举人,4452.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29发表时间:2015-06-16 08:53:49


   凤凰公园东南角有一苇湖,芦苇长势极为繁盛,尤以春未夏初时节,苇叶即嫩且宽,适合包粽子用。前几日,带儿子行至此处,他便跑去湖边扯苇叶,说要拿回家让妈妈给他包粽子用,并问我还有多久过端午节。我掏出手机,看了上面的日历后大致一算,此时距端午佳节尚有月余,看来这小家伙儿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借着问端午节的由头,隐晦地表达着嘴馋想吃粽子的想法儿。这样的想法儿于孩子来说是极正常的,毕竟,爱过节是孩子的天性。节日在他们眼里,更多就是放假和美食的代名词。看着儿子快乐地挑捡着摘苇叶,我便想起故乡的端午。
   故乡在豫中,数千年历史所积淀下来的深厚文化底蕴,造就了这座中原小镇极为独特的过节习俗。对于小镇乡人来说,这些过节习俗不仅是为了过节,更日为了维系亲情和社交礼仪。乡人将端午、中秋、春节、元宵视为四大佳节,不仅过着隆重,各个节日还都需要准备乡土特色食品互相馈赠,谓之曰礼!且逢节则有礼。《礼记》中有云:凡礼之大体,体天地,法四时,则阴阳,顺人情,故谓之礼。想必这“礼节”一词或许真的和过节期间的礼仪往来活动有关吧。与国内其它地方的习俗所不同,乡人过端午走亲访友不送粽子,而是送油馍,而且这油馍必要送满满一竹篮子,盖有“篮满心诚”之意。小镇的油馍有两种:一种是长条状,样子类似于骨头棒,这种主要以日常食用为主;另一种呈“皿”字状,两端相连,中间各根相互分开,形似煤炉灶膛里面的炉齿,故谓之“炉枝儿油馍”,此专供端午节走亲访友串门送礼。
   小镇端午节送油馍并不拘泥于端午节当天,而是在端午前后约半月时间内都可进行。送油馍的时间依据亲戚关系的远近来确定,原则是给长辈及近亲先送,然后才是平辈及表亲间相送,各家按此规矩自行安排所送的时机。而乡人又是极重礼数的,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这油馍不是你简单的送了或是收了那么简单,收者还要进行回礼,所回的也同样是一篮儿油馍。于是,这端午节送油馍变成了转圈圈,常常是你买了几篮子油馍送出去,最后你家收到的回礼还是大致相当的几篮子油馍。只不同的是,当初大家都送的是买来刚炸好的外焦里嫩的油馍,而转了一圈儿再不需要往外送之后,待我们吃时就变成了或是皮皮塌塌或干硬难咬的老油馍。
   临近端午节的前几日,无论家贫家富,各家都要备好买油馍的钱,以便买油馍送礼。因为那送礼专用的“炉枝儿油馍”炸制技艺,仅掌握在极少数专门卖炸油馍的人手中,不是人人都能学得会的,而且还要有专门的大案板和大油锅,需要三四个人分工合作才能完成。你就是具备了上述条件,也还得掌握和面技艺并知道这油馍面的配方和比例,以保证所和的面软硬适中,还要保证油馍炸制出来后外焦里嫩。相信没有几个人会敢拿自己家并不多的白面和油,来做这样一个并不太靠谱里的炸油馍实验。
   那几日,几家卖炸油馍的便会选了镇子里人流量大的主街或市场旁边,支好案子及油锅,旁边摆着昨晚在家已经和好的几大盆面团,早早便开始忙活起来。一人揉面、擀面;一人制坯、抻开下锅;一人拿了尺半长的竹木筷子将放入油锅的馍坯进行翻、捞炸制,并及时给炉中添煤或炭,来调整火力,掌控好油温;还有一人专门负责过秤售卖。四人分工协作,各司其职,仿若流水线上的机器人,手脚不停忙碌着,以保证油馍能源源不断地炸制出来,供乡人购买。毕竟会炸油馍的就是这几家子,而仅小镇镇内辖区就有上万户居民,又都挤了这约半月的时间集中购买,繁忙程度可想而知了。常常是油馍还未炸制出来,要买的人已经排了长队在候着了,一人手提一只竹篮,篮子里放几枚硕大的泡桐叶子备用,待油馍买好后,拿几片叶子先垫在篮底,再将油馍放在桐叶上面,这样,垫在篮子底部的桐叶便可防那油馍上的油迹污了竹篮。油馍在篮内的摆放也是有技巧和学问的,即要将油馍摆的好看,又不使之弄散折断,还要保证摆得又高又满。装好油馍,再将几片事先拿出来的桐叶依重叠部分边角盖压在油馍上,防止油馍被风吹干或是荡了灰尘,简单而实用,绝对的环保。
   每每路过那卖油馍的摊点儿,我都忍禁不住要驻足观看一番,一是欣赏这美味食物奇妙的制作过程,二是感受那焦黄油馍带给我的感官冲击,仿佛只定定地闻着、看着,那油馍便能入了自己肚中享受一般。只可惜那时太小,只顾闻了那油馍的香味和看着油馍的样子暗流口水,而没有将太多注意力放在对制作过程的关注上,以至于现在只能记得它的样子,而不知道该怎么样才能将它复制出来。倘若是放到现在,我必会认真看那制坯和抻制的手法,依葫芦画瓢也要试着做出家乡“炉枝儿油馍”来。
   那“炉枝儿油馍”仅样子看着就极诱人,面坯被切割成“皿”字形后,被那制作师傅两手一抻,就成了十余根筷子般粗细两端相连的馍坯,再顺势两手往起一拢,两端边着的部分便捏合到一起,顺手放入沸腾的油锅之中,炸制的人用两根尺半长的筷子将其在油锅里来回拨动几下,油馍坯子便从底下浮将起来,慢慢开始定形上色,及至焦黄,看着就让人流口水,更别说油炸食品所散发出来的那种特有香味诱惑了。
   对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小镇乡人来说,人们的物质生活还都较为贫困,平素炒菜放油都极少,更不用说是用油来炸东西吃了。于我们来说,这油馍便是奢侈食品,一年当中也只有端午节串完亲戚后才可以吃到我们嘴里。虽说是端午节前家里便已经开始买油馍了,但这油馍却是只能看,并没有我们吃的份儿。买回来常常是你连闻都未及闻够,便被大人提着往亲戚家送了,有时甚至在街上买好便径直提了给亲戚家送去,你连见的机会都没有!
   每家不光是给亲戚家送油馍,同样也会收到亲戚家送来的油馍,可这送来的油馍虽然归了自家,同样我们还是不可以吃的,哪怕是只将那“炉枝儿”扯掉一小根都不行,被人为扯掉一根“炉枝儿”的油馍再送人,怕会被人看不起。所以,即使我们再眼馋,再流口水,父母都是不会让我们动一下的。因为,亲戚送来的这篮儿油馍还会被父母转送到别的亲戚家去,这样就可以省去再买一篮油馍的钱。如此循环往复着相互转送,就算大多数人家都有很多亲戚,却并不会买来与这些亲戚数量相同的那么多篮儿油馍。每家只需要在过节前期买上三四篮儿油馍,这样互相送着,这些油馍便在各家的亲戚间形成一个自然大循环,直到端午节后约一周左右的时间,各家亲戚基本也都串完了,每家便基本上了落下与自己家当初所买数量相当的几篮儿油馍。
   这些油馍或干硬或疲软,早已经没有了当初外焦里嫩的“风采”。此时,正值小镇麦收时节,这些失了初时风采的油馍便成了极好的食物,即不怕坏,又可长期保存。农忙时顾不得细细做饭,只需煮上一碗稀饭,将那“炉枝儿油馍”或嚼或泡,就着稀饭吃上一两个便可管饱,一天的疲惫劳碌便瞬间消了许多。大人们因劳作饥饿吃的时候是儿狼吞虎咽式的,而我们小孩子则是用手扯下“炉枝儿油馍”的一枝儿来,费劲儿地撕咬下一小截儿,然后在小嘴儿里细细的用力嚼着,感受一年之中只属于这个节日那难得的美味油馍,任那油沾满了小手、小嘴儿,这种极为简单的满足与快乐,也只会出现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岁月和年代。若放在今天,你给一个孩子再多的美味,它都不会有太深刻的印象,因为他们的味蕾早已经被市场和超市里各种各样的食物所侵蚀消磨,从不缺吃少穿的他们,怎么可能会对一块儿再普通不过的油馍感兴趣!你从不缺少什么,又怎么可能懂得珍惜?
   童年的记忆远去了,故乡也在随着这个大变革的社会和时代所变化着。端午节送粽子、吃粽子这个异乡的风俗,在各类媒体的传播及粽子厂商们的极力宣传推广之下,已经开始慢慢渗透侵袭小镇乡人的生活,逐渐取代送油馍成为小镇端午节的标志。我不知道这样一种改变到底是进步或是倒退,我总觉得,一个地域就应当有一个地域的特色,若是所有的东西都变得千篇一律或是一模一样,这样的生活必定是单调和失去色彩的。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这里的“和而不同”所追求的是一种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延伸到这节日也一样,我们不应该盲目地追随别处端午节的习俗,而是要保护好自己的地域特色和传统,将这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传统的节日保留和传承好,为小镇乡人留住一份记忆。有一天,当我们这些漂泊异乡的游子们老了,叶落归根的时候,还可以在故乡的土地上,感受属于那片乡土的文化和美食盛宴!
  

共 331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端午节到了,作者用细腻的笔墨,描述了自己家乡的端午节习俗--送油馍。送油馍的原则是先给长辈和近亲先送,然后是平辈和表亲。因为风俗盛行,所以炸油馍也成了端午节前镇子里卖炸油馍摊主的旺盛的生意,它那诱人的香味,独特的工艺,让人闻着、看着就流口水。油馍也是在亲戚之间来回周旋,你送他,他送你,到最后,油馍经过周而复始的轮回,轮到自己家的时候,已经是干硬或疲软了,但这也让人咀嚼到了难得的美味油馍味道。感受着油馍的快乐。童年的记忆虽已远去,但属于那片乡土的文化和美食应永远保留下来。散文从自己的经历中,描述了家乡的端午节旧习,渴望家乡饮食文化的复苏,乡土文化重新回归。散文语言流畅,文笔细腻,感怀岁月,弘扬美好,抒发情愫,真挚动人!欣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617006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15-06-16 08:54:43
  问候晓生,写作快乐,夏日快乐!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15-06-16 08:55:48
  恭祝端午节快乐,祝您再次吃上家乡的炸油馍!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3 楼        文友:刘柳琴        2015-06-16 08:56:25
  祝晓生创作丰收,佳作不断,江山红火!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4 楼        文友:木石语        2015-06-16 17:16:55
  感谢赐稿心灵之约,期待更多精彩再现,展示你的风采
5 楼        文友:雨春        2015-06-16 18:08:12
  感谢赐稿心灵之约,期待更多精彩再现,展示你的风采!
走别人踩过的路肯定是一条非原创的路,所以地铁成了现代城市的毕由之路!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