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学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朝花夕拾】财迷

编辑推荐 【朝花夕拾】财迷


作者:谁言寸草 举人,5498.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56发表时间:2009-06-18 17:26:02

记得女儿四岁的时候,我曾问她:“你最喜欢谁?”她不说爸爸也不说妈妈,而说的是钱。这一个钱字,让我和她爸爸都目瞪口呆,而后百感交集,我们侍候了她四年,她却说最喜欢钱,不是我俩小瞧她,她知道钱为何物吗?
   说实在的,她那时连钱的最基本面额都没弄清楚,就敢大言不惭地说喜欢钱。记得有一次她爸爸给我钱,被她看见了,她也跟她爸爸要,她爸爸从钱包里拿出一元钱敷衍她,她不要,她说她要粉色的。我一愣,而后恍然大悟,原来一百元钱在她的眼里是粉色的,也是她最爱的颜色,我从来没有把钱和颜色联系在一起。噢!真的,孩子眼中的世界果然和我们眼中的不一样啊!
   女儿曾问我:“妈妈,我们是有钱人吗?”我被问的大吃一惊,但还是装成面不改色、心不跳的样子答道:“不是”。“那我们是什么人,是穷人吗?”,“也不是,我们是普通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长大了,能挣七千吗?我能成为有钱人吗?”真是一个问题比一个问题尖锐,这个问题还是有前因的,她爸爸的高中同学从苏州回来办喜事。在我家小住了两天,我们闲谈说到工资,那位同学在外企工作,一个月能开七千元人民币。她算是记住了这七千元,有事没事就拿着七千元说事。但我还是要答复,要解释的“只要你好好学习,长大工作了,当然能挣七千元了,只要你一直在努力,也可能成为有钱人啊!”
   “爸爸,还我九百!”又来了,过年时,她共得了九百元压岁钱,放在她爸爸那里存着,她只要想起这事,就说:“爸爸,还我九百!”她爸爸被逼的没办法,只好说:“那么多钱,都放在这个存折里了,不信问你妈妈。”她爸爸手里摇着工资折,一副人证物证的样子。还说:“就放在存折里吧,还有利息,以后九百就变一千了!”我摇头叹息心想:等着女儿过不了几天就得跟你要一千元,看你怎么办。没过两天,我到抽屉里找存折要取钱,但没找到,打电话问她爸爸,他居然说不知道。我一琢磨准是女儿干的,果然在她的钱包里,找到存折,可见,她是多么财迷啊。
   她不但财迷而且特能花钱,今天要这,明天要那,整个一个小“辣奢族”,我不得不对她说教。“女儿,你不能天天就想着花钱,家里钱都快让你花没了。”“花没再挣呗!”好一个“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态度,我的下句话“爸爸、妈妈挣钱可不容易了”愣没说出口。但转念一想,孩子如此财迷,如此有花钱的欲望,我们做家长的有推卸不了的责任,我们自己整天张口闭口就是钱,孩子天天被我们耳熏目染,能不“认钱”!
   为了让她少花钱,我也动了不少心思。除了生活、学习必需品,10元以上的,看月考成绩,20元以上的看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一元、两元的就劝她:“女儿,如果你不买这个,我也把钱给你,你不是在攒钱买飞机票吗?”这些方法还是有些作用的。
   一天,她准备买一块泡泡糖,征得我同意,从储蓄罐里取出了5毛钱,带在身上。走在去围棋班的路上,她看见一个乞丐拿着一个小碗在乞讨,她问我:“可以把这5毛钱给他吗?”“这是你的钱,你自己做主。”我侧目看着她把钱小心翼翼地放在那个碗里,而后笑盈盈地看着我,蹦蹦跳跳地朝围棋班走去,她也没有跟我再要钱买泡泡糖。我倒有几分纳闷,如此财迷的她,为何会这样做呢?
   今天看《意林》12期,上面有一篇文章《人间的启蒙》,作者是鲍尔吉.原野,我不知他这篇文章写于何时,但我觉得《意林》现在发这篇文章有点过时效。
   他写道“中国式的财富教育大多数着眼于物,也可叫做节俭教育,而不是流通与货币的教育。珍惜一粥一饭也罢,攒钱买田也罢,学手艺做工也罢,都诉诸物。……钱,那是藏在隐秘之处难见天日的东西,如神灵一般。”
   的确,在钱的方面我们对本能地对她进行节俭教育,可是这七岁的小丫头在颠覆我们传统的教育,不得不让我们转动脑筋,顺着她的思维走,在不经意间进行了流通与货币的教育。
   鲍尔吉.原野还指出家长很少向孩子指出钱的如下特征:
   人间性。钱并不神圣,人人可以赚到钱。”可是女儿已向我求证“她长大了也能挣到钱。
   增值性。她知道钱存银行有利息,同时她和我们一起见证着中国股市的红红绿绿。
   资本性。钱还能产生规模、力量和权力。对青少年来说,权力指支配自己命运的能力。这个她还没接触到,其实不用担心只要遇到了,自然也会迎刃而解的。
   数学性。它可以被统计、被演算、被总结。一年级的数学教材里专有一章是认识人民币,就是教孩子如何统计、演算它。
   伦理性。钱,包括数量较大的资金,可以把人的善念变为善行,可以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女儿在不经意中已把她的善念变为善行,虽然是区区5毛钱的善行,但也体现了财富的伦理性啊!
   他还说“在中国式的教育中,钱的事物并不会明目张胆地讲出来。家长只鼓励孩子学习,要求他们漠视其他所有的事情。”他为什么那么武断?我与女儿以上的那些探讨不是在讲钱吗?而且讲的肆无忌惮。
   但他最后说的我还是认同的:“对钱的膜拜和神秘化,使我们的教育太纯洁了,让钱像性一样,由孩子自己摸索。教育不应该离开人间性,应包括关于钱这方面的启蒙。”
   写于2008年末

共 202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以女儿的财迷为出发点,反面描写了女儿的思维方式,让读者感觉到作者是在批评女儿对钱的错误观念,但后面笔锋突然一转,鲍尔吉.原野的理论巧然的与女儿的观念不谋而合,这也正好与家长的观念形成鲜明的对比,造成强烈的冲击力。由此引发的作者对现代中国式财富教育提出质疑,值得我们深思。文章中作者也给了我们指出一条出路,“让钱像性一样,由孩子自己摸索。教育不应该离开人间性,应包括关于钱这方面的启蒙。”(文章提出现代家长财富教育的弊端,并给出解决方案。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精品推荐!)【编辑:庞世磊】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庞世磊        2009-06-18 18:29:46
  作者观点值得深思
在文字游戏里追梦的年轻写手
2 楼        文友:割鹿侯        2009-06-18 22:09:53
  很有感慨,一个孩子对于钱的理解,何尝不是大人对钱的理解。如何引导孩子,其实也是如何引导自己。
文字荒原上的游侠http://blog.sina.com.cn/geluhou
3 楼        文友:王立场        2009-06-20 20:13:54
  孩子在18岁以前不能自己摸索,尤其是文中提到的这两样东西,都不能让孩子自己摸索的,不知各位读者以为然否?
爱好读书写作
4 楼        文友:擎霄        2009-06-21 18:15:48
  很难想象,那么浓烈的感情竟然聚集在这小小的一篇文章里,不由人不佩服作者的运笔才能!
据说,看过偶滴文章并能留下评论滴人,会被幸运女神眷顾…… tel:18653282033,QQ:691683305
5 楼        文友:擎霄        2009-06-21 18:16:04
  思绪很浓,很深刻。欣赏之余,也学习不少。
据说,看过偶滴文章并能留下评论滴人,会被幸运女神眷顾…… tel:18653282033,QQ:691683305
6 楼        文友:谁言寸草        2009-06-21 19:10:22
  谢谢庞编辑厚爱。 割鹿侯所言极是,我们自己首先要把握好对金钱的理解。
喜欢空想、幻想、梦想,就是不用实际行动去为理想而努力。
7 楼        文友:谁言寸草        2009-06-21 19:12:44
  谢谢王老师评论,我们家长的任务就是正确引导孩子。
喜欢空想、幻想、梦想,就是不用实际行动去为理想而努力。
8 楼        文友:谁言寸草        2009-06-21 19:31:33
  谢谢擎霄,让我们共同学习吧。
喜欢空想、幻想、梦想,就是不用实际行动去为理想而努力。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