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永不褪色的画卷(散文)

精品 【星月】永不褪色的画卷(散文)


作者:烟月吟秋 秀才,1099.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47发表时间:2015-07-19 13:15:34


   荷花、鸳鸯,也许这些从《诗经》里走出来的东西过于完美了。每一个名字那么叫得富有诗意,想着一对鸳鸯嬉戏于开满荷花的水中。它们彼此相依为命,不离不弃。在娇艳欲滴的荷花中,几茎荷叶下,或游戏或停息。几朵荷花或怒放或含苞。在清澈见底的水面上与山的倒影,或一块巨石瘦硬层叠,相互衬托,互为呼应。偶尔侧头将露着红色的嘴在羽毛里轻轻抖动,一对爱侣眼中充满了脉脉含情之意。想着这一幅十分完美而非常协调的画面,那么的自然,亲切,温暖,幸福。
   这些想象来自书籍里,来自画卷里,来自唐诗宋词里。可我未曾亲眼目睹过那美得让人神魂颠倒,飘飘欲仙的境界。
   在窑洞里陈列着一个老式的柜子,乌黑发亮,看上去很美,古色古香,铜锁铜扣,氤氲着岁月沉淀的厚重,香醇。这个柜子到现在大约有四五十年光景了。是父辈们留下来的,充满了一段或多或少的传奇故事。那便是爷爷在世时,他们的爱情见证,在没有现代人这么开放且浪漫的年代里,那是唯一表达爱情的证据。也许父辈们未曾轰轰烈烈的爱过,但却留在时光的深处里,隐隐约约的能体会到那么一点点甜蜜,一点点温馨。
   在柜子正面画着几朵荷花,一对鸳鸯,从色彩与曲线来看,画师技艺超群,功力深厚,不论从茎叶,荷花,鸳鸯。都突出了那种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姿态多彩,色泽圆润之神笔。
   落款之处赋诗一首:“鸳鸯于飞,毕之罗之。君子万年,福禄宜之。鸳鸯在梁,戢其左翼。君子万年,宜其遐福。季马在厩,摧之秣之。君子万年,福禄艾之。季马在厩,秣之摧之。君子万年,福禄绥之”。从整体诗意来看是写鸳鸯的此则相耦,飞则成双。来描绘夫妻间的百年好合,相濡以沫的恩爱之情。借此诗引起欣赏者与男女者的共鸣,其形成逐渐积淀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为青年男女传授千古不变的伟大爱情。
   除了那些来自于世间万物之灵的东西之外,这是我从家里的木制家具上看到的。从千百年来,在传统的中国。男子与女子之间,受封建社会思想的蒙蔽。在表达爱意时,往往处于羞涩,保守的壮态。因而都是通过文学艺术性展现,达到一定的追求自由,美好,爱的意境。
   所以在古人看来,唯独这荷花能与鸳鸯相匹配,相关联。比如流芳百世的周敦颐的《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爱菊。自李唐来,世人感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有荷花就有鸳鸯,有鸳鸯就有荷花。因为荷花在古人的眼里是高洁,圣洁,清廉,吉祥,吉利。更具有代表寓意,象征爱情,美女,友谊。将荷花鸳鸯组合在一起,更有力的体现了夫妻关系的和睦相处,恩恩爱爱,坚贞不移的纯洁爱情。
   走进村庄里,关于荷花鸳鸯的故事比比皆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各家各户的门上,挂着一条门帘子,洁白的布上有多种五颜六色的丝线绣成的荷花鸳鸯图。在院落里独树一帜,各领风骚。在阳光明媚的春天,微风轻轻一吹,哗哗啦啦,情真意切,流淌着乡村那种纯朴,素雅,自然,清秀之气。你会想着一对相拥共眠的男女正缠绵悱恻,爱意浓浓,耳鬓厮磨。那种美是纯粹的,淋淋漓尽致的。
   村庄里的女孩子,从小就拜师学艺,针线活儿,刺绣扎花,尤为重要。学得了一手好技艺,是一个女孩子最让人敬慕的。每逢春夏秋冬,在农活闲暇之余,常常会有,三个一堆五个一群的女孩子聚集在一起,相互谈论着,学习着。莫非是那些绣啊画啊的话题。从刺绣,织毛衣,纳鞋垫,编草帽,女孩子们学习的聚精会神,津津乐道。生活在村子里的女孩子,个个心灵手巧,勤劳勇敢,善良美丽。从她们的一颦一笑,言谈举止里,从丰满而韵致的身体里散发着一种特有的乡村气息。她们的手工艺品栩栩如生,生动活泼。处处洋溢着她们的智慧,才情。
   二姨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乡村妇女,虽然年过半百,她的刺绣技艺在方圆几百里家喻户晓,万人皆知。喜逢结婚嫁娶之事,二姨就成了大忙人,每日里接纳的全是从邻村八乡赶来刺绣的人们。二姨从来都未曾拒绝过。热情的二姨最终把自己忙碌的一塌糊涂。从不收去一分钱的报酬,这种观念从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一种风范。在所有的刺绣品里,二姨最拿手的是绣荷花鸳鸯。她绣出的图,从线条上,颜色上,搭配的匀称,文理分明,轻重,浓淡,多少。这些极其细微的地方,一丁点儿都不能忽视。刺绣讲究心细,眼细,手细。缺一不可。除此之外还要耐得住性子,心静,不能急躁。俗话说:良性子,慢性子。不急不燥。保持一颗投入的心,才能绣出活生生的绣品。一般女孩子们都心急如焚,做工上就差别很大了。绣了多年的二姨,自然轻车熟路,游刃有余。这与她的性格有密切的关系,加上她年轻时的勤奋努力,给她日后的刺绣生涯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在农村人的眼里,男娶女嫁,是最讲究的,这根据不同的地域与风俗习惯而定。十里乡俗不同,所处的环境更有差异。在我们的村庄里,自古延续着这一传统的文化。一个家庭在贫寒,女子出嫁时,娘家人少不了那厚重的赔礼,虽然没有城里人的家电冰箱,汽车楼房。但区区几十件绣品就把生活给调和的如此多娇,如此丰富。
   每日里看到二姨穿针引线,墙壁上,炕头上,箱子里,柜子里,都是泛着鲜艳夺目的各种各样的线,一把把,一撮撮,整整齐齐。钩针,绣针,顶针,画笔,纸篓,一应俱全。隔行如隔山,不懂得的人看着心烦,乱如麻。二姨将自己的刺绣活儿打理的有条不紊。
   给别人忙碌了大半辈子的二姨把刺绣当作她这一生的钟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她仿佛天生骨子里就有一份灵性,促使她在这方面独占鳌头。
   二姨就两个女儿。一个打工远嫁了江西,很少回老家来。最近一两年里,远嫁江西的表妹回家探亲。二姨见过高大帅气的女婿之后,心里便充实多了,虽然之前,二姨一直持有反对意见,死活不同意表妹这门子婚事。可扭不过叛逆任性的表妹。在无奈之下,承认了婚姻关系。探亲认亲之时,二姨将她毕生最好的一幅刺绣荷花鸳鸯图送给了女婿女儿。女婿从未见过这种东西,看了之后爱不释手。
   表妹临走时,二姨挑选了多种刺绣,让带着回江西去。看着那一件件的绣品,二姨心里又高兴又伤心。她看着远离自己身边的女儿,此刻的分别在她的心里泛起一阵阵伤感。女大当嫁,是人类最自然的事情,二姨擦拭着泪水。看着女儿女婿消失在村口,她老泪纵横,难以抑制母女之间难舍难分的亲情。只能在心里祝福女儿,像那鸳鸯一样长相厮守,白头偕老。
   在刺绣品当中,从古到今。已经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了,延续下来最有名的是苏绣,湘绣,粤绣,蜀绣。其余都是根据地方不同结合这几种刺绣的融合,演变,而形成了特定区域的绣品。在二姨的刺绣里你会领略到苏绣的清雅灵动,湘绣的传神逼真,粤绣的色彩浓艳,蜀绣的紧密柔和。她的针法,线形,色彩都力求严谨,虚实有度。自然绣出的作品堪称上品。得到了大多人的赞赏。
   村子的女孩子在二姨的传承下,大多数学会了一技之长。开始绣出了许多品类繁多的刺绣,与荷花鸳鸯相关的东西更是最为欣慕与青睐的。像鸳鸯枕头,鸳鸯鞋子,鸳鸯被子,鸳鸯荷包。都是洋溢着浓郁的爱情味道。这些勾起人们美好欲望的东西总是宛若春天的百花盛开,生机盎然。
   古人有鸳鸯裘,鸳鸯镯子,鸳鸯刀,鸳鸯剑,鸳鸯楼。可见我们的祖先对于追求美好的东西,把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元素发扬的如此广大,让我们唏嘘不已。
   一花一鸟一世界。男人挥洒笔墨纸砚,总是情深意长。就像痴情王子诗人卢照邻在《长安古意》中写道:“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比月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生憎帐额绣孤鸾,好取门帘贴双燕。双燕双飞绕画梁,罗帷翠被郁金香”。
   又如《国风-陈风-泽陂》里记载:“彼泽之波,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寝寐无为,涕泪滂沱”。一朵如水的芙蓉,给了自然界最唯美的内涵,韵味。同时又留给了世人那么多的敬仰之处。一对鸟的形影相随,征服了多少血气方刚,侠骨柔情的好汉。为之倾心,为之动容。
   荷花啊!你深深的藏在了村庄,藏在了那一缕缕清香里。我沿着村头,漫步在这千百年的村落里,寻觅着那村庄里深处的爱恋。这爱恋犹如那一对不离不弃的鸳鸯。在我们的灵魂世界里像一种不褪色的画,永远开在村庄的男人与女人心中。那么飘逸,安静,清凉,绝美。

共 336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从《诗经》里读懂了荷花鸳鸯的生动寓意。在生活中寻觅荷花鸳鸯的真情故事作以阐述。在自家的老家具,古香古色中的荷花鸳鸯中,有着老一辈爱情的真谛。隐隐约约的能体现着他们一点点甜蜜,一点点温馨。在现实生活中,村里的女孩子们手中的绣活同样是荷花鸳鸯。在她们心里憧憬着无限美好的爱情甜蜜,绣活里又有她们心灵手巧,勤劳勇敢,善良美丽。更有她们的智慧与才情。二姨,是她们中的代表。在绣活中表现尤为优秀。她的绣活,轻车熟路,游刃有余,在村里独占鳌头。为了传承这悠久的历史优秀文化,优秀的绣活,二姨毫无保留地,在村里做好传帮带。当自己女儿要喜结连理时,二姨将自己毕生最好的一幅刺绣荷花鸳鸯图送给了女婿女儿。作者通过对荷花鸳鸯的描写,再现着乡亲们的甜蜜生活,再现着她们夫妻的恩恩爱爱,更突出的是乡亲们的那份天资聪颖。也有作者喜读古诗古词的勤奋与精神。全文字里行间描写形象生动,文字语言丰富,古词作基础较强,抒写条理清晰,古今结合恰到好处,佳作,挺力推荐阅读【编辑文绮】【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723004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文绮        2015-07-19 13:36:18
  今天有幸编辑了吟秋的大作,有些胆怯,小心翼翼才是。作者 的这篇《荷花鸳鸯》一文,内涵饱满,文字功底淳厚,描写条理清晰,布局很合理,全文古今结合恰到好处。文章最后的抒情,代表作者对乡亲们的那份怀念与赞美。荷花啊 你深深的藏在了村庄,藏在了那一缕缕清香里。我沿着村头,漫步在这千百年的村落里,寻觅这那村庄里深处的爱恋,这爱恋,犹如那一对不离不弃的鸳鸯,在我的心灵世界里像一种不退色的画,永远开在村庄的男人女人心中,那么飘逸,安静,清凉,绝美。佳作 学习,学习再学习。
文绮
回复1 楼        文友:烟月吟秋        2015-07-19 14:15:47
  谢谢文绮大姐精彩点评!编按写的很到位,很捧!
2 楼        文友:文绮        2015-07-19 13:38:05
  问候作者创作辛苦了,感谢吟秋支持星月。星月有你好精彩。
文绮
回复2 楼        文友:烟月吟秋        2015-07-19 14:16:45
  谢谢你!辛苦了!
3 楼        文友:文绮        2015-07-19 13:42:01
  感谢作者赐稿星月,吟秋是一个很有创作才能的作者,你坚持数年如一日,敬佩你的学习精神。也希望你在星月丰产丰收,再创佳绩。
文绮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