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视角文艺 >> 短篇 >> 作品赏析 >> 【视角·尘灰】从汤显祖的“至情”论解读《牡丹亭》

精品 【视角·尘灰】从汤显祖的“至情”论解读《牡丹亭》


作者:纪开芹 探花,15019.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3118发表时间:2009-06-20 18:49:51

《牡丹亭》是古代戏剧中继《西厢记》以来影响最大、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戏剧杰作。其中杜丽娘已经成为人们心目中青春与美艳的化身,至情与纯情的偶像。汤显祖在《牡丹亭》中着重表现的是他的“至情”观点,以情反理,反对处于正统地位的程朱理学,肯定和提倡大的自由权利和情感价值,褒扬像杜丽娘这样的至情之人,从而拨开正统理学的迷雾,在受迫害最深的女性胸间吹拂起阵阵和煦清新之风。一出《牡丹亭》温暖了多少少女的心房!封建卫道士们痛感“此词一出,使天下多少闺女失节,”“其间点染风流,惟恐一女子不消魂,一方人不失节”。这,正是慑于《牡丹亭》意欲解救天下弱女子之强烈震撼力的嘤嘤哀鸣。
   一、 作者的“至情”论
   汤显祖的“至情”论主要是源于泰州学派,同时也渗透着佛道的因缘。汤显祖的老师罗如芳,泰州学派代表人物。汤显祖从其师身上直接体悟了泰州学派的一些主张。他在《近溪子集》中提出“制欲非体仁”的观点,肯定了人的多重欲望。另外,还有著名的反封建斗士李贽和禅宗佛学家达观和尚,他们对汤显祖确立以戏曲救世,用至情悟人的观念都影响至深。
   汤显祖的“至情”论大致表现在三个方面。
   从宏观上看,世界是有情世界,人生是有情人生。“世总为情”“人生而有情”,“情”与生俱来并始终伴随着生命进程。而且“万物之情,各在其志”,各有其秉性和追求。“思欢怒愁”等表象、感伤宣泄等渠道,都是情感流程中的不同环节。世间之事,非理所能尽释,但一定都伴随着情感的旋律。
   从程度上看,有情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至情”,《牡丹亭》便是“至情”的演绎。汤显祖在该剧题词中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这种贯通于生死虚实之间,如影随形的“至情”,呼唤着精神的自由和个体的解放。汤显祖认为这种情具有超越生死的绝对自由性,与生俱来,不需要任何缘由。
   从途径上看,最有效的“至情”感悟方式是借戏剧之道来表达。戏剧表演可以“生天生地生鬼生神,极人物之万途,攒古今之千变”,使得观众在戏剧审美活动中无故可喜,无故而悲,将旁观者的冷漠与麻木不仁的状态调整过来,“无情者可使有情,无声者可使有声……人有此声,家有此道,疫疠不作,天下和平”,最终人们在“至情”的照耀下,于戏剧的弦歌声中,把世界变成美好的人间。
   基于以上观点,汤显祖在《牡丹亭》中从容构建自己的“至情”世界观,在创作中将这种“至情”予以淋漓尽致的演绎和张扬。
   二、《牡丹亭》中“至情”主题的体现
   《牡丹亭》的真正蓝本应该是《杜丽娘慕色还魂》话本。汤显祖以点石成金的圣手,将话本的认识意义与审美价值提升到新的高度。原话本中的人物形象单薄,结构简单,仅仅是仓促地讲完一个言情故事,而剧本则舒缓从容地讲述出一个个如诗如画的抒情场面,描摹出主要人物不断发展的性格特点,从而达到其所要表达的主题。所以我们说,汤显祖在尊重原蓝本的基础上,将“至情”这一主题渲染地余味深远。
   《牡丹亭》的主人公杜丽娘是古典戏剧中最可爱的女性形象之一。出生和社会地位规定她应该成为具有三从四德的贤妻良母。她的人生第一课是《诗经》的首篇《关雎》。按照当时的程朱理学观点来解释,此篇应该是歌颂“后妃之德”的,是最好的闺范读本。但丽娘有自己的主张,认为这是一支恋歌。她对老师陈最良的解读很不满意。因此,当她发现自己镜中无比娇艳的时候,她的无奈委屈与痛苦便如春江之水一样在心头荡漾,流淌在自家后花园中。自己受到的教育,乐府诗中的深厚修养,春情秋恨的花季苦恼,才子佳人的秘密约会都让她细细回味,让她喟然长叹:
   “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诚为虚度青春。光阴如过隙耳,(泪介)可惜妾身颜色如花,岂料命如一叶乎!”
   无可排遣的春情幽怨愈积愈多,决堤冲防,势所必然。这也正体现汤显祖“制欲非体仁”的观点。她终于在昏然梦幻中经由花神点染,得到柳梦梅的抚爱,唱出“这般花花草草有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的感喟。然而,杜丽娘还是因梦中之情而相思成病,并最终香消玉殒。在阴间,杜丽娘以情感动判官,使得灵魂得以追寻梦中情郎——柳梦梅,实现在虚幻世界大团圆。这种出自本能﹑发自内心的情感追求最终使得杜丽娘还魂重生,实现与柳梦梅在现实世界的大团圆。此前的爱情故事言之凿凿,似乎总是在诉说一个个真实存在的人间传奇,人物﹑情节均体现出纪实的味道,而《牡丹亭》作者汤显祖却别具匠心地构思出一个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戏剧情境,在《题词》中明言:“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意在把戏剧中的杜丽娘作为“至情”典范来演绎,以戏剧形式展现其哲学理念。这种写作目的,明显有别于此前的爱情故事仅着眼于爱情本身的局限,有别于《牡丹亭》先前的蓝本,仅仅诉说一个言情故事,而是将爱情演绎为普遍的人性,从而至少在以下两方面完成了“至情”主题的哲学升华:
   (1)“制欲非体仁”,人生来就具有多种欲望,这本是一种天性。杜丽娘不是因现实中的爱情而死,而是为梦中之情而亡。在现实环境中,杜丽娘是个受重重束缚的官宦小姐,青春的活力和天性的本能在窒息的环境中受到严重的束缚。迂腐的陈最良讲解《诗经•关雎》,不外乎是依经解诗,这对青春貌美的杜丽娘无异于一种身心的摧残。其父杜宝对女儿珍爱有加,请来理学卫道士陈最良做老师,希望女儿“他日到人家,知书达礼,父母光辉”。但是正是这种出于封建礼教的“爱”,却是扼杀杜丽娘人性的罪恶之手。这位固执而呆板,严守封建伦常的父亲,从没有真正关心过女儿的身心发展和情感变化。其母也同样深爱自己的女儿,以至于连衣服上绣花的样式也要管:“怪他裙衩上,花鸟绣双双。”处在这种道貌岸然的封建贵族家庭,杜丽娘不可能有一见钟情或者青梅竹马的爱情机会。所以,她的爱情只能建构在虚无缥缈的梦境之中。在梦中,她品尝到了现实生活中从未体验过的“千般爱惜,万种温存”,长久压抑的真情终于奔涌而出。这梦境是如此可贵,以至于让杜丽娘愿意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最终病死在寻梦的徒然渴望之中。可见,人的天性很难被外界的总总束缚所磨灭。即便现实世界中很难找寻,也依然会在梦境中体现,甚至更为热烈。那么,强行扼杀的结果是导致更多不幸与悲剧的诞生。
   不难看出,与此前类似的爱情故事相比,《牡丹亭》的爱情基础已不再局限于男女恋情,而是上升到“一生儿爱好是天然”的人性高度。这种情超出了男女爱情的范围,而与汤显祖所处时代的“天理”相对,上升到“人欲”的范畴。杜丽娘仅仅为了春情的驱使,没有爱却可以得到爱,没有情人却可以生发出情人,虽然是春梦一场,却又俨然如真。正如汤显祖题词所云:“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凡此种种,都应归结人的一种本性,这种“天然”的人性正是“至情”主题产生的哲学基础和不同凡响之处。《牡丹亭》中的灵魂相随和起死回生不仅仅象征男女之情的胜利,更象征着人性的解放和胜利。
   (2)在勇于追求中实现“至情”主题的升华。《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并没有在窒息的现实环境中退缩,而是展开了不懈的反抗,彰显出情的伟大力量。她不仅为这场梦中之爱耗尽了生命中所有的能量,而且在阎罗殿据实禀告,争取到了化作游魂的机会。在梅花庵,杜丽娘见到了反复把玩其画像的柳梦梅。身为鬼魂的杜丽娘完全摆脱了当时封建社会“存天理,灭人欲”观念的束缚,大胆地和爱人“幽媾”。但是,戏剧并没有在这种虚幻世界的大团圆情节中结束故事,而是继续展现杜丽娘为“情”而作的斗争。杜丽娘向柳梦梅说明真相,让他掘墓,使之还生。死而复生是杜丽娘为“情”斗争的继续,实现了在现实世界的大团圆。为梦中之情而死表明杜丽娘情之天然,死而灵魂相随表明其情之真挚,死而复生则表明其情之强烈震撼力。但这还不是杜丽娘“至情”的最终结局。杜丽娘在捍卫大团圆的成果上,也表现出果敢和坚定。在“似这般狰狞汉,叫喳喳”的金銮殿上,面对父亲“愿吾皇像金阶一打,立见妖魔“的狠心,杜丽娘在朝堂之上时而情深一叙,时而慷慨陈词,把一部为情而死生的追求演述的那般动人,就连皇上也为之感动,甚至亲自主婚。这也表现出社会对生死之恋的浪漫婚姻的承认与礼赞。而且从这些描写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作者对封建纲常的反感和愤懑。从杜宝到陈最良,从石道姑到胡判官,从阳世到阴间,这一切就是杜丽娘生活的全部空间。《牡丹亭》没有安排双方矛盾“面对面的火爆斗争”,杜丽娘看似没有受到什么人的压迫而致死,却又明明觉得有一种无形的阻力存在。这里,有作者的同情,但更多的是愤慨。所以禁锢极深的杜丽娘反抗也极热烈,做梦、做鬼、做人都体现出至情无限。杜丽娘的“至情”不仅实现了现世大团圆,而且这种胜利的果实竟然还得到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认可。殉情结局的这种现世演变尽管只是汤显祖的一厢情愿,但无疑强化了“至情”主题的社会意义。“至情”的最终结果不是指向单纯的爱情团圆,而是具有了向当时社会官方哲学——程朱理学挑战的意味。
   三、从《牡丹亭》看作者的“至情”理想国
   从《牡丹亭》中我们或多或少能够看到汤显祖的“至情”理想国,他尝试以情施政。当现实社会难以和自身观点融合时,作者便借以梨园小天地来展现人生大舞台的瑰丽画面。在戏剧中恣意尽情地演绎出无情、有情和至情的三大层面和多元境界。他甚至把戏剧的情感作用无限夸大,把戏剧看成是儒、释、道并列的极为神圣的精神活动。在他所有的戏剧中,都再三强调人的情感,肯定人的审美需求,充满无限热情与人文关怀精神,从而让自己用至情来从政的理想换种方式得以实现。在《牡丹亭》中,作者高举真情、至情的旗帜,让皇上为杜丽娘证婚,这说明汤显祖对最高统治者还抱有一定的幻想,期望统治者们能够用“至情”来管理国家。这是汤显祖不同于李贽和达观和尚用偏激的方式硬拼,而期望在文学领域开辟思想解放、个性张扬的新战场的体现,以达到“在戏剧的弦歌声中,把世界变成美好的人间。”

共 399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戏剧离不开情字,以情入手,层层铺开,因情议理,顺理成章。以今人之史见,辅之古文化经典要义,批朱程理学,彰自由天性。理据明快。问好作者!【编辑:汉瓦堂】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906212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汉瓦堂        2009-06-20 18:52:15
  戏剧离不开情字,以情入手,层层铺开,因情议理,顺理成章。以今人之史见,辅之古文化经典要义,批朱程理学,彰自由天性。
走在伟大东方文化复兴的路上.......
2 楼        文友:荷重光        2009-06-20 23:48:07
  澜姐细致入微的分析让小妹赞叹不已啊!没想到牡丹亭竟有这么深刻的以为,看来我以前是亵渎了啊!问好澜姐!
不因虚度年华而后悔。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3 楼        文友:纪开芹        2009-06-21 06:39:12
  呵呵,我也是在慢慢学习。以前上学时就有个想法,把自己看过的书尽量整理一下,发表自己的见解看法。可惜,心有余而力不足。
中国作协会员
4 楼        文友:南山竟然也有菊        2009-06-21 21:59:03
  颇有见地的文字,欣赏学习中。问候。
真诚善良自信,我爱故我在!
5 楼        文友:寒山寺        2010-06-08 19:21:43
  很好,言简意赅,又面面俱到,真的很厉害,我想要,怎么办?
6 楼        文友:仙妮        2016-05-27 23:07:11
  写的好棒!
回复6 楼        文友:纪开芹        2016-06-15 20:11:15
  谢谢鼓励!
回复6 楼        文友:纪开芹        2016-06-15 20:11:30
  谢谢鼓励!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