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与散文诗的一次“遭遇”

编辑推荐 与散文诗的一次“遭遇” ——兼评《散文诗作家》2009年期刊(总2期)


作者:秦钟 举人,3721.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08发表时间:2009-06-17 18:37:47
摘要:我接触散文诗概念与文体,是从高尔基的《海燕》与鲁迅的《野草》开始的。

接触散文诗概念与文体,是从高尔基的《海燕》与鲁迅的《野草》开始的。其实生活中完全不应该出现散文诗这种非驴非马,像甲又类丙的“四不像文体”的。如果真的要有,老祖宗也没有给她开出生证,文学殿堂也不应该有她的地盘和席位:她太稚气太弱小了又先天不足,只能被人收养寄存,只能做文学史上匆匆来去的存在和过客,过一种是事而非混混噩噩,寄人离下的混沌生活。
   严格说来,散文诗不是诗也不是散文,只能归入小品小令,短曲过门之类的文化装饰点缀品而已,像今天这种融会贯通又千帆百舸,气壮山河整装结队亮像,其显示精而不俗,小而不土,昂扬大气,它的确是具有顽强生命力与暴发力的,而且人人需要,个个垂青同时又弃之如敝帚,不能名正言顺,堂而皇之地证明确立自己的地位,今天这种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观和重视。
   我是一个庸庸忙碌碌不求进取苟且偷生的人,要不是收到这期《散文诗作家》,要不是她雍容华贵温文尔雅,而且还收入了我自己及不少南疆文友的作品,我是绝对会束之离阁,对此不屑一顾的。然而,正是因为固执偏狭又自作清高,想探索自己与朋友在此圣殿的处境和排位的情况下,不幸被《散文诗作家》拉下了水,成了一个自觉自愿,心悦诚服的崇拜者,也是一个新大陆的发现者与宣扬者。
   在卑人的印像与记忆中,中国当代文学已经被庸俗化边缘化了。而诗歌,包括散文诗已频临灭顶之灾,成了边缘之外的边缘,不曾被人记起运用和收藏。如果说中国文学是一片茂盛广袤无垠的森林的话,那么,小说散文与报告文学已经成了一统天下,诗歌则每况愈下,成了被人强奸,任人蹂躏打扮的婢女。
   确实如此,因为在当前与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诗歌已被一些人有意无意地丑化轮奸得遍体鳞伤体无完肤,伤痕累累积重难返。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新兴的诗词歌赋热的“文化复古现象”对诗歌文体复苏与重振,必然像是注入了强心针与兴奋剂,也必然会使“诗言志、歌咏言”的史诗重操旧业,发扬光大走向坦途与辉煌的。可是古典诗词也有不少僵尸与硬化,不少老者巨擘和鼻祖们以卫道士的身份自居,热衷于“新八股”式的调平仄,毕恭毕敬地查族谱,搞纯正,死抱着老祖宗的衣钵不放,一味地消极捍卫模仿,亦步亦趋,视新兴创造为大逆不道。这样,古体诗只能在极其狭小的圈子里坐而论道称王称霸,这必然也会使中国当代现代诗歌寿终正寝或病入膏肓,希望兴唐诗宋词元曲并使其卷土重来只是一个良好的美梦。
   然而,用了大约一周的宝贵时间,精读通读或者是用十分苛刻挑剔咬文嚼字的“扣门读法”,我还是深入了散文诗这一文体,同时也认识了不少当下南北中外的大量高人名家和朋友。虽然这种单调枯燥乏味缺少灵动与变通的阅读有时叫人感到沉重和窒息,意欲分心和逃跑,然而真地进入了“无我”境界之后,读完了读通了掩卷沉思,却如尝参茸,如沐春风,如临仙界,叫人感到豁然开朗,如悟天机,茅塞顿开。
   大自然中的变与不变,留与存、取与舍是相反相成互相制约的,散文诗的兴盛与应运而生,势如破竹也是历史的必然,文学的必然。因为这一半是取决于天意,另一半也在人为。同时阅读了《散文诗作家》之后,我也更进一步相信顺应时代潮流而动,不是逆流,而是顺流,物竟天择,人定胜天。因为从上到下,从中到外,从内地到新疆,到处都成立了散文诗学会,而且还编辑出版了不少专业规范的有关散文诗理论,历史现实又有见地有份量有板有眼的文学作品,而且江河且居其下,泰山不舍寸土,连我这个老顽固也很荣幸地以散文诗作家的一个分子,一个赞助与倡导者的姿态参与其中,这不能说不是一个收获成长与进步!
   当前所谓的“文学边缘化”议论是切中时蔽的,也是非常荒诞与不足取的。因为信息爆炸,电脑网络与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与运用,使所谓正统的文学走下了神坛,失去了昨日的大气辉煌。据统计,光“起点文学”大树下,就聚集有签约作家10多万人,当然昨日的文坛名人大腕、老将宿儒与他们梦寐以求,精心耕耘呕心沥血织成的旧网络,精雕细刻自命不凡的精神建筑高地也应该树倒猢狲散毁于一旦,成为残砖烂瓦,让人嗤之以鼻或踩成文明碎片精神垃圾也是情有可原的,理所当然的。
   潮流运动,这不是历史的倒退,也不是小人物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腹诽与恶作剧,而正是历史的必然,社会的进步与文化思想的进步。试想在当年“文化大革命”前后,能出的书有几本?能见光日可供阅读的书有几部?而真正广阅博览上下求索,日夜兼程陶书读书者能有几人?
   时隔不到半个世纪,书店书摊遍地开花,从“知识无用”到“学而优则仕”,“优则官优则权”的历史变革,让当代今天数以亿万计的芊芊学子、有识之士尝试了做当代范进与蒲松龄的趾高气扬,手舞足蹈,无不以为英雄找到了用武之地,磕睡找到了温床与枕头。此时不学,不写不读,不创造不发明不发表更待何时?因此,大河上下,长城内外那一个想通过“科举晋级”的人不在头悬梁,锥刺股奔走呼号,运用不同的思维与不同的表述方式在匆忙地创造写作写博客,做诗做文做人,而且立杆见影,在广大的个人与集团空间进行编辑修改和磋商发表呢!
   过去以及遥远的过去,大家以纸质传媒为依据,正本清源继往开来,以至于习惯了这种思维方式与操作过程者,如今忽然看到电脑网络与信息高速公路,就大喊“国将不国,文将无文,世界的末日到来了”就动用举国与全方位多侧面的围剿与封杀手段,不遗余力地进行围追堵截,欲置之死地而后快。想不到人类求大同,知识无疆界,文化通四海。真善美一定要战胜假丑恶,自由团结和平发展任何时间都是社会与历史的主流。不信可以反观一下历史,当年大叫“狼来了”积极封杀围剿“网络文化”的人,如今也偷偷摸摸地在操作电脑,也在与广大“无冕之王”的下里巴人们一样从我做起,从零做起,开始了根本不喜欢不适应的网上生活,而且虔诚认真,从文化生活、精神生活拓展到了电话手机与聊天影视的巨大范围,这就是文学边缘化与文学中心论的口枪舌战,这就是诗(死)人与文学家层出不穷,蔚为大观的理论基础与现实表现。
   基于年龄经历与所处的环境时代与所受的不同教育,卑人一定属于顽固与保守之流与阵营的。然而,要比较要鉴别,要发展要进步,就不能墨守成规人云亦云。要看到新生事物所蕴藏包涵巨大的能量和生命力。它横空出世也必然摧枯拉朽,要取代一切的旧事物,不是被遏止与被扼杀,而是注定要成为主流主宰,成为人类前进的助推器与承载器的。作为散文诗的一宗一派,不甘寂寞,不付流俗,杀出重围,登堂入室敢与传统诗词与世俗文学形式决裂对抗也是时来运转正逢其时。
   我很赞赏亚楠、堆雪、松龄们所作的不俗选择和积极努力,我更惊叹新疆人有如此巨大的能量和气度,能在极短的时间空间里收集整理好全国各地(包括海外华人)作家的:视野(重点)、星光闪耀、西部高地,本土部落、年轻桦林、网诗美文、作家作品、观点探索等洋洋洒洒10多个专题,200多名作者,400多篇佳作,并且及时地予以出版与发表,我更崇尚他们不惜一切牺牲与代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奉献和付出。干这种出力又讨好,甘为人作嫁衣裳的伟大行动与海量劳动,这种付出与奉献,小则为了自己朋与友爱人,为了新疆散文诗的美好前景,大则是为了文学社会和人类的现在和将来,因此,其出发点和动机是良好的,其工作也是卓有成效惊天动地大有作为的。
   作为作者(之一)读者与南部的新疆人,我感激中外散文诗学会新疆分会,感激《散文诗作家》,也衷心地愿意用经济文化与自己微薄的能力支持他们。他们为新疆的文学开了个好头,为散文诗做了一件文化盛事,我也诚挚地希望更多的仁人志士广大读者从不同渠道买到此书,大快朵颐认真品读,一定会大获全胜收益匪浅的。因为精品好书,自然会走得很远而且读者广大深入人心,这是天经地义不可改变的。
   要说的话太多太烦,只能浅尝辄止,就此打住,顺便致以问候。
  
   2009年6月17日于喀什

共 314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严格说来,散文诗不是诗也不是散文,可是依然受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喜欢。诗歌边缘化几年后,照样会再次兴起,这说明是精华总不会被大众所遗忘。作者的文字功底十分深厚,欣赏了!【编辑:月下笛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月下笛声        2009-06-17 18:40:42
  是金子就会发光。问好作者。
让文字融入生活!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