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浅析诗歌《忆·端午》

精品 浅析诗歌《忆·端午》


作者:草根 探花,18301.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87发表时间:2015-07-15 15:29:13

浅析诗歌《忆·端午》
   “一条江。承载一个诗人的名字
   我在江边,挂艾草,吃粽子
  
   雄黄酒的滋味,浸润着六月
   仿佛母亲的,味道
   飘过树梢,剥粽子样剥开晚风
   吹来艾草的清香,穿过老宅前堂
   贴在黄昏的轩窗
  
   小村的早晨,炊烟争着伸展小蛮腰
   房檐下,露着小脑瓜的两只小麻雀,叽叽喳喳
   我跟哥哥,划拳石头剪子布,争着吃有火腿肉的那一个
   滴落的每滴香味,都砸进我们的血管,骨缝里
  
   而今,一尾轻舟泛过
   我在江边跪坐
   锣鼓仍在,无声而远……母亲……”
  
   在尝试解读友人的这首诗作之前,我想有必要先温习一下关于现代诗的一些概念及观点。虽有班门弄斧之嫌,但因觉得有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的“由头”,也就无所顾忌了。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悠悠几千年,诗词韵香天涯,其中唐诗宋词最具代表性。而现代诗相对于古诗词而言,它还是蹒跚学步的孩童,尚不足百年。这个时间点来自于“五四运动”,也是中国现代诗理论意义上的生日,由此以白话语言为特征的新体诗(区别于古诗词)方才应运而生、蓬勃发展。期间,《新青年》、《少年中国》等刊物担当了新体诗的幕后强大推手,胡适、周作人、刘半农等一批当代文豪更是功不可没。世界上存在过的任何一种革命,包括文学、音律等领域没有硝烟的“革命”,它们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直到今天战斗好像依然没有偃旗息鼓,因不同的观点、角度甚至于喜好等等的影响,现代诗出现过几个不同的派系。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至七八十年代,分别诞生了以徐志摩等为代表的“新月派”,以艾青等为代表的“七月派”,以穆旦等为代表的“九叶诗派”和以顾城等为代表的“朦胧诗派”,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势。《再别康桥》、《在浪尖上》、《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黑眼睛》及《致橡树》等等作品令人爱不释手,不知激励了多少文学青年投身现代诗的创作。经过无数前辈的努力,逐渐形成了对现代诗特点比较统一的认知——形式自由,具有内在的节奏感;意境优美,不乏生动的形象;文字洗练,表达含蓄而灵动;虚实结合,拥有丰富的想象;视角新颖,抒发真挚的情感。从这些方面出发,来品读这首《忆?端午》(现代诗)就显得有据可循、有的放矢了,不过受个人文化修养、鉴赏水平等的局限,以下文字就难免比较粗浅和狭隘。
   “一条江。承载一个诗人的名字/我在江边,挂艾草,吃粽子”作为诗歌的第一小节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既然是第一节,何来承前之说?这里的“前”是公元前三百多年战国时期的楚国,两千多年的跨度仅几个字就完成了链接,干净利索。不仅让古今之间的距离瞬间为零,而且以实引虚——引发读者对历史的回顾,从而心生万千感慨。“一条江。”不由得会使人脑海里显现那条日夜奔流的汨罗江,两岸村舍林立,柳绿花红,水草肥美,鱼戏江涛,好一个江南鱼米之乡。如今,它从遥远的楚国一路走来,洗去了千百年来来战争的创伤,滋养着世代中华儿女的思念。而且,川流不息的江水也浸润着千年文化,使其源远流长、永放光彩。就像诗人笔下的《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充满着浪漫主义精神,何其壮哉?!故而,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就能发挥承前启后的功效,也具备了现代诗文字洗练的一点要求。“承载着一个诗人的名字”,这个诗人不言而喻是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此句举重若轻,用一条万里绵延的汨罗江来承载一个人的名字,看似确实显得大材小用,实则不然。若想准确品出个中滋味,必先了解诗人——屈原,唯有这般,别无他径。屈原本出身贵族,按理说应该安享荣华富贵,无奈他却胸怀天下苍生、期盼祖国强盛。他一生官至左徒,主要负责参议国家大事、酌办外交事宜、执掌国家法度等等,据史料记载是楚国较高的官职,也是专为屈原所设,可见当时颇受周慎靓王赏识。然,为了国家屈原力推变法,眼中损害了楚国贵族的利益,遭人排挤和陷害,于周赧王时期两次流放,受尽人间苦楚。此时,屈原仍然心存希望,不断寻找救国的途径,直到得知楚国首都被秦国攻陷,才心灰意冷。于农历五月初五,纵身一跃葬身汨罗江,终年六十二岁。由此不难得出结论,滚滚而去的汨罗江承载的不是名字,而是诗人博大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他著就的宏伟诗篇。诗句的厚重感刹那间袭上心头,它所包含的意蕴也就高远了许多,犹如看见了立于江边的那位白发老人眉宇之间皆是悲痛和绝望之情,令人心潮激荡而久久不能平复。“我在江边,挂艾草,吃粽子”,以平铺直叙的方式点名了诗歌的创作主线——端午,不拖泥带水。这一句可作两解:之一,“我”穿越时空前往楚国,与诗人屈原在艾草香飘的江边来一次相聚,品尝着香甜的米粽,倾听他的爱国思想,欣赏他千古流芳的佳作,表达心中对他的敬仰之情;之二,今时今日,“我”站立于汨罗江畔,耳边依然江水潺潺,粽香混合着艾香萦绕在鼻翼,然而诗人已逝,徒留一腔余恨,怎能叫人不思念?此句有朦胧诗派虚实相生的特点,历史与现实的转换,亦远亦近;佳节到、人不还,托起了无尽的哀思。此节贵在为文字洗练,有虚有实,意境悠远,可以激发读者无限的遐想。
   “雄黄酒的滋味,浸润着六月/仿佛母亲的,味道/飘过树梢,剥粽子样剥开晚风/吹来艾草的清香,穿过老宅前堂/贴在黄昏的轩窗”。诗歌的第二小节由远及近,时间上从楚国回归现实,人物上由伟大诗人屈原到平凡真实的亲人,但诗意仍是连贯的。“雄黄酒的滋味,浸润着六月”,作者采用了夸张的写作手法,凸显了想要表现的事物,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端午临近,街巷里到处飘散着浓郁的雄黄酒香,家家户户忙着准备过节的东西,热闹繁忙的节庆景象跃然纸上。人们情绪高涨,以至于酿出的酒香包裹住了整个炙热的六月,场面是多么的壮观。“仿佛母亲的,味道”,笔锋一转,轻描淡写的深刻便展现了出来,形象而生动。比喻贴切而别具一格,以两者之间的落差来表现人物形象的高大,在味道里蒸煮情感。如此绵长的酒香,分明就是记忆中母亲的味道,衬托出一种厚重的人间大爱,把母子深情刻画得淋漓尽致。“飘过树梢,剥粽子样剥开晚风/吹来艾草的清香,穿过老宅前堂/贴在黄昏的轩窗”,接下来的三句承接第二句,以写景为主,融情于景。醇厚的雄黄酒香穿过庭院里的树木,沙沙的声响宛若母亲轻轻的呼唤,抬头四下寻觅却不见人影,不由生出几许彻骨的忧伤。这黯然的情绪犀利之极,竟然剥开了阵阵晚风的胸膛,散发出一丝来自于山坡上的艾草的清香。仿佛看见母亲曾经俊秀年轻的脸庞从远处走来,被火红的残阳映在方格子的窗户上,美丽中透着凄然……此处明着写景、暗里寄情。由酒香到母亲的味道,再到脑海里丰满的形象,无一不在表达着浓得化不开的血浓于水的亲情。此节的“剥”字用的较好,有一两拨千金的作用,整体贵在含蓄、生动,通俗易懂。瑕疵在于某些句子过于求全而显得拖沓,比如“飘过树梢,剥粽子样剥开晚风”,可删减为“飘过树梢,剥开晚风”。同时,语言有些直白,缺乏空间感,留给读者二次创作的空间不足。现代诗的创作切记求全,短短数行所创设的意境和表达的内容要远远高于同等文字数量的散文等其它文体,留白则是必须而且关键的。
   “小村的早晨,炊烟争着伸展小蛮腰/房檐下,露着小脑瓜的两只小麻雀,叽叽喳喳/我跟哥哥,划拳石头剪子布,争着吃有火腿肉的那一个/滴落的每滴香味,都砸进我们的血管,骨缝里”第三小节叙事兼抒情。前半部分以回忆为主,给读者再现了小时候过端午的情景,“小村、炊烟、小麻雀、火腿肉的粽子”等等物象叠加在一起就构成了一幅温馨的画面,动静结合,栩栩如生。通过景物的描写来反映那时心中满满的幸福,尽管生活不够富裕,连一个粽子都要争抢,但因有母亲的陪伴和呵护生活永远透着一丝甜蜜和美好。后半部分也就是最后一句,它转为抒情,尤其是“砸”字的运用如神来之笔,力度之大直插心窝。时光一去不复返,只留下温暖的记忆渗入血管、砸入骨髓,真是情之深、痛之切,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诗歌的情感在这一小节达到了高潮,显而易见,从句式的变化就能寻觅到一些迹象。作者在这里使用了长句,唯恐写得不够到位,情感就无从寄托似的。古人云“欲速则不达”,现代诗的创作要求情感能够收放自如、点到为止,留有余地,不然它的艺术表现力就大大地降低。此节整体来说物象太多,有些急功近利,可再精炼。特别建议前半部分用一个句子来完成,不宜太过繁复。全诗的最后一小节只有三句,直指主题——为何忆端午,“而今,一尾轻舟泛过/我在江边跪坐/锣鼓仍在,无声而远……母亲……”。岁月变迁,物是人非,两千多年前的楚国已成为遥远的历史,诗人屈原留在了深深的汨罗江里。那江上飘荡的轻舟就像“我”的魂灵,不知从何处来,又要到何处去,舟轻,而心重。端午佳节,“我”跪倒在汨罗江边,远处是龙舟比赛的喧天锣鼓,身边是一抹怅然的孤影,心事无人诉说。此刻,只能任由思念如潮水般涤荡开去,那一圈圈涟漪里有诗人,也有母亲。此节在情感的表达上极力地往回收,看似抑,实则扬,很好地抒发了对于诗人无限的怀念和对母亲深刻的思念,入木三分。此节贵在文字简洁、意境优美、用情至深,令人有意犹未尽之感。如能在结尾处再一次升华和提炼诗意,使得主题更加突出、情感更加打动人心,则会更好。
   人常说“诗歌是心灵的眼睛”,每一首诗歌都蕴藏着作者的人格魅力。此首作品在语言组织、意象架构、外在格式等方面虽然不能做到完美无瑕,但它的诗意完整、情感真挚、不乏精妙的词句。不但较好地实现了主情这一终极目的,还展现出了作者博爱、善良、扎根泥土的高尚品质,不失为一首佳作。我确信,只要作者用一颗笃爱之心孜孜不倦地追求和耕耘,终有一天会登上现代诗歌的高峰。此乃一家之言,浅尝辄止,谨以与君共勉。
  

共 391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首先介绍了现代诗歌的演变和流派,用现代诗的一些观点带领读者走进《忆端午》这首诗歌,接着作者从历史从文化从诗歌的意蕴,解读这首寄托诗人情感的诗作。我们在作者深刻的剖析中,怀念汨罗江畔傲立千年的歌者,感受作者细腻的情感,刻骨的思念。一首简短的诗歌,作者却用诗歌的理论,诗歌的高度用心去读它,让这首诗雨一样渗入读者的心田,展现了作者诗意情怀和创作才华。【编辑:琴声悠扬】【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50715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草根        2015-07-15 19:46:28
  感谢琴声主编的精心编审,辛苦了。
   送去夏天的祝福,人安,文安!
至少,无愧于文字。
2 楼        文友:康玲        2015-07-16 16:07:00
  这是一首跳跃性很强的一首散文诗,进步了,果然在努力。
回复2 楼        文友:草根        2015-07-16 16:47:27
  问好康玲,这是一首现代诗,只是在第三小节太急于表达,因而趋向散文化,也是很多作者容易遭遇的问题以及瓶颈。
   这也是我写下这篇评的初衷,想借此与各位诗歌爱好者共同思考,以期得到一些进步。
3 楼        文友:铁禾        2015-07-16 19:47:52
  解读诗歌,读出了深意,读出了高度。
铁禾
回复3 楼        文友:草根        2015-07-17 16:02:11
  问好铁合兄弟,好久不见,感谢来读,一点粗浅的认识,请多交流。
   祝福夏安,笔健!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