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乡魂(散文)

绝品 【星月】乡魂(散文)


作者:竹林子 秀才,2186.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337发表时间:2015-07-23 22:36:28
摘要:一勾残月倒悬南天,西斜的月影下,朦朦胧胧隐现一座黄土岗,高岗上散落几堆大小不一的麦秸垛,一棵老态龙钟的柿树兀立岗顶,枯枝的梢头栖息两只睡鸦,树下席地而坐一老翁,手握旱烟袋烟锅里依稀冒出缕缕青烟。岗坡下一条河流,水天相连,浑然一色,宛若一幅印象派大师的自然形意画卷。这是我睡梦中多次出现过的情景,梦醒长久挥之不去,惹起我对故乡逝去岁月的眷恋。

【星月】乡魂(散文) 一勾残月倒悬南天,西斜的月影下,朦朦胧胧隐现一座黄土岗,高岗上散落几堆大小不一的麦秸垛,一棵老态龙钟的柿树兀立岗顶,枯枝的梢头栖息两只睡鸦,树下席地而坐一老翁,手握旱烟袋,烟锅里依稀冒出缕缕青烟。岗坡下一条河流,水天相连,浑然一色,宛若一幅印象派大师的自然形意画卷。这是我睡梦中多次出现过的情景,梦醒长久挥之不去,惹起我对故乡逝去岁月的眷恋。
   我曾经于激情冲动中以丰富的文学想象力眉飞色舞将此情此景说与恩师听,甚至想当然取《千字文》佳句而命题为《天地玄黄》,意在表现出一段沧桑岁月积淀浑厚的意韵。我读高中时跟随学画的启蒙恩师,那位被打成右派下放农村做了倒插门女婿的画家,身处逆境光脚光脊梁捋锄把,夜晚栖居土坯茅屋昏黄的油灯下,忽闪着一双充满睿智永远感觉不出疲倦的眼神,手把手教我如何先做人而后再学画。恩师平反后与我同城执教于一所师范,屡有画作展出被报刊登载,我亦曾为报纸副刊撰文推崇恩师的精神。可恨苍天无眼,正处于创作黄金时代的恩师却因心脏骤停倒在了街头,临死也未能画出这幅作品,遂成遗憾!
   一、延绵黄土岗
   我的故乡地处豫东大平原,儿时的记忆却是岗坡相连的丘陵地带,至今周围的十几个村子仍沿袭着姓氏后边冠以“岗”字的传统。两岗夹一洼,参差不齐的村落傍依岗坡而居,洼地里一年四季不缺墒,耩麦种豆,种啥成啥,与世无争的村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经年累月打发着单调乏味的日子。自上学开地理课那天起,我时常一个人站立在学校南边约10层楼顶高的岗尖上,举目远望西天际,遥想若干年前人类经历的造山变迁,让中原腹地的故乡一夜间突兀起座座如小山包一样的丘陵,一河之隔的西岸,即为史书上悠久的仰韶文化遗址,算来距今该有万年了吧。从小生长在大平原的孩子,虽然没见过大山,亦如黔之驴那般做派,结伙爬上长满荆棘刺槐和野酸枣的高岗,一个个学大人那样双手掐腰岔拉开两条腿酣畅淋漓撒一泡热尿,尿完了佝偻腰瞥一眼陡峭的岗坡,如断线珍珠抖落的尿液仍在空中随风飘忽还没落地。兴奋之余,孩子们会昂首挺胸冲河西岸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柳林齐呼乱叫,那架势大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豪气。
   偶尔,孩子中有人一低头,瞅见岗坡下曲里拐弯如鸡肠子的小路上过来一干人,手里牵着黄色和黑色间杂的大狼狗,就知道有热闹看了,一窝蜂哧溜下高岗。沟底的陡壁星星点点呈现出多处洞穴,新旧间杂,都是野獾草狐子扒的窝。那年月野生动物真多,夜晚溜出来经常糟害村人圈里饲养的鸡鸭。牵大狼狗的人寻一处新堆土的洞穴,用铁锨挖大洞门,放一条狼狗钻进去,只听见狼狗在黑咕隆咚的洞穴里呜呜叫,俄而就见狼狗屁股出洞退了出来,那狗脸上几乎没有一点干净地方,被洞穴里隐藏着的獾的利爪子抓得满脸破皮流血而败下阵来。捉獾人再放另一条大狼狗钻进洞穴,不一会儿的工夫,大狼狗满脸血污被逼出来,如此周而复始,两条大狼狗轮换着钻洞穴,却拉不出那只狡猾的獾。捉獾人失去了耐性,干脆弄来柴草,拌上干辣椒和农药六六粉,点燃火填洞穴内,名为“熏獾”。那狡猾的獾终于顶不住熏呛,哀嚎着打洞穴深处钻出来,早被人使铁钩子搂翻在地,肥嘟嘟就像村人喂养的半大猪一样。獾油是治疗烧伤最好的药物,涂在患处即止痛又消除炎症,价钱自然就昂贵。捉獾人抬着猎物高兴而归,余兴未了的孩子们就四处去寻柴禾,连沟底村人扔的死小孩篮子和筐子都捡拾来。那个年代不兴计划生育,村人家家户户生养的孩子多,夜晚发烧或者拉肚子脱水,穷乡僻壤没地方找医生,死人是常有的事情。人家的孩子死了,都不兴埋,大一点的用荆篮装着,小的放秫秸筐里,扔到沟底让野狗叼去。孩子们寻找一处洞穴,点着火将篮子筐子塞入洞口,烟雾弥漫中,一个个被呛得直咳嗽,小脸像黑老包。只顾埋头扒拉柴草,冷丁打洞穴里钻出一只野兔,惊吓得孩子们娘啊爹地喊着,顷刻作鸟兽散。
   有学者研究说,梦是现实生活的回光折射,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也。多少次梦见岗顶吸烟的老翁,其实就是我的爷爷。爷爷面前的土堆里,埋葬着我的曾祖母。民国27年,蒋介石扒开黄河口没挡住日本人南下的步伐,却将我的故乡百姓淹死两万多口人。幸好有这座黄土高岗做屏障,村人如蚂蚁行雨往岗顶搬运东西,就地挖一个四方大坑,上面架起几根木棍支撑,以麦草盖顶,躲进地窨里暂且栖身,孤岛一样的岗四周滔滔黄水不退,村人很快吃空了仅有的粮食,饥饿中开始捋树叶啃树皮,吃光了树叶树皮,挖岗上的红观音土吃,吃得肚子发胀拉不出大便而死。爷爷眼睁睁瞅着自个的亲娘饿得皮包骨头,躺在地窨的草铺上气若游丝闭了眼,却束手无策。饿死的曾祖母就埋在我家地窨门口,爷爷结庐墓地守灵实为无奈之举。以至多年后,我家分得的荒岗自留地做了打麦场,年迈的爷爷依旧看夜守在那里,光屁股胆小怕鬼的我却哭闹着要跟爷爷去打麦场里睡觉,朦胧中瞅见爷爷背靠柿树吸溜着旱烟袋,嘴里自言自语哼出凄楚小曲:“娘啊娘你慢点走,儿子跟在您后头……”
   曾祖母的坟前弯腰折地生长着一棵铁蒺藜树,那是我这辈子走南闯北见过的唯一一棵稀奇古怪的乔木,树枝如干柴,长满寸钉一样长的刺儿,锋利而尖锐。儿时我跟随爷爷为曾祖母上坟烧纸,光脚丫曾不止一次被树上掉落的针刺扎破。春季里,以为那光秃秃的枯枝经过一冬天的霜打雪冻早已死去,暖风一吹却又冒出鹅黄的新芽,旋即被村人收摘去,据说是配上鸡蛋炒食着吃,比黄连还苦,以毒攻毒,可以治疗浑身的疮疖。秋天里,整个树干上秃了,锋利的针刺间零星挂着几枚绿果,状如青杏,坚似核桃,咋看令人馋涎欲滴,伸手于密密匝匝的刺丛中摘一枚,含嘴里咬一口,苦涩无肉而少汁液,村人呼为“铁梨蛋”。日后谁家的孩子长得胖壮帅气,却是个游手好闲之人,村人便奚落说:“这货生就的铁梨蛋,中看不中用。”其实那铁蒺藜应该是枳树,源于“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水土异也。被村人戏称为铁梨蛋的果子,入药分“枳壳”和“枳实”两类,《珍珠囊四百味药性赋》有云:“宽中下气,枳壳缓而枳实速也。”不知道祖上哪位先人将此树从遥远的江南移栽而来,实在是有些年头了。正因为树叶果实苦不堪言,在那场水灾中村人被困于高岗吃光了乔木,唯独它和那棵老柿树才免遭一劫。
   几回回梦醒梦散,一缕缕剪不断理还乱的思乡情愫缠绕于心头,牵扯着游子急切归故土寻梦。家里的老屋依旧,隔代亲的爷爷早已驾鹤西去,曾祖母的坟墓也迁入坡下新选址的茔地,那棵历经风雨的铁蒺藜树自然就在黄土岗的消失中不见了踪迹。随着几条高速公路交叉穿越县境,揽工程修路基一度使黄土的行情看涨,只顾眼前既得利益的村人就在自家承包的岗坡上恣意卖土,大型铲车挖掘机轰隆隆驶入偏僻乡村,喧嚣声打破原有宁静的同时,负重的车轮将土公路倾轧的坑坑洼洼,雨天里到处积水一片泥泞。夜以继日疯狂地挖土,最终将造山运动遗留下来的一座座高岗夷为平地,乃至挖成落差极低的深坑蓄水做了鱼塘,那气势恐怕连立誓子孙后代挪移王屋山的老愚公也叹为观止。
   童年的记忆如刀刻斧凿般印在心灵深处,我驻足在黄土岗的旧址努力寻找原点,任思想的胶片曝光拼接于大脑,重温昔日的自然风貌。当我的目光扫视到村落与傍依的贾鲁河处于同一地平线时,心间不免滋生出一丝隐忧。贾鲁河的源头来自于黄河,每年随着黄土高原大量泥沙倾流淤积,黄河底部远比开封的古城墙高,故有“悬河”之称。倘若有那么一天,“黄河之水天上来”,我的故乡我的父老亲人一旦失去大自然的庇护,面对汹涌而来的水患还有避难之所吗?
   欣逢太平盛世,但愿我这是杞人忧天罢了。
   今年春季,几位文友邀我下乡去采风,驱车赴城南十几里的一个村子看杏花,在那里让我重又找回了儿时温馨的记忆。这个村子处在两岗夹一洼的坡地,周围岗岭相连,延绵起伏,颇似我的老家。所不同的是,登上高坡,映入眼帘的景象别有洞天。高岗上的杏花开放正浓,云蒸霞蔚,置身其中,似有“忽如一夜春风来”的韵味。暖日和风中,飘散来一阵阵沁人心脾的幽香,招惹成百上千的金蜂玉蝶或嘤嘤嗡嗡或翩翩起舞萦绕于枝头怒放的花蕊间,一幅原生态的自然画卷呈现在游人眼前,不由得惹人生发出一个现实的话题。周围的村庄原本同属于丘陵地带,却跟风热衷于卖土推岗造田,将好端端的人类自然生态环境给毁了,无异于杀鸡取卵。唯独此地因循却不守旧,将水源引入高岗之上,遍栽适生力极强的桃李杏树,自成一景,供游人踏青观赏,借机实地做了活广告。到了盛果期,自然生态环境中生长的东西,无污染无公害,成群结队的游人开车打城里奔来,于园中品尝鲜果,好客却又不乏精明的村人笑呵呵让你大饱口福,自个动手在树上采摘果实,临走装箱论斤计价,那价钱远比市场上高得多。村人捎带着弄一些时尚饮品之类的零食,摆在田间地头叫卖,亦有将自家临街的房屋扒开一道门,稍事装修,门头上方挂一“农家乐”之类的招牌,家里散养着活蹦乱跳的柴鸡,随客人任意挑选,熬炒蒸煮,现吃现宰,让你吃得放心。地里剜来的野生白蒿、面条稞、荠荠菜,或凉拌或蒸炒,无本钱的东西可着大盘子冒尖儿装,显得主人待客实诚,让城里来的游人于久违的浓浓乡情氛围中品尝出一种时尚,谈笑间不觉就释放掉因工作和生活负累而造成的精神压力,毫不吝啬掏腰包买得一时欢乐,却又乐此不疲,下次一准能带来更多的游客。
   游兴归来,恋乡的我更加多愁善感,情不自禁联想起自己的故土,以及故乡消失的黄土岗,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苦涩滋味袭绕心头。
   二、百年老柿树
   当年爷爷背靠的那棵老柿树,据说是大清朝光绪年间栽下的,独立于干旱贫瘠的岗顶,却得天独厚汲取着日月精华,彷如铁扇公主的大芭蕉扇被仙人当空抛下,浓荫足足覆盖了三分地面,夏日里是村人难得的避暑圣地。偏僻乡旮旯不通电没有公路的年月,三伏天,村人端着馍筐饭碗携儿带女举家上了西岗,老柿树底下就是热热闹闹的饭场,谁家费事做一顿纯秫秫面“蛤蟆咯豆”(俗称面鱼),谁家打了红薯芡凉粉,蒜泥拌辣椒用红瓦盆盛着往地上一搁,你夹一筷子,他舀一勺子,相互调着口味,一边吃饭一边不停嘴的絮叨家长里短,谈笑间彼此也就消除了心头的隔阂,东拉葫芦西扯瓢,姑舅老表的孩子跟孩他妈的娘家侄女年岁正好相仿般配,东西两庄知根知底的实诚人家不会钻圈弄鬼,当下就说成一桩热媒茬。
   夏日的寂寞中,倘若是游来一两个生意人,锢漏锅、镟锭子、配钥匙配锁簧,还有摘猪骟羊的,说坠子书唱鼓儿词的,都一股脑儿扎堆在老柿树的凉荫底下,赶上饭时,窝窝头粗杂面条,少油无味的家常便饭,热情好客的村人捎带着端过来,管你吃个肚儿溜圆打饱嗝,吃完饭嘴一抹,碗也不洗随手撂地上,那热乎的劲儿就跟在自个家里一样随便。山东人唱大鼓书的老庞,才几天的工夫,一部书没唱一半,嬉笑逗骂中,跟我家叔叔结成了干亲家。还有锢漏锅的老杨师傅,有段日子该来没过来,村人便牵挂了,时常挂嘴边念叨。那种其乐融融的乡情,让久居城市看惯了一张张熟悉且又陌生面孔的我,慨叹世态炎凉如此冷漠的同时,愈发地思恋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思恋故乡淳朴厚道的老街坊老爷们,几欲想去追寻那曾经逝去的岁月。
   潸然迟来的我拄杖蹒跚上了西岗,坑坑洼洼的地方已不见老柿树的踪影。儿时我跟那些一般大的发小们淘气爬上树杈,偷摘尚且不熟的青柿子,将麦秸垛掏一个窟窿,塞进去捂熟了吃。性急的我常常把半生不熟的柿子扒拉出来,吃的满嘴涩拉拉的,从秫秸秆上劈开一根篾子,两只手拽住两端棱起来握成弓状去刮伸出来的舌头,将厚厚的舌苔刮下一层涩腻子。如今已是两鬓斑白的发小兴冲冲对我说,那棵老柿树原本是要破劈柴烧锅的,没想到城里人少见多怪,花300块钱买去当看物,真个是冤大头有钱烧包没处扔了。待我问个仔细,原来是某座古城搞开发,大拆大建造新城失去了古韵味,屡被专家学者诟病,于是便异想天开营造绿地公园。这下子就被那些无孔不入的私人绿化队给盯上了,他们开着大奔宝马专拣偏僻的乡村跑,但凡发现村头的古老枯树,只要枝干有造型,年轮愈久愈值钱。绿化队的老板调来大铲车,连根将那棵老柿树挖走,活生生移栽进现代化城市的闹市区,在树身上用电钻打眼挂几袋子营养液,给树木输液促使其生根发芽,几百块钱买来的东西,转手就赚了数十倍的利润。
   听完发小津津乐道的絮叨,我不知道草木是否有本心,是否也像人那样故土难离。我从心里暗自发问,那棵历经风剥雨蚀见证了故乡沧桑岁月变迁的老柿树,由偏远寂寞的小乡村进入大都市,能否服得了水土适应得了车水马龙般地喧嚣污染,恐怕只有天知道。我甚至天真幼稚地想,哪天抽空去古城看看,就像拜访亲朋故友那样,亲手抚摸一下老柿树的粗糙枝干,动情问一声“老伙计,你好吗”?以期寻找我在故土失落的魂儿。

共 870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每个人都都着深深的故乡情节,哪怕是再穷再偏。读完竹林子老师的这篇《乡魂》, 不觉为作者这份浓浓的思乡情所感动,从始至终都有浓浓的乡魂在。在这篇展示故乡风貌呈现自己思乡情的文章中,作者分三个部分按照由面到点的顺序写出了留给自己印象最深的故乡风土人情。黄土岗令自己难忘,不只是因为自己在那里长大,更是因为黄河水泛滥时,全村人爬上黄土岗,逃过了那一劫,而自己的曾祖母却饿死在那黄土岗上。那是爷爷一辈子永远的痛。后来黄河得到了根治,却一直是悬河,这又让自己一直在心里担忧。另外一件让自己难忘的就是黄土岗上有百年柿子树,没想到若干年后的和平时期,却因为城里人想享受绿色公园,有人专门买了去倒卖给公园,让柿子树带给人风景的同时也让人感觉到了某些人的唯利是图。让人难忘的还有家乡的贾鲁河,自然灾害时期,村人就因为这贾鲁河不骨被饿死。曾经河水清澈,后来河水也脏臭不已,而今得到了治理,让久居城里的人们又想沿河而居。而作者更是对故乡情有独衷,誓要落叶归根。一篇情深意重的《乡魂》,是作者心声倾吐,是对故乡爱的诉说。推荐阅读。【编辑:快乐永远】【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7240010】【江山编辑部·绝品推荐150808第448号】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快乐永远        2015-07-23 22:47:42
  问好竹林子老师,刚有网就上来投稿,谢谢对星月的这份支持。
回复1 楼        文友:竹林子        2015-07-25 17:28:13
  谢谢快乐社长!
2 楼        文友:快乐永远        2015-07-23 22:51:19
  这篇散文大气厚重,真的是切切实实的乡魂。令人看了不禁油然而生赞叹。
回复2 楼        文友:竹林子        2015-07-25 17:29:25
  时常在梦境中想起故乡以及故乡的风土人情。
3 楼        文友:快乐永远        2015-07-23 22:56:29
  一份沧桑感在字里行间,更见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点面结合,正反结合,情景结合,古今结合,把故乡在自己心中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回复3 楼        文友:竹林子        2015-07-25 17:30:49
  只想原汁原味的写出故土的原貌和自己内心的那种感受,没想到却得到社长如此的评价,令人汗颜!
4 楼        文友:文竹若风        2015-07-24 10:41:32
  厚重大气的文字,有历史的纵深感,体现出一个乡韵乡魂。问好竹林子老师
这个世界纵然一地鸡毛,也要做美丽的织女,用文字编制心灵的羽衣。
回复4 楼        文友:竹林子        2015-07-25 17:37:27
  从18岁离开故土,屈指算来,断断续续已有近40年了吧。每次回到老家,都会有说不出的感慨,那份故土的亲情,让久居城市看惯了冷漠的我心头热乎乎的,久久地不想离去。
5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15-07-24 10:43:59
  拜读竹林子老师的精品佳作,仿佛又回到了那遥远的过去,重温那段艰难的岁月!厚重的文字,浓浓的乡情溢满文间。欣赏更学习!
与文字相伴,把柴米油盐的生活过出诗情画意。
回复5 楼        文友:竹林子        2015-07-25 17:44:48
  故乡故人勾起游子的思乡之情,欲罢不能。根系所在,以期落叶归根。
6 楼        文友:红尘有爱        2015-07-24 10:44:13
  竹林子老师的文章,磅薄大气,语言生动细腻,内容丰满,面面具到,欣赏学习了,问好老师!
轻拥沧桑,笑语流年
回复6 楼        文友:竹林子        2015-07-25 17:56:21
  游子眷恋故土,只想抒发心中那份挥之不去的情结。
7 楼        文友:紫衣冰人        2015-07-24 11:08:14
  竹林子老师的文著气势磅礴,恢弘大气,有浓浓的恋乡思乡情结,以及忧患意识,有历史的厚重感和入世的烟火味道,接地气,有乡土气息,读来亲切、淳朴的乡土气息直面而来,带着青草清新的味道。欣赏点赞!
紫衣冰人
回复7 楼        文友:竹林子        2015-07-25 18:09:35
  都是听老辈人说的和亲身经历过的往事,历历在目,挥之不去,牵扯着游子那颗思乡之心难忘故土故人。谢谢您关注留评!
8 楼        文友:油菜花香        2015-07-24 11:16:07
  一个梦境,引出一福画卷,一福画卷引出老师对恩师,对亲人,家乡的怀念。老师的写作手法独特。更多的是家乡巨变,让老师更怀念深爱的家乡。拜读学习,问好老师!
回复8 楼        文友:竹林子        2015-07-25 18:19:48
  面对社会发展和前进中产生的阵痛,有得就会有失,而那些失去的和原本不应该失去的东西,会引起远方的游子对故土缱绻的怀恋。
9 楼        文友:彩蝶飞舞        2015-07-24 12:38:00
  一篇深情厚重的乡魂,勾起了无数漂泊在外的游子无限的乡愁。
愿做一株野草,简单,自然,宁静,美好。
回复9 楼        文友:竹林子        2015-07-25 18:28:03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每次回归故土,面对街头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和热情的招呼,心灵深处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阻塞于喉头,欲言又止,欲罢不能。夜晚的睡梦中,故乡依旧清晰如画。
10 楼        文友:毛毛小雨        2015-07-24 12:49:08
  拜读竹林子老师厚重大气文字,为文中那份浓浓的思乡情结所感动。问好竹林子老师。
回复10 楼        文友:竹林子        2015-07-25 18:33:37
  谢谢您过来串门留评。对于游子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相信那种真情永远存在。
共 23 条 3 页 首页123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