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小白评论时间】两个人的心病,一份孝文化的呼唤

精品 【小白评论时间】两个人的心病,一份孝文化的呼唤 ——浅析铁树开花《满囤爷爷的心病》


作者:紫玉清凉 举人,4419.8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418发表时间:2015-07-18 16:45:09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是一个复合概念,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礼仪。从敬养上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即: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
   ——来自百度
  
   一、巧妙布局,扔出包袱
   作者这篇文,无论立意还是内涵,都离不开一个孝道的主题。“百善孝为先”,“夫孝,德之本也”,这些耳熟能详的句子,一向被用来作为界定一个人素质高下的道德标尺。民间俚语也有“不孝父母之人不可交”之说。孝这个话题,已经被论说了千年,沿袭了千年,至今仍是为人所津津乐道,盛行不衰。
   文章标题是《满囤爷爷的心病》,一个即将离世的老人,子孙满堂,生的气息如烛,在风中摇摇欲熄的最后一刻,“满囤两个姑姑家的几个小孩子爹也见过了,现在爹全靠那一瓶营养液撑着啊!身体已经是不行了,可就是闭不上眼,你说爹到底记挂什么呢?”是啊,究竟是什么使得这风烛残年、子孙满堂的老人迟迟不肯咽下最后的一口气呢?
   这个悬念来得非常直接干脆,也极其自然。中华历来是人情大国,对于临死之人的要求都是尽量给予满足的。可是,满囤爷爷对自己的心事儿只字不提,家人们便无从猜测。这时,作者适时挺身而出,介入其中,大手一挥,小包袱一抖:“桂花听了满囤爹的话,嘴角在黑暗中微微地动了几动,最终却没有说出一个字来。”儿媳桂花竟然似乎、好像、仿佛知道些什么。而这嘴角几动却最终无言的状态,向读者传递了一个很微妙的信息,这件事,她是知情的,却难以启齿。这就勾起了读者更大的猎奇心理:公公与儿媳之间,发生过啥不愉快?
   写得漂亮的小说,不外乎懂得如何巧妙地设局,然后让作者带着疑问,心甘情愿地钻进既定的情节中去。这个包袱,设在了读者的心坎上。因为自古以来,家庭矛盾就是最难以决断的,尤其是矛盾的起发点在两个身份最尴尬的成员之间。
  
   二、花开两枝,各表一枝
   文章接下来,作者来了个剑走偏锋,甩手离开开篇所有的情节铺垫,将目光直接转接到满囤爷爷的儿媳——桂花身上。
   桂花受伤了,在医院百无聊赖,伤口处偏偏又奇痒无比。“她的儿媳”,这里必须要提一下,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熬成婆的媳妇,往往会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情绪喷发。桂花会不会呢?
   “倩倩拿着“痒痒挠”贴着桂花的那条断腿顺着硬硬的石膏小心地伸进去,然后很温柔地捏着竹篾一下一下地来回抽送。”“这是倩倩特意为婆婆桂花做的“痒痒挠”。街上卖的那种太宽太厚不好用。”作者没有直接去描述桂花的儿媳倩倩如何孝顺,而是用这些充满镜头感的小句子,将一幕和谐温暖令人看到容易触发泪点的场面描画出来。这些细节处贴心贴肺的描摹,比任何的说教都有力量,可以直击人心最柔软的部分。
   读者可以从中轻易读出,在倩倩的身上,已经完美地具备了孝文化中的三条要素,即:敬亲、奉养、侍疾。
   只是,作者是言者无意,读者听者有心。满囤爷爷的心病呢?是不是跑题了呢?
   估计此时作者心中在一旁偷乐,心说,莫急,列位看官且耐心看下去。
   于是,一切情节都按照既定的方向有条不紊地走了下去。熬成婆的桂花,在下面的章节中全盘被颠覆了好婆婆的形象。
   除却语言暴力,还有行为暴力描叙如下:“抓起饭桌上的一支筷子朝满囤的头上敲去。”“桂花听到满囤爹如此帮倩倩来数落自己,两只眼睛狠狠地朝他剜去。”
   儿媳呢,只一段话便可传神:“倩倩的眼里早已满含泪水,只一眨,便有几滴泪水落在了饭桌上,碎成了几瓣向四周溅去……”
   这是典型的大婆婆小媳妇儿例子。熬成婆的媳妇,在对待自己儿媳的时候,往往会延续上一代的思维惯性,当然也不排除自身本就强势的原因。这是封建社会留下的历史余毒,符合国情。写作就是如此,技巧固然是要有一些,但必须要尊重现实。这种恶习曾在中华大地上广为流行,许多地方戏曲中也多有这样的内容涉及。比如山东的吕剧《小姑贤》;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孔雀东南飞》等等。将封建势力压迫下的儿媳形象刻画得非常凄苦动人。但如今时代不同,这种现象几乎不存在了。当下的时代,物欲横流导致了孝文化的空前缺失,儿媳婆婆之间的关系早已不复当初。
  
   三、如镜儿媳,照亮婆婆
   倩倩等于是一把标杆,从她那里,婆婆桂花在道德上的缺失鲜明可见。她同时也起到了镜子的功效,桂花从她身上看到了自己心灵里的污浊,这种对自己的内视,使她终于低下头来。其实这种审视无时不再,作者用了这样的句子来描绘:“可是时间越久,桂花也就越没有承认错误的勇气。这也成了桂花的一块心病,像压在身上的一块石头,并且随着年龄慢慢地变老越发感到沉重起来。”“要说自己年轻时犯的浑,没过几天自己就意识到自己的错了,可就是因为抹不开脸面,一直没有跟公公道歉,这样一拖再拖,一拖就是二三十年。”这些细节处,桂花内心的懊悔显露无疑,已经慢慢在她心里扎下根,成了绵延多年的心病。
   两个人,一样的病症。而这病症的根源,就来源于一次小小的冲突。他们之间的冲突,一如中国传统家庭矛盾一样,具有典型性普遍性,一直都是民间永恒存在的难题。这些难题的结点有些其实并不复杂,仅是言语性格之间的小摩擦而已,但是因为都缺乏改善的勇气和契机,长此以往,终成心病。
   在倩倩纯净明亮心地的映照下,婆婆桂花“脑子里可就掰扯开了”。但此时还只是掰扯,恰如一锅热水,吱吱冒着热气,距离沸点不远。要想完全沸腾,还需要最重要的那把柴火。倩倩的那席话,便是这样的柴火。她不经意便将婆婆送上了自己审判自己的平台,然后又顺利地点着了那把柴火。“倩倩简短的几句话却触动了桂花的心”,“倩倩,你去找辆三轮车来,我想去看看你爷爷。”这是文章最明亮也最煽情的部分,包袱解开之后,顺势而下的一个煽情剧情非常重要,没有什么镜头会比一个灵魂的善意回归更感人。
   文章结局美好。满囤爷爷虽然逝世了,可他心里敞亮,带着笑容走的。这是民间所谓的善终,也是一个人最大的福报。也对应了孝文化中的最后一项:善终。
   综上所述,这篇文章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主旨并非批判,而是开启了一扇人性救赎与求证人性真善美之门。
   一直以来,文字都是有着修复功能的。从精神层面,道德层面等等,都担负着巨大的责任。许多文,文笔未必出彩,内容未必跌宕,却依然让人感动得热泪盈眶。就是因为它在主题的选取方面,有着切入肌肤之痛,能够深入读者的内心,导出其最柔软悲悯的天性。
   作者这篇文最大的亮点也在于此。它修复的是一种传统的敬老爱幼、宽容仁爱的美德,宣扬的是正能量,取材贴近生活,读来可信度自然高。而且,它突出的主题已经突破了一个家庭的界限,直指当下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具有了教化和启示意义。
  
   四,抛砖引玉,期待更上层楼
   美玉有瑕,文章不错,但也有可待提升的空间。题材和语言方面,过于大众化,缺乏新意。文本的故事性、情节、逻辑上极有看点,只是行文还是略见急躁和粗糙。由于篇幅过短,细节的刻画上便露出破绽,好似一件光鲜的外衣,只是一抬胳膊时,发现腋下开了线一样。细品之下,发现人物形象很具体,缺乏了神韵。神韵从哪里来?是从人物身上延伸而出的,对读者有着较大感官刺激的气场。举手、投足,都有其特定的含义。所以,要深化这些描写。
   《满囤爷爷的心病》,自然要对满囤爷爷做些必要的刻画,可以加入一些他对期待化解心结的镜头。比如,“他躺在病床上,风吹起门帘,发出一丝轻微的声响。他的耳朵忽然动了一下,眼睛也蓦得张开,眼神像午后的阳光,亮起来,转向门口。”我只是做个比方。如果添加这样的描写,是不是让读者更揪心呢?文本也忽然有了活力。那种张望,临死之前心愿未了的张望,是最勾泪点的。
   无论语言还是情节,如果让它们动起来,形成张力空间是最考功底的。希望作者能够在这方面加强一些。
   文章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重温国之传统美德,让混沌的内心得到洗涤与澄清,让孝文化再度成为国民信奉、传承并践行的道德典范吧。
  
   原文链接:满囤爷爷的心病_江山文学网
   http://www.vsread.com/article-567878.html

共 330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个是这篇赏析作品有条理。作者站在一个高度对作品进行了宏观的总体分析,从几个方面深入作品,解读小说在构思、布局、人物的塑造上的亮点和不足。首先让读者对原作有了总体的认识和了解;二是这篇赏析作品有深度。它不是仅仅复述或者简述原作的故事情节,而是透过一个一个画面诠释传统文化中的孝道,从儿孙两代儿媳妇的举止语言中,适时地解读人性的本来和孝道的传承,揭示了作品深刻的主题,探讨了文学应该走什么样的路子,是修复的功能?还是应该具有教化和启示心灵的功效?点评非常的深刻。最后一个是语言生动。作品赏析的性质限制了语言,而本文的语言也是一大亮点。作者在随意自如的讲解中铺开了小说的画面,在生动的讲解中带领读者渐渐走上了一个思想和灵魂的高度,即使对于原文的不足的分析也是严肃活泼,像“细节的刻画上便露出破绽,好似一件光鲜的外衣,只是一抬胳膊时,发现腋下开了线一样”,非常棒!佳作推荐,请朋友们共赏。【编辑:琴声悠扬】【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507181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尾狐        2015-07-18 17:31:11
  作品评析更见功底。紫玉主编好一句“一件光鲜的外衣,只是一抬胳膊时,发现腋下开了线”。与铁树共勉。
回复1 楼        文友:紫玉清凉        2015-07-19 14:34:54
  谢谢狐留评。期待你的佳作再现哦!同时也欢迎你有时间参与我们,快乐写文,快乐江山!
2 楼        文友:凌泽风        2015-07-18 18:42:22
  铁树文友的这篇文章刚好看过,难得紫玉姐百忙之中洋洋洒洒为短篇小说的“小白评论时间”添砖加瓦,让我们看到方向,让后来者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赏析先抛出一个观点,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去一一印证,条理分明,积极向上,很诚挚。最后的意见让人眼前一亮。如果写文章都能够得到这样的评论和指导,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很多人总是局限于一些认知和计较,比如原文小说中“桂花”一直以来的所作所为,与家人的不开心,自己又怎会开心?这么多年过去了,生活在一起,何必呢。提高个人格局,把自己放在一个制高点,善待彼此,着眼更远的地方,一切会更开阔。“爷爷”的心病如此简单而抓人泪点,为铁树文友和紫玉姐点赞!
闲杂人等
回复2 楼        文友:紫玉清凉        2015-07-19 14:36:11
  泽风,你有打算没?对你很期待滴!
3 楼        文友:上官欢儿        2015-07-19 07:33:39
  诚如编者所言,这是一篇非常有条理而且有深度的赏析文章。看这文字就好像看一个优秀的外科医生,看紫主将原文一点点剖开,解析,指出优点也提出不足,然外科医生不仅仅如此,手术最重要的目的是治疗,就像紫主不但指出了不足,而且给出了修改的方向和方法。非常值得学习的文字,还有文字背后那份执着的敬业精神,楷模,当之无愧!问好紫主,琴声老师,还有楼上各位和铁树朋友。
上官欢儿
回复3 楼        文友:紫玉清凉        2015-07-19 14:37:26
  欢儿的评论就是一针见血,厚重踏实沉稳。一看就感觉写这种文是小意思啦。期待你的佳作,我的跟帖,咱们换位……(*^__^*) 祝福欢儿!
4 楼        文友:琴声悠扬        2015-07-19 10:50:09
  第一次编发清凉的文章,粗看一遍就留下了深刻印象,文章条理清晰地评论了小说《满囤爷爷的心病》,细读一遍才深深感受到文章对作品挖掘的深度,不是刻意地拔高主题,而是恰如其分地传递了小说的灵魂和思想,我个人觉得很赞。推荐以后发现这么快就精品了,说明大家有目共识,给清凉赞一个。
精神领域的宽广远比物质力量的强大更令人叹服
回复4 楼        文友:紫玉清凉        2015-07-19 14:40:33
  悠扬的按我看了好久。说实话,看到你出手的那刻,心里就喜欢着。贴心贴肺的按,不仅让人读着醒目,还有小细节处给我新的启迪。这种互动真是很畅快,不说感谢,唯寄祝福啦!
5 楼        文友:琴声悠扬        2015-07-19 10:52:24
  热烈欢迎《小白评论时间》做客作品赏析。对于编辑和作者的写作水平都是一个提升,这个栏目非常的好,也期待小白评论时间写出这样更加优秀的作品赏析来。
精神领域的宽广远比物质力量的强大更令人叹服
回复5 楼        文友:紫玉清凉        2015-07-19 14:43:19
  一定会滴!我们下一篇作品已经在筹备中,不仅要支持小白,还要号召更多的作者参与进来。赏析的同时,也是思考与学习的过程!感谢悠扬支持我们!
6 楼        文友:晨爱        2015-07-21 16:27:15
  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老师对原故事情节复述得惟妙惟肖,轻重得当,即使没看原作都甚是感动;其赏析的深度字字生节,句句有根,让人深思让人醒,这也是源于紫玉老师的一颗孝心所致。我对文章赏析一作,因知识浅薄,语言贫乏,从不敢去尝试,老师的佳作给了我最好的借鉴。欣赏、学习!问好老师!遥祝夏安!
晨爱
7 楼        文友:竹韵清吟        2015-08-25 22:04:55
  读老师的这篇评析之前,我先去看了《满囤爷爷的心病》,再回过头来拜读老师的评析,我只能感叹,两篇都是好文,文字功底之深,实在令人佩服,原文和评析,都是我写不出来的好文字。学习写文的同时学习怎么做人,一举两得!
8 楼        文友:卫斯理        2015-09-26 12:59:31
  哎呀!老大厉害呀!头一次知道剖析文章的文字也能发表。老大作为旁观者从不同角度剖析文章,条理分明,思路清晰。很不错。赞一个。祝你中秋快乐。
卫斯理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