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传奇小说 >> 靠山村的葬礼

精品 靠山村的葬礼


作者:湖北武戈 进士,10569.3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617发表时间:2015-07-15 23:02:44
摘要:王大嗓子受到请托之后,便辞掉了其他的请托,把朋老二爷的葬礼,列为靠山村的头等大事儿!

靠山村位于大坝河上游,背靠天宝山,是大坝河流域最大的一个村寨。
   “朋二爷走了!”消息立时传遍了靠山村的每一个角落,二爷的葬礼,也成了王都管心中的头等大事儿!
   传消息的人说,正月二十一是朋二爷八十八岁正寿,二爷的两个儿子、六个女儿全都回来给二爷祝寿,二爷高兴得很。那天早上,朋二爷老早就起床,让小儿子给他洗了个头,还特意把那撮蓄了好多年的长须剃得干干净净。
   头发收拾干净之后,朋二爷让小儿子摆开桌子,分三堆数了三十颗苞谷籽,放在桌面上。小儿子知道,老爷子的牌瘾又犯了,这是想打两把牌了。几个女婿一见这阵势,乐呵呵地往桌子跟前凑,准备陪岳父快活几把。
   二爷在五女婿的搀扶下,坐到桌子上首,从衣兜里掏出一副崭新的川牌,往桌子上一拍:“来,陪我玩上几把,看我的记性还差不差。”五女婿知道,老爷子玩了一辈子川牌,对川牌的玩法很有研究,别人手上有几个眼儿几个点儿,他记得非常清楚,胡牌的机会也特别多。
   那天上午,二爷连胡了四把天胡之后,感觉到有点累,就把小儿子叫到跟前说:“清儿,你搬把椅子坐到我跟前,我想靠着你的肩膀歇一会儿。”小儿子就搬了一把椅子坐到父亲的右侧,让父亲靠在他的肩膀上休息。二爷将自己的头,美美实实地靠在小儿子的肩上,笑眯眯地去了另一个世界。
   王大嗓子受到请托之后,便辞掉了其他的请托,把朋老二爷的葬礼,列为靠山村的头等大事儿!
   王大嗓子首先同孝子商量,定下二爷上山的日子、接待的规格以及亲友的知会范围,然后安排葬礼的职事人员,随后,又带着孝子去置办葬礼所需的一应物品。
   正月二十四日,是为二爷出殡的日子,按照靠山村的习俗,二十二日要招待帮忙的职事人员,靠山村称之为“起马席”,内外都管、大小厨房、阴阳先生、坐台戏房、上茶的、热酒的、打杂的、唱孝歌的,所有帮忙的人员都必须全部到场,一次八席,每席八人,职事名单就贴在门口墙上,大家酒罢饭后,便按部就班,各司其职。
   老桂是大坝河镇最有名的知客,全镇的大坝河、小坝河、曹家河、兰河等区域十五个村子和邻近仙河乡的红白喜事都少不了他,大家都以能请到老桂为荣。他前几年也只是在唱孝歌时顺带着当当知客,这几年找的人多了,他也就成了职业性的知客。因为远远近近请的人太多了!他全年几乎都奔忙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中。很多人并不知道他的名字,却都是异口同声地喊他为“桂师”。有老桂在的场合,不仅气氛活跃热闹,而且户主也觉得特别荣耀。
   今年刚满五十岁的老桂,头顶上已是锃光瓦亮的了。但从他那国字形的脸庞上,还能看出他的富态和滋润。他的双手笼在身后,就这么不紧不慢地走在林间小路上,嘴里念念有词地咕哝着,显得很是悠闲。
   老桂的知客当得有名气,不光是他的“酒话”说得好,而且是因为他的“酒话”中蕴含着浓郁的地方味儿。他在“酒话”中既讲古代礼仪,也讲现代政策,什么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和睦邻里、妯娌团结等等事项,他都出口成章,一气呵成!听过老桂“酒话”的人,过后都要回味很长一段时间。上一次,老桂在为一个退休老干部的葬礼说“酒话”时,老桂把一些巴结当官儿的人狠狠地讽刺了一通:“狗子咬的是丑的,人维持是富有的,有些人的骨头是软的,喜欢巴结当官的……”还有一次,老桂在一户丧家,看到拿出来的猪蹄膀上附着黑黑一层粽毛,鸡腿上还竖着几根硬硬的羽毛时,老桂张口就来了几句:“孝家请的广东师(大坝河一带都把厨师叫‘广东师’)手段真是高强,猪蹄子做得活蹦乱跳,土鸡子也能做成凤凰,活人吃了长命百岁,死人吃了也能还阳……”把客人惹得哈哈大笑!
   起马席是葬礼的关键,也是老桂为朋二爷主持葬礼的开门调,老桂早早地去了朋二爷家。王大嗓子老早就让厨房备好酒席,老桂一到,就被扯到屋里的酒席上,由朋二爷的两个儿子和王大嗓子陪着,慢条斯理地吃喝着。
   老桂在屋里的酒席才罢,外面已经安排帮忙的入席了,老桂也被安排在其中一桌的上席坐定。老桂左右看了看,这些来孝家帮忙的人他基本上都认得,只是叫不上来每个人的名字。老桂就这么一看,心中已经有了数。这里的规矩跟老桂家乡那一片儿基本上都差不多,干果盘子后面是凉菜,凉菜后面是小炒,小炒后面又是四干四汤的荤菜。蹄子碗儿上来时,上面还扣着一个碗,这个意思是孝子到席前讲礼的时候了。管事的在场子边上点燃一挂鞭炮,鞭炮的声音刚结束,老桂从席上站起,慢步踱到孝子前面开口说道:
   “炮子一响,弄得我慌里慌张,本人水平有限,没有进过学堂,说不出个啥名堂,还请诸位一个原谅。孝家住的好屋场,住在盘龙山顶上。只因孝家老父身亡,奉请大家前来帮忙,忙要帮好,要图个名望,人人有父母,个个有爹娘,这好比换手抓背、换手抓痒。刚才,管事跟我介绍了情况,这次帮忙的人员不算广,大部分人员都在外面打工挣钱,剩下都是一些妇联和老将。有的到西安上了建筑,有的下了煤窑,还有的去了天津板儿厂,因此每个人都是身兼多职,一个顶俩。我在席前大致一望,每个人都是相貌堂堂,文化不浅,水平也还相当,年长的在过去上过几年私塾,年轻的也都进过学堂,还有的也在前几年扫过文盲。执事名单贴在墙上,请你们自己到跟前仔细一看,过细一望,自己该干哪一行,都要各就各位,敬业爱岗,千万不要忽忽闪闪、躲躲藏藏。调席的要把桌子支得稳稳当当,可不要弄得摇摇晃晃;端菜的要走好每一步,可不要把油汤油水泼到客人身上;洗菜的要把菜择得干干净净,可不能在菜里夹些棍棍棒棒;尤其是做饭的,要把米淘得灵灵醒醒,可不要让米里头的石子把牙齿硌得叮铃光啷,饭要做熟、火要适当,不能是上面生、下面煳、中间又含浆,客人吃到肚子痛,大家脸上也无光。大家争取把忙帮罢以后,每个人都得一个口头表扬。话不多说,言不多讲,孝子敬酒,是理所应当。本人交代不到,检点不详,只好叫孝子当面下礼,感谢各位乡党。”
   老桂说罢“酒话”,正准备绕回到自己所在的席位,却被几个帮忙的小伙子一把扯住,硬是喂了几块肥肉到老桂的嘴里,弄得老桂满嘴朝外流油,惹得大家哄堂大笑。老桂也不恼怒,他知道这是当地的规矩,也知道这是大家对他的认可。尽管他表面上装出一副吃了大亏的样子,心里面还是乐滋滋的:“要死的,硬是把老汉我整惨了啊!”
   一个在朋二爷葬礼中帮忙的中年人告诉我,他听过老桂的“酒话”不少于一百场,没有听到过相同的内容,也没有见他打过顿或者慌过场。他说老桂平时走路都在咕哝着“酒话”,肚子里的酒词儿是一串串的,不晓得有几多!
   二十三日上午九时开始,参加二爷葬礼的客人便络绎不绝、川流不息,二爷的大儿子和小儿子捧着二爷灵牌,向前来吊孝的每一拨客人叩头谢礼,陪着客人转灵、烧香、祭奠。
   在朋二爷的葬礼中,女儿女婿的奠礼,是葬礼中的重头戏。
   上午十一时,二爷的六个女儿和女婿举着花圈、抬着灵屋、挑着祭礼,细吹细打地来了,他们在五女婿的指挥下,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到灵堂祭奠岳父亡灵,外面帮忙的人员,帮着挂起了绒布大匾,大匾遮住了正檐墙,上书:“想见音容云万里,思听教诲月三更”。
   朋二爷的五女婿,对各地的乡风民俗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细心地观察了岳父葬礼的全过程,前前后后竟然有六十多套仪程:开歌路、烧更纸、奠酒、掩殓、破土、安五方、还阳、出灵、起灵、落祀……这比《春秋礼记》的中丧葬礼仪只少了几个仪式,这使他对总都管王大嗓子多了一份敬佩之情!
   下午三点半,待客的酒席正式开始,一排子十席,客人自己围席而坐,没有计较上下席之分。这是靠山村的习俗,红喜事要有知客安排座次,白喜事则不用安排座次。说老实话,也安排不过来。客人坐席的时候,老桂转着看了看,有亡者的女子、女婿,还有亡者的孙女、孙女婿,有本村的客人,也有外村的客人,穿的是红红绿绿,有模有样,屋里屋外,闹闹哄哄。酒宴进行到一半时,炮子在道场坎边响起,两个孝子也已到席前站好,老桂不慌不忙地边走边说:
   “炮子惊动,几席的亲朋,老者的尊辈,平肩的弟兄,花费了银钱,耽误了金工。孝子今日为父登山,请的阴阳,龙山观看,吉星到相,贵人到山,惊动了远远近近亲戚六眷,高伐龙步,前来吊唁,情深似海,义重如山。尤其是孝女孝婿,舍得花钱,花圈灵屋,迎风直颤,猪头四蹄,又把扁担压弯,孝女子头顶贡香馍,孝外甥手捧金银山,孝女婿陪着点子戏房,热热闹闹来到府前,各色礼物拿得多,现金上了好几千,门头上高挂一条大金匾,围着房子绕一圈,孝匾的上联写着‘岳父大人千古’,下联又写着‘孝女子女婿沉痛悼念’。一方面是尽了自己的孝念,也给孝家挣足了脸面。大家今日来到这里,都是请不到的贵客,按理都应当坐在首席上边,只可惜这里条件窄便,东西办得不全,是茶无好茶,烟无好烟,场地太小,无处坐站,茅屋草舍,也无处安眠,孝子感到非常抱歉。好在大家通情达理,一不穷讲究,二不乱抱怨,孝子有心到席前给大家斟上几盅寡酒,万望大家不要客套,尽量做到盅满盅干,大家酒罢饭后,都莫急到回转,家里再忙,也不靠这一至半天,你们或者是啪古今,或者是打牌玩,不知不觉,就到明天,明日吉时一到,还要有劳大家,热热闹闹地把亡者送上龙上,亡者进入兴隆地,再请驾回转,久后的亲朋,各位的府前,少者登金榜,老者添寿元,孝子闻讯就到,驮桌子借板凳,上烟倒茶,保证是努力上前,绝不偷懒。由于本人读书不多,水平有限,交代不到,检点不全,只好叫孝子当面,叩头拜参。打杂的,上热壶喽!”
   朋二爷的两个儿子和六个女婿连忙下跪叩头,旁边的客人赶忙将他们拉起,戏房的李老四师徒俩呜哩哇啦地吹了一曲《上山柳》。
   操办葬礼是一门学问,没想到王嗓子这么个粗人,竟然有这么深的学问!
   朋二爷的亲友们都议论说:“二爷的葬礼,是靠山村最风光的葬礼,二爷这辈子呀,值了!”

共 391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玩牌累了,八十八岁高寿的朋二爷靠在小儿子肩膀上歇了一会,笑眯眯地去了另一个世界。人一辈子哭着降生笑着离去,子女孝顺、家庭和睦,可谓真正的白喜事了。老爷子“修得好”。文章取材于一场葬礼,时间、事件、人物、环境详尽,流程安排井井有条,以老桂的“酒话”最具特色。小说之中民俗元素浓厚,是一场具有代表性的葬礼,是靠山村的葬礼,更是精神的葬礼。推荐阅读。【编辑:凌泽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50717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凌泽风        2015-07-15 23:05:32
  再次编辑武戈老师的文章,拜读学习了,按语不到之处还请见谅。
闲杂人等
2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5-07-15 23:13:56
  谢谢凌老师选编此文,辛苦你了。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3 楼        文友:随玉        2015-07-16 12:36:59
  特喜欢老师的文章,拜读大作!
4 楼        文友:上官欢儿        2015-07-16 15:41:05
  小说描写了靠山村最风光的一次葬礼。其中民俗民风极具特色,特别是老桂的“酒话”原汁原味,耐人品读,欣赏并学习。顺便多说一句:“岳母大人千古”应该是笔误,最好是修一下。问好武编和凌编。
上官欢儿
回复4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5-07-16 22:09:31
  谢谢欢儿老师的关注,也谢谢您帮我勘误,紫玉主编已经帮我改过来了。
5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5-07-16 22:06:43
  谢谢紫玉主编帮我改过来了,问好紫玉,问好欢儿,问好短篇组的全体老师们!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6 楼        文友:林小白        2015-07-18 23:58:23
  一场葬礼的安排有时候堪比指挥战场上的千军万马,想要有条不紊,也是要下一定功夫的。武戈将朋二爷的葬礼安排得井井有条,让人佩服。武戈对民风民俗的了解,也让人佩服。每一个节骨都安排得很到位。特别是老桂的“酒话”,王嗓子的学问……
   小白拜读
   问候武戈!
回复6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5-07-19 21:23:28
  谢谢小白的精彩点评!其实,我感觉这篇小说就是对我岳父的葬礼作了一次如实地记录,没有什么技巧可言。倒是应该向小白老师好好地学习啊!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