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荷塘】李白为什么没有赠诗杜甫(随笔)

编辑推荐 【荷塘】李白为什么没有赠诗杜甫(随笔)


作者:穿越中的书生 布衣,389.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851发表时间:2015-07-11 10:04:54
摘要:李杜之间,一生之中,似乎有三次见面。这种双星闪耀的相见,于中国诗歌史而言,是一次次灿烂得夺目的盛会。有点像西门吹雪与叶孤城的绝世一战,不过,不是比剑,而是春风般的把酒言欢!杜甫赠诗很真挚的,李白为什么没有赠诗杜甫?对于这个文学现象,做了一番自我的臆断。

李白为什么没有赠诗杜甫?这是一个略有些八卦的命题,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略有点遗憾的妙事。从现在所能看到的资料看,唯有杜甫赠诗李白,而李白却无一字一句,什么原因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题记
  
   【一】
   李杜之间,一生之中似乎有三次见面。初识是在天宝三年三月,地点洛阳;第二次是天宝三年秋天,地点梁宋;第三次是天宝四年夏或秋,地点为齐州或兖州。这种双星闪耀的相见,于中国诗歌史而言,是一次灿烂夺目的盛会。有点像西门吹雪与叶孤城的绝世一战,不过,不是比剑,而是春风般的把酒言欢!杜甫赠诗很真挚的,如下:
   《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此诗情真,千百年后生如我者读之,也不禁为之动容。那为什么杜甫如此倾慕李白,而李白却无只字半言呢?这里先要说说李白与杜甫的诗。李白是天才型的诗人,他的诗后人是很难学会的。李白是道家在诗歌上的代表,他的诗有神仙术,有酒色财气,有醉后的佯狂,有敢于点明杨安丑事的大胆语,这样的诗人,古今只此一人;这样的诗,一如书法中的二王,笔由心生,一挥而就,而法度自在其中,不越规矩。前人评李诗“语大终奇”,“负逸气者必有真放,以李翰林为真放焉”,后人得其形者多,得其神者恐真无二人也。细究其原因,李白之父李客,系富商,为其提供了与高层,特别是道士集团交往的资本。李白优游于山水是假,要做大官才是真。资金与诗作,为其最终进入高级士层,打通了任督二脉。唐玄宗最终“临幸”了李白,李白自以为从此可实现经世报负,未免自做多情得一厢情愿。其实,唐玄宗所要的只是神仙术,只是歌功颂德的文学弄臣而已,李白是天真的,他写了诸如“云想衣裳花想衣”的谄媚之作;李白又是大胆的,“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矛头直指杨贵妃。言而综之,李白就是唐代诗坛的一超级大腕,杜甫由此心生向往,当了一回“追星族”,谁没年轻过呢,这没什么好指责的吧!
   杜诗呢,是实力派诗人的代言人。杜甫自称:“诗书破万卷,下笔始有神。”这不是老杜自夸,而是事实,是一个实力派诗人必须要具备的素质。作为儒家思想在唐诗中的代表,杜甫的文学成就并不比李白低,"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这些青铜般的句子,千百年来能引起儒生的强烈共鸣,绝非是偶得。现实生活的流离失所,不仅得不到大官,连微小的谏官也因言事而罢休,即使如此,杜甫的忠君之心,却未曾有一丝动摇。远大的抱负与现世的穷困纠结在一起,诗境却从此而生。同样的境地,李白屈服于李璘,王维受降于安禄山,杜甫却本色不改,这不是李王所能相比的。王维“求仁笑孔丘”,李白“凤歌笑孔丘”,生死关头,都只能被孔丘所轻笑了,不是吗?
   李白是可以远眺的,而杜甫是可以近观的,我想。
  
   【二】
   再回到主题吧。李白大杜甫十几岁,李白当时已名动天下,而杜甫此时,却文不成名不就,杜甫心生向望,人之常情,没什么好可嗤笑的吧?我们知道,开元时期天下安宁,文人只要有佳篇秀句,就很有可能采入乐章,名闻朝廷,因此而得大富贵,不在少数。就说李白吧,也是贺知章赞赏其为“谪仙人”,才声名大振,由此而得翰林院供奉美差的,咱们不懂吗?李、贺之间有没有潜规则,后人已无从考证了,不过,贺是著名道士,同一阶层的美言加李诗的实力,李白被选中,那简直就是小菜一碟。李白是诗坛明星,虽无实权,但一经他评品,士人便能进士得第,得功名富贵,是当时很流行的通病,一如现在有名人写序,作品就洛阳纸贵了一般。
   《李白集》中有《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一诗,诗题中的那个魏万,就是一个有心的主,他从河南到山东找李白,只见到李白的儿子明月奴,说李白到梁园去了。魏万到了梁园后,又听说往江东去了。魏万在吴越两地寻李白,最后终于在广陵两个人才见了面。李白听说他走了三千里路来相访,算得上他李白的铁杆粉丝了,就送了他一篇《还山诗》,魏万也做了一篇《金陵酬翰林谪仙子诗》,又作了一篇《李翰林集序》,说李白夸他将来必名闻天下,到那时侯可不要忘记了他李白和明月奴。果然几年后,这厮真就进士及第了。魏万是一“炒作”高手,令千百年后的我,不禁呸之:什么玩意啊!这个魏万《全唐诗》仅存诗一首,即《金陵酬翰林谪仙子诗》,如果不是傍了李白这颗大树,这一首也未必能留存。
   杜甫赠诗李白,想来也有同样的目的。当时之际,李白名重,杜甫落拓,李白未写回赠。一者两人诗歌风格完全不同,又非一个阶级阵营,道不同而不相与谋;二者李白谦虚,即无须他的品评,杜甫的诗歌实力在此,当声名大著。三者二人关系是诗友,而非师徒。四者李白属随性而为之人,喜无拘无束的神仙生活。酒醉后,赠诗万首也可能,一句不答也正常。天子“呼”之,这李酒徒,还要推三阻四,拿拈一番呢,并非什么“文人相轻”之类的陋习,没那么严重。
   历史有时是很公正的。一个李白见赠的魏万,并未得到后世的认可,无情地被淘汰了。一个李白未见赠的杜甫,却后来居上,经元白之推,最终成为了后世的诗人之师。这是李白的遗憾呢?还是中国诗歌史的遗憾呢?恐怕,两者皆有之吧,我那么恨恨地想……

共 211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令人拍案的精彩随笔。提起唐代的大诗人李白、杜甫,可以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李杜二人相差十一岁,一个是浪漫主义诗仙,一个是现实主义诗圣,两人却成了忘年交,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杜甫有诗为证: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诗中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令人为之动容。由此,作者展开了丰富的联想,阐述了为什么杜甫如此倾慕李白,赠诗给了李白,而李白却未为杜甫写只言片语。作者认为,李白是天才型的诗人,他的诗,有神仙术,有酒色财气,有醉后的佯狂,有敢于点明杨安丑事的大胆语,古今只此一人。李白就是唐代诗坛的一超级大腕,杜甫心生向往,当了一回“追星族”。杜甫呢,是实力派诗人的代言人.现实生活的流离失所,杜甫的忠君之心,却未曾有一丝动摇.远大的抱负,与现世的穷困纠结在一起,诗境却由此而生。李白大杜甫十一岁,他当时已名动天下,而杜甫此时,却文不成名不就,杜甫心生向望,人之常情。李白,也是因为贺知章赞赏其为“谪仙人”,才声名大振的。同一阶层的美言加李诗的实力,李白被选中,也就不足为奇。李白属随性而为之人,喜欢无拘无束的游山玩水的神仙生活。酒醉后,赠诗万首也可能,一句不答也正常。天子“呼”之,这李酒徒,还要推三阻四,拿拈一番呢,何况是朋友呢,并非文人相轻。“历史有时是很公正的.一个李白见赠的魏万,并未得到后世的认可。一个李白未见赠的杜甫却后来居上,最终成为了后世的诗人之师。”纵观此文,结构严谨,思路清晰。作者文笔流畅,引经据典,读来令人信服。可见作者是个善于读书,善于思考之人,一篇耐人寻味的随笔,值得细细品味,倾情推荐共赏!【编辑:阿巧】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阿巧        2015-07-11 10:14:07
  感谢作者赐稿荷塘!期待演绎更多精彩!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回复1 楼        文友:穿越中的书生        2015-07-11 10:19:02
  谢谢阿巧,因为刚来坛子,有些门路,还没完全弄懂,呵呵,谢谢你的指点
  
   有一些关于历史方面个感,如果可以的话,偶会慢慢发上来的,希望得到你的指点
  
   随此,问好,祝编安
2 楼        文友:穿越中的书生        2015-07-11 10:14:47
  首先,编者编得太好了,真的,如此分为二个小节,偶不得不说,令人叫绝,真的,没有拍马的意思。
  
   编者的评语,点评到位,说出了我心中所说,因为,为你的辛苦的工作,致敬!
  
   随此,祝周安!
我手握一把灰白,原来,青春就在这里
3 楼        文友:阿巧        2015-07-11 10:23:48
  按说是礼尚往来,杜甫赠诗于李白,李白也应回赠一首,然而李白并没有写只言片语给杜甫。为此作者引经据典,阐述了李白是个随性为而的人,李白醉酒之后可能赠诗万首,也可能一句不答,这都是正常的。作者观点独到,令人佩服。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回复3 楼        文友:穿越中的书生        2015-07-11 10:30:57
  嗯,谢谢阿巧,能得到你的点评,开心之至也
4 楼        文友:阿巧        2015-07-11 10:28:29
  问候书生!祝愿您在荷塘创作愉快!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回复4 楼        文友:穿越中的书生        2015-07-11 10:33:05
  嗯,那以后偶的那些不成器的文字,都通过荷塘,发出来。
  
   同时,也想多看看,慢慢混个脸熟,呵呵
5 楼        文友:陕西派        2015-07-12 23:52:37
  荷塘有你更精彩,祝写文愉快,佳作连连
回复5 楼        文友:穿越中的书生        2015-07-13 10:43:14
  谢谢老师的指点,握手,问好
6 楼        文友:向阳花开        2015-08-07 10:29:32
  书生的文可见真性情,且不乏洞察,故有让人耳目一亮的感觉。倒不是说很多的文不是没有真性情,只是难脱庸众的毛病。
小说里的窥探者,诗歌里的热血者,生活里的鲁莽者,天地里的图腾反复者,花色里的迷失者,想把一切定义语都划掉的风呤者。
回复6 楼        文友:穿越中的书生        2015-08-07 10:44:24
  喜欢老师这样的点评呢,可能是性情的原因,不愿人云亦云,对错,倒在其次呢。老师的指点,于我而言,是为切盼也,没有一丝假打的成分。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