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雀巢】厚朴村庄的笑声(散文)

编辑推荐 【雀巢】厚朴村庄的笑声(散文)


作者:陈俊文 童生,580.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40发表时间:2015-07-16 06:37:06
摘要:创业,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其中的甜酸苦辣、曲折坎坷,只有创业者才知晓。本文讲述的是湖南省桂东县圳口乡一位叫李本春的村民,利用桂东的荒山种植厚朴药材创业致富的故事,不但自己种植,而且还带动当地村民种植,把昔日的荒山变成了“绿色银行” ……

初夏的一天,我随桂东县摄影协会和林业部门的人到增口乡金兰村铁山组采风。
   车子沿着崇山峻岭中的一条山路朝着铁山驶去,这条乡村公路,给我的印象是纤细,蜿蜒,崎岖。过了鸟岭脚路段后,惊叹的是车窗外满山满坡的厚朴,一株比一株粗壮、挺拔,树叶铺天盖地,枝叶间的厚朴花儿舒展,有的花白如雪,有的呈鲜红色。
   漫步村庄,巧遇了三三两两的村民在村庄砍伐和运送厚朴。一担担,一捆捆的厚朴树皮,由村民或挑,或背,或用摩托车载来,在一幢农屋门前的土坪里过磅。
   这些务工的山民,有的来自金兰村铁山组、鸟岭脚组,还有的是江西遂川县高坪镇白沙村村民,他们早出晚归,来这里打工,如是步行要一个小时,而骑摩托车大约只需20分钟,一天的收入,男劳力上百元,女的六七十元,最多的还可以达到140元呢!
   浑身汗水,脸上却写满笑意的村民说:“搭帮李本春,农村里的人多了一条赚钱的门路。”
   李本春何许人,凭什么赢得了群众的赞誉?
   我在村庄进行了一番采访。
  
   (一)、一个村民的“厚朴”梦
  
   李本春,1951年出生,桂东县增口乡金兰村铁山组人。
   铁山地名的来历,传说跟山岗上发现铁矿有关,但因铁矿品位低,村民便停止了开采。而今,因了这满山满坡的厚朴,又有人喊“厚朴村”。
   金兰村,过去很穷,全村800多口人,全靠老祖宗留下的那丁点土地,耕种水稻,养几头生猪,养几只鸡鸭生活。铁山就更穷,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仍然没有电,更不用说电视,电话了,照明靠煤油灯,松枝,蜡烛。小孩上学没有书包,书及学习用具靠一个塑料袋来盛装,多数人家交不清学费。一年当中,多数时候,大人小孩打赤脚。
   1982年的一天,增口乡召开了一次党员会议,在分组讨论上,没有读过书的李本春提出了一个改变村庄贫困的建议——在金兰村的山山岭岭种植厚朴,干一二十年,种上一万亩,以后,每年就可砍1000亩,可获利60万,这完全可以改变村穷民困的状况。可是,由于种种的原因,李本春的建议没有被采纳。
   尽管如此,李本春还是想着种植厚朴。
  
   (二)、在荒山上安“家”
  
   铁山组分上铁山和下铁山。挨近鸟岭脚组的地方叫“下铁山”,山顶上喊“上铁山”。
   上铁山,过去是荒地。村民去那,得走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有20余公里路程。大集体时,乡里在那里办牛场,后来,又种天麻、茯苓、玄参、人参等中药材。遗憾的是一茬人来了又走了,反反复复七八次,乡里不但没有收到经济效益,每年还倒赔了几千元进去。
   乡里对那山高路远的“瘌痢头”一筹莫展,而对厚朴情有独钟的李本春却总想承包一块山地,1987年冬,李本春把家搬到了那里,原来关牛的破烂房子成了他的“新家”,他开始了种植厚朴的人生。
   而在此时,村民不理解,有人冷嘲热讽挖苦他,也有人说风凉话,说他想出风头。李本春天生性格犟,认准的事儿,即使九头牛也拉不回。他早出晚归,炼山,挖土,整土,种植厚朴,生活相当艰苦。要购买生活用品,得走5公里,小孩子上学要行走7.5公里。山中又没照明用电,更没有电视可看,而且来深山的村民极少,他和家人在山里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寂寞生活。
  
   (三)、昔日荒山变身“绿色银行”
  
   李本春种植厚朴的诚心引起了林业部门的重视。
   1992年,县林业局付给增口乡30万元承包费,承包铁山2000亩山地30年,李本春被聘请为林业部门的职工,为林业部门种植和管理厚朴。当年,林业部门提供苗子,李本春既自己造厚朴,又组织劳力造厚朴,每造100株厚朴得2.5元,次年又造了400亩,林业部门付给了5.8万元。几年的努力,荒山着上了厚朴绿装。
   苗子种下去了,可烦人的事也来了。一是雇请人种植厚朴,劳务工资很难及时兑现,林业部门计划给的,由于种种原因也没有及时到位,村民吵吵闹闹要钱,他只好向亲戚朋友借钱,向银行贷款支付,后来还把家中的猪、牛和鸡、鸭都抵给了人家。二是上铁山与江西遂川县高坪镇白沙村山岭相连,本村和邻村的不少村民,习惯把牛放在山上,一放就是几个月,这难免给厚朴造成损坏。为了管护好厚朴,他不得不打墩,编制篱笆,种植竹子来围界,有时不得不强行驱赶。这样,他得罪了不少的村民。
   为了改变上铁山村交通闭塞的状况及考虑厚朴出产后能运送出去,1993年,林业部门在铁山修路,李本春以每公里3万元和4万元的包干方式承包了通往上铁山公路,几年下来,他组织人员修路,一条长8公里(其中6公里4.5米宽,2公里6.5米宽)的公路终于修成。
   就这样,李本春艰难而又辛勤地耕耘着,厚朴长势喜人,2002年,第一批厚朴树皮下了山,卖了24.6万元。
   于是,金兰村庄沸腾了,村民纷纷在山上种植厚朴。如今,全村厚朴达一万亩。其中种植厚朴80亩以上的3户,40~50亩的7户,30亩的4户。李本春除看管林业部门的厚朴外,他个人名下有1000多亩厚朴,他的厚朴种到了江西遂川高坪镇白沙村。江西遂川县高坪镇白沙村村民骆德林,也受影响,在李本春指导下,种植厚朴1000多亩。
   因了厚朴,穷山村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增口乡用林业部门支付的30万元承包费,兴建了学校。铁山组16户人家,拥有摩托车21辆,汽车2辆,在县城购房子的有6户,在广东购买房子的2户。每户农家拥有电视、电话、手机。近年来,沙田,汝城,还有四川的妙龄女子也嫁到了往日的穷山沟来。
   厚朴村庄——铁山,昔日荒山如今变成了绿色银行,乡亲们银铃般的笑声在山岭上空荡漾。
  

共 223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人物通讯着实感人。首先是主人公感人,凭着智慧、毅力、勤劳,硬是把昔日荒山变成“绿色银行”,使穷山村里的人们过上了富裕的日子。中国农村发展还不够平衡,还有落后的地方,要发展,要使农民富裕起来,急需有李本春这样的人物。所以作者写作此文很有现实意义。其次,本文在写法上也很有借鉴意义。材料剪裁恰到好处,三个小标题的内容虽然都是表现李本春的,但第三部分较为详细地写出了李本春克服了种种困难,办了诸多事情,以及收到的成效;前两个部分则较少着墨。这样,主次分明,短小精悍,干净利落。另外,作者的开头是从采风时所见乡亲们采集厚朴的场面写起,领出故事。这样,行文自然,引人入胜。推荐阅读。编辑:野鹤闲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野鹤闲云        2015-07-16 06:42:44
  李本春的故事很感动人,中国需要更多个李本春!
回复1 楼        文友:陈俊文        2015-07-16 09:59:25
  感谢文友野鹤闲云评点!向您问安!
2 楼        文友:邵魁先生        2015-07-16 07:10:01
  李本春把昔日荒山变成“绿色银行”,使穷山村里的人们过上了富裕的日子.好样的!
回复2 楼        文友:陈俊文        2015-07-16 10:00:20
  谢谢邵魁先生的关注!多保重!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