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水】丝语随笔(三题)(随笔)

编辑推荐 【山水】丝语随笔(三题)(随笔)


作者:风荷丝语 童生,518.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76发表时间:2015-06-16 15:53:38

一:开箱验取石榴裙
   一夜大雨,晨起时站在阳台上,忽见那株原本繁枝茂叶的石榴树静静矮了下去,想是榴枝过于柔软,承不起这雨水的重量吧,不过那雨里榴花点点红艳,还真是好看。对于榴花,怎觉得它有几分红尘烟火色,没有过多的关注,记忆里最深刻的就是女主武则天的那句“开箱验取石榴裙。"女子天生就喜欢裙子,对裙子的爱也是情有独钟的,石榴裙想该是绿色的,绣有榴花朵朵的那种,青春的颜色是对爱情的向往。
  
   武则天也不例外,就是一个纯情喜欢裙子的小女人。那时,武则天该叫媚娘,还不是那个日月当空的女主,因唐太宗的离世,媚娘从小宫女演变成小青尼,青灯古佛相伴,心情可想而知,况且心中那份对李治的爱,拿不起,又放不下,日日看朱成碧,神情恍惚,思念亦如这雨后的榴花,憔悴支离!为谁?还不是因为她所爱的人。若不相信,君啊!你看看那年那月为你常穿的石榴裙吧,如今已是浸染泪痕,斑斑如血的旧了。都说:女为悦己者容,箱底那件石榴裙已经没有机会再为你穿上一次了,或许,那裙子就是心上人所赠,睹物思人,一种深深的寂寞藏在时时刻刻的验取之中。想想媚娘在感业寺的那些时日,也是怀着一个小女子的常态,天真未泯,至情至性的,用情用心的爱着一个男人,而那个男人又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身边总有美女如云,媚娘能做的也只有研墨成诗,以小女子的柔情、撒娇的方式来唤回一个男人的心。还好,男人在初恋的女子面前往往也是一败涂地的,一首诗足够唤起他的旧情复燃。“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雨一直下,今日就让我借一院榴花,捡起唐诗里那某一刻的温馨,站在光阴里的对岸,静静的揣想“开箱验取石榴裙”的小女人模样。不过,若是我。怕是没有媚娘的执念,等着等着情就浅了,也就淡了。亦非我是个薄情的女子。只是看过红尘几多寂寥,情是什么,爱又是什么?不去想,不去问,更不愿让此生背负太多的人间烟火色。一直觉得,诗词书画是人生最好的陪伴。“红尘是道场,烟雨洗楼台”,把日子过得简单素净就好!
  
   二:碧纱窗下启君封
   夏至已有多日,这时节的江南,阳光总是带有几分羞涩,雨水倒是十分充沛,清风不燥,温度适宜,春天里的那些千紫万红已被生命之绿而代替。春花虽惹人怜惜,绿的青翠亦更能让人动心的。绿与碧原本乃是自然的底色,但一个碧字就能让人暇思无限的。其实碧也是带着香气的,那味道可用来酿造光阴,让清新怡人透明,来供养灵魂。喜欢夏之绿,那份碧绿通透,在树影交错间缓缓铺开,浓浓荫荫,通往处是花径还是小桥流溪,都是清风种出一篱的风月,都如初见般美好。
  
   行行走走间浅夏渐深,自己也不知从何时起开始喜欢绿荫如盖下的那一汪碧色。也许,人的思绪真的可以思接千年的,亭院深深,绿阴几许,唯有一刻间的心有灵犀,能看见,那时光深处里的一景一物,今世以外的碧纱窗下绿影婆娑。记得一首小诗蒙于前朝,不知出于何样的女子之手,不过那女子一定是温良贤淑且善解人意的。短短的句子从年少时初读的那一刻起,就一直铭刻于心,人也常常被这首小诗的柔软所感动。
  
   想那一日也是初夏,红窗碧纱下或有微雨簌簌,亦或是有暖日晴烟,手拿一封简书的温婉女子,水袖绿衫,一脸恬静,眉带几点闲愁,于欣喜中拆开别去己有多月的夫君寄回的家书,看了又看,翻了又翻,白纸竟不见一字,于是,就素纸研淡墨落笔,“碧纱窗下启君封,尺纸从头彻尾空。想是郎君怀别恨,相思尽在不言中。”这样温柔的意境,心与心妙契无言,两心相融。书中本无意,意尽不言中。想是那郎君读取妻子回书的表情,一定也是适目称心的微笑。如同他在家时低唤起她的小字,眉来眼去,锅碗瓢盆都诗意。
  
   喜欢这诗的纯粹与干净,且温婉到了极致。爱到无言,即使山长水远,那女子也会不急不躁的坐在时光的深处,闲品一盏茶,静持一卷而阅。等他,不必太深太执,因为她信自己也信他,无论什么时候他归来,有爱在心中,不老不倦都不晚,心在,人即在。他在家时,她可以为他明艳成一朵春花,他离开她时可以为他绿成一片新碧。干干净净的心中全是清悦而饱满地美好!
  
   很是喜欢这首诗,以一个小女人的心态,它给了我近于一种完美的暇想,让我心境也如诗般柔软,诗里那相亲相知的感觉,读起时没有理由的会在刹那之间盈满全身,缓缓而起的弥漫,是比温良更觉意蕴深长的宴宴柔情。
  
   三:端午
   走着走着,一转眼就到了六月的中旬,艾草高了,蒲草长了,蜀葵也开了。空气里处处都可以闻到一种特有的气息,我想,那定是端午的味道。对于端午节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屈原,不是诗歌,屈原于我来说仅是个迂腐的诗人而已,四海之内皆我中华,楚国也好,秦国也罢,他的死在我看来是不注备历史意义的。
  
   我喜欢端午这个传统节日,在我眼里它是温暖且温馨的。后日即是端午,独自走在大街小巷,抬头见家家门前挂着艾蒲,那种味道与感觉不是山野的清芳,自有一种沉厚是说不出来的。这味道与这节日的感觉是极配,有着陈年的郁香。记得小时,住宅的尽头有一棵很大的香樟树和一丛野蔷薇,每逢端午家家的小孩子臂间脚踝处都系上五彩的丝线,在街头巷陌的树荫下蔷薇丛中兴奋地跑,也许因小的原故,每遇过节我就有一种欢悦的高兴,特别是端午,知道母亲正在家中灶上煮着黍粽,远远的闻着,就是一种温暖的幸福。中午时分,父亲下班还会带回两包绿豆糕,和着粽子,一家人闲闲地坐在院子里的老树下,笑语喧喧,温情亦如那时的花发之气,浓郁而又安详。
  
   父亲是极其钟爱孩子的,逢端午必会给我们讲《许仙与白娘子》的故事的。父亲的故事里,是在某一个清明,白娘子遭遇千年一劫,被许仙所救,于是化身为人,嫁于许仙。西子湖畔,夫妻二人捣药为生,倒也十分自在。不曾想在那时一个五月初四的晌午,日叶正阳,时当中即。许仙亦与平常家的男子一样,备蒲艾簪门,备香米煮粽。回家的路上遇法海,且被法海所惑,疑妻是妖。于是一日后以雄黄喂美酒,劝妻共饮。三巡之后,娘子不甚酒力,显了原身。许仙惊吓而死,白蛇灵山盗草就其生还。后水漫金山,夫妻从此恩断意绝。一段美好的爱情就此画上了句号。也许,是因为受父亲的故事影响太深吧,儿时起,我就将端午与这个美丽的传说连在一起,倒是忘了这是个纪念屈原的节日。
  
   今,端午又至,夏由此深,挥笔,落墨,将那些与父亲共同走过的光阴印迹,一一记下,再安放稳妥。纵使,流年中的温暖温馨终被时光风化,不复当年的模样,可我依然可以,安文字的痕迹,拾起那时端午明媚的沉香。

共 264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丝语随笔》三题,三篇清雅精致的美文,带着淡淡香气的文字,让读的人爱不释手。(一)开箱验取石榴裙,描述的是武媚娘在唐太宗离世后,在寺庙里做了小尼姑,因为对李治的那份缠缠绵绵的爱恋,伴着青灯古佛,日日看朱成碧,神情恍惚,不知道箱底那件石榴花裙还有没有机会在心爱的人面前绽放,千种相思,万般爱恋,都化作那首清悠婉转的诗篇: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还好,男人在初恋的女子面前往往也是一败涂地的,一首诗足够唤起他的旧情复燃。(二)碧纱窗下启君封,同样是一个美丽女子关于诗篇的红尘雅事。在一个绿意盎然的初夏,夫君的书信不约而至,手捧空空如也的素笺,作为他深爱的妻,怎会不懂他一切尽在不言中的脉脉柔情,于是,微笑着就素纸研淡墨落笔,“碧纱窗下启君封,尺纸从头彻尾空。想是郎君怀别恨,相思尽在不言中。”这样温柔的意境,心与心妙契无言,两心相融。这样柔软的诗语,这样心心相印的爱情,让人心生无限温暖与清凉。(三)端午是一个关于相爱和别离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许仙和白娘子。某一个清明,白娘子遭遇千年一劫,被许仙所救,于是化身为人,嫁于许仙。从此后郎情妾意,日子虽清贫却温暖,可是因为许仙被法海所惑,疑妻是妖。于是一日后以雄黄喂美酒,劝妻共饮。三巡之后,娘子不甚酒力,显了原身。许仙惊吓而死,白蛇灵山盗草就其生还。后水漫金山,夫妻从此恩断意绝。后水漫金山,夫妻从此恩断意绝。一段美好的爱情就此画上了句号。这样的爱情让人扼腕叹息!但因了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让“我”对端午有了别样的情思。三篇随笔,三个美丽女子的爱情故事,每一篇都让人动容让人心生怜惜。感谢丝语清丽婉约的文字带来的清凉诗意。愿丝语文思泉涌,温婉美丽!问好!美文倾情推荐赏阅!【山水神韵编辑:歌声悠扬】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歌声悠扬        2015-06-16 15:57:52
  好文字是入心的,就如丝语美丽温婉的情思,我在想,怎样美丽聪慧的女子才能写就这样飘逸曼妙的文字?在炎热的夏日,却滋生一股浓浓的绿意,带给人沁人心脾的一抹清凉。问好丝语!夏日安好!期待您更多的美文。
做莲一样简单的女子,躲在光阴的背后,静静地开放,静静地老去。
2 楼        文友:伊蘭        2015-06-16 16:25:00
  再读丝语美文,欣赏至极。
万人如海一身藏。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