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指间微凉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专栏·秦山云月】声咽琵琶草上人

精品 【专栏·秦山云月】声咽琵琶草上人


作者:恽尧 举人,3777.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311发表时间:2009-06-17 19:29:06
摘要:大青山南麓的一片茂草之中,便是西汉绝代佳人王昭君的孤坟。一抔黄土,芳草萋萋,2000年风雨,一岁一枯荣。丽人浮生,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来去空空。望丽人兮在何方?琵琶金曲草上听。眼前的昭君墓景象不凡,是一座宏大的陵园。墓前是一座高395米、重5吨的呼韩邪和王昭君并马而行的大型铜铸雕像。墓北有一块石碑,用蒙汉两种文字镌刻董必武的诗作《谒昭君墓》:“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见识高。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那两尊夫妻策马并行的雕像至今仍在低诉汉匈和战的往事,历代诗人的咏叹之声仍在陵园聒噪......

【专栏·秦山云月】声咽琵琶草上人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是出自《古乐府》的一首北朝民歌。歌词的含义是:敕勒川在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蓝天象高大的圆顶帐篷,覆盖着广阔的草原。天空蔚蓝辽远,草原无边无际。一阵风儿吹动了牧草,露出了草原上成群的牛羊。这雄奇壮美的草原风光,古往今来,摇动了多少文坛巨匠、风雅游客的心旌,寻觅时光老人的足迹,千里迢迢漫步塞外,用心灵去抚摸那“长烟落日孤城闭”“羌管悠悠霜满地”的塞北奇景!
   这一首民歌传唱了2000多年,至今仍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据宋代大学者洪迈考证,北齐胡人高欢攻打北周时,兵败玉壁(今山西稷山县西南),异常悲愤,为了解闷,便召来斛律金演唱《敕勒歌》,自己奏乐而和之。斛律金仓促之间唱出了这首民歌,大概是道出了当时的真实境况,似清泉泊泊流淌,竟然成了传唱不朽的千年金曲。歌词中的“阴山”即今天的内蒙古境内的大青山,位于呼和浩特市之南约20里。
   大青山南麓的一片茂草之中,便是西汉绝代佳人王昭君的孤坟。一抔黄土,丛丛青草,2000年风雨,一岁一枯荣。丽人浮生,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来去空空。望丽人兮在何方?琵琶金曲草上听。
   大青山通往黄河古渡的每一道峪口,都可以搜寻到汉代古城堡的夯土遗迹。这些古城堡实际上是驻扎军队、囤积粮草军械的军事要塞。埋在草原地层深处的断剑残刀,就是汉匈古战场战马奔腾、杀声连天,尸横盈野的见证。
   明妃孤坟,沉静地安卧在大青山与黄河之间。
   朵朵白云,漂浮在阴山山巅;沁人心脾的芳香,在绿色草原上弥漫;悠扬悦耳的牧歌,在天际回荡。
   《敕勒歌》所展现的壮阔美景,任凭物是人非事事休,依旧一代又一代地延续。从元曲《汉宫秋》,到现代文学家郭沫若、曹禺将《王昭君》搬上话剧舞台,王嫱就从《汉书》里走出来,进入民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给人们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根据历史故事《王昭君出塞》改编的电视连续剧《昭君出塞》,将丽人风姿引入当代人的视野,使2000余年后的炎黄子孙,再睹沉鱼落雁之貌,闭花羞月之容,为汉明妃的美貌绝色、才情不让须眉、胆识不输枭雄、功德比肩将相而深深叹服。
   这一座孤坟,据说是敦厚质朴的草原牧民,用衣襟包土,一包一包堆积起来的。每一包土都是一颗鲜活虔诚的心。至今不知墓主死于何地,死于何时,只知道成千上万的牧民,不分男女老幼,眼里噙着泪花儿,默默无声,鱼贯而行,将怀抱里的细土,一一抛撒在坟头之上,渐渐成了一座土丘,象山一样,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昭君墓。
   当地人说,不能生育的妇女,只要在昭君墓旁住上一宿,准能生个胖娃娃。不长庄稼的土地,只要撒一把昭君墓上的土,准能长出绿油油的庄稼。信不信由你。后来,在青山南麓,黄河北岸,变戏法似地又冒出十几个昭君墓。汉明妃埋在那儿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匈奴牧民都希望这位美丽善良的姑娘,永远做他们的“宁胡阏氏”,安葬在自己的家乡,给桑梓之地带来祥和安定、美满幸福。
   大汉帝国的臣民满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将反对汉匈战争、祈祷民族和好的热望,倾注在王昭君的身上。凡人把她想象成天庭仙女,世世相传。于是王昭君就变得神通广大,无所不能。琵琶和“锦囊”,是她的两件法宝,甚是了得。传说昭君出塞,与呼韩邪单于走到黑河边上,突然风骤雪飘,飞沙走石,不辨方向,兵马难行。昭君不慌不忙,轻摇纤指,慢拨丝弦,一曲琵琶未完,狂风顿消,彩云横空,冰雪消融,春风拂面,绿草如茵,百花吐艳。远望阴山凝黛,近观黑水澄澈。喜鹊叫,布谷唱,百灵鸟歌声醉人。百鸟朝凤,瑞气氤氲。匈奴军民欢喜若狂,于是就依山傍水定居在黑水岸边。王昭君和呼韩邪走遍阴山山麓,大漠南北,足迹所至,遍地水草丰茂,人丁兴旺,牛羊成群。缺水的地方,昭君用琵琶轻轻一划,即刻河水涌流,绿草鲜嫩,平芜无际。她的“锦囊”中盛有五谷良种,取出撒在地上,就能长出庄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勤劳善良的牧民呵!在现实中难以求得的东西,他们就乞求上苍恩赐,在精心编织的神话世界里自由遨游,开拓安身立命的一片乐土。
   望子成龙的父母们,常常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古训来激励儿女,引诱他们寒窗苦读,金榜题名,光祖耀宗。文学大师蒲松龄妙笔生花,还写了书里飘落妙龄淑女,与书生喜结伉俪的神狐故事。在四堵墙之内度过锦瑟华年的靓妹帅哥,终日埋头于文山书海,不知魏晋,遑论春秋?其实,王昭君并不是什么天上仙女,而是从《汉书》里走出来的西汉美女,她最后还是要回到《汉书》里去。《汉书﹒匈奴传》、《后汉书﹒南匈奴传》、《汉书﹒元帝纪》等正史都有关于王昭君事迹的记载。此外,《西京杂记》、敦煌出现的唐代《王昭君变文》等书籍,也有简略叙述的相关细节。正史所记载的王昭君极为概略,不足200余字。民间传说的王昭君,洋洋洒洒千万言,版本多样,异彩缤纷,蔚为大观。不过,有不少内容是虚构的。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晋朝为司马昭避讳,改称汉明妃。确凿生卒年月已无法考证。她是汉代南郡秭归(今湖北兴山县)人。在城南长江西陵附近,有一个群山环绕的村庄,那就是王昭君的故乡,至今仍称“昭君村”,现在还保留着昭君住过的故宅和喝过水的“娘娘井”、以及洗过衣帕的“香溪”。那里的每一处古迹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
   王昭君是山窝里飞出的金凤凰,17岁时因貌美被选入皇宫当了宫女。宫女入宫,一般是见不到皇帝的,而是由画师画了像,送到皇帝那儿听候挑选。有个画师叫毛延寿,给宫女画像的时候,宫女们送点礼物给他,他就画得美一点。毛延寿在画王昭君的眼睛时,开口索贿说:“画人的传神之笔在于点睛,这是一点千金呀!”对毛延寿的暗示,王昭君心领神会,但她觉得自己天生美貌,不怕皇上不见,就没有买账,还讥讽了毛延寿几句。毛延寿见她如此傲慢,便把那画上丹青的点睛之笔点在了脸上。多了这一点,王昭君稍失容颜,被冷落在一旁,寂寞后宫日月长。
   汉宣帝在位之时,西汉又强盛了一个时期。
   那时侯,匈奴贵族混战不休,势力衰落。公元前56年,呼韩邪单于收服其它四个单于不久,其兄长左贤王呼屠吾斯又在东边自立为郅支骨都侯单于,并向他发动进攻,把他赶出了单于庭。为了恢复和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呼韩邪单于和大臣们商议后,决心与汉朝和好。公元前51年,他率领部下来到长安,晋见汉宣帝,向汉朝称臣,归附了汉朝。汉朝允许他驻兵光禄塞(今固阳西),并提供军粮3.4万斛,派遣两位将军带领万余骑兵支援作战。在光禄塞一住就是8年,到公元前43年,呼韩邪单于才返回单于庭。西域各国听到匈奴与汉朝和好,也纷纷与汉朝恢复友好关系。
   宣帝死后,元帝继位。匈奴郅支骨都侯侵犯西域各国,还杀了汉朝派去的使者。汉元帝大怒,派兵出击,一直打到康居,郅支骨都侯单于兵败被杀。这样呼韩邪单于的地位就稳定了。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再次来到长安,提出和亲要求,汉元帝答应了。元帝下令从宫女中挑选一名,嫁给呼韩邪单于。王昭君慨然应召,愿作和平使者,嫁给匈奴王。汉元帝让王昭君和呼韩邪择吉日在长安成亲。当呼韩邪和王昭君向汉元帝谢恩辞行之时,汉元帝看到王昭君既美丽又大方,丽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方才大吃一惊,后悔不该把这位绝代佳人嫁给匈奴王。他很想留住王昭君,但大礼已成,不能失信,只好让她随呼韩邪单于走了。在汉朝和匈奴官员的护送下,浩浩荡荡的迎亲和送亲队伍,前呼后拥,离开长安。
   王昭君骑着马,迎着刺骨的寒风,千里迢迢来到塞外。呼韩邪单于得到一位年轻靓丽的妻子,心花怒放,感恩戴德。一到单于庭,就册封王昭君为“宁胡阏氏”,意思是王昭君嫁到匈奴,就会带来和平安宁。他上书给汉元帝表示“愿为汉朝守卫边疆,让汉天子和大汉臣民和平幸福。”汉元帝为此将年号改作竟宁,意思是边境安定。
   昭君在塞外,入乡随俗,慢慢地习惯了草原生活。她同匈奴人民和睦相处,爱护百姓,教会当地妇女织布缝衣,传授农业生产技术,受到草原牧民的衷心爱戴。唐代诗人写诗说:
  
   “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固知。剑戟归田里,牛羊绕塞多。”
   史载,昭君和亲后,“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现代史学家翦伯赞先生内蒙访古,曾写《题昭君墓》一诗赞叹说:
   “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王昭君出嫁匈奴数年,生下一子,呼韩邪便死去了。其前阏氏所生之子代立匈奴单于。昭君向汉朝请命返汉。其时汉元帝已死,汉成帝即位。汉成帝诏令王昭君顺从胡人风俗。于是昭君又依据匈奴父死妻其后母的习俗,改嫁呼韩邪单于第一阏氏所生的长子雕陶莫皋,再次成为匈奴单于阏氏。王昭君与雕陶莫皋生有两个女儿。在她的教诲和感召下,她的儿女们及娘家子侄辈谨遵庭训,终其一生,倾心致力于汉匈和好。她的大女儿曾去长安朝见汉朝皇帝,进一步加深了汉匈之间的沟通和联系。王昭君出塞后60年间,汉匈边境一直保持着和平局面,百姓安居乐业,王昭君功不可没。
   王昭君以国色天香埋没在万千佳丽之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金楼玉阙,五更漏尽,长夜漫漫。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她深明大义,金丝鸟飞出樊笼,殉情报国;江南佳丽,忍受北国风雪之苦,非巾帼豪杰,谁能若此?纤弱裙钗,冰清玉洁,将一己之荣辱苦乐置之度外,以社稷稳固、百姓安危为重,奉皇帝之命,勉从胡俗,委身匈奴单于父子为妻,生儿育女,不合汉族伦理操守,心中羞赧,何人知晓?关于王昭君最终结局是服毒自杀的流传也不无道理,这是从情感深层揭示了她矛盾、失落的内心世界。
   昭君出塞其实是一曲超凡脱俗的草原恋歌,这一曲草原恋歌又是一杯苦涩的葡萄美酒。王昭君在琴瑟和谐,伦理碰撞的马背上、毡帐里品味了一生,以生命苦旅书写了一部苍凉壮丽的草原艳史,这是国家之爱,民族之情,其爱至大!其情至深!阴山脚下的青冢,作为古迹永远不会被废弃,因为在内蒙古人民的心中,王昭君是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是一座民族和睦的纪念塔。
   史籍记载,王昭君死后,安葬仪式按匈奴仪式进行,非常隆重,规模空前绝后,肃穆庄严的气氛笼罩四野。匈奴单于主持葬礼,草原各部落都来哀悼,汉朝派使者千里吊唁。明妃荣耀,与日月同辉。据说清初墓前尚有石虎两列,石狮一个,还有琉璃瓦残片,墓顶有一个土垒的小方亭,墓前似乎还有一个享殿。墓旁有古柳一棵,翠华如盖,这些景物,陪伴着这位远嫁的南方姑娘,寄托着当时呼和浩特地区各族人民深深的哀思和眷恋。
   如今的昭君墓景象不凡,是一座宏大的陵园,南北长300米,东西宽162米,墓高395米,占地约73亩。墓前是一座高395米、重5吨的呼韩邪和王昭君并马而行的大型铜铸雕像。墓北有一块石碑,用蒙汉两种文字镌刻董必武的诗作《谒昭君墓》: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见识高。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
   墓前院内,历史文物陈列厅分列东西。陈列厅内,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一尊王昭君汉白玉雕像:柳腰蛾眉,蛾黛含笑,明眸皓齿,唇启樱桃,肤如凝脂,衣带若飘,怀抱琵琶,纤指弄弦。疑是嫦娥落碧霄,琵琶声咽草上人。
   历代有关昭君出塞的诗词歌赋不胜枚举。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借林黛玉之笔,写了一首《明妃》诗:
   “绝艳惊人出汉宫,
   红颜命薄古今同。
   君王纵使轻颜色,
   予夺权何畀画工。”
   此诗对王昭君的不寻常遭遇表达了深深的同情。杜甫有《咏怀古迹》三首,其中之一是咏叹王昭君: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这是杜甫途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因此,主题落在“怨恨”二字,“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独留”两字,是怨的终结。作者既同情王昭君,也感慨自身。杜甫晚年流寓夔州,来到三峡之畔的昭君村,对这一位汉代美女的遭遇深表同情。虽然诗文中无一字说到自己,但是,远嫁塞外,只有在风清月明的深夜,于睡梦中才能魂归故里的王昭君,岂不是漂泊西南而魂梦犹在中原故园的诗人之逼真写照吗?昭君遗恨永远留存在“声咽琵琶草上人”的曲调之中,而诗人的情怀也只能寄予诗歌以流传后世,此情此景,何其相似乃尔!沈德潜说:“咏昭君诗此为绝唱。”此言不谬。唐人咏叹王昭君,值得称道的还有白乐天,他在《王昭君》一诗里写道:
  

共 656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别出心裁的文字,作者以探究般的眼光娓娓道来王昭君和亲塞外的历史文化轶事,深刻精到,值得我们学习,首先非常感谢老师带来的精彩文字。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离乡之戚,难以言表。意念中那个年月的宫廷女子,大都是胭脂长安,从声乐中浸泡出来,一味地盅惑风情,却不曾拥有王昭君般的美,无论从容颜上还是心理上,明妃像是东方汉书里古典的维纳斯,是美丽、善良、智慧的象征,无论从政治上还是历史上都一度捍卫了汉朝的稳定,促进了汉朝的发展。悠悠青山羌笛碎,萋萋芳草昭君冢,不知道怎么去定义这样的文字,大量的历史事迹,作者驾驭文字轻车熟路之中将读者带入一种幻觉之中,苍茫的原野,长河落日,大漠飞烟,羌管悠悠,看到那时月亮带着尖利的锋芒,在西域那样苍凉的天空下,看见那个来自中原的女子,落漠的眼神之中流露坚定的深明大义。像是一种特殊的史记材料,彰显了昭君的生平事迹及和亲后披上的强烈政治色彩,巾帼不让须眉,红颜色艺双绝,让人敬慕。非常好的文字,气势磅礴之中给人非常大气的感觉,非常佩服作者在文学研究上高度的文学底蕴,历史文化概况信手拈来,沉醉的是“声咽琵琶草上人”的哽咽,颠簸在字词组成的山城,一段又一段描绘,一句又一句阐述,一份又一份萧敬,散发历史书香味的故事让上古年代和亲出塞的绝代佳丽眼泪流成一行行的诗墨,隽永深刻,感染人心!浅见,感谢老师的支持,感谢赐稿,推荐阅读!(推荐理由:作品节构缜密,语言精练,言辞凝练之中道尽昭君生平事迹及其相关的历史文字轶事,苍劲有力,入目三分,荐之!)【编辑:消失若默】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906173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消失若默        2009-06-17 19:31:16
  感谢老师对社团的支持,非常有高度的文字,学习了!
2 楼        文友:王子目        2009-06-18 00:45:37
  好厉害的文章,欣赏了……
一个喜欢平静的人,有时候会想想过去、现在、未来。
3 楼        文友:叶小寂        2009-06-18 10:06:07
  额,昂视ING~~~~~~~
庸懒和淡定,别无长处.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