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月光如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月光】风吹麦儿黄(散文)

精品 【月光】风吹麦儿黄(散文)


作者:疏影橫斜 童生,809.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318发表时间:2015-06-18 20:49:14
摘要:当五月燥热的风掠过,在山坡上,在田野里,在散发着小麦清香的麦地里,我恍惚又看见勤劳的父亲,又忙碌在麦地里。那张沧桑的脸庞,挂满了亮晶晶的汗珠。那双粗糙的大手,在轻抚沉甸甸的麦穗。

当在电话中得知,母亲种的几分地小麦,已收割完毕时,记忆中,那些漫山遍野的麦子,便再次从我心灵深处,走了出来。
   老家所在的乡村,属于丘陵地带。那里,坡多田少。每到耕种时,小麦种子便会被人们随意地,撒在村前村后的坡地里。当季节的指针,走向五月。闷热的夏风,贴着时光的面颊,自遥远的地平线吹来。麦子们迫不及待地脱下墨绿的衣裙,换上端庄雅致的明黄色衣衫。欢快地将尖尖的麦芒,刺向蓝得透亮的天。
   每到麦收时,父亲便将往年用过的磨刀石,从屋角旮旯里找出。再拿出钢口好的镰刀,蹴在树荫下的磨刀石前,“嚯嚯嚯”地磨起刀来。磨了正面磨反面,直磨得刀刃雪亮锋利。磨完刀,便开始整理麦绳。若旧麦绳不够用,就得找龙须草搓绳。麦绳分两种,最好的麦绳,必须是用龙须草搓就。此种麦绳,柔韧性好,不易断。若不让日晒雨淋,来年还可以再用。差一点的麦绳,是用稻草搓成的。此种麦绳,收稻时节,在路边随便抓把稻草,即可成绳。但此草绳爱朽易断,不经用。
   麦收时节,庄稼人最怕遭遇雨天。在那些收麦的日子里,父亲天天都会早起。他总爱抬头望天。看云朵的形状,望风向的走势。那些日子里,父亲无疑是忙碌的。他像辛勤的园丁,不停地去庄稼地里看麦子。父亲凭自已的经验,判定麦子的成熟与否。看哪些麦子今天动镰,哪些麦子还需再等几天。在父亲眼里,麦子和自已的孩子没啥两样。麦子饿了,要施肥。麦子渴了,得灌溉。我无法忘记,父亲看麦子时,眼神的温暖柔和。我无法忘记,父亲走向麦地时,步伐的稳健。我更不能忘记,父亲用长满老茧的大手,轻抚麦穗的颤抖。每当此时,他的眼里,满是涓涓温情。那些麦子,有他情感的寄托,那些麦子,是他梦想的延伸。每次徘徊麦田,父亲沧桑的脸庞上,总有难掩的幸福。
   每到麦收时,村头供销社的柜台上,总能看到崭新的镰刀,软滑的麦绳,雪白的草帽。这些割麦子用的农具,总会让人眼花缭乱。我家的麦绳,都是父亲亲自动手搓的。父亲手巧,搓得一手好麦绳。每到农闲时,父亲便拿出家里储存的龙须草,来搓麦绳。在家乡,龙须草本是造纸的好原料。但因收购价格低廉,家乡人便常用它搓麦绳。龙须草搓出的麦绳,光滑柔软,结实耐用。搓绳前,需在龙须草上洒少许水。水,可使龙须草变得柔软。再从中抽出一摄,分成两股。放在手心,双手开始力度均匀地搓。搓绳时要续草,左手续完,续右手。因力度能撑握得恰到好处,父亲搓出的麦绳,紧凑精细。整根麦绳,续过草的节疤,总能被他巧妙地遮隐在绳子里。搓绳是个费手活,几十根绳子搓下来,两个手掌心搓得火辣辣地痛。偶尔,父亲也会用绳把子拧绳。拧绳与搓绳,大同小异。只不过拧绳,没有搓绳伤手。
   那时的农村学校,大部分是民办老师。每到麦收,会放农忙假。到割麦那天,天还没亮,父亲就早早起床。备齐用具后,便把我和妹妹,从甜美的睡梦中叫醒。我们极不情愿地揉着惺松的眼,肩扛尖担,手拿镰刀。捆麦的麦绳,遮太阳的草帽,也一一握在手中。因起得早,来到麦地时,还能在熟透的黄黄麦穗上,看到晶莹透亮的露珠。到了地头,父亲先蹲在地头,默不做声地拿出烟袋,抽锅旱烟后,便开始挥镰割麦。镰刀过处,麦子一片片倒下。割倒的麦子,被父亲均匀地摆放在麦茬地里。我和妹妹也学着父亲的样子,奋力挥镰。只见父亲弯着腰,左腿微弓,身体稍稍向前倾斜。一手握麦,一手挥镰。待到手握不住麦杆时,便可把割下的麦子,放在地下。摆麦子时,要放得薄,摆得匀。割麦子看似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麦子割得好不好,要麦茬平不平。想要麦子割得好,得把镰刀贴近地皮。除了得有一把好镰刀,还要舍得出力气。
   镰刀在父亲手里不停地挥舞,小麦在他身后不停地倒下。我和妹妹,常被他拉下老远。为了缩短和父亲之间的差距,我和妹妹也把镰刀挥得飞快。只是在我们身后的麦茬,丑陋、高低不平。割倒的麦子,也被我拉摆放得凌乱不堪。父亲回头看着我俩,无奈地摇着头。然后,便会不厌其烦地走过来,给我俩讲割麦子的要领。让我们不要着急,不要慌张,镰刀一定要放平。这样,割出的麦茬才会漂亮,麦子也会齐整。在父亲的指点下,我和妹妹慢慢地积累了些技巧。割的麦子,也渐渐有了眉目。只是五月天的太阳,火球般炙烤着大地。毫无遮拦的田野,热得让人喘不过气。麦地里,一片寂静。低头割麦的我们,脸上的汗珠,成串成串地往下落。我和妹妹的衣服,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般。一块不到一亩的麦地,我们父女仨,割到快中午才近尾声。割完的麦子,被我们簿簿地摆在地里晾晒。
   若碰到好天气,这些割倒在地的麦子,在火球般的骄阳下曝晒一天后,便可捆成麦捆挑回家。那时,村里人为了多种地,总爱把去庄稼地里的路,朝自家地里挖。那些本来挺宽的田间路,渐渐变得又窄又小。成了名幅其实的羊肠小道,架子车再也无法行走。每到麦收时,人们只好肩挑背扛。那些蜿蜒曲折的田埂上,满是挑着麦担子的农人。那些少则三四亩,多则六七亩的小麦,就这样被父辈们颤颤悠悠地背向时光深处。
   若将没经晾晒的麦子,挑回家码成麦垛,很容易发霉。天气晴朗时,割倒的麦子,是必须要摆在地里晾晒的。若遇到天气突变,即便刚割下的麦子再湿再重,也得使着颈地往家挑。家乡人将被雨淋坏的麦子,叫芽麦。记得那年,麦收时碰上了阴雨天。连绵细雨,下了足足半个月。那场雨来得突然,好多人家割倒在地的麦子,都长出了绿绿的麦芽。就是长在地里还未割的麦子,也在雨水长时间的浸泡里,竟也冒出了细细的芽苞。发了芽的麦子,做出的面食,不筋道不说,还总粘牙,也没嚼头。
   割倒的麦子,在地里晾晒一两天后,便可捆成麦捆子挑回家。捆麦子,需将准备好的麦绳,在水里浸泡。捆麦子时,尖担和绳子是少不了的。到了麦地,选一个平坦的地方。将半干的麦子,一摞一摞地放在绳子中央。放到一定数量后,便可用绳子将麦子捆起。那一个个漂亮的麦子,都是父亲的“杰作”。父亲捆麦子时,因为过度用力,总能看到手臂上突起的青筋。因为用力,父亲捆的麦捆子特别紧凑结实。若双手不用力,捆出的麦子松松散散,挑不上几步就会散架。抱麦子时,衣袖也一定得挽下来。不然,那些针尖般的麦芒,锋利的叶子,会把胳膊划出无数血痕来。麦捆子的大小,也因人而定。母亲挑的麦捆子,被父亲的麦捆子小一些。而我和妹妹挑的麦捆子,则被母亲的麦捆子要小得多。
   当一捆捆沉甸甸的麦子,被父亲用尖担挑起,放到我肩膀,我便会加快脚步,将肩头的担子挑回家。往往只几个来回,肩膀便开始火辣辣地痛了。有时实在不行,就会在肩上垫个毛巾。而父亲,则身穿蓝色背心,脖子上搭一条浅色擦汗毛巾。一担麦子在肩,大滴大滴的汗水,便在父亲古铜色的脸庞上汩汩流淌。父亲的双肩,早已被生活的重担,磨出了厚厚的老茧。以至于多年后,挑着麦子的父亲,及那小溪般流淌的汗水,依然是我心底,最疼痛的眷恋。
   挑回家的麦子,被父亲一捆捆叠堆在堂屋。上百担麦子,满满当当地堆满屋子。等把地里的麦子全部收完,便又要开始打麦子了。记得小时候,打麦子使用的是梿枷。在没打之前,需先将小麦一层层均匀地摊在场院里。待正午毒辣辣的太阳,把麦子晒得焦脆时,便可扬起梿枷用力拍打麦子。经过太阳的曝晒,随着梿枷的起起落落,麦粒便会齐刷刷往下落。听母亲说,当年大集体打麦时,一边一溜排站七八个人,那场面热闹而壮观。后来,土地承包后,人们都干劲十足地奔小日子了。虽然人们种的麦子越来越多,但打麦子,依然用梿枷。那时我还小,也曾嚷嚷着,要学着帮母亲打麦子。但往往没打几下,手掌心便会被梿枷把磨出血泡。每到此时,才知道母亲的辛苦。再后来,村里人集资买了台小麦脱粒机,梿枷才渐渐走出了人们的记忆。
   用脱粒机打麦子,需要的人力相对要多一些。全村一个打麦机,只能轮流着来。打麦子时,关系要好的人家,会相互帮忙。那些日子,脱粒机低沉的轰鸣声,就像浑厚的男高音,响彻村庄上空。脱粒机打麦子,是不分昼夜的。一家打完,另一家接着打。每当父亲给邻居打麦子打累时,我便会自告奋勇地去顶替他。大概因为我还是半大孩子,主人家总给我安排些较轻松的差事。不是用木叉挑麦草,就是帮抱已脱完粒的麦草。用机器打麦子,最辛苦的莫过于给脱粒机“喂”麦子的人。机器每“吃”一把麦子﹐厚厚的尘土,随着麦粒,四处飞扬。打完一场麦子﹐帮忙的人们﹐一个个就像刚从泥土堆里爬出般,灰土灰脸。
   当轮到自家打麦子时,主人家总是卯足了劲。只见那堆积一屋的麦捆子,被父亲拎小鸡般,一手一捆拎出屋外。场院里,帮忙的人们,也早就做好了准备。挑麦草的,手握木叉。捆麦杆的,手拿绳子。一切准备就绪后,就可以开机了。当电闸一开,机器轰鸣。无数麦粒,飞快地随着尘土,从脱粒机机口,喷洒而出。庄稼人一季的辛劳,总算有了收获。看着眼前颗粒饱满的麦子,我眼前闪过的,是父亲额头数不清的汗珠。
   随着打工浪潮的涌起,丰膄的乡村渐渐清瘦起来。留守乡村的人们,不再热衷种小麦。坡多田少土地不连片,收割机很难开上坡地。收割小麦,还得挥镰弯腰。留在村里的年轻人逐年减少,麦子也越来越孤寂。以前漫山遍野的小麦,已被很多容易收割的油菜所替代。人们想吃面条或面粉时,都喜欢去光顾超市和粮店。偶尔也会有人家种小麦,只不过割回家的麦子,不再用脱粒机打,而是摊在水泥路上,让过往的车辆辗。明知这样不安全,但乡亲们还是乐此不疲。那台全村人凑钱买的脱粒机,也早已在时光的洪流中,锈迹斑斑。日渐调零的村庄里,那些热火朝天的麦收场面,也只能在回忆里,一遍遍重现。
   多年前的冬天,父亲去了另一个世界。留下母亲,独自守着一方贫瘠。年复一年地,种着父亲未种完的麦子。只是因为日渐年迈,母亲种植小麦的面积,早已从当年的三四亩,变成如今的三四分。或许在母亲眼里,有麦子的地方,都会有父亲的身影。父亲,把毕生的心血,都倾洒在那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上。他虽然走了,但母亲还在,他的麦子还在。母亲虔诚地种着父亲最爱的麦子。当五月燥热的风掠过,在山坡上,在田野里,在散发着小麦清香的麦地里,我恍惚又看见勤劳的父亲,又忙碌在麦地里。那张沧桑的脸庞,挂满了亮晶晶的汗珠。那双粗糙的大手,在轻抚沉甸甸的麦穗。
   风吹麦儿黄。难忘麦子,是它们,年年岁岁,在我生命中摇曳。怀念麦子,是它们,生生不息,在我的记忆里葱茏……
  

共 411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淳朴而厚重的散文。在北方的农村,收割成熟的麦子,那可是善良、勤劳、纯朴的农民们主要的农活儿。在很多年以前的秋收时节,父亲尚建在。被父亲带到自留地的“我”和妹妹,常常会学着他的样子收割着麦子,并将捆好后的麦子,一捆捆背回家;之后,是晒麦子;紧接着,是脱粒……在忙完一系列的麦子收割后。庄稼人一年的辛勤劳作,就似乎有了结果。随着时代的变迁,村里能干农活的人几乎都出去打工了,收割麦子的场景,再也不像当年那么热闹。尤其是父亲去世后,以前与父亲一同收割麦子的情景,已一去不复返了。然而,对父亲为了养家糊口的不辞辛苦和无怨无悔,却是永不褪色的珍贵记忆。那记忆,承载着对父亲的缅怀和无限感恩。文章表面是写麦子的收割,而实际上是在讴歌无私的父爱……一篇通过描述那个特殊年代麦收时节的点点滴滴,以追忆父亲对家的无私奉献、缅怀之情的散文。散文语言朴实,行文流畅,笔触细腻,情感藏而不露,是一篇巧妙应用麦收的整个过程来讴歌如山的父爱的精美散文!值得品茗细读。倾情推荐阅读,问候作者!【编辑:我吉祥如意】【江山编辑部·糦推荐150620003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我吉祥如意        2015-06-18 20:49:55
  问候作者,写作快乐!
回复1 楼        文友:疏影橫斜        2015-06-19 08:32:03
  谢谢如意老师!辛苦了,敬清茶一杯!
2 楼        文友:远航        2015-06-18 20:54:11
  问候朋友!欣赏美文!祝快乐!
有容乃大 多助则刚
回复2 楼        文友:疏影橫斜        2015-06-19 08:32:48
  谢谢留墨点评,祝端午节快乐!
3 楼        文友:我吉祥如意        2015-06-18 20:55:07
  散文语言朴素,行文流畅,描写细腻,构思巧妙,结构严谨,是一篇明线写麦收、细线写父爱的精美散文!倾情推荐阅读,问候作者!
回复3 楼        文友:疏影橫斜        2015-06-19 08:34:19
  谢谢如意老师鼓励!不足之处,望多多指点。
4 楼        文友:我吉祥如意        2015-06-18 20:56:08
  文笔老到的散文,预祝成精!
5 楼        文友:一米月光        2015-06-18 22:33:57
  文笔流畅感人,朴实厚重,写得不错!
回复5 楼        文友:疏影橫斜        2015-06-19 08:35:37
  谢谢米米留墨鼓励,祝好,问安!
6 楼        文友:若依        2015-06-19 00:19:48
  姐姐好,喜欢看这样的文章,写得真好。
回复6 楼        文友:疏影橫斜        2015-06-19 08:38:14
  依妹儿,一切尽在不言中。端午节快乐!
7 楼        文友:瑞雪千寻        2015-06-19 02:42:05
  文字朴实,语言流畅,贴近生活,欣赏学习,问好作者,顺祝快乐!
红尘是,几度冷暖,一卷欢哀;年华是,风尘往来,难解黑白。且把,得失看得开;且将,爱恨抛在外。 莫惧莫停莫责怪,且歌且笑且自在,任它悠悠岁月人事改,漫漫旅途扬尘埃。
回复7 楼        文友:疏影橫斜        2015-06-19 08:39:47
  谢谢瑞雪留墨点评,遥祝端午快乐,佳作不断!
8 楼        文友:一米月光        2015-06-20 11:18:21
  恭喜疏影美文成精!
9 楼        文友:我吉祥如意        2015-06-21 14:29:10
  恭祝疏影横斜散文成精!
10 楼        文友:疏影橫斜        2015-06-21 16:10:45
  谢谢米米,谢谢如意老师!疏影在远方敬清茶一杯!
灵魂的美丽,在于情有所依。
共 14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