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春自天上来(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春自天上来(散文)


作者:指尖 举人,4114.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53发表时间:2015-07-22 17:59:05

【流年】春自天上来(散文) 【立春:春自天上来】
   水流。云在。
   山河沉寂,草木枯瑟,白雪尚未融化,北风依旧呼号。来自远方的列车,仿佛伸入仇犹心脏的探测器,由它所感知的季节变化,隐忍而秘密。一只燕子从人家第一朵花中嗅到安稳。老牛在山上吃草,初次咀嚼泛绿的味道。
   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节令从冬至春。一年中第一个节气——立春,仿佛铮铮硬骨,陡然眼前,不容置疑。无论气温如何低冷,无论狂风飞雪,这天,都将是标致,界石,将冬天和春天清晰地分割开来。从此河山,气象大换。
   立春有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传统流习的意义,在节气中特别明显。当冰河解冻,大地复苏,两千多岁的仇犹,似流年初振,一切均向着欣然处。
   民间有立春似大年之说,仇犹两千五百年的历史中,亦有皇家祭日,农家祭神,打春牛、吃春饼等习俗,随着历史的更迭,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达,这些风俗渐消渐灭,只保留下立春前后不走路的禁忌。这一天,所有人(特别是新媳妇们)都将蜗居在家,以少有的安宁态度,表达自己对世俗的顺从和对一个气节的恭敬。
   盂县,古称仇犹,《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记载:晋灭祁氏,魏献子为政,分祁氏之田以为(邬、祁、平陵、梗阳、涂水、马首、盂)七县,盂丙为盂大夫。《盂县志》载,因县城四周群山环绕,峻宇雕墙,中部底凹平坦,其状如盂,故名只矣。有诗云:三里孤城四面山,形象地描绘出了盂县的典型地貌。盂,释义为古代汉族的一种盛液体的器皿。在中国的版图上,有无数以形为名的地域,而盂,无疑是独特而令人遐思无限的。
   浩荡春风,自天而来,拂过莽莽苍苍两千多平方公里的疆域,仿佛是在确认一场重逢,又仿佛在经受一次初见,一切均呈现出新鲜而特别的意味。而盂县独有的藏的姿态,天生所具备的接纳和安定,又使这个春天的到来显得格外隆重。
   曾经,仇犹国因藏于一隅,林密山深,地理崎岖,路途坎坷而粮茂林丰,国泰民安,为外邦所惧。当时大晋国竟屈尊联姻,以绝后患。但好景不长,历史上著名的智伯献钟的故事,使整个仇优国陷入绝境,城池攻破,国王被斩,香妃殉亡,将士溃不成军,自此仇犹国士隶属晋国。那口仇犹国之丧钟被永久埋葬。现今钟镇街由此得名,传说钟埋于此。
   盂,只有“藏”才是与之最登对的态度和汉字。历史上,盂,亦成为“藏”之福地。
   公元前597年,晋景公听信权臣屠岸贾谗言,迫使赵氏家族300余口满门抄斩,义士程婴和公孙杵臼将赵盾之孙赵武救出,策马逃入千里之外的深山藏匿15年之久。当地百姓为保忠良之后,送水送饭,安抚度日。程婴带着赵氏孤儿习文练武,把一个婴儿抚养成英俊少年,直至赵家冤屈得以昭雪。藏山,由此得名。当时情境之险峻,之艰难,也只有通过庙会上唱《赵氏孤儿》来重现。两千多年的风云际会,造就了盂县人的操守和警戒,并一代代传承下来。
   在盂县,近百座庙宇都供奉同一个神,那就是灵感大王——赵氏孤儿赵武。他们因它而牢记忠诚和恩情,牢记失去之痛和张扬之愧。每年过庙会,除藏山庙会外,大部分庙会都会唱《赵氏孤儿》,当伤疤结成了琥珀,人世的美,变得浩大有力。
   明将军诸希默选择了藏在诸龙山。这里的植被,足够他藏到地老天荒的。事实亦如是,周围村民,至今尚保留七月十五祈雨庙会,当祈求化为感恩,人类敬之为神,天长地久。
   而后周柴花,亦将盂县水神山,作为藏匿之所,并葬身于此。当春回水神,雾岚中,她以送子的方式成全了一方民众。
   ……
   吾心安处即故乡。盂,盛满了浓郁而久远的乡愁,安抚和收留着失意远客。藏山,因“藏”赵氏孤儿而变得壮烈,盂邑因“藏”仇犹国而更显神秘,香河因“藏”香妃而得以名传,水神山因“藏”柴花公主而被人吟颂,诸龙山因“藏”而祈雨灵验,还有明末清初的大儒傅青主,清末民初的小将高长虹,融合了南北方农村建筑特色的大汖村……盂,是盂人质地。而藏,是盂人境界。重然诺,轻生死,保节烈,舍富贵,是盂人气节。人忠地义,是盂人的文化血脉。除去现存记载,尚有几多未知的藏和纳,生发在今古仇犹地?
   历史的画卷被徐徐展开,又缓缓合上。两千年时光斑驳的暗迹,即便春光大好,熏风万里,都是隐忍而不着一言的。时间是一个造谜者,它喜欢不断地掩藏起过去,然后带来无尽期待的未来。唯一未曾更改的,是作为故乡的热度,恒久,可适。
   海拔1758.7米的蚍蜉垴是盂县最高处,被誉为阳泉市四大高峰之一,也是离天颇近的一处,山顶大石下,草根初萌。春天,从最冷处,最小处,最艰难处开始,自此要逐日壮大起来。向下俯瞰,但见公路纵横,铁路遥迢,湿地丰饶,山峰俊秀,树木葳蕤,涧水逶迤,民风古朴,犹如初生。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滹沱河畔,春色跃过流水浪尖,穿过杨柳间隙,仿佛一只鸟,停在了人家檐前。檐下,有人正在修整农具,去年的黄土藏在农具的柄中,宛如记忆重现。
  
   【清明:犹有桃花流水上】
   春风仿佛使者,在天地之间来来往往,长长的袍子拂过处,一枝桃花在山腰颤微微地绽开,小小的白色花瓣,俨然受惊吓的小姑娘。它是风带给人间第一粒春的种子,在枯色的杂草和黑色的冻土里,亮起的一盏小灯笼。
   时令踱到清明。万物皆洁齐而清明。民间有禁火、扫墓、踏青、插柳等习俗。旧时,清明这天,人们褪去臃肿的冬装,换上单衣,从此摆脱寒冷天气的桎梏,以清明的心态和身态,进入全新的一年。
   清明前三天、后四天,盂县有动土不看时辰之说,一般建房、移树、乃至建阴宅等有禁忌的行止,在这几天均呈开放状态。同时,清明当天,上坟的人,亦会补坟添土,插柳植柏,使长眠于地下的亲人们,拥有一个表象完整、气象盈然的土冢。
   在盂县,清明前,县城商店门前,街口,以及纸火铺,开始出售七彩纸衣、纸花、纸钱、纸院。近年来,又加了纸的电视、电脑、手机等,似乎在地下,另一个世界是与我们同时存在,共同发展的。而与之唯一通道,是一个邮局般的机关,它负责传递这些包裹,并确保平安收货。清明这天,将这些东西放在一个纸包里,上面用毛笔写上逝去亲人的名字,然后带上水果、蛋糕等祭品,通过在坟前烧埋,嘱咐,告慰,成功将这些物品寄达。
   关于上坟,盂县各地又有不同的习俗,诸如,县城以南地区,出嫁女不上坟,怕踩塌坟边,对娘家生者往者不利。而县城以东地区,这一天,女子与男子必须同时携带物品,千里百里赶回来,为逝去的先祖寄包袱,添坟土。
   十里不同风,在一个“盂”形疆域,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一只大鸟自森林里飞出,它警觉地巡视着四周,在确定安全后,遁身飞入桃林。桃树黑色的枝干,在粉白的花下,愈发深邃。一只鸟的进入,使整片桃林有了别样的意味。
   此刻,山上那些羞怯的白花,在一夜之间变粉变红,一坡一坡粉洼洼的桃,恰似重彩泼墨般晕染开来。
   第一处桃花极盛处,是尖山。尖山,与蚍蜉垴、磁瓮尖等诸多主峰,组成隶属太行山系的白马山脉。明隆庆元年(1567)《重修白龙殿记》中记载,“盂之东北有二三高峰,山曰‘三尖’,观是山也,巍巍莫及,惟石岩岩清秀嶷峻,风景可嘉,实为盂阳之首望”。
   从先祖的墓地走出,人们的心境是复杂而无法言表的,沉重的关于死亡的气息,渐渐被万事万物呈现出崭新态势的春天所驱散,被风和热气带走。或许,连先人们亦不舍辜负这春光无限,才传下清明踏青、放风筝等娱乐习俗,仿佛在告诫后人,前世莫忘,珍惜今生。而这样的告诫,在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后,使人们摒弃了对先人的愧疚,变得理所应当。
   倘若黑的、枯的枝干是故去的人,那么,一瓣瓣,一簇簇桃花,就是这尘世上生活着的人们,在新的一年之初,新的时序,以新的面貌和心境,来欢度此后的每一天。桃花,成全了人们所有的想象,并给予莫大安慰。
   站在尖山古庙向下,镜头里,两面山体同时被分割成阴阳两面,一面粉白,一面枯黑,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惯常下,春天的山体是最难看的,干硬,黑,嶙嶙峋峋,带了几分狰狞气,又裹了尘灰,不洁之感。枝条们也一样,人要靠上去,心里总怕沾了灰土。但有了桃花。大自然是世上最好的画师,它把色彩搭配的艳而不俗,香而不腻。
   县城西十里诸龙山上,沿着漫长的防火公路,走到瞭望塔,站在最高顶,才能看见满凹的桃花,好象云霞自天上落下,虚虚地浮在山间,随风来回飘荡,灿烂得令人惊叹。再远处,又一个山洼里,又一片云霞,又一方景象。满山黑色的荆棘丛,因这寻常桃花,而使人对尘世生出满腔爱意。在艰难困苦中体会到些许甜蜜,也是人对生命最大的留恋态度。
   野鸡、野兔出来找食,从脚边飞过去窜过来,都向着那云霞处。在它们眼里,或许那是片神仙地吧。嘹望塔上的风,肆虐地沿着山体咆哮下去,那一片一片桃,仿佛稠锻,只轻轻地抖了抖。
   水神山,是离县城最近的一座山,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山前已被开发成一座具有一定规模的寺庙,但后山依旧是柴花公主守候的奶奶庙。每年春天,一山的桃花抱拥着老庙的样子,仿佛怀抱中的温暖,令人难忘。老庙屋脊上的瑞兽,一直向东瞭望望,那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它望了好几百年了,直到身体像瓦当一样毁成半个。一枝桃穿过旧墙,艳艳地跃进它的眼里。老时光也似桃花,朵朵都美丽如初。
   山桃,是介于花与树之间,也是独属山的植物。它一来,就像某种确凿的讯息传来,从此四季,拉开序幕。在春天,无数的老树新木顶着满身尘垢,却也蓬蓬勃勃,拥有无遮的快乐。所谓圆满,不过无数缺憾的对接和填充。赏花人冒着寒风成群结队的来,站在山顶喊叫,坐在山坡上沉默,拿着相机,左一张右一张拍个没够,或者在心里,上上下下搜寻有关桃花的诗句。风把人的嘴唇都吹裂了,心里那点说不出的感动都变得干巴巴的。
   清明,这个节气所带来和带走的,成为盂县人最极致的享乐。
   夜里,细雨轻轻落到花上。春雨贵如油。一场清明雨,一场桃花雨,让尘世的美好四处延展,无边无际。

共 397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盂县,古称仇犹,是山西最古老的县份之一,这篇散文从两个节气写起,通过地域特点、风俗习惯、自然风光,描写了盂县的立春与清明。【立春:春自天上来】这则散文中即写立春,又写春的萌动中盂县人忠义的特质。藏山景美,春的第一声鸟鸣由此而起,而藏山程婴救孤的传说,庙会上唱的《赵氏孤儿》,这些故事反映着人世的美,盛满了浓郁而久远的乡愁,安抚和收留着失意远客。人忠地义,是盂人的文化血脉,沿袭至今。【清明:犹有桃花流水上】盂县的清明节也有许多禁忌,上坟习俗分城东与城南各不同,十里不同风,在盂县被演绎得淋漓尽致。而清明时节的桃花开自尖山,水神山,到处一片嫣红。水流花动,桃林别有韵味。这两则散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又带有历史的厚重感,人文与风貌巧妙融合,清新自然,从中可以感知到作者于自然生态中的一颗宁静的心。【编辑:一朵回忆】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一朵回忆        2015-07-22 18:01:56
  历史故事与自然风光的融合,组成了盂县别具风格中的美。
时光是一朵清澈的回忆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