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雀巢】怡情散写 (散文)

编辑推荐 【雀巢】怡情散写 (散文)


作者:清风云 童生,666.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81发表时间:2015-07-22 10:45:56

【雀巢】怡情散写 (散文) 近来有不少人来访,想让我为他们的朋友或家人抓几副药喝喝。我问都啥病,他们便各自说出些病来。其实这些病都是医院“挂不上号”的病。进了医院检查一番,再回送你一个检验单子说没病。要么医生让你住下,打上一两个月的点滴也不见好。久而久之后的无奈,卷铺盖走人。我是深有体会,也是无奈学了中医。
   我自然少不了好好地款待这些来访者,同时也婉言谢绝了他们。道理很简单,国家已严令禁止无证行医,我不能违法。再说,一个会画家什的人,那怕是个画家,也不一定能做木工活。我也在这个层面上,只在理论上有浅肤的认知。知道自已几斤几两,自然不好掺合这档子闲事。
   于是,有人遗憾,也有人提议。就说:“写些有关未病先防的文章让我们瞧瞧总可以吧?”这又使他们失望,确实惭愧得很,我也有小恙。我能写出什么?谁会看我这病央央的文章?呵呵,所以我不写,我只说,把我对中医的七情致病的理解写以成文,免得日后脑枯心涸时记不起,留着自已消受。
   其实 ,中医是一门很玄乎的学问,它包涵了不少的古典哲学思想。认为喜、怒、忧、思、悲、恐各种情态的内心活动,是人们在外来的因素刺激下而产生的外在表现。由于剌激的程度不同,所造成的情态深浅、轻重也各异。刺激过度,则可导致人体的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脉阻塞,脏腑功能紊乱而使机体发病。
   《灵枢 ·寿天刚柔》所说:“忧恐愤怒伤气,气伤脏乃病脏”。也就是说,不好的情志变化可以损伤内脏,而心脏又是首先受之。心乃五脏六腑之主,为精神之所舍。《灵枢·口问》又曰:“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此外,不同的情志变化对内脏又有不同的影响,即:“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
   如何理解以上的意思呢?其实在日常生活当中,就有许多的口头语言已阐述了这些观点,只是大家没太注意而已。诸如:怒从心上起、愁煞少年头、茶饭不思、火气太旺……等等。
   “怒伤肝”。肝在中医学理论当中,肝藏血,血为肝造。人在情志不正常时情况下,或愤怒之时,往往会使血行加速,从而增加了肝脏的压力,迫血忘行,使肤表外毛细血管怒张。如平时常说的“气得铁青”之类,是血在脉中淤滞。通常情况下,怒还与气相关,所谓“怒气”是也。肝属木,最惧“火”气;木应水涵,其华乃荣;怒,乃为抱薪救火是也。
   “喜伤心”。这令人费解,喜乃高兴,何来伤焉?因此,必须解读解读这句话的含义。从外部表情去分析,就不难理解它的含义。“喜”溢于表,即“笑”也。那么“笑”又是如何产生的呢?有一句话,叫“笑得喘不过气来”,这里就很明显地把“笑”和“喜”给解读出来了。
   我们知道,血在血脉中运行,必须有气去推送。在一般情况下,血脉的压力是适宜的,心脏的脉博也是平稳的,这有利于人体各脏腑的正常活动。然而,当“喜”过旺时,血管中的血液会相应加速流向心脏。心脏在强压的作用下,会超负荷地跳动,血液也会使血管壁怒张。久之过之,心脏会越来越显的疲劳,这很危险。由于血液不断地摩擦,也使血管壁充血变薄,有高血压的人是个极危险的现象。且由于过“喜”或过“笑”,大量消耗了内气,同时又加重了肺脏的负担。也使肺为了补充气源,不断地摄取外界的气体,以至出现肺呛,肺咳等现象。也使气体的生产应接不上,也许就在这短短的一秒内,因为心脏供气供氧不足或嘎然而止的脉博而终结生命,也是极有可能。“喜”在心,“笑”在颜。“喜”和“笑”是互为表里的关系,日常亲友之间,激烈地搞笑或用手去挠对方的夹肢窝使人而不断的发笑,也是不可取的。
   “思伤脾”。思,折开来念,即心田是也。通常人们说,用脑或心去想即是。那么“思”到底源自何脏或者何处呢?其实,“思”在大脑而不在“心脏”,这里的“思”即以大脑为中心的传递思维。因为大脑是人的神经中枢,它主导着末梢神经的话动。肢体要活动,靠的是什么东西去支撑它呢?有人会说骨骼,也对。骨骼犹如现代机器的臂,而臂的起降或抓握终是由这台机器燃烧大量的油料,使液能转化为热能或电能而使机器完成一系列的复杂动作。所以油料是整个活动的“食粮”,说到这,再去理解“思伤睥”就容易多了。脾是消化系统的一部分。脾和胃密切配合,对食物起着消化运输的作用。脾主四肢、肌肉,其华在唇。思与悲,或思与郁结合,常常出现平常所说的茶不思,饭不想的反常现象。思甚者,其四肢反映迟钝,日渐消瘦,口唇颜色枯白等,对身体百害而无益处。
   “悲伤肺”。“悲伤肺”与前者“喜伤心”似乎是对立的,也很相似。说它对立,是一喜一悲;说它相似,皆伤脏器是也。如此说来,是不是不喜不悲更好?不说这些,单说“悲”。悲者,恸哭,悲恸欲绝也。其声源于肺,肺气冲喉而发其声。
   肺司呼吸,其华在皮毛。肺功能良好时,皮毛都很润泽光亮,即:肺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皮肤色彩的变化。悲过者常使人晕厥,不省人事;皆因血脉淤滞,供血不足而致。《红楼梦》黛玉藏花词中唱道:“看风过处落红成阵,牡丹谢芍药怕海棠惊,杨柳带愁桃花含恨…”这悲若生,万物凋零,景似残秋。可见悲起寥落意,秋风入肺寒。足见悲对肺的伤害是够大的。
   “恐伤肾”。恐即惊恐,惊吓是也。“惊”如涛起,亦如巨浪拍击石崖的声响。“惊”所产生的内力非常之巨大,危害也极深。中医认为,肾主纳气,藏精,属水脏。从现代医学的观点看,肾属泌尿系统如出一辙。由于“恐”来时偶然,自然有一股暗藏的力量作用于脏腑之内。各脏器都有不同程度的反应,而肾所受的冲击力最大。前者所言,肾属水脏,与膀胱相连。如平常所言“吓尿了”,即是“惊”力作用于“肾”海激起的“骇浪”是也。“惊”又使魄散魂飞,使人之神明晃拂,或癫狂。此等皆以神经为传导,而发四肢皮毛矣。根据肾主骨、主髓、通于脑的中医理论,“惊”对肾的伤害较之其它藏器更为深刻。
   综上所述,五脏的性能,《灵枢·本藏篇》曰:“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也。”《灵枢·五脏别论》又曰:“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这里是说,五脏具有贮藏饮食物所转化精微的功能,因其主藏精气而不主泻,因此有五脏只可充满精气,而不容任何过剩的“饮食”之物之意。这里的饮食除它本意之外,应还包括情志所带来的不良之“食”。
   我们再读一读《黄帝内经》:“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结,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所以医家医病先医气。因此,守敛心气,疏理肝气,调理胃气,肃降肺气,养怡肾气,平和脾气,在中医医疗及养生学方面显得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以上诸气的怡养呢?因为在写本文前,就不打算把它写成中医范畴内的文章,而是另辟蹊径,走一段文化艺术的养生之道。
   守敛心气,少些欲望,使心安驻。我认为莲最能表达此意。清心的莲,素雅亭立,无欲袅娜。有莲植水,即呼荷塘;有莲刻木,即唤莲座。莲座乃佛教的吉祥之物。莲不以物染,而物以莲冠。如此高雅,如此涤荡心襟,也怪乎历代文人墨客,皆以莲为题,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千古佳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禅意的心境,这俗雅的风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收获的。
   苏东坡《阮郎归·初夏》中: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洗沉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一首好诗词,总也离不开莲,而莲是诸物之中最圣洁之物也。
   疏理肝气,少些冲动,使肝木滋润条达。调理胃气,多植欢娱,使胃土温熨服贴。这时最需要多走走,去沿岸沿途去感受一路的风光。低首行云,仰咏星月;看柳树成行,拈花树娇嗔;品波光悦目,闻远笛赏心;抚声声蝉曲,摇心旌于芳野亭亭……
   去观海吧,海水波涛激荡,岛上树木葱茏;一叶一花,一石一景。自是感觉出海的辽阔与美丽。
   去登山吧,听松涛声声,望云海蒸腾,依“两崖隘肩,听“崖额飞泉”;行“路缘崖半”,步“云磴插天”;抵“几十里幽潭”,品“万顷云烟”。且,落日峰照,四山雾合,鸟宿星微,曲尽心归。大自然的魅力无限,你将沐浴一新。
   亦或是,听一首曲子,品茉莉花带来的清丽、淡雅、圆润透亮的音色。那委婉优美的旋律,那细腻温柔的情感,仿佛不经意之际,那芬芳的茉莉花娇美的姿态和沁人心脾的芬芳醉了心神,那飘渺的音符已是把你引入了悠远的遐思。“虽无艳态惊群目,幸有清香压几秋”,那洁白无暇,芬芳馥郁、朴实无华、婉转秀丽的茉莉花和曲是否已是你最心怡的享受?是否感受到了茉莉花那独特的魅力?是否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弥久芳香?
   也许你正感到平淡,淡的像一张白纸。此时你需要一支画笔和色彩,随意的点染,随性的勾勒。来点火热的感觉吧,粘上大红,染一片山岗红叶?来点清凉的吧,点上淡绿淡蓝的色彩,抹出一潭甘泉凉石佳境?亦或是来些诗意的,独用五色墨彩绘出烟雨朦胧的江南画卷?亦或是握一支自来水笔,来一张简约而粗放的速写?也许你,会童贞般地拿上腊笔条,描绘你往昔的快乐与幸福的笑颜;也许,也许……
   行文亦将结束,不知各位有何感想,是否得到有益的东西。但凡人生一世,离不开一个情志。情志这物,时张扬时压抑,时欢娱时悲凄,时如草原辽阔,时如门隙狭窄,时色彩斑斓,时单调乏味,时有酒里疯癫,时有梦呓沉酣。其实,千象该有源,万物皆有主。把握心神,清心寡欲,与人为善,大爱无疆。其寿亦长,其运亦昌!
  

共 373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关于医理的文章,看似与我们不行医不坐诊的人没有一点关系,仔细读来,却发现,这内容通俗易懂,更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比如人的喜、怒、忧、思、悲、恐等心里变化,都会影响到人身体的生理变化,因而在不知不觉中摧残着人的健康;至于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更是人们都能切身体会得到的。怎样预防和调理,作者此文不仅引用《黄帝内经》有关“百病生于气也……”的理论,说明医家医病先医气的道理,而且就人们如何做到养气养生上,剑走偏锋,另辟径蹊,高屋建瓴地将读者引领到文学艺术的境界之内,让人们在观赏莲的高洁风雅、海的辽阔激荡、山的多姿多貌、乐曲的婉转悠扬……种种远离尘嚣之法的过程中,达到怡情养性,守心如一的目的。这看似与此文毫无关联的内容,融入的却是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推荐阅读。编辑:长袖伊人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长袖伊人        2015-07-22 12:14:10
  一篇医理与生活哲理相融相契的文字,为了自己的健康很有阅读的必要!
感谢文字,让我不开口也能表达!
回复1 楼        文友:清风云        2015-07-22 20:52:28
  编按很精彩,长袖老师辛苦了。谢谢你的美誉,敬茶!!
2 楼        文友:哭泣的键盘        2015-07-22 16:43:46
  看完文章,才明白这文章的题目是什么意思。文章从医学的角度、人文的角度细细说了一些挂不上号的病是如何引起,又该如何治疗。文章用心良苦,是在谆谆教导大家如何怡情养性,把握心神,与人为善。文章最精彩是最后一段,使人顿开心智,赫然明白人生一世,最珍贵的是“情志”;这文最出彩的是,作者没有就病说医,而是把大自然的美景美色引入医病之道,走了一段文化艺术的养生怡情之道。用编辑长袖的话来解读:这是一篇医理与生活、哲理还有艺术相融相契的文字,值得一读。
江山任鸟飞
回复2 楼        文友:清风云        2015-07-22 21:27:48
  老师:你在里,我在外,老师用心把错改;乐清风,云开怀,雀巢声声真情在。因山高,水入海,我因长空击天籁。愿老师,常开怀,一曲唱罢————下曲又再来。再谢老师!!
3 楼        文友:老树老树        2015-07-22 18:04:40
  怡情才能养性,学习了。
男人的力量原夲就不是来自肉体,而是他的精神和思想的外化与延伸而已。
回复3 楼        文友:清风云        2015-07-22 20:59:34
  谢总编,问好老树老树老师!
4 楼        文友:哭泣的键盘        2015-07-27 09:08:36
  复审理由:雀之巢的文章不是花钱月下少了诗情画意。却厚重,有历史,有文化。这是一片通过中华民族传统医病的中医疗法娓娓道来该如何怡情养性,守心如一。达到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的境界的好文。
江山任鸟飞
回复4 楼        文友:清风云        2015-07-29 20:16:44
  谢老师复审,一篇文章的实际价值不在于一席一地加精与否,而在于对社会对人类所起的有益与否。我想,这一点已经证实了,大家的关注即是对此文的肯定。再谢老师!!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