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老房子

精品 老房子


作者:桃李人家 秀才,2973.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52发表时间:2015-07-10 21:48:19
摘要:老房子,永远是我们温暖的家,它记录了我们年少美好的时光,装载了我们一家的忧愁与欢乐。不管我们身在何处,我们都不会忘记曾经与我们一起共患难的老房子。

我家的老房子是典型的岭南客家泥砖瓦房。老房子历经风雨,像一位慈祥的老人,似乎在等候着主人的归来。
   自从我们举家外出后,老房子的两扇木门总是紧闭着,门环上挂着一把生了锈的铁锁,紧紧地锁着木门。门窗也紧闭着,几丝闪光的蜘蛛网缠着门窗,给本来寂静的房子增添了几分荒凉之感。打开木门,进入客厅和房间,竟会闻到一股霉味,直呛鼻子。再进到房后的厨房,只见灶面上被一层尼龙纸覆盖得严严实实。尼龙纸上面,落满了一层斑斑点点的小黑灰团。厨房后的庭院里,水沟旁,长起了一株株杂草。废弃的猪圈,堆满了木柴和废弃的杂物。
   这就是我家的老房子,每次看到老房子的这番景象,我心里竟生出几丝悲凉。
   以前,我们一大家人住在一起,白天夜晚,大人的说话声,小孩的吵闹声,院子里家禽的鸣叫声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真是热闹无比。那时候,除大姐出嫁外,加上外甥在我们家寄养,老房子一共住了十口人,而老房子只有四间房间,这许多人挤在一起,老房子显得很是拥挤。
   我读初中时,家里的房间不够住,我便自告奋勇地搬到楼上。楼上一般不住人,因为楼上夏天热,冬天冷,诸多不便。可房子不够住,也顾不了那么多。住了一两年,我渐渐地喜欢住在楼上的感觉。楼上相对安静,我的个性也比较安静,极适合我读书练字。那时,我在楼上的房间里铺了一张硬木板床,床边摆放了一张老旧的八仙桌,那就是我正儿八经的“办公桌”了。空暇时间,我便坐在八仙桌边读书写字。那段时间,我在楼上津津有味读完了厚厚的《宋宫十八朝演义》、《封神榜》及中国四大古典名著。若写字兴趣来了,我便摊开一张张黄色的土纸,练习书法。黄土纸吸水性能好,非常适合写毛笔字。我那时主要临摹颜真卿和柳公权的字帖,汉隶有时也临摹一番。我在床头边的墙壁上帖满了自己得意的书法作品。其中一幅最为醒目,那便是我手书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横幅。每次我看到这条横幅时,便豪气顿生,心情激荡,不敢偷懒。住在楼上最难熬的是,每年七、八月间,南方的天气格外炎热,太阳像团大火球,高挂在空中。因为楼层极低,我的床顶几乎顶着瓦面,瓦上的热浪一阵阵逼进楼来,感觉气温是滚荡滚荡的。冬天,天寒地冻,天气又极其寒冷。雨水夹杂的小雪粒地密集地打在瓦面上,发出丁丁当当的响声。有些小雪粒透过瓦面的缝隙,顽皮地钻进楼来,轻轻地掉在楼板上。每当这个时候,楼上寒风四起,寒气彻骨。好在我那时年轻,身体棒,晚上睡觉时不自觉地卷紧棉被,可以抵御严寒。
   在我的印象中,父亲那时特别忙碌。父亲是一位兽医,方圆数十公里的村民一拨一拨前来请父亲外出就诊。每次,不管路途多远,父亲总是二话不说,操起药箱,扶着那部老旧的五羊牌自行车跨出高高的门槛,随着来人匆匆上路。一阵铃声过后,父亲的身影便消失在村口外。
   父亲那时嗜酒如命。有一回,中午时分,父亲外出,醉酒而归。回到家里,父亲摸进了房间,却莫名其妙地把房门反闩了。透过窗户,只见父亲跌坐在房里,眼睛茫然无光。哥哥姐姐干完活儿,从田里收工回家,发现父亲醉倒在房中,便在窗户前大喊大叫父亲开门。可父亲烂醉如泥,根本不能起身开门。那一次,引来许多村民的围观。最后,哥哥想出一个法子,找来一个绳索,从窗户中把绳索抛进房门,试了好几次,好不容易才把绳子搭在门栓上。哥哥用力一拉,这才把房门打开。父亲酒醒后,母亲非常生气,骂了父亲好几天。
   后来,父亲在单位办了内退。那时,父亲尚不足六十岁,身体还相当壮实。天热时,父亲嫌天气太热,干脆脱去上衣,赤着上身,在院子里喂猪。父亲有一套养猪经验,把那些猪养得膘肥体壮,人见人夸。
   父亲喂完猪,又开始喂鸡鸭。那些鸡鸭吃饱之后,便又在院子里喔喔地叫着,扑腾着,打斗不休。院子里便充斥着一片鸡鸣狗吠和鸭叫之声。
   那时候,家里养了一只黄狗,我们亲昵地把它叫“黄黄”。黄黄长了一身柔顺的黄毛,没有一丝杂毛,令人喜爱。黄黄是捉鼠的高手,只要它发现了老鼠的踪影,它总是紧追不舍。在这样的情形下,老鼠一般难于脱身。一天傍晚,一只大老鼠在厨房后的院子里冒出来,被我和黄黄发现了,老鼠赶紧钻进一堆木柴。我手持一根木棒,在一边乱喊乱叫,并用木棒不停地敲打着柴堆,虚张声势。黄黄则悄悄地潜到另一边,守候在那儿,睁大眼睛,全神贯注着柴堆,一动不动。大老鼠在木棒的“骚扰”下,惊慌失措,从柴堆的另一边窜出。黄黄“手”疾眼快,一纵身,扑了上去,双爪死死按住大老鼠,一口把它咬住。大老鼠拼命挣扎,口中发出吱吱的叫声,但老鼠哪能逃得出黄黄有力的爪子?
   母亲整天在田地里忙活,天黑前,母亲往往提早赶回家生火做饭。母亲手脚麻利,不大一会儿功夫,厨房里的烟窗上便冒出了一阵阵的浓烟。接着,厨房传来了母亲煮饭炒菜的瓢锅之声。很快,母亲便煮好了饭菜,端进了饭厅,等候哥嫂姐姐回家吃饭。到了农忙季节,家人忙着在田地里忙活。天黑后,再回到打谷场上收起成堆的稻谷,然后抬来风车,用手不停地摇着风车,把谷子吹得干干净净,再把谷子一担担地挑回家里。有时候,直到夜晚八、九点钟,我们家才能吃上一顿晚饭。
   我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要做的事便是挑起大水桶,到水井边挑水。那时家里人多,用水也多。我每天大约要担水十多担,才勉强够用。挑完水,我便提起一把利斧,在院子里劈柴。劈柴也有讲究,对于较小的木柴,直接从中间下手,一斧头下去,木柴立即劈为二半。对于大木柴,则要从外围一层层劈起,因为大木柴纹路纵横交错,若从中间劈起,一斧头下去,丝毫不起作用,枉费力气。
   那时的老房子,楼上楼下,堆满了谷子。每间房子的床底下,也堆满了小山似的番薯。我正当青春年少之时,已经很有些力气,可以双手抱起满箩筐的稻谷,一步步搬上楼梯,放进楼上的仓库里。
   每年年关将近,家家户户便开始印制米粉饼。我们家也不例外,母亲在夜晚炒熟了米,拿到碾米厂碾成粉,然后熬好黄糖,一家老少便围坐在厅里的桌子边印制米粉饼。有时候,邻居闻讯后也主动前来帮忙。那时候,家里买了二十多把饼印,饼印采用阴雕的形式,有很多图案,花形饼印居多。我最喜欢鲫鱼饼印,这种饼印图形寓意为年年有余,且鲫鱼的形状极其可爱。印饼之前,母亲先用双手把米粉搓成米团,让小孩们先品尝一番。湿湿的米团又甜又香,粘度极好,若一口咬得太多,满嘴便粘着米粉,吃起来还当真有点困难!印米粉饼时,要把一团团的湿米粉摁入饼印之中,然后用手按实,再用圆筒来往滚动,压实米粉。最后,把两只饼印相互轻敲,一个个米粉便从饼印里跳出来。那时候,若你行走在街上,便会听到此起彼伏的饼印声,那种声音特别清脆入耳。母亲收拾好刚印出来的新鲜米粉饼,装进竹筛子里,再拿到炭火上面去烤。烤了十数分钟,满屋子便香飘四溢。烤好的米粉饼又香又脆,好吃极了!
   那时,父亲退休在家,老是闲不住,除了在家里饲养牲口之外,还有些奇妙的想法。父亲在家里苦思冥想,发明了一种手推割草机。父亲画出图纸,花钱叫铁匠打制成品,拿回家里,在家门口向众乡邻演示。父亲说,他准备向上面申请专利发明。可母亲和哥嫂们并不支持父亲,特别是母亲,坚决反对父亲的奇思妙想。母亲不停地奚落父亲说:你要撒泡尿照照自己,才能看清自家的老脸!这样的事情,这是人家科学家的事情,哪能轮到你瞎操心!
   在家里的一片反对声中,父亲发明的割草机便束之高阁,闲置在闲房中。后来,父亲的割草机不知所终。也许,家人偷偷地把它贱卖给了上门收破烂的主儿。我现在细细想来,父亲敢想敢干的精神是值得称道的,只是,父亲那时发明的割草机太过笨重,使用起来并不方便顺手,所以无疾而终。
   哥嫂姐妹们忙完农活,天黑时收工回家。一家人围着大围桌,边吃饭,边聊天。侄儿侄女还小,大人们便拿话逗他们,不时迸发出一阵阵的笑声。有一次,上小学读三年级的外甥回到家里,哥哥便向外甥开起了玩笑。哥哥笑问道:“你今天上学,路过柑园地,摘了几个柑橘?”外甥那时还小,撒谎说:“我只摘了一个柑橘。”哥哥装着一脸认真地说:“我在家里明明看见你摘了三个柑橘。”“我是摘了三个柑橘。”外甥老实招来,惹得全家人哄堂大笑。
   我们渐渐地长大了,到外地求学读书,离开了家门。每次,我要离家上学时,母亲总是捎给我一小袋鸡蛋。嘱咐我回到学校时,记得每天用开水冲一杯鸡蛋汤喝。我每次离开村口,回头一望,只见母亲还倚在家门口,目送着我上学的身影。那一年,姐姐出嫁时,眼看要离开老房子,姐姐忍不住哭起来。母亲对我说:“你要跪拜一下姐姐。姐姐在家里是个好劳力,她为了你读书,总是罩着你,一再推迟了自己的婚事。如今她要出嫁了,你跪拜姐姐也是应该的!”我知道,姐姐在村里的年轻人中,是个数一数二的好劳力,姐姐气大,不怕累,总是抢着干活,不让我受苦受累。我流着泪听从了母亲的话,向姐姐下跪。姐姐也泪流满面,扶起了我。姐姐说:你要好好读书!在众人的劝说下,姐姐才收住了眼泪,随着娶亲的队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家门。
   我考上大学的那一年,家里欢喜得不得了,隆重操办了一场喜事,宴请了所有的亲朋好友。姐姐们早早的赶回老家,笑逐颜开地为我庆贺,为我送来了大红礼包。哥哥和姐夫高高兴兴地专门从县城请来了电影队,在家门口放了两场电影,吸引了许多远乡近邻的村民前来看电影。
   那时候,我在县城没有房子。我决定在乡下的老家举办婚礼。迎亲的车队驶进了村子,送来了年轻漂亮的新娘子,引来许多乡邻的围观。哥哥和姐夫在家门口点燃了一串串大鞭炮,鞭炮便震天价似的响个不停。鞭炮过后,新娘子在亲人的牵引下,跨进了老房子的门槛。晚餐,亲朋宾客盈门,他们在餐桌上猜拳行令,大声吆喝,好不热闹!闹洞房时,母亲和姐姐们准备了许多礼品,抛给前来闹洞房的妇女和小孩。
   那时,我们家的老房子,从我考上大学算起,算上外甥,陆陆续续出了好几个大学生。这在我们村子并不多见。说起我们家的家教,村民们莫不竖起拇指,啧啧称赞。
   再后来,妹妹也嫁人了,走出了老房子。侄儿侄女也长大了,读完书,在广州找到了工作,并成家立业。不经意间,岁月流逝,我们已经进入了壮年,而父母却渐渐年老体衰了。五六年前,父亲已经进入暮年,他常常静静地坐在老房子的沙发上,一坐就是一、两个小时。今年五一,我们齐聚老家,一家人多么的热闹。八十多岁的母亲笑脸盈盈,亲自下厨,为我们做饭炒菜。想不到,如今父母先后离开了人世,离开了我们,离开了老房子,到了另外一个陌生的世界。
   哥嫂也走出了老家的老房子,随侄儿到了广州生活。从此,一把铁锁锁住了空荡荡的老房子。只是在逢年过节时,我们才从四面八方赶回老家,打开铁锁,涌进老房子。然后打扫洗刷一番,把老房子收拾得干干净净。这时的老房子,又重新焕发了往日的精神面貌。可父母不在了,我们总觉得老房子好象缺少了什么似的。
   我在县城工作,离老家最近。每逢周日,我便携妻儿回一趟老家,住上一两夜。我们回到老家的第一件事是,打开老房子的所有门窗,让新鲜的空气吹进房子里,驱散霉味,然后把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我们动手拔除庭院的杂草,不让荒凉点染庭院。有时候,我们还在厨房里用柴火烧饭,高高的烟窗又重新冒出了往日滚滚的浓烟。
   老家的庭院已经多年没有饲养家禽了,再也没有从前那般热闹。可老家的鸟儿却越发多了起来,特别是在春天里,成群的燕子在屋檐下安窝,唧唧喳喳的叫个不停,给原来寂寞的老房子增添了几分热闹。还有成群结队地小麻雀停落在庭院里捉虫子,我们回到老家,把木门打开,精灵的麻雀似乎受到惊吓,便振翅“呼呼”地飞向半空,消息得了无踪影。
   老房子,永远是我们温暖的家,它记录了我们年少美好的时光,装载了我们一家的忧愁与欢乐。不管我们身在何处,我们都不会忘记曾经与我们一起共患难的老房子。
   我和妻已经作出了一个决定:不管今后工作多忙,我们每周至少要抽空回乡一次,住上一两个夜晚。
   于是,好几个静谧的夜晚,我睡在老房子的硬板床上,禁不住思绪万千。在睡梦之中,我再次见到了老房子当年人声鼎沸无比热闹的景象,我清晰地看到了父母熟悉的身影,听到了他们爽朗的笑声……

共 486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家的老房子,曾经是那么红火热闹,可是,父母走了,哥嫂们进了大城市,作者家也走进了城里,于是,老屋只有一把锁陪着了。文章从父亲写起,讲述了老屋中父亲的故事,母亲的故事;讲述了老屋中姐姐的故事,作者读书的故事,侄儿侄女们的故事;所有这些故事,都写出了老屋凝聚着的浓烈的亲情,曾经的幸福和欢乐。文章结尾,写作者和妻子的打算,深化了文章的情感,也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不管你走得再远,从老屋走出去的人,是一辈子也没法真正离开老屋的,因为老屋凝聚着自己和父母兄弟姐妹的血肉情感。感人的文章!【编辑:春雨阳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50711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5-07-10 21:51:48
  文章写了老房子中的父母姐妹,写了侄儿侄女,写了他们在这里的生活,这里的欢笑,写出了作者内心深处对亲人们的珍视,对老家的深情。
语文教师
回复1 楼        文友:桃李人家        2015-07-11 11:02:30
  感谢春雨阳光的辛勤编辑!
2 楼        文友:聆听花雨        2015-07-11 10:37:02
  很感人的文字!欣赏
走,带你一起去听花雨吧……
回复2 楼        文友:桃李人家        2015-07-11 10:57:23
  感谢阅读与欣赏!
3 楼        文友:宏声        2015-07-11 10:50:15
  以物思人,以物言情。《老房子》语言朴实且精炼,描写人及景物形象逼真。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有百读不厌之感。向远方文友问好!
回复3 楼        文友:桃李人家        2015-07-11 11:00:19
  感谢文友的阅读与欣赏!你的鼓励,会让我更加用心写作!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