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山水】空屋之谜(小说)

精品 【山水】空屋之谜(小说)


作者:佳嘉萱子 布衣,342.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80发表时间:2015-07-04 18:37:59


   新闻里正在播报一则寻人启事,确切的说是警方正在寻找一起碎尸案的线索,受害者是一名女性,是一名房屋中介在一栋闲置的空房子里发现并报案的。
   我眼睛凝视着电视屏幕,脑子里却不断地回想着对面那栋空屋——已经是第58天了,那里已经将近两个月没有人迹了,至少这两个月来的每个夜晚我都没看到有人开灯……
   那栋房子就在我家对面,隔着一条青砖小路。以往曼妮住在这里的时候,我经常去那里,以至于闭着眼都能知道屋子里的布局和摆设。我跟她从小一起长大,亲如姐妹。但去年她出国了,之前将房子租给了一个外地来的女孩。那个女孩我没见过,只是听曼妮说是一个东北口音,高高瘦瘦长得很漂亮的女子,29岁,未婚,工作是化妆品推销员。曼妮说已经收了她一年的房租,等到期之前,让我帮她问问对方是否还继续租用,如果继续租用,我就替她把房租收了。
   曼妮走后的前两天,望着那个人去屋空的黑漆漆的窗口我很是不习惯。过了没几日之后,在某个夜晚,我忽然发现那个房间亮起了灯光。条件反射的我以为是曼妮回来了,但转瞬一想,此刻她应该正在另一个国度里享受着阳光海风呢。这才记起,房子已经租给了别人。
   那时候,正是冬季最冷的时候,距离春节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因为曼妮有哮喘病,从小就不能吹空调,所以房子从一开始装修就没有安装空调,而她在临行前也没有交供暖费,所以,现在屋子里应该是冰冷的。难以想象,这么冷的夜晚,那个女孩该如何度过呢?
   “根据骨龄推测,受害者年龄大约在25至30岁之间,由于尸块不完整,无法推断具体身高及外貌特征,在装尸体的皮箱内还发现一件破损的枣红色呢大衣,初步断定为死者所穿……”电视里还在继续着的警方报道,忽然又让我想起对面阳台上一直挂着的那件枣红色外套来——
   大约是在她入住两周以后吧,第一次看到她洗衣服,然后那件枣红色外套就一直挂在那里了……这只是颜色上的巧合吗?
   好像两周以后我就再也没看到那屋子亮灯了,那段时间正好是春节前,很多外地来的打工族们都忙着准备回老家,我以为她也许早早就请了假回老家过春节了,所以,当时并没有放在心上。现在想来,有单位会那么早就放了年假吗?再说了,放假前难道不用收衣服的吗?
   “受害者遗体的其他部分还在寻找过程中,具体遇害时间还需法医鉴定后另行公布,希望广大市民朋友及时向警方提供破案线索……”
   关了电视,躺在床上,脑子里仍然在琢磨对面的空屋子——也许,明天她就会回来了吧……
   恍惚中,我来到那栋房门前,手刚触到门把手,那门就吱呀一声开了,里面没开灯,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到。我知道,灯的开关就在门的右边,伸手去按,结果发现灯没有亮。在门口稍微站了几十秒,眼睛开始适应黑暗了,我循着记忆中的路线往前走,门厅左边是餐厅、厨房和书房,前面是客厅,然后右侧是两个卧室,主卧室里有一个大大的壁柜,那里原来挂着曼妮所有的衣服,但她出国前把不能带走的都送了人,就剩下一个空落落的衣柜,很大,很大,大到可以装下三四个成年人……还有她那个专门定制的特大的床,下面是一个大大的收纳床箱,曾经我们开玩笑说那里能藏下两个人……
   就在我摸索着、纠结着要不要进卧室的时候,身后的门突然啪的一声关上了——
   我惊得出了一身冷汗,腾的一下坐了起来——原来,只是一场梦。
   交电费的日子,收费员问我:“经常跟你一起交费的那个女孩怎么好几个月都没来了啊?她家给断电了啊。”她说的是曼妮,以前我们总是一起来交费大厅的,这个收费员已经跟我们很熟悉了。
   “她去年年底就出国了。”
   “怎么会啊,一月份还交了费的。”
   “哦,她把房子租出去了,租给一个女孩了。”
   “哦,好像来交费的是个外地口音的女孩,你这一说我想起来了……可是最近两个月都没交了啊,她不用电吗?都已经给她停了……”
   “是吗?我不太清楚……”那一刻,我的心底忽然没来由的升起一种不安的感觉。
   回家的时候,我特意绕到了那栋房子的前面。那件枣红色的外套还在阳台的晾衣架上挂着,在初春的阳光照耀下有些刺眼的感觉,虽然阳光很温暖,但我却觉得有丝丝凉意爬上脊背,那感觉不像是看着一件衣服,而是面对一具吊死的女尸……摇摇头,想将那种奇怪的念头赶走。忽然,我发现主卧室的窗户上居然挂着淡青色的布帘,由于没有花纹也没有图案,所以在阳光的照射不仔细看很难发现。走近了,才发现那布帘很厚实,甚至没有留下一丝缝隙,从外面根本看不到里面的任何状况。心底里又没有来由的升起了那种不安的感觉。
   为了驱散那份紧张与不安,我信步绕到了客厅的窗下,谁知这里也挂着跟卧室同样厚实紧密的淡青色布帘,同样的没有一丝缝隙——那种感觉,让我觉得自己似乎被密闭在某个空间里,一种难以控制的压抑与窒息感排山倒海般涌过来。我忍不住拔腿就跑……
   回到家,看看日历上被我圈着的日子,她已经失踪68天了,距离上次电视报道的碎尸案件已经过了十天。我记得后来报道中说,由于天气寒冷,空屋子里又没有供暖设施,所以碎尸的腐烂程度不严重,但同时也因为温度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法医对死亡时间的判断,最后根据多项检验结果推测受害者的死亡时间大约在春节前一周左右。除去上次报道的部分碎尸之外,女死者的四肢以及头颅到现在仍没有被找到。
   不行,我要找到她,不论是生是死……不知道为什么我心底会有这样的念头。看起来除了这个房子原来的主人曼妮跟我是故交之外,我与她没有任何关联,但我就是非常的想知道她到底发生了什么状况。
   于是,我给曼妮发了一封E-mail。很快,曼妮给我回复了邮件,有租房合同的扫描文本附件,那上面有女孩的签名、身份证号码以及联系电话。她说,她也不知道她具体在哪里销售化妆品,只知道一个大概的街道名称——宁远路。最后,她说,薇安,你一个人要小心,如果有什么情况不对就报警吧。
   郁歆,她的名字。我拨打了她留给曼妮的联系电话,但是手机里却传来一阵机械的声音——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连续几天,我分不同的时段去拨打这个号码,结果都是同样的声音——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看着日历被我用红笔圈的日期,已经78天没有看到她出现了。那栋房子白天依旧是挂着严密的窗帘,夜晚依旧是黑漆漆一片。阳台上那件枣红色的外套,依旧会在阳光下对我发出刺眼的讽刺。对面单元住着一对退休的老夫妇,我跟着曼妮管女主人叫何姨,听她说已经有三个来月没见过租住在这里的人出入了。
   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草坪上也开始绿意盎然了,但我的心里却一天比一天寒冷。那种感觉,多少包含着一丝恐惧的心理。我开始越来越害怕类似衣柜、床箱之类的家具,甚至看到有人拖着大大的皮箱、或者扛着大大的编织袋行走也会让我突然生出一身冷汗来。
   新闻上的碎尸案件仍旧连续在报道,但实际上案情的进展并不快,只能初步断定发现碎尸的出租屋仅仅是抛尸现场,而非第一案发现场。同时除了那个空屋子角落皮箱里发现的上半身女性碎尸外,便是包裹尸体的那件枣红色外套了,除此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线索,甚至没人知道死者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女子。
   唉,现在死个把人太容易了!这是网络上看到这则新闻的人们发出的感叹。看着这样的喟叹,我心里的恐惧与紧张感越发的明显了。不会那么邪门吧?
   怀着一种忐忑的心理,我去了宁远路。从南到北询问了所有的化妆品专柜和商铺,但是没有一家有人认识一个叫郁歆的29岁东北口音女孩的。原本的一点希望也在那一刻化为了泡影,我的心沉到了谷底。
   回家的途中,原本初春的街景在我眼里俨然成了一片灰蒙蒙的世界,她到底是做什么的?为什么在她说的地方没有人认识她?
   回到家,我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打开电脑,找到身份证号码查询的网站,输入了曼妮租房合同上的那串身份证号码。然而,经过多个网站的查询,结果却全都是校验码错误——难道身份证是假的?
   我再也坐不住了,拨打了曼妮的越洋电话。
   还好,她还没睡,但明显声音里夹杂了一丝疲惫。
   “薇安,出了什么事吗?”她知道,我是出了名的吝啬,不到紧要关头是不会主动打越洋长途给她的。
   “曼妮,那个身份证号码是她从证件上抄下来的,还是默写下来的?”我开口直奔主题。
   “什么身份证?”她被我突兀的一问有点发蒙。
   “郁歆的,就是你那个租房合同上的。我今天去了宁远路,所有化妆品专柜和店铺我都问过了,没有人认识她……”我显得有点语无伦次。
   不过好在曼妮是跟我从小一起长大的,她明白我的语言逻辑性。很快,她就捋清了我要表达的意思。
   “那个身份证号码是她自己默写的,我没看到证件。怎么了?难道有假吗?你确定所有化妆品专柜、专卖店和小商铺都打听过了吗?她当时的确说自己是做化妆品行业的,就在宁远路……”
   “完了,曼妮,我怕出事儿……她怎么可以在大冬天不供暖的情况下就入住呢……她怎么能住了两个星期突然就失踪了呢?她怎么能……”说着的同时我的脊背越发的冷起来,脑子里不断变换着各种不同的惊悚诡异的电影场景:人被捆绑着放进床箱、塞进衣柜、碎尸被装进皮箱放在屋子的角落……
   “薇安,你冷静点,别自己吓自己,还是报警吧。”很显然,曼妮也被我吓的不轻,但是对于大洋彼岸的她来说,此刻却是鞭长莫及
   我要冷静,我要冷静,我告诉自己必须要冷静。深深吸了一口气,我对曼妮说:“明天我就报警……你安心睡吧,放心,我会没事儿的,房子也会没事儿的。”曼妮又安慰我几句后才挂了电话。此刻我才发现,她那边应该是半夜了,我怎么可以在这样的时候打电话给她呢,不知道她今夜是不是还能入睡……
   我再次拨打那个号码,依旧是关机。
   趴在窗口凝望着对面的屋子,阳台上枣红色的外套还在,却有些诡异的动了下,怎么可能,即使有风也不会吹到密封的阳台里的。是我眼花还是有人?心怦怦的一阵乱跳,仿佛胸腔已经无法承载它的律动,稍不留神就会跑出来一样。
   几步跑下楼,来到对面,敲了敲门。
   “有人吗?”我满怀希冀的喊着。然而,屋里静悄悄的,没有人应声。
   我用更大的力气再次敲门,可是周遭除了我自己略显沉重的呼吸之外一切都显得那么静谧。
   “嘘——别敲了,再敲门她会杀了你的!”一个低沉沙哑的男声突然在身后响起。
   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得我心跳加速,转头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一个有着一头乱糟糟长发的男人站在我身后,一根手指头还放在嘴边,眼睛瞪得老大,满脸都是恐惧和紧张的表情。
   “啊——”我吓得尖叫起来,这时候楼上下来一个四十多岁的妇女,一把拉住那个男人,边往楼上拽,边对我说:“对不起,吓着你了,他有病……”可看上去她的表情却是阴郁的,没有一丝表示道歉的意思。
   “唉,作孽啊……”对面单元的何姨刚巧从外面回来看到这一幕,摇摇头叹了口气。
   “薇安,你又来找这家的人啊?这两天没看到回来呢……”老人还是那么和善,见我一副惊魂未定的样子,便让我去她家坐坐喝口水压压惊。
   通过何姨的口中我才知道,刚才我碰到的那一男一女是姐弟俩,他们是三个月前楼上新搬来的租户,那个弟弟有间歇性精神病。经常会听到他在家里乒乒乓乓的砸东西,还不时的发出“杀人了,杀人了”的恐怖喊声,已经有很多邻居对此不满了。大家一致要求他姐姐把他送到精神病院去,但她就是不肯,宁可一天二十四小时的看着他,但还是偶尔会让他偷偷的溜出来。
   姐弟俩?我怎么看怎么觉得不太像。那个男人如果不是有点神经兮兮的,应该算是很清秀儒雅的一个人,而那个女人却让人觉得有点怪异,那种怪异是一种非善类的感觉。刚刚看她拉那个男人的时候是用了很大力气的,我看到了她的手指节因为用力变得凸起而苍白了,同时她看我的眼神仿佛我触犯了她的禁忌,是一种怀有深刻恨意的目光,而我只不过是第一次看到他们。
   大多数时候我对自己的直觉是相当自信的。在这种诡异的感觉下,我非常容易的就将这两个人与租住在曼妮房子里的女孩联系在一起了——
   三个月前他们搬来,接着那个叫郁歆的女孩就失踪了。这两个人跟她的失踪是不是有关联呢?我试图在这千丝万缕中找出蛛丝马迹,但事实上却是一头雾水,毫无头绪。
   事实上,跟我同样一筹莫展的还有新闻报道中的警方。据调查,发现碎尸的出租屋是在半年前被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租下来的。奇怪的是这位租客却从来没有在那里入住过,甚至连家具都没有动过。有邻居唯一一次看到她的时候就是在春节前一周拖着一个红色拉杆皮箱从外面回来,当时还以为她出门刚回来,也就没有在意。现在警方有理由相信,她所携带的那个红色皮箱就是案件中用来装碎尸的皮箱。但遗憾的是那个邻居看到的也只是她的一个背影,没有看到她的任何面部特征。而与中介签订出租合同的时候该女子是戴着墨镜和口罩的,自己说是与家人发生争执偷跑出来想暂时在外面租住一段时间。因为在外租房住的很多女人都有不希望被人知道的隐私,所以当时中介也没有过多的去注意。谁知当警方调查时才发现合同上所留的身份证号码竟然是虚假身份,而当初用来联系的电话号码如今也变成了空号,而且是随处可买的那种无需身份证明的卡号。所以,尽管案件的所有疑点都指向该名租客,但是却没有任何能够查清此人身份的线索可供参考。

共 702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空屋之谜》:现就思想性和艺术方面说说编读感受:小说着眼于社会现实生活,准确的反映了当前社会人的快节奏和复杂性,人物描写刻画细致到位;小说视野开阔,思维严密,构思巧妙,表现手法娴熟;叙述、白描及心理描写很具特色,并且非常准确;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包袱层层包裹,层层打开,增加了读者的趣味性和探究到底的阅读欲;环境描写综合立体,虽然是第一人称的小说,但全景描写细致精巧,艺术手法异常高超,充分显示出作者驾驭体裁和语言、叙述、描写的深厚功底。可以说,这篇小说无论从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考察,都有可学习、借鉴、交流的地方。感谢作者小说佳作,推荐阅读。【山水神韵编辑:九井居士】【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70500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九井居士        2015-07-04 18:41:17
  看到如此语言精美,构思巧妙,情节引人入胜,心理刻画细腻的小说,真是眼界大开!真诚问好!
走进柳湖,走进生活,沉浸在梦境之中。恬淡安静,关注民生,品味社会,让灵感插上翅膀。
回复1 楼        文友:佳嘉萱子        2015-09-14 15:15:28
  感谢居士精彩的编者按,在此之前我还真的从来没有感觉到自己在写小说方面有这么细致,一直以为所有文字只要 随性而为 就好,没有考虑过过多的细节铺排,看完您的编者按,反倒觉得自己在很多地方还应该多多学习。
   再次感谢!
2 楼        文友:渭北清光        2015-07-12 17:47:36
  欣赏这篇《空无之谜》,欣赏学习。
诗是一只空篮子,放进自己的生活!
回复2 楼        文友:佳嘉萱子        2015-09-14 15:15:46
  请多指教!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