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登山偶感

编辑推荐 登山偶感


作者:晗夫 举人,5441.6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02发表时间:2015-06-21 17:41:33

我居住的小城北边有一座山,在当地小有名气,唤作担杖山,有些土气,却很形象。
   担杖山,顾名思义,形似农家的担杖了。其形状为一山二分,中间被一道凹沟连着。担杖山海拔并不高,山势却有些陡峭。山上栽满了黑松,四季常青,风过松林,涛声阵阵,声势浩大。许多树种参差其间,给担杖山增添了秀色,于是,便吸引了众多登山者的脚步。
   由于离城市较近,游客不断,前几年,政府加大了投入,不仅修起了盘山公路,还垒砌了数百多级台阶通往山巅。同时,又筑起了几条混凝土路,蜿蜒着直抵山巅。这样一来,担杖山更添妩媚,于是,游客日趋增多。
   我有轻微的颈椎病,听朋友说,登山可以缓解甚至治疗颈椎病,还有减肥的功效,我将信将疑,加入了晨起爬山的队伍中去。习惯成自然,每天早晨六点,无需闹钟,也无需冲锋号,我准时起床,简单洗刷后,穿了运动衫便匆忙下楼,一路北行,直奔担杖山。
   担杖山离我家很近,步行,中速,十分钟便到山脚。
   一路走来,身边不时有人闪过,起得早的在回赶,起得晚的刚上路。我吮着清晨新鲜的空气,悠然前行。数月下来,不但体重降下了不少,颈椎病也离我而去。我暗自欢喜,没想到登山竟然有此疗效。然而,我不愿做普通的登山者,强身健体自不必说,我一向以“思想者”自诩,目之所及,耳之所闻,总是要在大脑里过滤一番,辨其真伪,断其优劣,于是,便有许多感触在脑际里诞生。
   一路走来,沿途会遇到许多的人,大多是熟悉的面孔,所谓的熟悉不过是时常相遇罢了,至于姓甚名谁大都一无所知。这也难怪,一个个高昂着头,板着脸,一副互不干涉的架势,国人的礼仪也仅限于此了。我时常欣羡于近邻日本和韩国,鞠躬示意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成为密切种群关系的纽带。而国人似乎不屑于此,人与人之间是漠视的,是排斥,是封闭的,缺乏生命的对等交流与相互尊重,人为筑起的墙隔绝了人心。其实,我们似乎很难寻到这种漠视的根源,我们似乎已经听惯了太多的“人心不古”“世风日下”“道德滑坡”等诸如此类的感叹,也一直麻木着无可奈何地适应。是如周国平所说,金钱力量的崛起导致精神境界的平庸,还是如许多学者所言“信仰缺失,文化断层”,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然而太多血淋淋的现实却让人瞠目结舌。欺诈拐骗、强取豪夺、倒地不扶、恃强凌弱……犹如原始丛林的野性回归,自相残杀也好,弱肉强食也罢,都惨不忍睹。五千年的文明传承似乎与我们渐行渐远。这些姑且不去深究,但不可否认的是,从一定程度来说,见面礼仪的缺失,疏离了人情,也淡化了人心。
   一路上,也会遇见许多的狗。有些狗是幸运的,遇上了开明的主子,没有枷锁套身,便可以随心所欲在旷野里撒欢。也有太多的狗被绳索束缚者,被主人牵扯着,寸步难行。是怕丢失吗,似乎不至于吧,俗话说得好,“猫记八百,狗记三千”,这狗的记性好着呢!是怕恶狗伤人吗,似乎也不是,据我观察,这些狗都是温顺的,已经被人为的异化了,早已经没有了野性。反而言之,如果是恶狗,锁在家里看门就是了,又何必冒着伤人的危险出来闲游呢?于人于己又有何益。看着一条条摇头晃脑的小狗被各种各样的绳索禁锢着,一种悲悯之情油然而生。我想到了山上那些树,山路两旁的树大都被修剪一新,失去了原来的姿态。而丛林深处,树木都自然地生长着,千姿百态,各有千秋,呈现的是一种和而不同的美,美的自然,美的真实。人工的修剪追求的是“整齐”,是表面的养眼,而自然的不事雕琢,呈现的却是原生态的壮美。我数度流连于原始森林的繁茂与幽深,被层次化的森林格局所吸引,而在形状不一的花园里,我见到的却是大同小异的花木,因了人为的裁剪,已经失去了原有的风姿,千篇一律了。一如现代文明对农耕文明和历史建筑的毁伤与颠覆,鳞次栉比的高楼侵占了土地,也损毁了历史,多少古城古迹正在机器的轰鸣声中惨遭摧毁。更可悲的是现时代孩子,尽管素质教育的口号喊得振聋发聩,然而,对分数的追求似乎从未停歇,“唯读书论”的惰性思维依然蛊惑人心,于是,“认认真真走过场,扎扎实实搞形式”的工作实质一直在抑制孩子的自由成长,重智轻德,重智轻体等系列畸形育人方式便一路猖獗。教育模式的一刀切,扼杀了孩子的天性,泯灭了孩子的灵性。于是,才诞生了被孩子们篡改的儿歌:
   太阳当空照
   花儿对我笑
   小鸟说
   早早早
   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
   我去炸学校
   从来不迟到
   轰隆一声学校炸飞了
   ……
   可笑吗?可笑!笑过之后呢,可悲!所谓的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基,实现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在功利主义、虚无主义和形式主义的肆虐下,形如海市蜃楼,虚无而飘渺。
   一个痛心疾首的声音传来——“救救孩子”!当年,鲁迅先生的呐喊音犹在耳,而今日,目之所及更是惨不忍睹。一如担杖山山路两旁的树木,被裁掉了羽翼,失去了飞翔的力量。
   担杖山与著名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招虎山一脉相承,同属崂山山系,暖温带东亚季风气候蕴育起一片青葱。山上植被茂盛,绿海苍茫,尤其是黑松林立,一望无际,蔚为壮观。高大的黑松离不开厚土的滋养,担杖山山势陡峭,泥土不多,却很是肥沃。因为肥沃,便牵扯了许多人的神经,激发了太多人的贪欲。每日里总有人挥舞着小铲去山上取土,大包小包拎着带回家做花的营养土。一棵棵松树下硬被铲出了一个个的坑,许多地方,树根已经暴露。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一个故事《愚公移山》,只不过,传统的典故里蕴涵着励志哲学,是对生命的激励,而眼前的“移山”,则是对“外国有个加拿大,中国有个大家拿”的有力佐证,是对自然的漠视与文明的践踏。挖花土的人络绎不绝,登山的人视而不见,更有后来者的仿效,恶性循环了。不由得想起了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在《野火集》中说道:在台湾,最容易生存的不是蝉螂,而是“坏人”,因为中国人怕事、自私,只要不杀到他床上去,他宁可闭着眼假寐。对于不文明的行径,漠视与纵容,便形如同盟。我穿行于担杖山丛林之中,时常被满山的各色垃圾和随处可见的粪便所困扰,大有举步维艰之感。登山,是一种肌体上的锻炼,但更是一种精神上的释放,境由心造,环境下被污染了,空气被毒化了,还谈得上什么心旷神怡,自寻烦恼而已。
   最近,我很少爬担杖山了,不是慵懒,而是惧怕,我惧怕我的眼睛,更惧怕那些陌生的面孔。

共 251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写登山见闻,见到的人的表情,见到的狗被拴着,到山上取土的人,由这些现象,作者展开了有很强针对性的现实感悟的展示,抨击了现实的贪欲,感慨于现实的复杂和劳累。文章结尾,写出了作者对这些现象的畏惧,写出了作者深深的忧思之情。【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5-06-21 23:33:31
  文章借助登山见闻,书写作者的现实感悟,写出了现实中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些问题。
语文教师
回复1 楼        文友:晗夫        2015-06-22 06:53:59
  谢谢春雨阳光老师辛苦编审,香茶奉上!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