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梧桐】应渡庵(散文)

编辑推荐 【梧桐】应渡庵(散文)


作者:幽谷静雅 举人,3691.7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90发表时间:2015-07-24 08:50:38

应渡庵在县城南一公里,平坦的滨河大道连接着右边的大路,交通便利。庵宇大约占地一亩,红色的院墙上,几个黄色的大字“南无阿弥陀佛”特别醒目。朱红色的大门,一幅红底金字的对联:“暮鼓晨钟警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醒苦海梦迷人。”看后让人深思。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求神拜佛不仅在农村盛行,城里人也是日甚一日,那些有钱人更是把发财平安寄托在神的身上。每天应渡庵门前的空地上,停满了大大小小的轿车,一直延伸到滨河大道上,进进出出的香客男男女女来自四面八方,络绎不绝。香火的旺盛忙坏了慧空师太,菩萨也是笑眯眯地心安理得地收受着人们的供奉。
   虽然在这里长大,几乎每天都从它旁边走过,却每次都是擦肩而过,也许是对迷信的本能排斥,也许是小时候对泥塑菩萨的惧怕,出门旅游,泰山碧霞祠,济南的千佛山我也没有胆量进去拜祭。
   庵门外立着几块石碑,记载着应渡庵的历史,上面刻着修建庵宇捐款人的名字。
   据碑文记载,应渡庵始建于清朝乾隆四十三年,县城里一个叫高元的生意人中年得子,大喜之下决意造庙相谢送子娘娘。他相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带头募捐,建起了这座寺庙。应渡庵历经几个朝代,几百年的风风雨雨,目睹村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迎来了一个个生命,送走了一代又一代人,见证了一个个朝代的兴旺衰败,见证着每一个人的喜怒哀乐。
  
   五十年代,庵还是很完好的,大殿里的观音菩萨慈眉善目,墙上的彩色绘画栩栩如生,一幅画就是一个禅理故事。庵虽然不大,十里八乡的人都向这里聚集,生活虽然贫穷,却香火不断。院里有一棵老松树,要三个大人才能合围过来。听爷爷说松树是建庵的时候栽的,几百年了,依然枝繁叶茂,与不远处的两棵老槐树遥遥相望,同为古树,槐树树心已经腐烂,可是松树依旧青春不老。庵里有一个老尼姑,已经七十岁了,身体很硬朗,她是邻村的人,因为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她的弟弟不放心,就把女儿送到庵里和妹妹作伴,那时是农业社,有大队供给庵里的粮食,有香客的香火钱,姑侄俩衣食无忧,每天做做早课晚课敲钟念经,打扫大殿院落,倒也清闲。
   六十年代末,一场风暴席卷中国大地,“破四旧,打到一切牛鬼蛇神”的口号充满大街小巷,,处在县城郊区的应渡庵首当其冲,成了第一批四旧迷信的典型。一天傍晚,一群红卫兵小将高举红旗冲进庵内,没等姑侄俩反应过来,那些菩萨佛像转眼就支离破碎,大殿内瞬间一片狼藉,在老尼姑愕然的目光中那些革命的接班人扬长而去,几十年的陪伴毁于一旦,老尼姑病了,从此没有起来。老尼姑死了,小丫头回家了,村里没有人敢去庵里祭拜,应渡庵冷寂下来,慢慢地杂草丛生,成了各种昆虫的乐园。
   七十年代,大队为了方便社员决定建立一座磨房,结束社员推磨压碾的原始磨面方式。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房子,有人提议可以把磨房设在应渡庵里,大殿宽敞,闲着也是闲着,既然提倡破除封建迷信,就让它为贫下中农服务,菩萨慈悲,一定不会责怪的。建议被采纳了,说干就干,人们盼望早日用上机械化,几个年轻人一天时间就把院子收拾得干干净净,很快几盘柴油机带动电机的钢磨安在大殿里,磨房正式工作了,钢磨轰隆隆地转起来,一度冷冷清清的应渡庵重新热闹起来。没过多久,大殿四壁的绘画就被飞扬的面粉飞尘所遮盖,菩萨渐渐脱离了人们的视线,唯有看见那棵老松树才让人偶尔想起这里曾是一座庵宇。一年后,有人说老松树和那两棵老槐树也属于四旧,想砍倒它们,村里几个老人拼死护住了老槐树,松树却没有逃脱厄运,因为它在庵里,是四旧残留,老松树倒了,粗大的树干被卖掉,树枝被人拖回家做了烧柴,几百年的老树就这样被毁掉了。现在很多人提起老松树还心疼不已,大骂那些不肖子孙。
   八十年代中期,生产队完成了它的使命解散了。改革开放实行土地包产到户,农民看到了希望,生活富裕了,紧接着村子通了电,一个本家大哥瞅准时机在路边建了几间房子,买了几台电机磨,磨出的面粉又快又好,人们不再去庵里的磨房,磨房里的人没有活干只能解散,应渡庵又一次冷寂了。
  
   二十年过去了,到了二十一世纪,大殿完全倒坍,空荡荡的院子里只剩下一堆残砖瓦砾。二零零九年,省城来了几个佛会的人士,在庵里查看了一番,决定重修。修建应渡庵的事情很快传开了,很多人捐款,短短几个月捐款就达几十万。工程队来了,建筑材料备齐了,两个月后应渡庵竣工,大殿偏殿,红墙红瓦,新建的庵宇比我记忆中的高大,庄严华丽。接着,菩萨的金身进驻大殿,慧空师太跟着菩萨来到了应渡庵。
   慧空师太四十多岁,白白胖胖,一脸福相,本来就像极了菩萨。虽然她来了几年,我没有和她交谈过,只是偶尔在路上碰见点点头,打个招呼。听人说,师太是泰安人,俗姓罗,有一子一女,丈夫性格暴躁,赌博酗酒,对她非打即骂,师太为了孩子忍受着,等到两个孩子长大成人,成家立业,她便出家,跳出红尘,不问凡事。丈夫经常到她所在的寺院骚扰,为了彻底断了丈夫的念头,她要求主持师父允许她远离家乡,来到几百公里外的应渡庵,从此安安静静,青灯古佛,积德行善,静心修行。
  
   看过太多的电影小说,对尼姑和尚没有好印象,提到尼姑,我就会想起《倚天屠龙记》中的灭绝师太,内心会生出一股恐惧和厌恶。所以我很少进庵,也很少和她说话,让我对她改变看法的是两件事。
   腊八节那天早晨,天特别冷,一大早就被一阵电话铃声吵醒,看看手机是一个生疏的号码,刚接通,进入耳膜的是一个陌生的声音:“施主好,你是王主任吗?”
   好多年了,村里人都是直呼我的名字或姐姐姑姑的叫,第一次有人这么称呼我,我好奇:“你是哪位?”
   “贫尼慧空,今天是腊八,庵里舍粥,想请你过来尝尝。”
   师太请我喝粥?我感觉奇怪,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见我没有回答,她又说:“来吧,几位领导都到了,就过来吧。”
   我不好拒绝,只好答应,放下电话,匆忙起床洗漱,嘱咐老公送儿子上学,我骑上车去了。
   当我赶到的时候,庵内外都是前来取粥的人,本村的,外村的,熟脸生脸摩肩擦背。他们拿着盆,端着锅,个个喜笑颜开称赞慧空师太。早就听说慧空师太经常舍粥,没想到这么热闹。他们说,孩子喝了庵里的粥,会平平安安,避灾消难。我暗笑:封建迷信。和熟人打着招呼来到院子,迎面是一个很大的铜鼎,里面插满燃烧的香,香烟缭绕,香气四溢。我走进西禅房,他们几个已经坐在桌前开始喝粥了,桌上摆着几样色香味俱全的咸菜,油条鸡蛋,喝着香喷喷的八宝粥,在寒冷的冬天吃的我们满头大汗。
   慧空师太在一旁站着,边给我们添饭边一个劲地解释说:咸菜和油条都是在超市买的,让我们放心吃。
   我感觉不好意思,半开玩笑说:“师太,不要以为我们是什么人物,就是普普通通的人,你这样我们真的不好意思。去忙吧,不要太客气了。”
   书记也说了几句客套话。
   师太说:“几位父母官赏光小庵,在今天见到几位领导是老尼的荣幸,陪同几位应该的。”
   无论我们怎么说她就是不离开,并且吩咐一个佛会的义工准备几个盆盛好八宝粥让我们带走,她想起什么,又说:给隔壁的邻居送点过去,最近身体不好,天冷不起床,一会来晚了就怕没有粥了。
   这几句话我深受感动,隔壁的邻居小香,他无儿无女孤身一人凄凉度日,自从监狱出来以后靠捡废品为生,听人说慧空经常接济他,就连这都小事她也想到,看来传说是真的,不由地对师太多了一份好感。
   吃完饭他们几个先走了,我留下来,第一次进来想四处看看。我来到大殿后边的厨房,里面收拾得干干净净,条几上放着十几个盛满八宝粥原料的盆子,还没有下锅,几个义工在熬粥,烧火搅锅忙的不亦乐乎,她们眼睛红红的,看来一晚没睡。师太告诉我,她们都是信佛的人,几乎每天都到庵里做功课,帮着她打扫大殿和院里的卫生。每年庵里多次舍粥,都是她们来帮助自己操持。这次是几年来第一次施舍八宝粥,从昨天晚上五点开始熬第一锅,十五印的大锅,每锅需三小时,今天早上七点几锅粥很快就没有了,现在还要熬完这两锅才能完工,因为还要很多人在排号。她说,以后每年腊月初八都要舍粥。
   我玩笑地说:“师父,人们是不是想沾便宜啊?”
   师太单掌打个礼:“施主,此言差矣,佛家的饭是百家饭,孩子吃了会平平安安,百病全消。”
   我知道这是迷信,笑了笑没有回答。走到大殿门口想看看大殿现在的样子,小时候经常在这里玩,重修以后是第一次进来,虽然惧怕塑像菩萨,还是硬着头皮随慧空师太走进大殿。大殿内,猩红色的幔帐内观音菩萨金碧辉煌,美轮美奂,庄严慈祥,我虔诚地跪在蒲团上,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
   师太站在我的旁边,忽然说:“施主,当着菩萨的面答应我一个要求好吗?”
   我一愣:“师太,什么要求,只要我能做到,我一定会答应。”
   “咱们这里是不是快拆迁了?”
   “是啊,上级有这个计划。”我明白师太想说什么了。“师太,你是不是担心拆迁时会拆了庵宇?”
   师太点点头。
   我笑着说:“师太,你放心,我想不会的。”
   “真的?”
   我肯定地点点头,“应渡庵有几百年的历史,是县重点保护文物,上级会考虑它存在的意义。再说,它不会影响两河治理,更不会影响居民区的建设。退一步说,它也是一道风景,即使上级想拆,也会征求群众的意见,老百姓不会同意的。”
   师太放心了。
   临走的时候,师太给我盛了满满一锅八宝粥,我推辞,师太说:给孩子喝,百家饭,百病消,愿菩萨佑孩子长命百岁。
   我只得收下了。
  
   前几天,师太又打电话来,让我过去一下,我不知道什么事情,带着满心疑惑再次走进应渡庵。
   来到慧空师太的禅房,师太告诉我,今年的香火钱特别多,她想捐助几个贫困学生,最好是今年高考录取的。
   我一听,喜出望外,手里正好一个学生,叫凯凯,她妈妈车祸腿被撞断,已经一年多了还躺在床上,爸爸腰部有病,几年了不能干活,还有一个读初中的妹妹。今年,她以六百二十分的成绩考上了山东财经学院,接到通知书的那天,父母又愁又喜:女儿金榜题名是好事,可是学费哪里来?生活费怎么办?夫妻俩看病住院拉下一屁股饥荒,妻子的车祸补偿一分钱没有拿到,女儿知道家庭困难,想放弃学业,收到通知书的第二天就去临沂打工了。正巧,计生部门对计生家庭的贫困学子有扶助,当我知道这个消息后,立刻整理材料上报,很快为他争取到五千元的扶贫款,是今年扶贫的最高额,他爸爸拿到这笔钱的时候,对我千恩万谢。我知道,这只是解决了学费问题,还有一大半的缺口在等着,怎么办?慧空师太的话对我来说无疑是天上掉馅饼,我对师太千恩万谢。
   师太笑:“我怎么感觉像是你自己的孩子。”
   我说:“师太,无论做什么,我都是当做自己的事,当了却一桩心愿就是我最高兴的时候。”
   师太点点头:“施主说得对,与人为善,就是与己为善,为人多做善事,是仁者所为。为官一方,造福一方,是民之福,菩萨保佑你,你一定会有好报的。”
   我脸红了:“师太,这是我应该做的。你虽然身在空门,却时刻把民间的疾苦记在心里,你才是最大的善,我代表那些贫困学子谢谢你。”
   师太说:”你在民间行善,我在空门行善,虽然不同门,我们的心是相同的,只要人人行善,人间就会减少太多的难。“
   听了师太的话,我肃然起敬,对空门人的偏见一扫而光,看着她的脸是那么可亲。
   师太告诉我,今年有几万元的善款,她已经资助了周边乡镇的几个学生,手里还剩下几千元,有点少了。她问起凯凯的家庭情况,我告诉了她。她沉吟了一会说:以后有可能她会继续资助她,让我把凯凯账号給她,只要香火钱充裕,她会给凯凯的。
   我激动地拥抱了一下她,师太点了一下我的额头,不由自主的用了俗家的称呼:“傻丫头,好好做你的工作,我希望你多做几年村官。”她说完,自知失言,忙单掌施礼,“失言,罪过。”
   我看到了师太天真的一面,她毕竟才四十二岁,还是一个花季女人。
   我说:“师太,你忙,我回去把凯凯带过来,有什么事情你们面谈吧。”
   师太点点头。
  
   我满怀欣喜走出应渡庵,回头观望朱红色的大门,它已经不是那么刺眼,感觉温暖亲切,心中对它的偏见和排斥一扫而光,对师太充满了敬意。应渡庵,菩萨,以后有时间我会经常来拜祭您,共产党的无神论我暂且抛到一边,从现在起,和师太一起,做一个一心向善的人,一个对得起自己良心的人……
  

共 494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个充满了历史和故事的应渡庵,怎能让人不喜欢?其实在好多方面,我跟作者的感觉有相通之处,也就是说,我对类似应渡庵这样的地方,一般也很少走近,毕竟,我是学马列主义哲学的,所以好多时候,在我眼里,这些东西,有些迷信。本文的作者,虽然一直与应渡庵比邻而居,却很少真正的亲近它,然而可亲可敬的慧空师太的出现,却彻底地改变了作者的看法,于是应渡庵在作者的心里,越来越亲切,越来越鲜活。小说洋溢着最本质的人性之美,对应渡庵历史变迁的描写,充满了厚重的历史感。推荐共赏,感谢赐稿梧桐。【编辑:灿若舒锦】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灿若舒锦        2015-07-24 08:53:15
  应渡庵不光有历史,还有满含温馨的故事呢。
2 楼        文友:幽谷静雅        2015-07-24 09:25:08
  谢谢舒锦老师的编按,真的,自从几次和师太的接触,我改变了对佛门人的看法,空门也有好人。
3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5-07-25 08:11:32
  欣赏佳作,欢迎赐稿梧桐。问好,祝创作愉快!
回复3 楼        文友:幽谷静雅        2015-07-25 17:26:31
  社长你好,每天几次进梧桐,看见社团的名次下调了,心里真的不是滋味。
4 楼        文友:潮仙        2015-07-25 09:28:58
  应渡庵,菩萨,以后有时间我会经常来拜祭您,共产党的无神论我暂且抛到一边,从现在起,和师太一起,做一个一心向善的人,一个对得起自己良心的人……欣赏学习了!
回复4 楼        文友:幽谷静雅        2015-07-25 17:28:43
  谢谢潮仙老师,期待多多指教。
5 楼        文友:西湖月牙        2015-07-25 12:53:06
  明净的善意,让人际无碍。
   我天生对寺庙多亲近,佛门有善心,多好人。
回复5 楼        文友:幽谷静雅        2015-07-25 17:29:34
  月牙老师,我真的懂了,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