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麦子的记忆(聆听征文·散文)

精品 【流年】麦子的记忆(聆听征文·散文)


作者:山地731828829 探花,17419.9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681发表时间:2015-06-26 19:13:36

【流年】麦子的记忆(聆听征文·散文) 麦子,是我儿时的记忆。可以说,我们这代人是在麦地里长大的。麦地里,留下我很多记忆,那一幕幕,犹如一部部黑白老电影,在我眼前不断闪过。
   谷雨前收完麦子,然后种玉麦。过了谷雨还收不完,就误了节令,玉麦种下去,不容易成熟,影响收成。
   八月份玉麦收割完毕,又开始种下一季麦子,这与北方不一样。六月麦子黄,是指北方。白居易《观刈麦》:“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也是指北方。
   富源后所,农历三月间,天蓝蓝云白白。山坡小坝麦地,风中摇曳,麦浪滚滚,纵情舒展着颜色的魅力。鲜润的莹绿被风吹成满地的金黄,散发着幽幽的麦香。学校开大会,宣布放假收麦。马场口、李家屋场、干水田、老牛场、坡底下、杨湾河、松山头,多了,后所的每一个村子,打起鼓,敲起锣,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割麦忙。无论到哪个村子,都是热火朝天的收麦场面。
   在农村长大,一草一木、五谷栽插收割我都熟悉。那个年代非常穷,能填饱肚子的,都是美食,尤其是麦子有一种难舍的情缘。那一个个诱人的字眼:烤麦穗、麦碾子、炒面、挂面、包子、馒头、面块、麦饭,透出来的都是香,即使今天想起来还会流口水。
   烤麦穗,对我来说最解馋。我最喜欢烤熟了吃。那时我在读初中,学校在一个山坡上,周围全是麦坡地。风中,麦浪婆娑絮语。青黄交接,麦穗愈发丰盈,麦粒逐渐饱满。阳光下,一眼望去,麦地里仿佛跳跃着的金色碎金。此时,还不能收割,却是采下麦穗烤着吃的黄金时段。
   同桌是一个女同学,叫阿花妹。她不喜欢读书,做不来作业,考试时都是抄我的,她常缺课。一次她又不来上课,下课时,她来了,把我叫到学校后面地埂下,朝我扬了扬手,说,小石头,我烤给你的。我早已闻见麦香味,嘴里盈满口水。她递给我的纸包里,是一把烤好的麦穗。
   我是逃课偷偷到麦地,专找穗头最大,最饱满的麦穗,一根一根扯下来,趁我妈不在家,烤熟了拿来送给你。阿花妹笑盈盈地对我说。此时的我,觉得她的笑脸比地埂上的打浪碗花还好看,白里透红。
   我读的是两年制初中,两年来我不知吃过多少次她烤给我的麦穗。后来,我考学走了,毕业时得知,她嫁给我们村家族中的一个小伙子,按男方家辈分,她一下子升了两辈,成了我奶奶级别的人。每次见到我,她似乎都很不好意思。当然,我也从没有叫过她奶奶。
   我还喜欢吃麦碾子。每当想起麦碾子,由不得地,有一股口水溢满唇齿间。熟透了的、晒干了的麦子是万万做不成麦碾子的。也就是说,可以烤麦穗吃的麦子适合做麦碾子。妈妈从地里割来麦穗,淘洗干净,放入铁锅里煮,有时是用木蒸子蒸。待火候差不多,就舀进大盆里,抬到厢房里的石磨间,倒在石磨顶部,开始用磨推。在嗡嗡嗡的石磨声中,麦粒从石磨中间的洞眼落进两个磨扇之间,随着妈妈推着石磨不断转动,麦碾子悄无声息落下。石磨下面有一圈磨槽,麦碾子就落入里面。麦碾子有一条条小长虫子般大小,透着麦子诱人的清香。我常常按耐不住,伸手进磨槽里,抓起一把,放入嘴中,尽情咀嚼。妈妈不断叮嘱我,我儿莫急,吃慢些,不要噎着。妈妈一脸的笑,我也笑了。
   炒面、挂面、包子、馒头、面块、麦饭也都是我最爱的美食。即使今天富裕的时代,早餐,我最爱吃的还是面食,尤其是挂面,百吃不厌。
   除了麦香的美味,最难忘的还是麦黄季节,割麦子的场面。
   村子四周坡地上,金灿灿的麦浪翻揪打滚。人们露出期盼的神色,大人们不时地在麦地查看,不时地抬头看看天,以便确定开镰的时间。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我十四岁那年麦收时,妈妈生病在家休养,不能出门做重活,我在家帮妈妈做事。我爹在县机修厂工作,要到周末才回来。
   那天,村里终于敲定了割麦的时间。
   队长朱背锅吹着哨子,脖颈筋脉鼓起,割麦子喽,割麦子喽!洪亮的声音深沉而悠远,像高音喇叭,传遍村子里每一个小巷。他是一个转业军人,前几年一场大病,让他成了现在这个模样,走路总是弯着腰,背上凸起。村民后来称他为朱背锅。
   他这一吆喝,整个村子沸腾了。犬吠、鸡鸣、鸟啼,就像是它们割麦子样的,比人还闹得欢。我背上背夹,从梯子旁边的板壁架上,取下镰刀,一手一把,就要出门。病中的妈妈连忙走过来,把一个军用水壶挂在我的肩上,塞两个洋芋在我口袋里,叮嘱我中午再吃。
   早上的太阳红通通的,从东边山梁上,倾射在麦地里。像后所其他山村一样,我们村子的麦地,也是一坡一坡的,远远看去,像黄生生的一块块毛毯。风一吹,像村子前面翠河里的波浪,一波接一波,甚是壮观。站在坡上,鼻腔里被清新的麦香塞得满满的。
   朱背锅在头一天就踩好点,根据每家劳动力分好麦地。他紧绷着脸,不断地指手画脚,张三家,今天的任务割这块;李四家劳力多,必须完成那块的活计,尽量在太阳落山之前把割好的麦子运回村里场子上。他分完,转过脸,看着我。我站得直直的,与其他村民一道,排队跟在他后面。我的背上是背夹,肩上,挎着水壶,腰间,一根帆布皮带紧紧扎起,两只手里,各捏着一把镰刀,刀口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他麦麸色的皱脸庞突然开花了,这个小娃娃,不是说你妈病了,就算了嘛,扣几个工分不影响你家分麦子。你爹在城里拿工资,饿不着你。
   不,我家还有男人!脆生生的声音分贝很高,在山坡上回荡,惊起麦地埂子上的几只小鸟,扑棱着翅膀掠起。
   哈哈哈!村民大笑。
   快分我家的任务,不要耽误我的时间,鲁迅说过,耽误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我不明白他们笑啥,再次大声说道。
   朱背锅脸上闪过诧异的神色,四周突然也没了笑声。
   好,小石头,你家是一个劳动力,就分埂子上开满打浪碗花的那块,面积小一些,今天必须割完。还未等朱背锅说完,我迈开步子,大步大步地向麦地走去。
   朱背锅说,我爹在县城当工人,属于吃国家粮,不算村里的劳动力。村里规定,十六岁以上算劳动力,我家只有我妈是。妈妈病了,我就自告奋勇替代她割麦子,她起先不允许,我说,我们学校放农忙假,就是为了帮大人干活的,割麦子我会。我妈看了看我,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朱背锅的小儿子是我的同学,我早已得到消息,要开镰割麦子。头天晚上,我就把镰刀磨得铮亮,学我爹的模样,吹吹刀口,听听声音,然后露出自豪的神色,够快了。果然,手起刀落,麦秸从根处齐崭崭割断。
   嗨!小石头,小小年纪,还真不简单呢!割过的麦茬整齐,高低不突出,堆放不乱,像个大人。不用回头,我就知道是朱背锅的声音。
   我不禁得意起来。看你们有的人欺负我家吧,以为我爹在城里,我妈领着我和弟弟妹妹在家,挣不了几个工分,分不到几斤麦子!咋样?我干得不差吧?
   中午时分,我坐在地埂上,吃着洋芋。地埂上挤满了各种各样色彩的打浪碗花,红的、白的、黄的,一朵接一朵,真的好看;还有小黄花、粉绵花、紫菜花、苦菜花、灰菜花,还有很多我叫不上名来的野花。花儿们争奇斗艳,招蜂引蝶,飞来飞去的。远处,成群的麻雀铺天而来铺天而去。不管飞落在哪里,都被人用土块甩去轰走。我肚子咕咕叫了,顾不上欣赏这些,吃过两个洋芋,喝了几口水,把掉在地上的一节麦穗拾了起来,在手掌心揉揉,吹散麦壳,将麦粒放在嘴里嚼着,然后站起身放眼看去,吓我一大跳。我这才知道什么叫劳动力!那些一家有两三个劳动力的,一片片麦子整齐有序地睡倒在地上,已经割了大部分了。
   我慌了神,赶紧放下水壶,弯腰继续割了起来。这时,我的不适逐渐表现出来了。右手握镰刀处已经起泡,抓麦秸的左手、胳膊被扎破了许多处,全身被麦芒扎得痒痛难忍。割不了几把就感到腰酸背痛,巴不得躺在麦地上休息。我发觉,割麦子最受不了的是腰杆。
   镰刀已割钝了一把,我不得不换第二把,幸好我有准备。
   这时,已有人家割完分给的麦子,正在往村子里背送。我忍住心里的不安,站起来,看了一眼我还剩下多少麦子,看看也不多了,心一横,弯腰拼命割了起来。当最后一把麦子被我一刀割下,我激动得大喊一声,割完啦!
   身后传来“噗嗤”一声笑,我回头一看,原来是我妈妈家族里的一个小姨,经我妈撮合,几年前嫁在我们村子里。她结婚头天晚上的喜床,按习俗还是我在上面睡呢。她笑了笑,脸被太阳晒得红扑扑的,腮处两个酒窝,就像河水里的漩涡儿。她夸道,小石头厉害,能帮你妈做大事了。她边说边把麦秸捆成麦捆,又一捆一捆地码好,麦穗朝上,麦秸朝下。她的声音很甜,继续说,我家的已割完,只够男人背,我闲不住,帮你捆捆。你赶紧背啊,还愣着干啥?
   我解开背夹,把一捆一捆的麦子用绳子紧紧系在背夹上。等我背一转回来时,小姨早已全部把堆放在地上的麦秸捆好了。她说,我也帮你背吧。我坚决不同意。她说,我空着背夹回去可不好,帮你背一转,其余的是你的。我这才答应她。事实上,小姨又找了好多理由,硬是陪着我,背了一转又一转,直到把我割的麦子全部背完。后来妈妈为了感谢小姨,给小姨的孩子做了双布鞋送去。
   周末我爹回来,听了我割麦的事,不断地夸我,还高兴地唱了一段《红灯记》中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给我听。我坐在妈妈跟前,她用手揽住我,猛然发觉,有什么东西落在我脸上。回头一看,是妈妈掉眼泪。
   这些事已经过去几十年,然而记忆却如铁钳草根一样,深深在我心里扎下。
   如今,烤麦穗、吃麦碾子,只能在梦里享用,土地下户以后,老家种麦子的人越来越少,地里的麦子已经成了稀罕物。听说朱背锅后来种过几年,现在他已经老得不能行走,更谈不上种麦子。他儿子说,买优质麦面吃都比自己种还便宜,傻子才种呢!就连小姨也说,种麦子又苦又累,还不如我种蔬菜轻松,还能赚钱。特别让我无语的是,阿花妹的孙子孙女们竟然不知道烤麦穗是啥玩意儿,我女儿也不知道啥叫麦碾子。老家的农民都是到市场上买麦面,或者直接买做好的食品,如挂面、面包、包子馒头,甚至饺子。烤麦穗、麦碾子从此在我老家消失了。更可怕的是,农村九零后竟然分不清麦子和韭菜,更谈不上会用镰刀割麦子。
   我老家农忙季节,再也没有“黄金铺满地,老少皆弯腰”的人海抢收麦子的景象,空气中也没有了麦子香。妈妈早年用的石磨,被她放在院子里的梨树下,当凳子坐,与其他老人一起,乘凉,唠嗑。
   岁月的磨蚀,怎么也抹不去磨扇上斜斜的条纹。每次回老家,磨扇上那一道道斜纹,总能勾起我尘封的麦子记忆和浓郁的乡情。青苗、麦穗、麦秸、麦香、开镰,以及月亮下的麦垛,一个个怀念的字眼,引诱着我,使得我的记忆之河尽情地流淌,一直流向远方。

共 418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散文作品贵在真与自然,此文亦然。作者以一个农人紧贴大地的虔诚姿态,借助文字表达出了自己对麦子那深入骨髓、恒久悠远的热爱之情。 麦子作为很多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不能不说它是与人类的生命紧紧相扣的物种。作者站在时间的断层之上,回望记忆深处那些与麦子有关的往事。一帧帧画面浮现脑海,一幕幕情景掠过眼前,吃麦子、收麦子,带着往事固有的醇厚,亦有麦子的清香,读来也让人也唇齿留香、置身麦海的幻觉。 写景叙事为一体,是对记忆中麦子的往事进行追忆梳理。文末的总结收束,回到现实,作者对农村原始风貌及麦子这一农作物的渐渐隐退,表现出一定的忧患意识,很好地提升了文章的内在高度。 真情简练之佳作,倾情荐阅!【编辑:一朵怜幽】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627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一朵怜幽        2015-06-26 19:16:09
  我们这边的农作物一水稻为主,麦子种得少,但是我也从没吃过烤麦穗,更别提那什么麦碾子了。
   弱弱地问山哥一句:烤麦穗是刚黄的时候,直接烤那整个麦穗吗?
   啥时候我也试试,看是否真的像你们说的那么好吃。
没有什么比相信更像爱。
回复1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5-06-28 09:10:25
  谢谢怜幽,喜欢你简洁深刻的编者按。
2 楼        文友:一朵怜幽        2015-06-26 19:18:18
  看到收麦子的那一段,我的眼前真的浮现出了少年山哥站在广袤的麦田里挥镰的情景。
   写得好生动逼真。
没有什么比相信更像爱。
回复2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5-06-28 09:16:39
  最迫切的事,怜幽指点不足,是我之福也。
3 楼        文友:江楼望雨        2015-06-26 19:52:45
  忘不了麦子收割前的起起伏伏,大片地里那真叫壮阔!忘不了割麦时当头的骄阳,脸上被汗水冲出的道道划划;更忘不了场上小丘似的卖堆,还有小时候爬上去再滑下来的麦秸垛。碾粳的香味仿佛还在口中,那粘粘的滑滑的口感,再浇上鸡蛋汤的卤!山地老弟,你勾起我怀旧的忆念了。
回复3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5-06-28 09:17:20
  这些往事,江楼老哥哥最记忆犹新!
4 楼        文友:雪飞扬        2015-06-26 19:54:44
  很喜欢的乡土文,先占位,忙完再来细细品读。
回复4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5-06-28 09:17:38
  谢谢飞扬。
5 楼        文友:静如画        2015-06-26 20:23:43
  师兄,你知道吗?此刻,我是一边吃饭,一边看文,恰巧,我在吃重庆小面,面食,小麦做得哦!
   师兄,你知道吗?这篇文章,写得极好,一路读下来,我都忘了吃面,现在,面条可是有点坨了啊!
   师兄,你知道吗?其实,我也爱吃挂面,这是多么来的喜爱,一直不曾改变!
   师兄,你知道吗?真的真的很喜欢这篇文章。
   师兄,赞你!
回复5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5-06-28 09:18:26
  谢谢如画,你说喜欢这篇,我很开心。
6 楼        文友:风逝        2015-06-26 20:54:38
  啊呀,小石头的文乡土气息好浓郁啊!
   嘿嘿,小石头小时候就是很讨女孩子喜欢呢,而今依然。
   呵呵,小石头咋就那么懂事能干呢?挥汗如雨,替病中母亲出征,有男子汉气魄!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回复6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5-06-28 09:19:52
  风逝妹子啊,你说得我有些得意……
7 楼        文友:五月小丫        2015-06-26 23:05:43
  看完老师的文章,眼前浮现出一个学习出色,讨女孩子喜欢,懂事,能干的少年形象。
   老师的文笔娴熟,描写亲切自然。
   一、景物描写仿佛身临其境
   “每年的农历三月间,蓝天白云乡村麦地,风中摇曳,麦浪滚滚,尽情舒展着颜色的魅力,鲜润的莹绿,早已演变成满地的金黄,散发着幽幽的麦香。”“早上的太阳红通通的,从东边的山梁上,照射在麦地里,像乌蒙山其他山村一样,我们村的麦地,也是一坡一坡的,远远看去,像黄中泛红的一块块毛毯。风一吹,像村子前面翠河里的波浪,一浪接一浪,甚是壮观。站在坡上,鼻腔里被清新的麦香塞得满满的。”
   二 人物形象刻画抓住特点
   阿花的顽皮: 逃课为“我”烤麦穗,为报答考试找我的人情,或许还带着一种打心里的喜欢。
   母亲的慈爱:“我儿莫急,吃慢些不要噎着。”“病中的妈妈连忙走过来,把一个军用水壶挂在我的肩上,塞两个洋芋在我的口袋里,叮嘱我中午再吃。”“妈妈用手揽住我,猛然发现,有什么东西落在我脸上,回头一看,我妈正在拭擦她的眼睛。”
   朱背锅的外貌:“他是一个转业军人,前几年一场大病,让他成了现在这个模样,走路总是弯着腰,背上凸起。”
   小石头:1学习好“考试都是抄我的”2 懂事 “我十四岁那年麦收时,我妈生病在家休养,不能做重活,我在家帮妈妈做事”3 要强“不,我家还有男人。”“快分给我家任务,不要耽误我的时间……”“头天晚上,我就把镰刀磨得锃亮。”“割过的麦茬整齐,高低不突出,堆放不乱,像个大人。
   三 对麦子的记忆选用典型的事例
   烤麦穗,麦碾子,这两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吃法我还是第一次听说,给读者新砌的感觉。割麦,一个懂事的少年形象跃然纸上。
   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容易怀旧,有时候,突然想起过去某段日子和某个年纪的自己,真不知道是恍如昨日还是太遥远了……
回复7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5-06-28 09:23:13
  珍珠这篇点评,真的是很好的一篇文学评论。
   别具一格,脉络清晰,条理分明,点评中肯,富有温度。
   读得出来,你读得用心,专心,体现你对文字的尊重,真的很是感谢。
   喜欢!
8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15-06-26 23:07:51
  第一次知道云南的麦子是谷雨收,第一次知道还有一种叫做玉麦的东西,第一次知道你们8月份又开始种下一季麦子了,呵呵呵,中国真是地大物博啊。
   读着文字,脑海里出现的是玫瑰姐的那句话:从土地里长出来的文章。我再次学习了。这就是富有生命力的文字,这就是有张力的文字,这就是返璞归真。记忆中的这些美好顺着作者的笔尖源源不断地流了出来,那么生动、鲜活又真实,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结尾又把文章的内涵提升了一个高度,真好。
闲云落雪
回复8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5-06-28 09:24:02
  谢谢落雪,你在镇上,这些现象,你不陌生,所以说得中肯。
9 楼        文友:空悟        2015-06-26 23:10:33
  欣赏山地老师的怀旧文章,画面感很强,文字含情真挚自然。欣赏了!文中的小石头,真可爱。
人生在于悟,活到老,悟到老
回复9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5-06-28 09:24:22
  空悟,共勉!
10 楼        文友:含香        2015-06-27 01:24:49
  读着老师的文章,我的眼前浮现出了一大片金黄的麦地,那场景真是美丽而壮观。还有一个叫阿花妹的小女孩,她蹦蹦跳跳的来到麦田里精心挑选并扯下那些最大的麦穗,悄悄的带回家烤熟,然后带到学校送给一个叫小石头的小男孩吃。在那个年代一小把麦穗就是少年心中最好的美食,小石头深深的被麦穗的香气所吸引,心生喜悦与感激之情,所以此时在少年的心中,眼前阿花妹的笑脸也变得格外甜美好看。一段纯真的同学情谊穿插在本文中,为文章增添了几分生动与趣味,也让人生出了对青春岁月的无限怀念之情。
   当妈妈生病时,小石头不怕吃苦,取下镰刀挂上水壶就出发了,力争把家里的劳动任务圆满完成,文中的队长对小石头说你妈生病了,你一个小娃子就不用出工了,小石头一声响亮的回答:“不,我家还有男人”,当看到这一段话时我情不自禁的笑了,小石头太可爱了,他根本就没有把自己当做一个小娃娃,而是把自己看成了一个挺天立地的小男子汉,他不仅爱学习而且爱劳动,他是那么的勤快有担当。小小的年纪就用弱小的双肩主动担负起了重担,不仅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也受到了父亲的表扬,夸他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同时也让一直疼爱他的母亲流下了疼惜的泪水。没想到少年时代的老师就如此的优秀,现在的老师能在工作与文学创作中做到双丰收也就不足为奇了,正是因为老师一直以来都如此的勤劳与刻苦钻研,所以才收获了累累硕果,那每一个奖项里都浸透着老师一滴滴辛勤的汗水啊!
   随着环境的改变,虽然老师的家乡种麦子的人越来越少了,老师的心里泛起微微的失落,再也看不到那盛大的收麦穗的景象了,但是对麦子的美好记忆将永远扎根于老师的脑海,并时时勾起您的怀念,记忆里那烤麦穗的滋味永远是那么的香甜可口。那浓浓的麦香,那纯真的同学情,那浓郁的乡情,都是铭刻于老师心底最美好的回忆。
回复10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5-06-28 09:26:34
  含香,典型的文学评论,富有你自己的特色。
   含香是一个有温度的女子,你对文字的热爱,让我感动。
   文字里要表达的东西,你总是读了出来,谢谢你。
   紧紧地握你的手!
共 31 条 4 页 首页1234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