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笔尖为暖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笔尖】1980年代初的故乡(散文)

编辑推荐 【笔尖】1980年代初的故乡(散文)


作者:驴鸣 秀才,1425.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20发表时间:2015-07-08 15:47:45
摘要:故乡仓底村是一个几乎与中华同步起源历史一样悠久而令周边村落艳羡的富庶村庄。历史上尤其是“文革”十年留下太多的耀眼场景。1980年代初这些场景依然在诉说着一个乡村昔日的辉煌。

我的故乡的历史几乎与中华历史同步起源,一样久远。它远古时代称作鬷川,虞舜时期更名董泽,西晋时再更名为仓池,元代定名叫仓底。
   在泱泱中华分分合合动荡曲折衰亡兴盛五千年历史的大背景下,每个乡村又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舞台”。1980年代初的故乡仓底村也有她独特的历史和现实的“长相”。
   一、故乡仓底村的地理方域和曾经的富庶
   从行政区划上仓底村在闻喜县最东端,他的东面和南面与绛县郝庄乡和横水镇的乡村毗连。
   从地理位置上说,它坐落在凤凰塬西南边缘。西面是名著历史的白水滩,中华历史传说时代称为董泽湖,虞舜帝曾敕令董父在此豢龙;南临是涑水河谷地,仓底村人习惯称作“南河槽”。村庄由东向西阶梯式下降明显,自北而南坡度较缓。再从大的地理方位而言,仓底村位于侯马盆地自北折西拐向涑水河谷地凸起点的东南一方。东方是广阔的凤凰塬延伸至太行山脉;北方矗立着汾河与涑水河分界的太行山余脉紫金山;西北方隔白水滩而望是峨嵋岭,岭上最东端有名震寰宇的“宰相村”——裴柏;西南方和南方隔涑水河眺望分别是鸣条岗和中条山,其中鸣条岗深处就曾生活着被尊称“涑水先生”的北宋名相司马光。看到这些响亮的山名水名村名人名,你就不难想到中华的远古历史正是从这一带发端而源远流长的。
   仓底村无论家院占地还是塬上耕地,都是典型的由高“塬”向平“原”过渡的丘陵地貌,呈现着黄土高原上普遍的沟壑纵横的特色。村庄向西阶梯式下到底的狭窄平原地带被全村人称作“底下园”——大概如菜园之类命名的吧。千百年来,仓底村被周边村庄艳羡的富庶全来源于此。在我的记忆里,站在村西边缘向西眺望,梯田下到底是自北而南排列大小不一的四个水库,其中间杂着由东向西流淌长短不一的小河或小溪;再向西是春夏绿意无边的莲藕池和苇地;再向西就是成年烟波浩渺的白水滩了。不难看出,这三种地貌形态唯一不缺的是水。至今我依然记得,在那些干旱的年月,村东凤凰塬上那些农人们驾着畜车,装载一个大汽油桶,浩浩荡荡络绎不绝地到仓底村底下园拉人畜用水的情景。难怪凤凰塬上其他村庄的人们艳羡而可爱地说:“人家仓底的水吃不了,成天在那儿晒着呢。”
   底下原最著称的有“三大宝”:“聚宝盆”(莲藕池)、“摇钱树”(席苇和芦苇)、“刮金板”(盐碱滩)。寒冬时节尤其开春后青黄不接的时日,莲藕从污泥里挖出来就可食用,也可卖钱贴补家用;秋冬时节,芦花飘飞,正是村人收割席苇和芦苇的最好时光,席苇可卖给编苇席的人家,芦苇则售予来年盖新房或翻修旧房的农人;盐碱滩可就地扫起碱土熬制成碗坨碱,或风干碎后成为碱面,既可食用,也可用来洗碗、洗锅、洗衣物等。“三大宝”当然是仓底村人对底下园所有物产最精简的说法,其实村人祖祖辈辈受着水的恩惠。千百年来包括共和国建立后艰难的时日,仓底村人就是靠着水库、河溪中生产的鱼虾及其他水产,尤其是因水而生的“三大宝”渡过的。历史记载华夏大地上饿死人的现象太普遍了,但仓底村祖祖辈辈口口相传的历史中没有听说村人有饿死的。这是上苍对仓底村人的眷顾。作为土生土长的仓底村人,我们应一生感恩上苍,并有责任告知子孙后代。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仓底村人还享有着祖先留下来的“三大宝”及其他水产的恩泽。可惜如今整个底下园地表再难见到一滴水了。
   二、1980年代初仓底村的“长相”及曾经的辉煌
   在叙说故乡仓底村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的你“长相”之前,首先说明一点:众所周知,“文革”期间一般每个村或几个小村成立为一个大队,每个大队又划分为若干个生产小队, 比如仓底大队就基本上按居住区域划分为八个小队,一般又直称为“队”,而奇怪的是,每个队的每一员并不称为“队员”,而称作“社员”(大概还是农业社时的传统叫法),这和村人把牛马驴骡都有的饲养院叫“牛厦”一样道理。在这一节,为了叙说方便,我将力求用“仓底村”而非“仓底大队”,除非一些绕不过去的地名不得不称“仓底大队”。
   所谓故乡仓底村上世纪年代初的“长相”,包括当时全村人的居住区域、活动尤其政治活动的场所以及从事生产劳动的天地。可以想到的是,这样一个“长相”是一步一步搭建长成的,尤其是“文革”十年甚至更早岁月里不断搭建完善而成型的。
   设想时间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地点在当时唯一贯通晋南与省城太原的公路太风公路与绛县至闻喜公路的交汇点——东鲁三岔路口,外地来此游览的你在夏末初秋时节一个清爽的午后,乘坐一个热气球来俯瞰仓底村宏观的“长相面目”。
   随着热气球的缓缓升空,放眼东望,浩瀚的白水滩即刻映入你的眼帘。热气球向东方缓缓飘移。二十分钟后你将飘行在银光闪闪无比刺眼形似一个巨大鸡蛋的广阔水域的上空了。这时你会不由地想:怪不得这一滩广淼的水域叫白水滩,原来它白得刺眼!如果你不仔细辨别,白水滩以东随白水滩水边或扩或缩的白花花的盐碱滩会在你的眼下一闪而过。又半个多小时过去,你的脚下显现出间杂一起的方形莲藕池和不同形状的苇地,碧波万顷。又过十几分钟,你悠然地俯视,正下方是一个大长方形连接一个小长方形的深绿色的大水库——大队水库,与它相隔较远的北侧有个小椭圆形水库,村人叫“八队水库”,大队水库南侧距离较近的一个近似正方形的较大水库村人叫它“五队水库”。不用多言,这样的名称叫法跟地域相关。再往南,一道东西深长形似水库有深渠与其南的小河相连的沟水,村人们一直发声叫做“机器河”或“机械河”,如果你观察研究思考得够深入,你会坚定地得出结论,这条几乎全靠村里雨水汇聚补给而流的沟河一定该叫“季节河”!在这三个水库和一个季节河之间或侧面,有许多处泉水涌出,自然地流成一条条小河或小溪。这些就是你俯视下的仓底村“所有水域”。如果你在晚上飘过这片水域,而且足够幸运,也许你会看到甚至遇到从这片水域升起的九莲灯。“九莲灯,九莲灯,九个莲瓣亮晶晶……”传说它是一盏与董父和舜帝有关的神灯,谁能看见它,就会逢凶化吉,有难成祥。
   这时你乘坐的热气球已停留在一条宽阔而笔直的东西土质马路的上空了。马路两侧的浅渠里等距栽种着高大而粗壮的白杨树。这条大马路是底下园狭窄耕地与广大水域的人工分界。它北起南宋名相赵鼎的故乡阜底村,笔直过湖村西缘至仓底村南大坡底西弯而南,经官庄村西而折西后笔直到裴村。这就是闻名全县甚至说全省有名的“十里荷花香”的十里大道。每当夏末秋初时节,站在这条土马路的边上,你就能尽情地欣赏到一方畦一方畦葱绿的荷叶,其中点缀着繁星般淡粉或乳白色的荷花,你会不断嗅到一丝丝一缕缕醉人的荷花清香。
   如果你乘坐的热气球离地面足够低,这时你一定能清楚看到大队水库东岸苇草土坝下建有一个中型的石砖水泥结构的导水涵洞,不过从空中俯视的话,你只能看见它露出的一只“耳朵”,其实,在面向水库的水泥墙体上有伟人毛泽东的两句竖排作为对联的阴文名诗: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叫日月换新天。涵洞穿过大马路就是“一级站”——仓底村农田水利灌溉枢纽一级站。一级站深陷马路东侧之下,有一个巨型立方深池和池边的一排瓦房组成,一根直径超过半米的抽水钢管从瓦房伸入巨池之中,瓦房东边也伸入堰体一根同样规格的抽水钢管。不用想瓦房中一定是抽水的机组设备了。
   ——你的热气球已在缓缓向东爬坡而行。在爬行的过程中,你会极度震撼于一门长筒“巨炮”隐伏在斜坡中央,“炮口”直指苍穹。爬行至顶,“炮口”下是一个小方形蓄水池,连通一条水泥明渠伸向清明会山下的渠水涵洞之中。这样的叙说缘于你没有“右盼左顾”。爬行之始,你若右盼,会看到陡坡脚下一处数亩地的平旷地带有三排砖瓦校舍——“五七农校”。当年,仿照共和国城市的“五七干校”,大队决定修建这样一所“农校”。高年级学生上午在教室上课,下午去白水滩劳动。校舍东边有一座高铁炉,周围堆积着废弃的土碱,这就是仓底村唯一的工业基地——硫化碱厂。如今包产到户业已实行,只留下这废弃的铁路和土碱在诉说着“文革”十年曾经的热闹和辉煌。爬坡过程中你若左顾,会看到在陡坡左脚下是由土墙围起来的不规则的一大片果园,不知什么原因,仓底村人都叫它“苹果园”,大概是里面苹果树较多或最初栽种苹果树吧。苹果园东侧隔一条蜿蜒的土路是全村的养殖场,在清明会山脚的堰头下掏挖出许多整齐划一的猪窝洞,围着洞口垒起来猪圈。
   此时你的热气球已在清明会山正顶上。山顶极平坦,犹如闻喜县城之于北塬。这是仓底村唯一称作“山”的一座丘陵。它很不一般,甚至可以说神圣。村里老年人常说,山上原来有一处庞大的古庙建筑群(董父庙),古时仓底村人以及周围村庄的人都会在清明时节在此赶清明会,可惜在1947年冬解放运城的战役中,前线取暖柴禾告急,古庙群主殿(北大殿)被拆毁,随后的三年里,邻村官庄、阜底和湖村将古庙群拆之殆尽。清明会山上有一条小缓坡土路向南通向仓底村里。
   翻过清明会山是湖村洼。一条蜿蜒的大缓土坡路从仓底通向湖村。路东洼底是“二级站”——仓底村农田水利灌溉枢纽二级站,实际上是二次提水站。从这里再次提水上去,大队水库取之不竭的水就通过凤凰塬上水泥主干导渠流淌在仓底村广大的塬上耕地里了。
   热气球沿着湖村洼路向南飘行到坡顶就进入了仓底村北沟。这里主要住着第八生产队。刚进沟口,右边会出现八队的牛厦和场院(碾打晾晒小麦豆子谷类玉米的院子)。北沟两边农家几乎全是掘窑而居。约一里地出北沟南口是仓底村第二大十字路口,北四队即第五至第八生产队交汇中心,东南侧有个大院,“文革”十年这里曾是大队集中训练民兵的地方,这个大院也曾吸引来全公社的民兵代表参观模仿。如今这里是七队的聚集场所,七队的集合大钟还悬挂在这个路口家户的房墙上。经过此地的东西土质大马路是北四队中心活动区域。从此而东行二百米左右,坐在空中的热气球里,你会看到路左侧的七队牛厦和场院。再东行二百米左右就出村又走进了一条土沟路——通向绛县郝庄乡的南永庆、裴家寺等村庄,这条路主要为五队、六队和七队社员上地和下工时所走。再东行约一里地,在沟路的两边有两个生产队的牛厦和场院,左边为六队所有,右边属于五队。再往东行就超出仓底村人的核心活动区域了。这时你的热气球该转向南飘行,越过五队牛厦和场院,穿过场院南面一块耕地,就会来到另一条沟路,第一眼又会看到路北的牛厦,路南的场院,这为第一生产队所有。这条沟路向东通往绛县郝庄乡的上吕等村。
   也许你坐在热气球上没有飘行头晕,可能已经被我不厌其烦地让你俯视几个队的牛厦、场院而晕头了,不禁会问:你一直让我看这些牛厦和场院干什么呢?我会说:你是坐着热气球轻轻松松俯瞰游览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仓底村的,而没有将脚实实在在地踏入这儿的土地,当然不会感受到仓村人生活的艰辛、酸楚甚至苦难,而各家各户的辛酸和苦难关起门来又不被他人所知、所闻,而只有那些大场合里激荡的热血、豪气、干劲,经受的磨难、心酸甚至苦难才为人们所目睹耳闻。而每个队里的牛厦和场院正是展现这些内容的集中场所。不过顺便提一下,几乎每个生产队的大库房都在牛厦或场院里,这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文革”年代当然是“闲人免近”的重地了。
   从一队牛厦和场院中间的土沟路向西飘行近二百米,就来到了仓底学校校园的上空。校园里有十几座砖瓦房和一两座土坯房,其中主体教室十座,坐南朝北,五五分列在由学校大门口延伸进来的大马路两侧。这个校园以及出学校大门马路对面的400米跑道操场,是“文革”年代青少年甚至全村人活动的重要场所。紧挨学校的西面是二队场院、牛厦,其西南侧又临三队场院、牛厦。这是八个生产队中唯有的场院隔墙场院、牛厦紧挨牛厦的两个队。二队、三队牛厦门前的大路通向绛县横水镇的灌底村、爱里村等。这时你的热气球一定要在一小一大两座公共大院落的上空短暂停留。左首是知识青年大院,右首则是仓底大队院。知识青年大院比一般农家院至少大两倍,完全砖瓦结构的一长排东房和一长排西房。朝北的大门上方书写着四个行楷大字:知青之家。
   此时你乘坐的热气球已飘行至仓底村第一大十字路口,南四队即第一至四生产队交汇中心。北转即来到了仓底大队院的正门前。现在你就用心审视一下这座文革时期政治活动中心的大院落吧:大门上方用灰漆出暗红色的“仓底大队”四个大字,只是“队”字属繁体而已。进入大门,南北两侧各建一长排砖瓦房,大多隔成两间一室。瓦房前等距栽种着春树。大院正中南北房门之间铺砖成路,为防雨雪天湿鞋沾泥。大门正对面一排高大宽敞的大厅堂,其最北间是戏台(当然也是主席台),文革时期及其结束后的很长时间里,仓底村的大会、请戏以及其他大型活动都是在这个大厅堂里举行的。不过电影一般是在大队院里露天放映。

共 693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作者的故乡——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东镇镇仓底村,一个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人杰地灵的美丽的地方。这里虞舜时期就已经形成村落,她西面白水滩,南邻涑水河谷地,和北宋著名历史学家司马光的故乡紧邻。乡这里物产丰富,莲藕池、席苇和芦苇、盐碱滩是特殊年代人们的救命稻草。作者用新奇的笔法,带人们乘坐热气球观看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仓底村,水库连连、白杨粗壮,荷香阵阵,美不胜收。还有那个年代特有的印记,知青之家、民兵训练营以及牛厦和场院,让人仿佛货到了30多年以前。整篇文章思路独特,语言朴实,写出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的特点。感谢赐稿笔尖,推荐阅读!【编辑:梓烨灼灼】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梓烨灼灼        2015-07-08 15:49:59
  问好杨老师,我把1980年代,改成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您看是否妥当,如果不妥,请您和我联系。谢谢!5499
依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2 楼        文友:驴鸣        2015-07-08 21:39:19
  谢谢梓烨灼灼老师!我看你早已改过来了。这么长的文章看完很不容易啊!更何况还做那么长的评点,以及评点很精彩。再次感谢!
3 楼        文友:峥嵘岁月        2015-07-08 23:47:38
  老师的佳作我十分欣赏,看到老师细腻描写了家乡“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文章,我不由得想到我的童年!过去的已经过去,让我们携手面对美好的未来吧!您的文章别有一番风味,在我心中是当之无愧的好文!谢谢老师对社团对我的工作的支持!谢谢!
峥嵘岁月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