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梧桐】江山的路(散文)

编辑推荐 【梧桐】江山的路(散文)


作者:建仕 童生,834.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87发表时间:2015-06-30 13:07:14

一九八三年的夏天,对江山来说是个不平常的夏天。中考结束后,回家默默地过着夏忙,在希望与忧虑中终于等来了一个通知,那不是录取通知书,具体内容不记得了,只知道当时是到县城附近的一所向荣中学进行面试。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种田人,从未出过什么远门,县城在哪里,根本就不知道,江山更不知道在何方。多亏得当队长的叔叔,有一点儿见过世面,那时是不是坐的车,还是怎么去的,现在也记不大清楚了,只记得到县城附近后,问了好多人,终于知道向荣中学在哪里,可隔了一条长长的大河,又看不到河上桥在哪儿,叔叔就喊了两位踏二轮车的,那时根本就没有什么“的士”,更没有像现在的电动车,只是在自行车后座上绑个长方形木板,上面添块棉布,再在棉布上添一张塑料纸绑好,上面能坐上人就可以。当时有这样的二轮车已经是不错了。叔叔给了他们每人两元钱,江山知道那时肆元钱可以买到五斤猪肉。在前六年的春天,叔叔因病过早地去世了,现在想起这事,想起叔叔生前的一些事,心中就会无比的悲哀与怀念。
  
   江山在八年前去市里办事,还看到河对面的那个学校,可去年去市里时,那里却已经变成了工业区,这暂且不谈,现在还是说说面试的事吧,九点多到那里时,教室里已经来了许多与江山差不多大的男女学生,大约有三十几位吧,这时有两位教师来给大家面试了,那时的面试不像现在,也不是江山想像的那样,面对面看看模样,问一些问题。而是由一位老师拿了一个正方形的面板,大约有五十厘米见方,上面是一小格一小格的方格,有两厘米见方,每个小格上有着不同的颜色,大约有十一二种,那位老师用一根细木条指着一个个小方格,问江山是什么颜色,江山看着一一答复,这个可能是看看是不是色盲。接着是另一位老师在前面黑板上画了一正方形,也是一格一格的,同样有五十厘米见方,中间画了一只鸟,好像是一只天鹅吧。每人发了一张纸,让大家照着上面画出来。这个可能是看看是不是有艺术天赋。江山至今也没明白。四十五分钟后,大约一节课的时间,江山画好后交了卷。十一点不到,两位老师商议,说是江山通过了,回家等通知书报到就是。
  
   江山怀着愉快的心情,回家等待,心中自然十分的开心,因为从此就将跳出农门,走出那个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生活,江山再也不想也不愿意像父辈们一样,过那种忠厚被人欺负了还不知道的人生,一定要走出自己的一条路。九月底,与江山一起的毕业生大都收到了录取通知书,许多都已去新校报到去了,可江山怎么还没有收到,面试与成绩都已经通过了,那老师不会是骗江山吧,在江山心里又有些焦躁不安起来,是怎么回事呢,父母见江山本来就瘦弱的身体现在显得更为憔悴,父亲安慰江山说:如果实在没有学上,就去学裁缝或者去学其它手艺,也不会让你去种田。江山又能怎样。
  
   九月八日,江山终于在等待与盼望中收到了一份通知书,正满怀高兴,可谁知一看,却不是向荣美术学校,而是变成了新市雕刻艺术学校。虽然有一些失望,但心里还是燃起一些希望,有学校上就好。在去报到的前两天,江山遇到初中的校长,他笑嘻嘻地对江山说:考虑到你离向荣学校较远,就安排你靠家近一些的新市学校,这样比较好一点,只要你好好学习,将来也可以一样报考大学。江山听后一切都明白了,心想:谁让江山家没有人势,外界没有关系。那只得任人摆布,任人调包。在江山心灵深处,不由得产生一种怨愤之情。就这样吧,是好是坏,就把一切记在心里。
  
   两天后,父亲挑着行李,江山带着通知书,按照通知上的说明,来到了二十里外的新市学校报到。人就是这么奇怪,自从进了这所学校后,江山就变得沉默寡言起来,一天到晚也不怎么与同学说什么话,给自己定了作息时间表,每天按照作息进行着自己的一切,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书本学习上,有空就到学校附近的文化馆图书室借书看。这时,江山似乎学会了思考一些问题,思考人生。每天坚持记日记,坚持锻炼身体。总是第一个早起,最后一个休息。在江山心里默默地发誓,要参加高考,同时也要学好专业知识,如若考不上就去做一名匠人。江山深深知道,求人不如求己,荒田饿不死手艺人的道理。
  
   在大量的阅读中,深深的思考中,江山渐渐地喜欢上了哲学这门科学,让江山看到了一个新的世界;同时,对文学艺术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江山有时在问自己,什么是人,世界是什么,人与世界是什么关系,人为什么要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又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它是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同时也是对往事的追忆,对现时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憧憬。江山想起了爱因斯坦的一句话:“只要有一天你得到了一件合理的事情去做,从此你的生活和工作都会有点奇异的色彩。”人既然来到了这个世间,就要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不断的认识世界,从而去不断的改变世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那曾经强大的势力最终变成了一堆白骨,怎么也压不灭那个叫《离骚》的歌谣;两千多年过去了,当年威焰赫赫的刘家的江山早己灰飞烟灭,而《史记》却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座山峰;江山还看到,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还有欧阳修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令多少人玩味至今;再有先峰诗人顾诚的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鼓励着一代又一代为理想和真理而奋斗的人们。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水浒传》;无论是《西游记》还是《红楼梦》;还有当代的《红岩》与《青春之歌》;还有金庸与古龙的武侠小说等等。这些文学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同时也洁净着人们的心灵。促进着社会的进步,改变着人类社会。江山几乎天天沉思在哲学里,陶醉在文学艺术之中,甚至连那架上有了灰尘的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资本论》也拿下来看了一遍又一遍。在这里,江山朦朦胧胧地看到了一点点曙光,一丝丝前进的方向以及要走的道路,而江山要走的路就是从这里开始慢慢找到的。
  
   这条路同江山的一位友好同学也是分不开的,因此,江山要简单讲讲与这位同学与学校的一些事。先说说学校的一些情况:江山所在的这所新市中学,始建于一九五八年,也是一所有着五十多年办学历史的学校,占地面积大约两万四千平方米,建筑面积大约有五千多平方米,进大门有一条宽六米的大道,左右两边是前后共有八进的校舍,那时全部是瓦房,前面是带柱子的走廊,最左边是一个大操场,最后面是一条河,校园内绿树满目,处处留景。学校秉承“笃信,好学,自然,宽和”的校训,倡导“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校风,弘扬“博大方正,诲人不倦”的教风,营造“勤学善思,学而争先”的学风,以做最美的自己,过幸福的人生为主题的校园文化,鼓励广大师生从自身做起,学校造就了不少人才,有书法家,有记者,还有一些在外做大事的知名人士。江山记得学校还经常请一些名人回校进行演讲,教育学生努力学习,这里江山不一一细讲。自从江山离开学校后,江山没有回过校,据说,现在那里重新盖了大楼,添置了许多现代化的设施。那时该校是全县中等水平,不算太好,也不是太差。后面三排是食堂与教师宿舍,还有教师办公室,中间一排是学生宿舍,路的左边是男生宿舍,右边是女生宿舍。江山宿舍有七十多平方米,宽四米,左右靠墙各两张床铺,都是上下辅,共八张床铺,住十二个学生,右边是一米二的双人上下辅,左边是不到一米的单人上下辅,后面有一个扇窗户,江山就在后面的单辅的下辅。
  
   与江山紧龄的是位姓朱的同学,个子比江山高一些,一米八不到,人很朴素,戴着一副眼镜,近视度有两百度,一身书生气,性格有些内向,脾气有些孤傲,从没听他说过慌,国字脸,不胖也不瘦,显得十分结实有力,他的家与江山的老家是紧龄的乡镇,如今已经合并成一个虹桥园区。经过几次彼此之间短暂的谈话,简直可以说是一见如故,情投意合。江山自从与朱友相识后,不知怎么就有许多问题能够相互交谈,经常第四节课后,江山会与他一起到操场边散步,谈论人生与社会上的一些事情,就在那里那时,他教会了江山“五形八法”拳,少林长拳,还有一些擒拿格斗的技巧,那时好像社会上正放一些武林电影,由于规律的生活与持之以恒的锻炼,江山的身体也慢慢强健起来。
  
   学校大门外,右边有一条靠河边的大道,直接可以连到新市乡街上,左边有一条向东的斜道,宽有两米,两边是大田,从这里到新市文化馆步行五分钟就可以到达,这里原来是一户大户人家改造的,里面有电影院,文化室,图书室等。江山有空就与好友朱去那里看书,有时星期日也不回家,由于经常去,连那个图书室的两位管理员也混熟了,关于那里的一些故事,这里就不多说。有时有些学生不好好上夜自习,就偷偷去看电影,江山曾经也去过一次,就是这一次,使江山与班主任也产生了感情,记得当时看电影回来,门房已关门了,许多同学就从厕所那边的围墙爬过去,而江山却喊门卫起来开了门,第二天班主任追查此事,江山诚实地交代了,没有追究,其他的一些同学却写了检查。
  
   江山记得,班主任姓陈,曾在文化大革命时当过红卫兵,去过天安门,个子高高的,身材瘦瘦的,能说会道。当时是教政治,哲学课程,江山喜欢哲学与他的讲解也有分不开的缘故,特别是他的文采很好。说实在的,江山在寻找人生的道路过程中离不开他的指引,在江山毕业后,也是他把江山送到社会参加的工作。在江山离开学校后,听说他调到市里一所学校当了校长,当时在新市中学时,他是教导员。前年江山在同学聚会时,没有见到他的身影,听靠他家附近的同学说:因病去世了。江山心里好难受,想起与陈班主任的一些情景,至今宛如在眼前。
  
   江山要走的路还没有真正找到,选择的道路还在徘徊与踟蹰中,虽然有了一些些曙光,但还没有看见真正的阳光。就在这时,有一件事差点实现了儿时的梦想,在初中时,江山曾想过,如果考不上高中,或是其它什么学校,就准备离开父母,离开家乡,去当一名军人,此时,来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想不到在高三上半年时,突然有人来,好像是飞行局的人,到学校来招飞行员,当时江山成绩还可以,高一不久就参加了共青团组织,身体也很健壮,初选时,陈班主任就推荐了江山,记得那天早上八点钟,到泰兴县城先是进行了视力检查,好像与普通E字表不同,而是C字表,0.8以上就可以通过,江山当时应该是1.0还是1.1的,记不清了,反正是合格了,第二项是外科体检,到一个检查室,脱了衣服,一个个检查,身高只需一米六五以上就行,但过高也不行,不能超过一米八,年龄都在16---19岁之间,还要检查全身有无伤口,胎记不超一平方厘米,还要看看脚是不是平脚板,还有双腿并扰,双手伸平,下蹲多次,看膝盖是否会响,弯腰手指向下看是否有柔韧性,还要看生殖系统等,反正不是太严格,一般初选都能通过。
  
   大约过了半个月,有通知来说是到扬州复选,江山记得那天是在扬州的一个宾馆里,前面流程与初选时差不多,但增加了好几项,先是听力,在一个密闭的房间中,进入一个密闭的机器,坐好戴上听声器,听声音,根据声音的大小,数字出现的方向,举左手或是右手;溴觉检查简单,闻闻几个瓶子里的味道,哪个是汽油,哪个是酒精,哪个是水等等,一般都不会错;还有检查平衡性与方向性,坐在一个筒中,现在是转椅,系好带子,启动后,开始转动,停下后,问你东南西北,有的不要说方向,一出来就头晕呕吐,说明平衡性不好,方向就免谈,江山还好,这要感谢朱友与之锻炼的结果。其实说实话,当时没有吐,在去另一个房间做内检的路上,还是控制不住偷偷吐了一下。接着是做B超,心电图,抽血化验等常规检验。最后是政审,询问家庭情况,还要填写《献身国防志愿书》,江山这个平民百姓家庭应该没事,但不幸的是,让江山伤透心的就是这最后一点,那考官看上去很平易,问这问那,当谈到女朋友时,江山实话实说了,当时江山也确实对一位女孩有好感,谁知就这样被套进去了,有一点不能谈恋爱,江山也说不清,就这样成了终身的遗憾,这在江山人生中应该说是第二大遗憾。第一是没有能去向荣学校,因为在第二年,南京艺术学院就去向荣学校招了一批学生,如若江山当时去了,也许就不会提这往事了。最让江山伤感的是:江山好感的女孩也去了南艺,而这一去,就成了永远的思念,此是后话,就不再提了。第三轮是定选,就看成绩如何了,而江山己经是不可能的了,又找不到人,心中时常想着男儿当战死沙场才不枉此生的抱负也就此熄灭了。
  
   所有的苦恼与思绪,还是与朱友说说吧,学校的校长还有一些教师这里就不去介绍叙说了,有的也忘记了。多亏得江山看了许多哲学与文学的书,知道一些名言一些战胜苦难的道理,才没有失去希望,甚至苦涩与挫折让江山更坚定寻找那条路的信念。
  
   不知多少个黄昏,多少个夜晚,江山与朱友谈论着一些心中的思考,什么是人民,敌人又是什么?在时代的潮流里,又有多少人出卖国家,出卖自己的灵魂。又有多少人不知不觉地重复着前人的路。什么是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又是什么样?人的一生如何度过,怎样才算有意义。朱友告诉江山:做好每一件事,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就是有所作为。朱友还告诉江山:在当今人们物质日益向前发展的过程中,精神也要向前,这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必然发展过程。江山在与朱友一次又一次的交流中,一次又一次的思索中,终于坚定自己的的信念,江山似乎看到了阳光,看到了前方那条写作的路途,不求流芳百世,但求不虚度年华。正如前人所说,人生不仅仅是为了生活,而是接过前辈的火炬,在历史的跑道上燃烧更旺,一代又一代生活得更美好。江山为找到这条路,为了人生的那一点意义,将会不停地向前走去,问心无愧,死而无憾。
  
   告别了那值得追忆与留念,有些惆怅与惋惜的校园。江山在一九八六年夏天走进了社会的大学,先是在一个单位当一名小技术员,以后又到科室当文秘员;接着又到另一个单位当质检员兼技术员与化验员;然后又学习考上计量工程师兼工艺员;自修了财会大专兼出纳员……三十多年过去了,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还在。虽然人生变幻莫测,但一直没有放弃那条写作的道路,按照自己的步骤与计划一步步走来,三十岁之前写下了《事业的追寻》,四十岁前写下了《四十流年》,五十岁前写下了《在路上》。虽然还不是那么成熟,但江山会沿着那条找到了的真正的路一直走下去,寻着那个梦一直写下去。
  
  

共 579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本文作者用朴素的文笔,记述了三十多年前的往事,人生征程中很重要的一段路,言之有物,且能巧妙穿插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最后表达寻梦向前问心无愧的信念,是一篇充满正气的散文。文章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是真实,二是奋进。所谓真实,不只是所记述的事件的真实,还包括时代大背景、学校小背景等的真实,更在于作者字里行间所呈现的心路历程的真实。感人之处在于,在遗憾与困苦中始终中不舍向前的动力,特别是精神向前,在思索中成长,在历练中成人,作为一个同龄人,读这样的文字很有情感共鸣。感谢赐稿,期待更多佳作。【编辑:西湖月牙】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西湖月牙        2015-06-30 13:10:07
  励志好文,实在。问好作者,感谢支持,深深祝福!
   因为您的自称和文学网同名,想改一下,一时想不周全。麻烦您斟酌。
回复1 楼        文友:建仕        2015-06-30 13:49:53
  谢谢社长的优美评论与鼓励,想起那时的青春岁月,那时的许多遗憾,我能说什么呢。
2 楼        文友:项梅        2015-06-30 13:21:58
  文友的每篇文章,都会引起我的共鸣,相对于那个年代来说,这样的事情太多了,你的坚韧不拔,立志进取,还有文友感恩的那颗心值得我们学习,欣赏了!
项梅
回复2 楼        文友:建仕        2015-06-30 13:53:19
  谢谢文友的鼓励与赞美,我没有什么文采,只是粗糙地说出自己的一点信念与遗憾。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