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笔尖为暖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笔尖】百善孝为先(随笔)

编辑推荐 【笔尖】百善孝为先(随笔)


作者:放情凌霄 秀才,1250.7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57发表时间:2015-07-11 19:04:45

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有所涉猎的人可能感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有人可能会说:在现今时代,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太保守了。 传统文化究竟是不是过时了?对我们当前社会还有没有价值?我们通过下列的事实来证明她亘穿古今的强大生命力和日益凸显的社会利益。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五千年,对比在历史上强盛一千多年的罗马帝国,却早已不复存在了。
   我们看孝字的写法,下面是“子”,上面是“老”,所以《说文》讲“孝”为:善事父母者。老在上,子在下。这是长幼尊卑的次序,礼节。也可以视为子承老,儿子背老父母,这是象形,更是直观的孝行。所以人生在天地之间,《论语》记先师之言曰:三十而立。为何是三十才称为“立”?“立”,是以人伦人道人理立在天地之间。以德行道理立,断然不是以“财利”立。人生到三十岁的年纪,非但自己为人子女,并且已作人父母,应上知人子之道,下知为父母之道。关于人为何而来?如何而来?将往何处?当做何行?这些根本的知识,应有一番体认。这种体认,并非一定用文字文章文采编织成锦绣出来,比如乡间的老人,他们不识字,却行善积德,友待乡邻。这种知识,不是从书本而来,不是从锦绣文章而来,而是数十年为人之行的体认。因为“道不远人”(《中庸》),根本的道理是最简单易行的。这就是,《论语》中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文”在“行”之后,这是根本的次序。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孝顺,她就有一颗善良 仁慈的心。 做官做府轮不到,做父做母每个人都轮得到。父母亲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檐水,重重滴。”敬老得福这话一点不错。
   我们做儿女的,冬天要留意父母亲穿的是否温暖,居处是否暖和。夏天,要考虑父母是否感到凉爽。每早起床,一定要看望父母亲,请问父母身体是否安好?傍晚回来了,也一定要向父母亲问安 。外出时,先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以后,一定面见父母亲,让他们感到心安。 父母亲爱护子女,子女能孝顺父母亲,那是极其天然的事,这样的孝顺又有什么困难呢?
   孝敬父母,并不是说给他们点钱就叫做孝敬父母了。其实不然,多陪陪他们,多与他们交流才是最好的孝字。切不可借故事业忙,没有时间陪父母为由而冷落老人。老小老小,小孩怕的是寂寞,老人同样怕的是寂寞。实际上,父母重病时,最需要有人照顾,尤其是自己的子女能陪伴在身边照顾起居。是父母心中最感温暖与满足的。
   把孝道当成一项大事业,用心经营,才能立足于天地之间。父慈子孝,不一定让我们的家富裕有钱,不一定有花园别墅可以住,但是,孝行却可以建立天然和谐的秩序,让我们活在安和乐逸的环境中。家,如果是一个人的堡垒,孝,就是堡垒下的基石。多一份孝心,家就多一份保障,让我们用孝行把家系牢……
   然而我们不能不承认,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制和废弃。在传统文化深入人心的时代,人民身心安稳,过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生活;而当今的人们却将自己锁在一道道铁栏内,社会活动中还会受到频发恶性事件的威胁,这是多大的反差啊!北京大学一位著名教授曾感叹到:“现在人们的行为连道德底线都没有了”。
   美国是现代西方文明的代表,近期统计表明,其青少年犯罪率为6900件/天。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在为其日益严重的社会乱象深感不安,有识之士已明显地体会到他们崇尚个体,倡导竞争的理念是社会动乱的根源。他们开始在东方文化中寻找救世的良方。许多著名大学纷纷开办汉学系,美国政府还设立专门的基金,组织学者研究中国传统文化。
   “911”事件以后,世界局势动荡不安,恐怖行动时有所闻,海湾地区战火未熄,多少人生活在不安和恐怖之中。自由竞争发展的结果不可避免地要升级为斗争,斗争再进展就是战争。不论冷战、热战,结果都是怨恨越积越深,报复一次比一次惨烈。消除冲突,促进世界和平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冲突双方需要的不是报复,而是宽恕、忍让和反省。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反之,且看巴以冲突逐步升级的恶果——越来越多的人民在爆炸中无辜丧生、自然环境严重破坏、经济环境遭受重创……再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面对日益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有识之士无不在努力寻求救世的良方。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汤恩比博士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令举世深思的论点:“挽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世界需要中国古老文化理念的推广和实践;已被费黜达近百年之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国大地上急需拯救。作为中国人,我们不要手捧着金饭碗,在外流浪找饭吃啊。
   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复兴必会带来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长治久安,可持续地发展也就得以平稳实现。这难道不是我们共同的期盼吗?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究竟是什么?她能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和挽救社会的作用?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在当前文化缺失、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下,有不少人误认道德是限制人们行为的条条框框。其实,有道德的生活才是真正正常、幸福的生活。
   道德究竟为何物?什么是道?什么是德?道是宇宙整体自然的规则,自然的秩序,自然的纲领。举例来说,我们人的身体,从母亲生下来之后,整个身体器官就按一定的规则在运作,整个身体的运作规则,就是道。道不是谁设计的,自自然然就是道。如吃下的食物自然就能被消化吸收,走路时,各个部位的肌肉自然就能够彼此协调运动。人在世间如能随顺自然的规则就是行道,这是多么科学、多么自在的生活!
   行道有得于心,行道有得于身,谓之德,它是局部运作的原理原则。譬如我们眼睛是一个局部,眼能见,见就是眼之德。眼之德能见、耳之德能听、鼻之德能嗅、舌之德能尝,每个器官皆有它的特殊作用与规则,若规则错乱,人就生病了。天有天道,人有人道,人与自然环境相处也有其道。如果我们了解人道的内容,在人与人相处时,就自然能和谐有序,从而减轻现今人们所承受的来自人际关系紧张、人事冲突频繁的精神压力。如果我们掌握了人与自然环境相处之道,怎么会遭受生态危机和自然灾害的威胁?即便是君子爱财,也要取之有道。这种种人类生存之道就在传统文化里。
   现在我们通过人道伦常揭开传统文化的一角:五伦关系 道德伦常如失道德伦常,夫妇,夫唱妇随,如家庭矛盾加剧,离婚率攀升。父子,父慈子孝,如父母“孝养”孩子,自身却老无所养的颠倒人伦,则人丧失了做人的基础。兄弟,兄友弟恭,如兄弟关系淡漠,甚而反目为仇,君臣(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君礼臣忠,工作场上,上级如欺压下属、下属反叛上级或单位煞等。
   朋友,朋友友信。如人与人相互欺诈,没有人情和信义,我们想能在何种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中生存?人际关系和谐,社会秩序井然,人们生活工作心情顺畅,则有安全感。反之从家至社会人际关系反常、紧张,社会缺乏信用和规则,冲突加剧,人们精神压力大,内心痛苦,缺乏安全感。所以说,道不是制度学说,而是自然的关系法则。道德也没有古今、中外的界限。人行道,心有所得则生智慧,身有所得则健康长寿。道法自然,所以道德本身绝不是人为的框架,而是随顺自然的产物。我们不能不佩服古圣先贤随顺自然的大智慧;我们不能不感恩留下并传承这悠久传统文化的中华祖先。
   如果我们都能做顺道有德之人,则各种家庭、社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天下太平。我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而自豪,但又为自己没有学好、用好国学,并将它发扬光大而惭愧。汉语为我们的母语,试想,让我们这些应用汉语的人学它,会不会比外国人省力得多?其理解力会不会强得多?而我们国人的学习态度又是如何呢?曾经的艰难时期,为生活所迫,无暇学习情有可原;而现在太平盛世,生活条件好了,学习时间多了,太多的人却没有了学习的兴趣,太多的人自甘平庸,在嬉戏玩乐之中消磨时光,相比于一些外国人学习中文的热情,怎能让人不脸红?正在崛起的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日益增强,世界需要了解中国,中国需要走向世界。为此,我们国家正在国外大力兴建“孔子学院”,以“讲文化”的方式,增进与世界的沟通。截至去年底,在世界各国已建立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它们遍布于亚、欧、美、大洋洲96个国家和地区。学中文、“尊孔热”在全球方兴未艾。
   正由于此,全方位提升国人的传统文化、人文素养和精神气质,显得更加必要,更加迫切。学好国学,不仅关系到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和成才。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习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本身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更是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切实途径。因此,我要大声疾呼:进一步弘扬中国文化,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开始!
  

共 355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孝顺”是中国人普遍流传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个中华儿女都代代相传着。父母含辛茹苦养育了子女,老有所依,老有所靠,这一天经地义的义务不容忽视。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时代的潮流,家庭中儿女不孝敬老人,离异的夫妻不赡养子女,常会出现。兄弟姐妹为了一己私利把父母赶出家门,你推给他他推给你互相推脱,不尽赡养义务的大有人在,中华的传统美德被践踏,伦理道德全然不顾。作者用此文来提醒所有做儿女的尽起孝道之心,做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很有教育意义的一篇文章,希望更多的人阅读此文!感谢老师投稿笔尖!支持社团支持我的工作!谢谢!【编辑:峥嵘岁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