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李清照:人比黄花瘦(散文)

精品 【流年】李清照:人比黄花瘦(散文)


作者:祖克慰 秀才,1153.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77发表时间:2015-07-22 09:55:44

我常常在梦中,看见大片大片的黄花,在无边无际的黄色背景里,一个素衣的女子,满面愁容,袅袅婷婷地向我走来,她是那么的美,美得让人有点眩晕。这个女子常常在我的梦里出现,可她从没有说过一句话,我也不知道她是谁?
   她为什么总是出现在我的梦中?为什么她的身后总有大片的黄花?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这个女子一定与我有着某种联系。我梦中的美神,她是不是在暗示着什么?公元两千零八年五月的一个夜晚,这个女子再次出现在我的梦中,我听到她断断续续的吟咏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声音渐行渐远,瞬间消失在遥远的天际。
   我终于知道了,我梦中的美神,是我深爱着、仰慕着的女诗人。这个八百多年前的女诗人,她多次出现在我的梦中,是不是,我们有着前世之缘?我想是的。于是,我打开电脑,打下了这样的一行字:“李清照:人比黄花瘦。”
  
   一
   在中国文学史上,李清照占有很重要的一笔。她的词,开创了中国婉约派诗词的先河,是婉约派诗词的词宗。
   然而,李清照的词,总是透着无尽的愁。读着她的词,心中便有一丝莫名的伤感。我常想,李清照的词,适合在绵绵的秋雨季节慢慢品读,只有这样,才能理解李清照,才能读透李清照,才能看到一个真正的李清照。
   柔肠一寸愁千缕。李清照的词是和愁字分不开的。恩爱夫妻两地分居的相思之愁;四处漂泊、家破人亡的家愁;历经战乱、江山沦陷的国愁。她的一生,始终被纷繁的愁绪陪伴着,一缕愁绪一首词,一声叹息一首词,一滴泪水一首词,是愁,伴着她,在文学的殿堂里遨游。
   国愁、家愁、情愁,真可谓万古愁心!
   一个愁字,难道真的贯穿了李清照一生吗?其实也未必,李清照的青少年时代,是幸福与快乐的。
   李清照出生在书香之家,父亲李格非有着很高的文学成就,南宋韩淲《涧泉日记》卷下转引他人评价说:“李格非之文,自太史公(司马迁)之后,一人而已。”这种评价有点夸张,但也足以说明,那时的李格非在文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李清照的母亲王氏,同样出身名门,有着极高的文学修养,《宋史·李格非传》称其“亦善文”。在父母的熏陶下,李清照饱读诗书,奠定了深厚的文学功底。
   值得庆幸的是,李清照的父母十分开明,不像其他的封建家庭那样,将其锁进深闺,描龙锈风,读道德文章,然后待嫁。少年的李清照,是自由的,生活得无忧无虑,这从她初期的诗作中可以看出。如《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剗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一个天真无邪,貌美如花,情窦初开的少女,见到客人时羞羞答答的模样,在诗中生动地展现出来。可以说。少女时代的李清照,世界是那样的纯净透明、生活是那么的充满着诗情画意,生活对李清照而言,天空是湛蓝的天空,阳光是灿烂的阳光,草地是绿色的草地,花朵是艳丽的花朵。生活,充满了阳光和欢笑。
   再看看这首《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在一个黄昏,与朋友品酒归来,沿着绿树成荫的小路,穿过亭台楼阁,也许是酒的作用,微醉的少女,误入藕花深处,荷叶亭亭,莲花绽放,几只鸥鹭因少女的到来,惊得翩翩飞起。这就是李清照少女时代的生活,活泼调皮、无忧无虑、性格活泼的李清照在词中栩栩如声。
   读李清照早期的作品,我感到不可思议。在封建社会里,女子遵从的是三从四德,尤其是大家闺秀,基本是足不出户,在许多古代文学作品和戏剧里,所有的女子的生活范围大都圈定在闺房,或者是在自家的后花园内,可以说,古代的女子,就是养在笼子里的一只鸟。李清照却恰恰相反,这与她的父母宽松的家庭教育分不开的,李格非夫妇的开明,造就了李清照活泼、率真的性格。
   爱情是美好的,它是青春年少的男女人生中最为幸福的一段美好时光。然而,在古代,男女没有爱情,他们的爱情基本上是后天培养的。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先结婚后恋爱。那个时代,男女是不准自由恋爱的,他们的婚姻,靠的是“父母之命媒约之言”,许多的男女为了追求婚姻自由,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甚至是生命。
   在爱情上,李清照是自由的,她的婚姻,与现代人的婚姻一般无二,可以说超前了八百多年。这在唐宋文学史上记载的女诗人中,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爱情,是一桩近乎完美的爱情经典。他们的爱情,从恋爱到结婚,基本上是自由的婚姻。没有西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也没有后来陆游与唐婉的千古悲情;更没有许仙与白娘子为追求爱情的坎坎坷坷。她与赵明诚,可谓是门当户对,情投意合。
   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婚姻,是古代爱情婚姻的典范,两人不仅才华横溢,而且才貌俱佳。据说,李清照待字闺阁时,就名动京城。那时的赵明诚还在太学里读书,得知李清照才貌双全,赵明诚夜不能寐,相思之情可见一斑。
   据《琅娘记》卷中引《外传》,赵明诚小时,一日做梦,在梦中朗诵一首诗,醒来只记得三句话:“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百思不得其解,就向父亲讨教。他的父亲听了哈哈大笑:“吾儿要得一能文词妇也。”明诚大惑不解。他父亲说:“‘言与司合’,是‘词’字,安上已脱,是‘女’字,‘芝芙草拔是‘之夫’二字。合起来就是‘词女之夫’。”由此可见,赵明诚与李清照的婚姻,是天作之合。
   也许是上天给了他们太多的眷顾,也许是一代诗人的横空出世,都需要生活的磨难,李清照后来的生活,融进了太多的苦难。她的后半生,面对了夫妻别离,四处漂泊,情感折磨,江山沦落。在风雨飘摇的岁月里,李清照的心中总有一种无法排解的郁闷,一个“愁”字,像一张无形的网,紧紧地缠绕着她,相伴终生。
  
   二
   在后人看来,李清照的一生,似乎与愁结缘,说不清,道不完的愁始终缠绕着她。
   其实,有些时候,愁也是一种幸福,愁也是一种愉悦,愁也是一种美好的梦和希望。青年时代的李清照,她的愁,就是一种甜蜜的愁。
   这一时期的李清照,新婚燕尔,生活和谐,夫妻两人闲时读读诗书,赋诗作词,偶尔还欣赏欣赏自己收藏的金石古玩。这样的生活,神仙也不过如此。
   看看李清照的词吧,生活是多么的美好啊!请看这首《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教郎比比看。
   买一枝带露的春花,插在鬓角,李清照说:你看看,我与花朵相比,谁更漂亮?婚后爱情的甜蜜,溢于言表。其实,这首词既是在向丈夫的撒娇,又是对自己青春美丽的展示。
   不过,这样甜蜜的爱情,随着赵明诚的异地作官,甜蜜的爱情变成了相思之愁。于是,在李清照的词中,布满了淡淡的愁绪。可谓是:抽刀斩水水更流,忘了旧愁添新愁。当然,此时李清照的愁,是相思之愁,是甜蜜的愁。请看这首《醉花阴.重阳》: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赵明诚在外作官时,李清照十分的孤独,孤独的李清照,并没有像许许多多的留守在家的妇人那样,整日倚门眺望,让思念在漫长的等待中悄然离去。李清照把思念融进了她的词中,把真挚的爱恋,无尽的思念,借秋风黄花表现得淋漓尽致。
   赵明诚收到这首词后,被李清照的痴情所感动,更为李清照的艺术才华所折服。年少气盛的赵明诚在为妻子真情所感动的同时,还有一点的不服气,他想,你李清照能写出如此卓绝的诗作,我赵明诚也能写出。于是,他闭门谢客,苦思冥想,在三天时间内,写出了数十首词,并将李清照的那首《醉花阴.重阳》掺杂其中,请友人点评,友人看后说:“洋洋数十首词,一首佳,三句更佳。”赵明诚问:“哪三句?”友人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赵明诚听后,不觉长叹一声。这个故事几乎人人皆知,但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比翼双飞的一对夫妻,虽然两地分居,饱受相思之苦,但却是苦中有甜。这样的幸福,这样的别离之愁,不是“苦中甜”三字所能涵盖的。
   青年时期的李清照,她的词大多是吟咏美满爱情与相思之苦。在李清照的词中,倾诉别离之愁的词作,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我常想,这样的词,也只有李清照能写出来。自唐宋至今,女诗人层出不穷,但真正能写出这样婉约的词,非李清照莫属。这是特定的历史环境,独特的人生体验与坎坷的爱情所决定的。当然,也与个人的才情分不开的。
   词中少了些俏皮,少了些生活情趣。是的,此时的李清照,已不是天真烂漫的纯情少女,也不是新婚燕尔的幸福新娘,而是夫妻久别后的殷殷期待。新婚不久,赵明诚即离家外出,李清照思念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可想而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借泛舟消愁。“云中谁寄锦书来?”惦念丈夫,望眼欲穿,可谓“家书抵万金”。“月满西楼”月夜思夫,凭栏望眺。“花自飘零水自流”,落花流水不解你的愁绪,自是飘零东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体现了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二人心心相印、情笃爱深。“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相思之情笼罩心头,无法排遣,内心的绵绵愁苦挥之不去。相思与愁情,独守空房的孤独与寂寞充满字里行间,感人至深。
   靖康之乱以前,李清照的愁,多是相思之愁。这种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愁,这种愁滋味是饱满的、丰富的,愁中含着蜜,含着憧憬和希冀。这样的愁,不是悲愁,不是痛苦的绝望之愁。正是有了这种“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愁绪,李清照的词才日见纯正,而且艺术修炼几近炉火纯青。
   太多相思之愁,造就了李清照诗词艺术的不断攀升。也正是这种相思,使李清照的爱情生活过得格外的充实。这一时期,李清照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我想。
  
   三
   也许是李清照的婚姻太过美满的缘故,在经历了幸福的爱情生活之后,上天给她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让她在生活美满的中年,饱受了丧夫之痛。丈夫赵明诚的英年早逝,为李清照的爱情生活埋下了悲剧的伏笔。
   赵宋王朝于公元1127年匆匆南逃,揭开了大宋帝国历史上极为屈辱的一页。为避战乱,李清照离开山东青州的爱巢,与赵明诚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
   南渡第二年,赵明诚被任为建康知府,在建康任上,城里发生叛乱,赵明诚弃城而逃。为此他被朝廷撤职。1129年,赵明诚被召回京复职,但在赴任途中,不幸暴病而亡。
   据说,在与丈夫赵明诚南渡逃亡的路上,至乌江镇时,李清照得知这就是当年项羽兵败自刎之处,不觉心潮起伏,面对浩浩江面,李清照写下了名传千古的《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许多人认为,这首词是李清照是写给丈夫赵明诚的,对丈夫在建康临阵脱逃的批评。这样的理解,不能说是人们理解上的错误,但可以说是狭义的理解。其实,这首词是李清照对朝廷置江山社稷而不顾,视国家和人民的安危为儿戏,仓皇南逃的抨击。
   赵明诚死后,李清照四处漂泊,居无定所,为了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为了弥补感情上的孤独无依。在张汝舟的热烈追求下,李清照再嫁张汝舟。这段婚姻,不仅没有给李清照带来情感上的依托,而且给李清照的感情生活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毁了李清照一生清誉。
   李清照与张汝舟结婚后,矛盾很快就出来了,而且迅速升级。李清照发现,张汝舟与自己结婚的目的,并不是爱她,而是为了她手中的文物字画。李清照当然不愿让赵明诚与自己用一生的心血收藏的文物落在一个卑鄙小人之手。于是,张汝舟心怀不满,多次对李清照施以暴力。为了摆脱张汝舟,李清照决定与张汝舟离婚。
   在中国社会里,只有男人休妻,哪有女人休夫。所以,离婚的主动权在男人的手中,就算婚后夫妻感情不好,甚至遭到家庭暴力,妻子也只能忍气吞声,听天由命。特别是宋代,法律明确规定,夫妻感情不合,作妻子的,不能主动提出离婚,如果妻子提出离婚,也必须要由男方写出休书,离婚方能生效。李清照要离婚,张汝舟的所有打算就落了空,张汝舟当然不同意。
   无奈之下,李清照决定告发张汝舟。妻子告丈夫,这又牵扯到一个法律问题。宋代的法律规定,如果丈夫获罪,妻子就可以合法地与丈夫离婚,并且可以保留自己的财产。但宋朝法律还规定,妻子告丈夫,就算丈夫有罪被判处刑罚,那么,妻子也要坐牢两年。

共 750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具有独特才华,古代奇女子,她的一生为愁绪贯穿,用词书写了壮丽的人生篇章。李清照出身书香世家,父亲李格非对经书造诣颇深,并对词章擅长,母亲出身名门,同样具有极高的文学修养。李清照天资卓越,勤奋好学,吟词诵文,还未出阁便名动京城,也因此赢得才子赵明诚的仰慕,两人终成眷属。李清照开始了美好的爱情生活,一首《减字木兰花》可以一览无遗她内心的甜蜜与满足,但这种甜蜜很短暂,随着赵明诚的异地做官,李清照便开始了她愁绪的一生。《一剪梅》吟诵美满的爱情和相思之苦,由此可以想象李清照的孤独,她婉约的诗行里表达着她无尽的相思与期盼。太多相思之愁,造就了李清照诗词艺术的不断攀升。公元1129年赵明诚在回京赴任途中暴病身亡,李清照四处漂泊,居无定所,情感无依,为了生存,李清照再婚,但这段婚姻没有给李清照带来幸福却给她添了更深的愁绪。她的再婚是她人生的悲剧,迅速离婚后,她的愁已不是闺中之愁,也没有了相思之愁。国破家亡之愁,一直笼罩在李清照的心头。她在乱世中生活,却胸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留下《声声慢》的深深愁绪,表达了女词人的忧患。公元1155年千古第一奇女子庄严离世,那满山开放的菊花突然枯萎。读完全文感慨不已,李清照的一生被愁绪贯穿,每一个人生的片段都用愁字记录,这个伟大的女词人为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很重要的一笔,她的文学成就和心胸为后人赞叹,这也是作者在开头梦中时时出现的缘由之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崇拜和敬仰,一篇很有深度的好文章,推荐赏阅。【编辑:清鸟】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1029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清鸟        2015-07-22 09:57:08
  叙述详尽,了解一代女词人李清照,受益颇深,感谢作者赐稿流年,祝您愉快!
愿与你在茫茫人海中保留一份纯真与美好
2 楼        文友:临风听雪        2015-07-22 21:34:47
  虽然今天的文人们对李清照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多半都是从她的词作中肤浅的了解她,读完作者的这篇文,不由唏嘘。
   从作者的文中,李清照被后人誉为“婉约词宗”、“男有李后主,女有李易安”等这些赞誉,真的是不为过的,她的个性她的词,读后让人既迷恋、又哀怜。我们从此文中看到,少女时候的李清照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婚后的李清照是丈夫倾心的挚爱,这一切,让曾经的词宗觉得自己就是上天的一个宠儿,或许就因此,造就了她个性中的一些小小的张扬。靖康二年,那些美好的岁月却宛如远去了的春天,成了她颠沛流离中最美的回忆。
   我们从作者列举的一些词语中,感觉到了词人的愁,是多个角度的,从最初的闲愁、相思愁、到最后的家国愁,无不表达的淋漓尽致,而易安的词,多是写愁不言愁,却让读者读后,留一怀的愁绪。作者就是抓住了易安的这个愁字,来讲述文中主人公不平凡的一生,从而也让读者读到了命运曾放在这位词人手上的,前一半是美满幸福,后一半却是苦涩流离。“人生几何花烂漫”,这位爱花、惜花的女子,最后在瘦成一朵黄花的愁绪中告别她带有传奇的一生,是性格使然,也是天意!
   读完此文后,有不忍释卷的感觉,或许是因作者文中的那个女子的一怀愁绪,更或是作者的那一笔愁怀,感染了读者吧!
   问好作者,祝在流年写作愉快
雪,本是人间清冷客
3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5-10-29 07:39:53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