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海蓝云天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海蓝】天作塘的月光(散文)

编辑推荐 【海蓝】天作塘的月光(散文)


作者:清泉之韵 进士,8876.3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89发表时间:2015-07-16 08:31:40
摘要:曾经的天作塘一直是我难以放弃的向往,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炊烟,还有那里的月光。


   来深整整十年,与故乡分多聚少愈来愈远了,时不时地会想起少年时的天真了也自然就不会忘记那时我和父母兄弟共同度过那苦难的年成。无论岁月怎样的流逝,身处何方,我都不会忘记故乡的山水,也不会忘记故乡那一轮明月的模样。
   仲夏的午后,吹着徐徐的南风,加上刚才的一场雨,终于将这暑热驱走。一个人,再次走在故乡的山路上显得格外的清静和凉爽。就在那个月上旬的夜,还未亮灯就能看见半个月亮从东山爬上来,随着中旬的临近,月出渐渐延迟,却愈来愈圆,愈来愈亮。每逢这样的夜晚出去了就不想回来。
   在习习凉风下,星儿低垂,月儿高挂,山塘里滟滟的水波在夜风中慢慢荡漾开来;水杉之下飘出无数的银色光影,疑似一群星星掉到了水下。到了十五夜,月亮渐渐地从东边的山顶出现而慢慢升高时,绿荫下,草丛里,山塘两岸就能听到大人的大呼小叫,和孩们的嘻笑哭闹。然,今夜似乎听不见,这样场景没有了。我悄无声息地掖了掖T恤,系了系鞋带,一会儿登上歇会走茶亭,一会儿穿梭于丛林里,沐浴在繁星簇拥,清晖蕴韵天空下。
   沿着山路一直向西走,穿过寂静阴凉的古驿道,长满青苔的石拱桥;这条小路白天走的人很少,夜晚自然就更加寂寥,就连那土蝉的微吟也能听到。从山颠俯瞰,山塘就像一把大大的葫芦,安然静卧在山窝,塘的四周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扬起涌涌绿波。塘水中还倒映着名贵的山茶和老经藤的蓝花。在弯弯延延的山道两边,全是举木,跟那些油松,银杉等相比,举木和橡木最为挺拔,树梢直插云天。在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点害怕。今晚却很好,宛如另一番情景,虽然月光是淡淡的,却能闻到炊烟的香馨。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无边的大山。被雨水洗刷过的灌木丛,在我的眼前晃动着银灰色的细细碎碎的影,薄如轻纱的雾,好似一双大手轻轻的蒙住了我的眼睛,塘水中的倒影在我面前或暗或明,时隐时现。今夜的月光虽然不是满月,天上却没有一丝丝的云,层层叠叠的山峰,彰显出它的高大伟岸,纯洁清明,就像一位伟人向他的庶民敞开的宽阔的心胸。
   无风的夜,月下的塘,虽然看不清鱼儿在水里的模样,却能够感觉到鱼儿突突的心跳。
   月光是隔了树缝照过来的,高坎上丛生的灌木和藤蔓,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楞楞如鬼火,显得有些吓人;月光下的竹林,一根根一行行,宛若翘首以待的观众,期待着今夜出演的月亮和星星;古驿道两旁长满了梧桐,它摇动着肥厚的叶片,好似非要在月儿圆时,展示它高大的身影。水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的合成有如舞台上幻灯般的晃动,将我的心带到那个轻盈舒缓的旋律之中,心情久久都不能平静。
   水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银杉和油松最多。这些树将这口山塘重重围住;只在山道两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儿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梧桐的丰姿,油茶的靓丽却依然深藏月下的烟雾里。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雏鸟的鸣叫,似乎正在向妈妈发出饿了的信号。树缝里也透出来一点淡淡的光,没精打采的,跟渴睡人的眼睛那样。山中的夜说长又短,说短也长,不知不觉就天亮了。这一夜的梦是那样的馨香那样的醉人。山寮以外的清晨,其气温要比山下低很多,如果只穿短袖或者背心会有点冷。但对于我来说,这里才是人间仙境。整个早晨是那样的舒适宜人。月亮走我也走。赏月的兴奋早已没了踪影。上午的时光走得飞快,一转眼就是晌午时分。我离开天作塘踏进了下山的路,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好像是歌咏比赛,你歌唱罢我登场,抑扬顿挫闹丛林;此时的我茕茕孑立,没有人同我对一首山歌说说话,开开玩笑解解闷愁。
   在下山的路上我忽然想起当年生产队釆水浮莲的事情来了。山下沼泽地里放养了无数的水浮莲,是养猪场里主要的饲料来源,采莲成了新社员一项基本的劳动技能。这里说的莲跟苏南一带的莲有本质上的区别;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而我们小时候跟着大人们去釆莲却是单调乏味,枯爱乏情。
   我读过梁元帝的《采莲赋》他在书本里说得多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欋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走过半个世纪,不但无福消受,就连看都不曾看过。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就是令人回味无穷,妙不可言的独处,况且还能尽情享受月下清辉曼妙,疏影横斜水清浅的胜景。曲曲折折的山路,层层叠叠的梯田,全在高山密林里面。蓝天白云下的鱼塘,无数的草鱼都浮出水面,吃草的同时也会从水里探出头来纳凉。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山上渺茫的山歌似的。这时候路边的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它的容颜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在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欋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咯。抬头扬媚环顾四周,山下空落落的,就那百亩肥沃的山坑梯田也失去了当年翡翠般的绿艳,取而代之的是那蒹葭称雄的场面。
   有一位老农告诉我,二十年来的弃农经商潮还未结束,空巢现象还在蔓延,年轻一代总觉得城里的月光大而圆,山里月光暗而小,因为还有相当部分不想回山里来,山里的人还不时地纷纷往外跑。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时代在变,人心所向,再多的星星也抵不过月亮。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无可厚非,只希望外出的后生不要忘记故乡的风,故乡的云,故乡的小路,故乡的月亮和星星。
   ——乙未年仲夏作于故乡
  

共 303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来深整整十年,与故乡分多聚少愈来愈远了,时不时地会想起少年时的天真了也自然就不会忘记那时我和父母兄弟共同度过那苦难的年成。无论岁月怎样的流逝,身处何方,我都不会忘记故乡的山水,也不会忘记故乡那一轮明月的模样。作者的故乡永远留在在心底,那里的山山水水是他无法忘怀的牵念。文章语言朴实无华就如作者的情感一般,简洁明快的文字中,使人了然于心。由于内容上的充实,渗透进主体深厚的人文情愫。在短小的文字里,把故乡写得富有生机,得出人生积极的主题。问好作者,推荐阅读。编辑:锦妤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锦妤        2015-07-16 08:32:32
  无须多说什么,浓浓的情意跃然纸上,文章不因小而简……
我的江山,我的梦想。
回复1 楼        文友:清泉之韵        2015-07-16 22:32:55
  社长晚上好!辛苦你了。问好并祝快乐!
2 楼        文友:红叶秋        2015-07-16 13:44:00
  故乡在每一个人的心里,永远都是那样美好、纯洁。老师笔下故乡的山路,月光,荷塘……更是让人沉醉、向往。读此佳作,如饮美酒,如观妙境,如梦如幻,如痴如醉……问好老师!
文载道,诗言志,不亦乐乎!
回复2 楼        文友:清泉之韵        2015-07-16 22:34:53
  谢谢“红叶秋”老师临帖鼓励!所思所想,通过文字表达出来而已。还望老师赐教!祝您晚安!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