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杂文随笔 >> 【雀巢】我家上辈六兄妹(随笔)

编辑推荐 【雀巢】我家上辈六兄妹(随笔)


作者:耘池墨砚 布衣,288.2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69发表时间:2015-06-29 07:46:54

2010年11月15日,上海静安一场大火,让整个城市沉浸在一种空前的抑郁中。大火后的头七我做了一场奇异的梦,也梦到了大火,不过这梦中的大火不是烧在申城,却是烧在了我的家乡,烧在了我久未联系的家乡亲人家中。看来我开始想家了,想念起亲人了。于是产生了这样一篇回忆的文字。
   ——题记
   我的家人上下两代成员结构十分有趣,奶奶一辈子生过十一个孩子,存活下六个,五女一男。一女早年送人。
   我母亲一辈子生过八个子女,存活下的也是六个,也是五女一男,也是一女送人。
   那晚,我梦到的是三姑家着火了。继而就梦到了许多上一辈的亲人,于是乎就忍不住回忆,产生下要写一写他们的念头。
   我的大姑是她们姐妹中命运最好的,一生生活最平稳的一个,也是最长寿的一个。17岁嫁给了同村人,夫家离娘家只有一马路之隔,儿子、女婿皆是军人,占全海、陆、空。今年第四代已经大学毕业,完全有可能看到第五代的诞生。已经92岁的大姑依旧神清气爽,身体健朗。大姑父五年前故世,享年88岁。
   二姑其实也是我的养母,性格的原因造就她一生命运多舛。但如今尽管也已86岁,除了患上老年痴呆,神志不清,全身上下其他各功能倒是皆完好无损(关于这位母亲的经历,我足可以写一部长篇)。养父也就是二姑夫93岁了,依然生活可以自理,说话固执有个性。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去公园打太极拳,这习惯已养成几十年了。八点左右回到家吃早饭,小息一会去老年活动室找人下棋或看人下棋。早年,他的棋艺曾获得过市三等奖,如今老了,只能是看的次数多于下的次数。午饭后再小息片刻,外出或公园或老年活动室。每天8点早饭,十一点午饭,十六点晚饭,二十点前睡觉是不变的定律。所以,和他一起吃饭成了我最难办的一件事。只能按着他的作息时间表制定吃饭时间,可我还有其他家人不可能不顾及他们的生活习惯,他们不可能围着这个作息时间表改变啊。
   三姑15岁做了童养媳,早年生活多磨难,如今84岁了,倒也开始安享晚年,小儿子造的别墅楼她一人独住。三姑夫于去年仙逝,享年89岁。这个三姑夫是他们这一辈中最大的能人,早年闯荡南洋,据说曾赚下巨额财富,在上海买洋楼,养三个小妾,好不快活。可生意失败回乡时已是一贫如洗,打回原形。三姑没能享受过三姑夫风光时的富贵,却要接受落魄后他的回归,于是一生夫妻争斗不断,吵了一辈子,斗了一辈子。子女相继成家后三姑夫跟大儿子生活,三姑跟着小儿子生活,总算一对冤家减少了许多争斗。前年回乡听说他们夫妻总算言归于好又住到了一起,正为他们感到高兴时,只享受了半年不到破镜重圆生活的三姑夫撒手归西。
   四姑生下来一年不到就被送人。养父母是一家在县城开小店的生意人,生活倒是殷实,对她也疼爱有加。靓丽的四姑18岁时被一来店里买东西的兵痞看上。据说此兵痞当年还是总统府贴身警卫队的卫士,有一次闲来没事和人打了七天七夜麻将,一直没有挪窝,起身时却发现双脚麻痹,不能行走了,从此瘸了双腿。养父母当然不愿意将女儿嫁给这样一个瘸腿的退役兵痞,可此兵痞拔出手枪声称如果不嫁给他就要杀了他们全家,没奈何等同于抢亲成功。
   被逼嫁的四姑当然心不甘情不愿,于是撒泼斗气成了她的家常便饭。所幸的是四姑父文革前就被四姑日吵夜吵,吵得升了天,要不然像他的经历绝对是被专政的首要目标。不过听说他们家的儿子个个是能人,如今生意做得大得不得了。所以晚年的四姑衣食无忧。
   他们的结合还成就了五姑的婚姻。五姑从小身体体弱多病,反应迟钝,家里人都叫她五糊涂。长五姑两岁的四姑结婚后经常会带五妹一起去城里玩。四姑父当年在卫士队认识的同乡内弟是个哑巴,早年师从南京著名的红帮裁缝学做衣服,掌握一手好手艺。哑巴心灵手巧,长相英俊,看到朋友的妻妹眉清目秀的,虽说愚钝了些,可想到自己毕竟也有缺陷,娶个太聪明的到反而保不住,于是就央四姑父撮合。奶奶见哑巴家家境殷实,哑巴人也本份,还有一门手艺,想到自己女儿天生愚钝,嫁入这样人家倒可放心许多,于是就欣然同意。
   哑巴家在当地算得上大户人家,说起他们家的发家史还颇传奇。传说哑巴同父异母的姐姐嫁的是一位清末秀才,落魄时在街头以写大字为生,民国后一次蒋中正微服南巡,看中秀才一手好字遂收为幕僚。蒋当上了大总统,秀才也自然成了蒋的秘书处高级将领。于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哑巴家就自然成了小县城的富户人家了。
   五姑嫁给哑巴后倒真是戆人有戆福,生活无忧。解放后夫妻俩靠哑巴手艺谋生,开一间裁缝铺,后合营成了国家职工。更神奇的是,一直被人说成糊涂的五姑却能熟练与哑巴交流,手语学得比谁都快。哑巴在今年十月去世,享年90岁。
   父亲是家中老四,虽说一直体弱多病,但80岁了依旧可以上田间操作。家中收入颇丰,光厂房租金收入每年就有十几万,可辛劳了一辈子的老父就是歇不下来,他说如果不去田里干活会憋死的。于是没奈何,家人只能整天看着他颤颤巍巍从田间来回。父亲这辈子也充满了传奇。大跃进年代,他是种稻能手,也不知从哪里得来的种稻经,成天往稻头打葡萄糖、打营养液,嚷嚷着要试验要种出双穗稻。家里针剂摆满橱柜,弄得到不像是种水稻的,倒像是开药铺的。
   刚刚改革开放那会,父亲就开始走南闯北,倒腾各种货物。我清晰记得,那时他每次来上海出差,我养母(二姑)都会对着他嘀咕,说他这是投机倒把,当心被抓。后来,又不倒腾货物了,开始倒腾枫斗,也即是现在流行的铁皮石斛,说是这个来钱快。
   这辈子,真的不知道他赚了多少钱,又赔了多少钱。但钱来得快,去得也快。家族中没有不得他好处的,谁家有了难处,他全当成是自家的事,大包大揽。所以,临了,临了也没见他大富大贵。
   所幸,家中上辈老人五女一男至今皆已八、九十岁,却个个健朗,生活完全可以自理。
   可是,令人困惑的是我这一辈却已走了好几个了。三姑的大女儿五年前走了,只活了49岁。我哥三年前走了,只活了51岁。大姑的外孙女四年前走了,只活了23岁。小姑的媳妇去年走了,只活了33岁。
   按说上一辈人出身贫寒,经历战争、自然灾害、政治动荡。可是,他们却能够健健康康地安享晚年。可我们这一辈人,家家富裕,生活无忧,可是病魔却早早来袭。可见,其实我们这辈人才是生活最艰难,压力最大的一辈。两相比较,我们要学会快乐生活,无忧生活。
   后记:此文写于2010年的11月。不料,此文过后不到一年的2011年7月,我亲爱的父亲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享年81岁。两年后的2013年11月8日,我的养母(二姑)也离开了我,享年89岁。十一天后的2013年11月19日,我的养父也永远、永远的离开了我,享年96岁。又过一年,我的小姑,哑巴的妻子也离开了人间。
   如今,我还有三个姑姑健在。大姑今年已经97岁了,依然能跑能走,思路清晰。
   谨以此文衷心的祝愿依然健在的长辈幸福安康。
   祝愿天国的父亲、养父母、小姑早登极乐。
  

共 279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用回忆的笔触和对比的手法为我们描述了自己家族中两代人的生活场景。或安稳、或富足、或漂泊、或命运多舛。这个家庭的缩影里,我们也看到了形态各异的社会背景,看到了这个家庭中每一位长者对待生活的态度,寥寥数笔将每个人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神清气爽、身体健朗所谓大姑;93岁仍然可以生活自理的养父;吵了一辈子,斗了一辈子的三姑;不甘心被逼嫁的四姑;看似糊涂却熟练手语的五姑;把家里摆满针剂,弄得像开药铺的勤于思考钻研的父亲……看来,生活中的磨难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要乐观向上,积极进取,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推荐阅读。编辑:夏日清荷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冷眼热泪        2015-06-29 09:36:58
  岁月催人老
2 楼        文友:小泥儿        2015-06-29 09:46:34
  一部现代版家春秋,看了温馨、亲切!祝福健在的老人,祝福我们这辈真心快乐的每一天。
做一张有字的纸,努力让上边的字有价值,因为纸寿千年。
3 楼        文友:闲妹        2015-06-29 14:24:17
  作者看似家常话却给人们带来很深奥的哲理,性格决定命运这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4 楼        文友:独上月楼        2015-06-29 20:16:05
  感觉作者的文字更像是一个家族历史的线索和脉络,许许多多的故事都在后面隐藏着,膨胀着,若是把细节都一一描述下来,想必一定是个大部头的书了。
“小鸟虽小,可它玩的却是整个天空。”——致江山新雀之巢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