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池塘印记 (散文)

精品 【菊韵】池塘印记 (散文)


作者:丽影千红 布衣,133.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63发表时间:2015-07-16 23:35:15


   曾记得,小时候邻近的村落,各自叫上湾,下湾,中湾,小塘湾,我家便住在下湾。那时候,对“湾”的含意没有多想,以为仅仅是地名代号罢了。长大后,读到金代王特起的《梅花引》词:“山之麓,河之曲,一弯秀色盘虚谷。”才觉得叫“湾”并不随便,才明白“湾”的妙与美。
  
   可不是吗?我们下湾前面是叠错着并顺山势而下的一坡梯田,后面靠着一座小山,院落便在山麓下,梯田旁,想必“下湾”的名字便由此而来吧。
   虽然湾里没有河流,但每湾旁却都有池塘,因而给湾平添了无穷的韵味,真可谓是“一弯秀色盘山谷”啊。
   层层叠叠、逶迤山间的梯田,似玉带缠绕。而那依山旁田的水沟,蜿蜒曲折,迈动着婀娜的身姿向湾里伸展过来,迎接它的便是那被院落和竹林环抱的池塘,池塘长约200米,宽约100米,如一个半圆形的锦囊,塘里的水,滋养着一代又一代湾里的人。
   池塘北面靠近院落的地方,是用青石砌成的一道窄窄的高高的护坎。东西两面都是竹林,东面的竹林大些,西面的竹林小些,像两道绿屏,让池水四季荡漾着绿意。南面则是用石头修筑的高大而厚实的弧形池坎,坎面平整而阔绰,可以容四.五个人并排走,是院落孩子常去玩乐的好地方。塘连着院,水连着湾里的人,池水便荡漾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故事,不仅滋润着湾下的土地,更溢美了湾里人的心情。
   山不在高,有水则灵,塘不在大,紧连着情。带泥的牧草,在水里涮几下,便格外鲜嫩;衣服、用具脏了,拿到池塘清洗,又光鲜亮丽;当你从地里收工回来,来到池塘,不仅洗去了粘在脚上、腿上、锄上的泥巴,更带走了一天的疲劳,让人轻松而舒畅;旱天,池水流去,抚平湾下那抹干裂的田地,庄稼不再萎靡……
  
   池塘没有江河的澎湃,更没有海的壮阔,但在那一圈一圈微微扩展的涟漪里,却荡出了一曲曲甜美、欢欣的歌声。
   然而,池塘也有时休眠,干涸地修整一个冬天。而冬刚过,春雨便踏着叮叮咚咚的脚步及时地来了,沿着沟渠进入池塘,干渴了一个冬的池塘便张开大嘴,痛快地喝着甜润的雨水,几场春雨后,池塘的水又丰盈起来了,又泛起了美丽的涟漪。
   池水吸引着北面的院墙上那曲曲弯弯的葡萄藤,从墙里爬到墙外,越过禁锢,吸吮着池水的灵气,藤萝上,叶子们似乎在张开浅绿色的唇微笑,或撑着小绿伞在眺望------
  
   池塘东西两侧的大、小竹林,则伴着徐来的春风,摇曳身姿,沙沙沙,嘻嘻嘻,此唱彼和,为蓝蓝的池水欢歌。
   不用多久,池中间的荷叶又悄悄地串出水面,仰着脸儿,躺在水波之上,惬意地摇曳着。又不用多久,高挺出水面的荷杆举着微卷的荷叶,像戴礼帽的绅士,彬彬有礼地向人们招手,这一幕一景,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南朝诗人徐陵“嫩竹犹含粉,初荷未聚尘……”的诗句。
   石滩边,梯坎旁,水浅的地方,簇拥着脑袋胖乎乎、圆溜溜的小蝌蚪,它们惬意地摇动着丁点儿大的尾巴,憨憨地游。再看那鸭子和白鹅就更欢了,比着伸长脖子,呷呷呷、嘎嘎嘎地叫,悠闲地在池里游来荡去,这又使我想起了当年骆宾王写下的诗句“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如果说春天的池塘是一首欢快的歌,那夏天的池塘则是一首韵味清新的诗。
   夏天,碧绿的荷叶几乎铺满了整个池塘,荷花们亭亭玉立,尽展芳菲,粉的娇媚,白的清雅,都落落大方地散落在翠绿之间。有的羞羞答答地半开半闭,含蓄优雅地微露香唇,也有的豪放骄傲地尽展姿容,还有的似心事满满,紧锁心扉……难怪苏东坡有这样的诗句:“霞包霓荷碧,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重重青盖下,千娇照水,好红红白白……”又让我记起朱自清先生那形容荷花“袅娜地开”、“羞涩地打着朵儿”、“刚出浴的美人”的优美句子。难怪引来蜻蜓为它们狂舞,青蛙为它高歌。
   年幼的我不会洗衣,总爱屁颠屁颠地跟着母亲到池塘边,坐在石滩上,痴痴地看着池塘的一切,荷叶的翠绿,荷花的迷离,蜻蜓的舞蹈,青蛙的歌声,使我久久不愿离去。时而捧起水浇向荷叶,水落在荷叶上,变成一颗颗晶亮的“珍珠”,在叶子上欢快地滚动。我有时还用捶衣棒使劲在水里搅动,荡起波浪以摇动荷叶,看那些“珍珠”乐不此疲地从一张荷叶跳向另一张荷叶,那“珍珠”有时不小心跌落荷叶缝隙,便咚咚地跳入池塘,不见踪影了。我还故意用捶衣棒使劲敲打石滩,知道青蛙会有些害怕,叫声便停息片刻,当你不再敲的时候,青蛙又亮出嗓子“呱呱呱”地叫得更欢。我又有时淘气地用石子向青蛙投去,猴机灵的青蛙便施展泳跳技能,一下子游到了很远的地方,再用力一跳,便弹落到较远的荷叶上,嘲笑般地看着你,得意地又唱起了它们的呱呱歌。水声,蛙声,棒捶声,此起彼伏地荡漾在池塘内外。
   仲夏的夜晚,池塘坎上是院里人们最喜欢聚的地方,人们或带上一张竹席,或带上一张小凳,拿上一张凉椅,往池坎上随意一放,或坐或躺,大人们开始聊天,孩儿们也偶尔来听,但我更多的时候是数星星,看月亮,哪是牛郎星,哪是织女星,北斗星在哪儿,玉兔在那儿,嫦娥又在哪儿,总也数不清弄不明,星星越数越多,月亮里的桂树却越来越模糊,于是便是月朦胧,眼朦胧,呼噜呼噜更朦胧……
   秋天的池塘又是什么模样?自然是多了秋的色彩,多了丰收的欢欣。
   秋雨打,秋风吹,秋霜染,让荷叶的绿不再那么明亮,渐渐变成灰蒙,甚至绿中渐渐有了红色,乃至红色又渐渐蔓延扩展到整个荷叶,但红色也没有自豪几天,又被褐黄色吞噬,渐渐变成褐色、深褐色,灰褐色……院墙上的葡萄叶,池坎上的杂草,还有那飘到荷叶上,荡到水里的荷花瓣,竟然变成与荷叶一样的颜色。只有青青的翠竹,还是那坚定不移的一抹的翠绿。
   池水呢?少了夏天大雨、暴雨的激荡,自然是清澈而宁静了许多,蓝天的映衬下,池水微微泛蓝……池塘内外的翠竹、枯荷、绿莲、还有院落的黄墙黑瓦,勾勒出了别具风姿的和谐秋韵图。
   伙伴们的到来,徒然给这画增添了动感。随着莲蓬的显露,伙伴身影便常出现在池塘边。男孩子胆大,找来长长的竹竿,用绳子把镰刀紧紧绑在竹竿尖上,勾住莲蓬后用劲拉,莲蓬便“咚”的一声掉进水里,再用竹竿伸进,把莲蓬赶到池边,抓起,掰开,取下莲子,迫不及待地往嘴里送,那味道实在不让人恭维,青涩而只有微甜,老人们说吃后能销体内的赃物。吃完后,男孩子们便跑往竹林,挖个小坑,把莲蓬带杆子埋在坑里,在上面盖上竹叶,什么也看不见时,便冲着那些竹叶得意地格格笑……
   深秋,人们在忙完田里地里的收成后,也来池塘,收获池塘给予地特别馈赠——肥美的鱼儿和白嫩的莲藕。
   这一天,不知何人,大清早便打开放水孔,原本沉闷的池水,爽朗地向湾下奔去。大约半个下午,当水只有半米深的时候,年老年少的男人们,就开始拿着鱼罩到池塘捉鱼了。鱼儿们蹦跳着、男人们的身影也随之跃腾着,“快!哪里有!”“看!,这条好大!”“这筐装满了,快抬上去!”,池里坎上,男女老少,嘻嘻哈哈,让心中的快乐尽情流淌。
   收获了鱼儿的欢笑还没有远去,收获的莲藕的欢笑接踵而来。
   当池塘里不深的水彻底放干,露出黑黑的泥的时候,男人们便挽起裤腿,脱下鞋,拿着长长的呈“丁”字形的藕锹,光着脚走向池塘,排成一字队形,挖起了莲藕。手握藕锹向下连插几次,再用手插在泥逢中刨开黑泥,白白胖胖藕儿便显露出来了,虽然而还有些黑泥,但已遮不住它们白色的容颜,不得不让人想到“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
   挖莲藕是力气活,大冷天,不一会儿就出汗,这也许是“樱桃好吃树难栽”的另一种诠释吧。挖藕的人们,累了伸伸腰,用拳头捶捶背,用当下话来说就是“累并快乐着!”
   人们暗暗地互相比着谁挖出的莲藕多,谁挖的个头大,谁挖的完整,甚至有时因互不服气,快乐地争论起来,幸福也在随着汗水与笑声流淌……
   莲藕挖完,池塘终于静静地休憩了,深藏在黑泥下藕根,却又在悄悄地酝酿绿色的梦……
  
  

共 313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湾盈满温馨,一池载承了四季,轮回着,那竹林,风景依旧,经历着春的沐浴,夏的盛长,秋的丰硕,冬的收纳,乡野里谱写着一首弦律,池畔的戏语浓郁乡音,下湾的池塘令人回味,轻轻的述说着,池里池畔满是诗意。笔下有风雨有欢喜,一池清波伴着夜星低语。荷韵莲香入梦里。推荐欣赏[责任编辑枫魂帝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718001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枫魂帝星        2015-07-16 23:38:38
  清新的田野之风,一起去下湾领略山野竹风,荷风舞语,谢谢赐稿,欢迎再投佳作菊韵。夏安
拈月为诗,清静做文
2 楼        文友:叶雨        2015-07-19 01:00:21
  池塘给童年留下了太多的美好,成了那个年代人们赖以生存的地方,不管是游戏还是生活都留下了美好的回忆,用这些优美的文字记录下来,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赞一个!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