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摆渡灵魂

精品 摆渡灵魂


作者:草根 探花,18301.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03发表时间:2015-07-02 15:26:32

摆渡灵魂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今生,我将无比荣幸能成为你的《摆渡人》。
   ——题记
  
   首先,郑重声明这不是一篇严格意义上的文学赏析,因为我自知还没有能力写好此种文体。当然,更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我至今不敢确信已走进了小说的故事情节,或者贴近了主人公的某些思想。这样也就证明了为何读完它之后,心中充斥着莫名的情愫却仍旧没有第一时间写下只言片语……
   虽然,清楚地知道文学艺术是没有国界的,与音乐、体操等其它艺术门类相同,不过感受到的情景还是有区别的,就像我的梦里永远不会出现埃菲尔铁塔、伦敦塔等等。因此,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我时不时会将主人公想象成黑头发和黄皮肤,场景也大多被定格于国内甚至于身边的某个地方,只有在他们的名字闪现在脑海时才会回归到棕发碧眼。这可能是受文化背景和生活轨迹的影响,也是人的思想局限所在,难以超越。
   迪伦,家住苏格兰格拉斯哥的十五岁单亲女孩,也是这部小说的一个主人公。可以想象得到,迪伦跟中国许许多多的这般年纪的单亲家庭的孩子一样,应该拥有叛逆的性格。我不能够完全体会或者揣摩作者为什么选择了迪伦作为她小说里的主人公,是突发灵感或深思熟虑?也许是单亲孩子内心的孤独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又或许是单亲孩子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更加值得去关注。不管如何,它都是“一个史诗般的动人故事,令人激奋、恐惧、温暖,回归人性,引人深思”。但,它一定不是一部简单的悬疑小说或爱情小说,它可以触及灵魂深处并引导灵魂行走,直至最远的彼岸。
   小说的序幕很有意思“他坐在山坡上,等待着。又是一天,又来活儿了……”其实,这是匪夷所思的事情,因为不是“她”,而是“他”。当我第一眼看见的时候,心里笃定是出版社的疏忽造成的低级错误,不过随着情节的发展,事实却非如此。故事的开头有大段细腻的环境描写,硕大的雨滴、白铁皮屋顶、黑黢黢的铁轨、生锈的汽水罐、破雨伞等等,给人一种冰冷潮湿以及惨遭抛弃的感觉。主人公迪伦就出现在这样的一个早晨,她盯着地上那些残破不堪的物件发着呆,没人得知她在想些什么。或许,她来不及去想,赶往吉斯夏尔中学的火车已经有些晚了,迪伦必须做的事情就是奔跑。由于又一次与母亲琼发生争吵,迪伦没有吃早饭,她现在想得更多的是冒着香气的培根肉卷或者汉堡,还有去看望她阔别已久变得陌生了的父亲詹姆斯.米勒。作者在此运用了插叙、倒叙的手法,一方面使得人物更加丰满,故事在时间和空间上产生了较强的层次感;另一方面通过迪伦与母亲琼、老师和几位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些不愉快,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了迪伦自我封闭、孤独、胆小的性格及无奈、无助的处境,一切都显得她与这个环境格格不入。如此以来,就为怯懦的迪伦坚定了独自前往父亲所在城市的决心,她急于逃离这个缺乏温暖的地方,想要寻求一份来自父亲的安全感。于是,迪伦潜回家中收拾好行装,并安慰了一下她的玩偶泰迪熊——艾格伯特,然后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寻父之路。在此期间出现过一幅画面“迪伦望着床头那只灰暗、破旧、失去一只眼睛的泰迪熊,拿起来又放下,装进包里又取了出来”。从中可以猜想得到迪伦纠结的情绪溢于言表,它是她从小到大唯一的伙伴,她舍不得将它遗弃,也不能带在身边。最主要的原因来自于她的父亲詹姆斯.米勒,迪伦担心带着艾格伯特父亲会嫌弃她幼稚。恰恰是这个看似随意的轻描淡写让人心痛,十几岁的年纪做事竟然这般小心翼翼,就算面对自己的亲生父亲也不敢敞开胸怀。至此,小说仅用大约十页的纸张就为后面发生的所有故事做好了基本的铺垫,之前我不惜笔墨的絮叨也只是想急切地给读者们介绍一下主人公迪伦——拥有棕色披肩长发的中学女孩。
   “一片死寂。
   应该有尖叫声啊、哭喊声啊,总该有点动静吧。迪伦想。
   但是周围只有死寂。”这是第三章开始的部分,简洁而清晰的描写让人一目了然,主人公迪伦的命运由此进入了一段无法预想的轨道。
   从迪伦踏上火车起,她就一直沉浸在与父亲会面这件幸福的事情里,回想着与之有关的一切。特别是她第一次给父亲詹姆斯.米勒打电话的细节,一次又一次地拨通,一次又一次地挂断,将她忐忑不安而又激动不已的心情表达的淋漓尽致。我想,可能是迪伦跟母亲琼生活的太久,摩擦日益增多,迫使她对父亲充满了不一样的期待。没有此类人生经历的人,是很难想象缺少父亲或者母亲陪伴的生活会如何。或许就像没有窗户的房间似的,阳光怎么也照不进去,孤独与清冷在所难免。因此,迪伦在拿到父亲买给她的火车票时内心一定充满着温暖。然而,事情总不能像人们预期的那样发展,迪伦乘坐的这趟火车发生了事故,似乎还比较重大。值得庆幸的是迪伦还保持着一丝意识,因为她还能够思考。至此,我对迪伦糟糕的人生产生了某种希望或者期待,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上帝还是比较公平的。每个生命都会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挫折,或许那些只是对你的一种考验、磨练,拨开云雾的天空终将灿烂依旧。历经黑暗和恐惧的折磨,迪伦在靡靡细雨中艰难地走出了蜿蜒伸展的火车隧道。在她置身于杳无人烟,甚至连一只飞鸟都没有的荒原即将奔溃之际,迪伦发现了他。小说的第二个主人公——崔斯坦,一个有着浅黄色头发比她大不了几岁的有些冷酷的青年。可能,人在孤立无援的时候,原本坚定的原则就会逐渐地土崩瓦解,或者发生一百八十度的逆转。尽管迪伦有些不喜欢冷漠的崔斯坦,但还是一直努力地与他沟通,想弄清楚自己的处境,及火车上其他人到底去了哪里?她不但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还不得不一次次地打破自己的底线——不情愿地跟着崔斯坦朝着到处长满山峰的古怪的荒原走去。期间,迪伦心中一直有个疑问,却不知道从何说起,只得不停地行走下去,仿佛永远也没有尽头。
   “‘迪伦,你不是事故中的唯一幸存者。’他的声音小得几近耳语,就好像减弱声音对她的打击就能减轻似的,‘你是唯一一个没有逃出来的人。’”在第五十六页也就是第八章所看到的内容,触目惊心。
   之前一切希望或期望都化为了泡影,心底升起一股莫名的痛楚。于某一个瞬间合上了小说,并对作者生出几许埋怨来,这样的命运实在太过悲惨。不过,我以及崔斯坦的担心都是多余的,迪伦对于自己的死讯一点也不伤心难过,只是解开了心中觉得诡异的事情——没有吃饭和喝水,她竟然不饿也不渴。此刻,思绪有些茫然,世上连自己生死都摸不在乎的人是否真的存在,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他们又是因为什么?这与那些跟病魔和命运抗争无果的绝望又有不同,毕竟迪伦才十五岁,正处美好的花季。唯一的解释大概来自于对索然无味、阴云密布而又冷漠的现实生活的一种诀别,或者说逃离,如此尚能尝试做到心平如水。迪伦知道了崔斯坦是她的摆渡人,他们所在的地方叫做荒原,幸运的是两个“人”在一起不会感到孤独和无趣。他保护着她躲避无数魔鬼的袭击,依靠破旧不堪的安全屋熬过漆黑的夜晚,崔斯坦心里渐渐有了异样的波动。令人奇怪的事情是,我对于迪伦和崔斯坦的感知依然在人类的范畴,从没有将他们列入另类,比如中国神话故事里的鬼怪。这一点也许是由于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包括眼神、肢体和思想部分,也就是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等。
   “我也爱你,迪伦”。这是第二十章崔斯坦与即将跨越荒原的迪伦吻别时所说的,充溢着温暖和幸福,足以抵挡荒原上刺骨的寒风。
   在跨过一个个危险的时候,迪伦深深地爱上了崔斯坦,崔斯坦亦是如此。只是碍于自己摆渡人的职责和规定,他不能那样去做,也是为了保护她不受伤害。俗话说“患难见真情”,如若两人能一起经历艰难困苦,那么他们的爱情一定会深入骨髓。譬如梁山伯与祝英台,朝夕相处换来两情相悦,纵使生不能伴,死也要化蝶双飞。我想,于自知已死去的迪伦和明知无法在一起的崔斯坦而言,他们的爱情更加纯粹,不掺杂世俗的欲念和贪婪,只有真诚的付出。因此,就算崔斯坦没有像承诺的那样跟迪伦跨越荒原最后一道线之时,她在痛哭纠结之后仍然十分坚定胸中的意念——他深爱着她。也许,正是因为这份真挚情感的支撑,独自步入另一个世外桃源的迪伦,冒着魂飞魄散的危险只身回归荒原,去寻找不一定相遇的崔斯坦。没有“保护伞”庇佑的迪伦,就像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孩面对荷枪实弹的敌人,穿行在无比灼热的紫红色荒原。当一个人的心中有了目标,脚步也会变得无比坚实,从前的柔弱、胆怯都将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失败又算得了什么呢。静下心来想一想,生活在当下的人们有几个能够为了某个不确定的目标而义无反顾呢?令人欣慰的是迪伦挨过一段危机四伏的路程后,又一次见到她朝思暮想的崔斯坦,并说服他跟她朝着火车出事的隧道行进。这是作为摆渡人的崔斯坦从没有尝试过的,也是所有他摆渡过的灵魂都没有做过的事情,因此他很困惑。反其道而行之,迪伦想逆天而行,她想为自己的命运做一回主,还得带上她的爱人崔斯坦,没有他就失去了意义。一切都是未知数,必须做的就是迈出自己的脚步,向着希望或憧憬,拟或是不靠谱的想象。
   “‘嗨。’他喃喃地说,伸出一只手轻柔地拍了拍迪伦身上的摊子……
   ‘嗨。’她也轻声回了一句,嘴唇颤抖着露出了微笑,‘原来你在这里。’
   ‘我在这里’。”第三十一章、第两百七十四页,小说的结尾,一个温馨的画面。
   先不说这个结果多么出乎人们的意料,仅从情感来考量,它除了温暖还是温暖,如同饮下一口甘泉水似的沁人心脾。迪伦在与命运甚至生命的这场战斗中无疑获得了全胜,她的死是懦弱、自私、叛逆的人性死亡,她的生是勇敢、执着、善良的意志重生,当然还有坚贞不渝的爱情。每个人的成长过程毋庸置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家庭的引导和关爱,它们是极其重要的部分。不论是社会还是家庭的缺位,都将会给这个工程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就像刚刚萌芽的秧苗,离开了阳光雨露的滋润必会夭折。当然,作为个人本身也是非常关键的,在恶劣环境与孤凉心境的双重作用下,是选择直接面对,还是被迫逃避?冥冥之中,或许需要有人带领我们走过困境,如同湖面上的一叶扁舟、沙漠里的一处芳洲。不知道换成自己,是否能够经受住一波接一波的考验,完成一次脱胎换骨的蜕变?但是,无论如何迪伦的故事都会给彷徨或者迷失的灵魂注入一种强大的力量,指引他们走向希望和光明。
   最后,感谢英国实力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给我们带来了这部如此震撼人心的小说《摆渡人》,此文仅为抛砖引玉之作。
  

共 414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剖析入微的赏析文章。本文作者用从容细致的述说,呈现给读者《摆渡人》引人无尽回味的故事情节和蕴意深刻的思想主题:给彷徨或者迷失的灵魂注入一种强大的力量,指引他们走向希望和光明。作者摄取关键性的段落和情节,一方面很好的展现了原作精彩的艺术感染力,一方面又为文章起到很好的组织连结。文章语言娴熟,叙述简洁扼要,观点感悟突出,体现出作者不俗的文学鉴赏水平和灵慧的领悟能力。 推荐赏析 【编辑 云水之间】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507042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云水之间        2015-07-02 21:04:54
  作者文字功底不俗,欢迎继续赐稿作品赏析。
回复1 楼        文友:草根        2015-07-03 09:32:38
  问好云水编辑,感谢精心编审和鼓励,辛苦了!
   请多指导,遥祝周末愉快!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