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不要害怕

编辑推荐 不要害怕


作者:明德至善 布衣,250.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38发表时间:2015-06-18 20:39:44


   一
   前几日不知为何,一向健康的我,突然肚子奇痛,伴随着头晕恶心。因为是半夜,我特别不想半夜折腾得想去医院,只有自己找了日常的胃药吃上,忍痛坚持到天亮。早上虽有好转,但仍然疼痛,只好去医院看看。医生说要输液,还要做彩超,说有可能造成阑尾炎穿孔。因为我一直很健康,一年到头很少吃药,也知道这是夏日饮食不当引起的肠胃问题,还不至于那么大的问题,医生看我坚持,说:“那我给你开点药吃上,你出什么问题我可不负责任。”我说:“行。”就拿了些消炎,杀菌和肠胃药回到家中。
   这两天,身体渐渐好转,可见这就是肠胃问题。尽管如此,因为没有做彩超,胃病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除根的,有时候不免还要难受一会儿。难受时候莫名的就会想到,我要是得了重病怎么办!虽然是个念头,可是这念头会带来某种恐惧。人在健康的时候,是从来不会有这种念头的。想起了《道德经》中“无用大用”的道理。有许多时候因为太熟悉,太普通了,你根本不会在乎它的有用。比如说空气,我们的感觉仿佛是无用,但是却是大用的东西。我们对自己的身体也一样,平时总是很少感觉到它的运行,现在疼痛了,才意识到它的有。一旦意识到这个有,我们便害怕失去它。
   对病痛的恐惧是人类共同的感受,有的人还因为一点疼痛而产生焦虑和抑郁。更有甚者,平时本来积极健康,乐观豁达,但一旦到医院查出个什么还不确诊的重病,没有两月就离开人世间,许多人说,那人就是被吓死的,要是不去查体,大约再活个十年二十年没问题的。虽有些偏颇。但是由此也看出恐惧对人身体的伤害有多大了。
   对病痛的恐惧实际上就是对死亡的恐惧。人人都害怕死亡的,因为死后的状况是无知的,黑暗的。死亡就意味着离别,离别是人类不能承受之痛,尤其是亲人的离别。为解决对死亡的恐惧,佛家提出了转世,基督提出了上天堂。不过是给了生者一条比较光明的确切的去路和出口,谁也无法验证他的真假。但毕竟会减少我们对死亡的恐惧,而能够带着希望走入另一个世界。所以大概宗教能够吸引人的地方更多是因为为死找到了一个比较好的地方,让生者不害怕而已。
   如何克服对病痛的恐惧,也是件很难的事情。平时大家都说要心态好,事情在别人头上的时候,你觉得劝他心态好是能够做到的。有人因为一点小的病痛就吓得睡不着觉,因为失眠就引起焦虑,进而恶性循环,就会得重病。健康人觉得不可理解。不就是个头疼,肚子痛吗?可当你头疼肚子痛的时候,你也往往会有往坏处想的念头。为什么往坏处想?我的体验是,身体真的难受,不舒服,舒服和不舒服真是天壤之别。舒服时候,就是有人拿刀枪逼着你也不会那么想的。所以其实我们对身体和情绪的认知是很少的,身体的不适是一定会引起思想的波动的,这就是直接客观的原因。再加上医生负责任的“教诲”和身边的越来越多的案例。人们往往就往坏处联想了。如果真的有病那就吓死了,如果没有病也便吓出病来了。
   凡是能够坚强地面对重病,活得比较潇洒豁达的人。也不是没有恐惧,而是经历过恐惧之后,认识到有比恐惧更重要的事情做。可能慢慢的就能够调整过来。所以我们有病不害怕是假的,我们劝别人不要害怕也是没有用的,害怕是必然的。重要的是有没有比害怕还要重要的事情等着我们去做。
   二
   我一直不觉得自己老,这些天照镜子,两鬓和前额白发丛生,发觉年龄真的不饶人啊。才40多岁怎么就会有这么多的白发呢?再看看周围那些与我同龄的人,也是个个眼睑下垂,皮肤松弛,不注意保养锻炼的连身体都有某种萎缩的迹象。此时此刻,我特别害怕老却。
   恐惧老却大概也是人类共有的现象。暮年迟迟,生命的能量一点点的用尽,就像烛光一样一点点的燃尽,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虽然我们都学过辩证法,知道任何事物都会有出生,生长,老却的过程,看草木一春也无多恐惧。但是对有感知的人来说,生命可不像草木一春那么的简单。这个过程是会伴着烦恼,失望和恐惧的。
   这种恐惧不像对病痛一样直接面对死亡的恐惧。而是对生命如此短暂的本能的叹息,一种失落。人们虽然嘴上都不会说,但其实个个都是害怕老,不想老的。否则的话,就不会有古代帝王追求长生不老的故事了。我却常常会说,我害怕老。因为老了,头发白了,眼睛花了,牙齿掉了,腰不直了,走不动了。我们曾经拥有的东西都会慢慢地失去,那该是件多么痛苦的事情。就像你本来拥有许多的你最喜欢的宝贝,现在要有强盗抢走它们。你一定有恐惧感,只不过现在这个强盗不是别的,而是时光流逝。真正的强盗也许你还能够奋力抵抗,也许还有战胜他的可能。可是当我们面对时光这个“强盗”时,你却无法战胜他,眼看着他撬走我们的珍宝,抢走我们的黑发,抢走我们的牙齿,我们的健壮的身体,最后抢得我们一无所有。所以每次听到滴答滴答的钟表声时,我便总会生出许多失落和恐惧。
   怕老大概也不是我一个人的感觉。尤其是刚到中年或中老年的人更甚。因为人生曲线上到顶峰,总会有走下坡路的时候。上坡时候是个缓坡,到感觉小些。但下坡初期的曲线是比较陡的,仿佛刹那间你就老却了。从顶峰刚下来时候,人的恐惧感极强。也许等到六七十岁的时候,曲线有平缓了,人们的恐惧感就会小些的原因,许多暮年的人反而会很乐观豁达了。
   许多朋友告诉我,不用怕,怕不怕都要老。毕竟我们现在才是白发初现。腰还直,牙还在,我们还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这样想的时候,还真觉得想好好努力了,因为一不留神,我们连今天这样的好时光也没有了。所以我每日坚持学习,锻炼,读书,写字。仔细一想,谁说我们在时光面前无能为力呢?我们这不是在与时光做斗争吗?所以面对老却的恐惧,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抓紧时间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更多有益的事情。这样也许能够抓住我们的珍宝,让暮年“迟到”吧!
   三
   原先我睡觉是很踏实的,晚上是雷打不动地熟睡。有个电话响起也从不在乎。不知为何,近年来常无端地担心,睡得也不是那么踏实了。常常害怕有电话,尤其是父母深夜打来电话。孔子说过“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人到中年时,除了恐惧重病,恐惧老却,还有一恐,大概就是对父母亲人身体的牵挂和担心了。
   这种恐惧是与日俱增的。记得我们小的时候,贪玩,出去不早早地回家。父母会心焦得到处去找。我们常说:“不就是去玩玩嘛,你们担心什么呀!”父母总是无奈地的说:“人老了,心里担不住事了,总不往好处想事情了。”我们也不大懂这话的意思。年轻时候,奋斗自己的事业,也从来没有担心过父母,总觉得他们还年轻,也没有因为他们的年龄害怕过。如今父母年迈,自己也为人父母,才能够体谅他们说的“心里担不住事,总不往好处想事情”的感觉了。
   有时候总会无端地升起“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紧迫感。想让他们能够多吃,多喝,多享受一点,可是他们的需要却变得越来越少。后来我想这其实不仅是一种孝心,而是一种害怕失去父母亲人的恐惧心理。而这种恐惧还不同于自己害怕老却和病痛,因为以上恐惧仅是自己对生命的一种感悟和留恋。而恐惧老人离去却是一种对外在世界的联系,是一种对自己根的确认感。有许多遗失的子女无论多难也想要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从他们的思想深处想,他们是要找自己从哪里来,他的根在哪里?否则他们就不会知道到何处去。我们也一样,有根在,我们就不怕,我们也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没有根在,我们就是飘泊的云彩,不知道自己会飘向哪里,我们就会产生恐惧。
   其实,我也常常鼓励自己,凡是不要往坏处想。因为一旦你害怕,害怕的事情就会到来。所以正能量的思想不仅是要激励自己和别人的。从对待老人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恐惧也是对老人的祝福,是对生命的一种信心。
   不过这里倒是有个很有意义的悖论。我们有时会有此担心恐惧。身体健康的父母倒是乐观得很,反而会很坚强,笑口常开,有规律地生活,常常会说:“我们要好好地锻炼,好好地的活,不给儿女找麻烦。”也常说:“你们不用担心,我们这把老骨头也够数了,知足了。”这大概就是那个盘固的根,输送了全部的营养给枝叶,枝叶茂盛,此时的根就会无怨无悔的写照吧。
   因此上,我也常常激励自己,把自己的根也盘扎实了,儿女们就会少些恐惧。而且,一旦我们把恐惧变成祝福时,知道害怕无利而有害时,自己就会变得坚强了。如果树干和枝叶都能够回报树根时,根也就不会枯萎了。虽然,永不枯萎是一种希望和祝福,但是比恐惧强多了,所以害怕并不一定是件坏事。当我们学会转换的时候,害怕就会变成不害怕了。

共 340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人生有三恐惧,一是疾病,二是衰老,三是父母,这三个恐惧都紧扣着“死亡”展开论述,揭示了我们对这三方面恐惧的原因。同时,文章在分析论述中,不仅指出了恐惧对于人健康的危害性,而且也论述了我们应该怎样减少恐惧——怎样防疾病,怎样延缓衰老,怎样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文章针对性、现实性意义都很强,论述观点明确,层次清晰。【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5-06-18 22:48:06
  人生最怕的是什么?文章所讲的三个方面道出了今天现实人的真实心态。文章在现象剖析中,给我们以很好的经验启迪。
语文教师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