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华文部落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华文】关于《关于一个长句的分析》

编辑推荐 【华文】关于《关于一个长句的分析》 ——《知识之惑》之四


作者:郭永涤 进士,6115.0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10发表时间:2015-07-26 07:41:09

某刊发表了沈春生先生的《关于一个长句的分析》,作者就高中语文第三册中鲁迅先生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中“他终于不讲‘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了……都是同一手段。”句进行分析,同时指出了与该教材编者并其它教学参考资料及相关语文杂志刊文相左的建设性意见,笔者表示同意,但又未敢完全苟从。今特意见如次,以期就教于沈春生先生并学界方家。
   其一,关于复句关系
   鲁迅先生这个长句的思想意义,作者的分析是较为确当的,而未尽确当处,则在该文的语言结构分析上表现出来。作者把这一长句视为由两个分句构成的一般复句来处理,此未尝不可,而把这里的层次关系确定为转折关系,则有待商榷了。
   从广义上说,句子的分析同考察词汇入句的语法现象一样,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而具体环境中的语言,又与其所表达的一定的思想内容密不可分。且看这一复句:前一分句,“他终于不讲‘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了,”并不是说他(梁实秋)在关于“文学的阶级性”这一问题的文艺理论论战失败后世界观有所转变,从此偃旗息鼓、鸣金收兵了,也不是说鲁迅先生居然慈悲为怀,旧账不算,刮目新赊了,而是作者居高临下、雄兵于胸的信手一笔,先稍稍点示一下“他”的不堪失败,从而为下文再对这位梁上君子的鬼蜮行径及其面目作进一步的披示和剥露蓄下笔力。后分句中,他终于又“插进”“去”,“写进”“来”,以退为攻,变本加厉,更为阴险地向以鲁迅为代表的左翼作家联盟疯狂反扑,使出了“所有文化特务惯用的造谣诬陷、向反动派示意告密的卑劣手段”,在趋向反动的道路上愈走愈远;而鲁迅先生则余勇可贾,穷寇猛追,跟踪袭来,表现了这位文坛巨擘持之一贯的“痛打落水狗”精神。
   诚然,当我们具体分析的时候,这里我们仍不妨试冠以“虽然……,但是……”这样的一组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于前后分句句首来帮助理解,也便于理解,但这只是句子分析的中途,而又是仅就梁的反动手法上着眼的。这样,既显得对文意发掘欠深,也容易在语言的方面理解上给读者造成某种错觉和猜疑。
   鉴于此,这里的层次关系似应为层进关系更确当些。
   其二,关于主语的省略
   1、“在《答鲁迅先生》那篇里,很巧妙地插进电杆上写‘武装保护苏联’,敲碎报馆玻璃那些句子去,在上文所引的一段里又写出‘到某某党领卢布’字样来,”很明显,这后一个长分句的前两个子句并列,承前先后省略主语——“他”。作者把这两个子句视为两个动宾词组组成的联合结构,共同充当下文“指示着”的主语,是可以的,但矢口其在语意表达中作为重要构句成份的主语的省略——而这里省略的成份主语其主施性又是极强的——似乎不妥,其理由也嫌不足。
   2、“指示着凡主张文学有阶级性,得罪了梁先生的人,都是在做‘拥护苏联’或去领卢布的勾当,”此子句句首承前省略“‘共产’这两字”主语,或意补为“他的这种做法”也好。“有的教学参考书说这也是分句”不无道理,应允许成立,而说“它的句首省略了主语‘他’”,就不够妥当了。
   3、“和段祺瑞的卫兵枪杀学生,《晨报》却道为了几个卢布卖命,自由大同盟上有我的名字,《革命日报》的通信上便说为“金光灿灿的卢布所买收,”作者说,“这里有两个因果复句的复句构成并列关系,它们通过‘和’与上文的主谓词组子句连接起来,又组成联合结构,,一起充当下文‘是……手段’的主语”。那么,这里则又不再存在主语省略问题,当然也就无需“将这个主语补出”。
   这里,为了说明关于主语省略问题,我们举了这个例子。当然,这个例子也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即,既然这里已经存在着“两个有因果关系的复句构成并列关系,又,这后一个长分句与前一个分句还有一层“转折关系”,那也就是说,这不是一个一般复句(关于一般复句与多重复局、特殊复句的界属问题,容笔者另文申述)。
   其三,关于复句层次
   如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是试图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成分分析法,将这个长句作为一般复句来处理的。这完全可以作为一个新的见解成立,但并非十分科学,它仍存在着复句分析中于主语省略方面的关涉分句、子句、词组甚或部句等概念的唇龃舌龉诸多问题。我们认为,作者的这种分析固然在句子的整体结构的驾驭上给人以轻捷便利之感,而并不能给人们对于语言其一定意义上的具体细节处的把握带来方便,似有进一步探讨之必要。考虑及此,笔者不揣浅陋,试将这个句子的结构层次分析于后,谨为引玉之砖——(略)
  
  

共 180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很学问的论述,虽然只是一个复句的分析,阐述,详析,更多的是深层次的理解。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学问的严谨的科学的态度。无论我们是学者或者是专家教授对于学问的真理都可以做到洗耳恭听。文学也好,语文也罢,语言的形成都来自于生活的积累。就像我们没有钱去旅游,我们依然的可以不花钱的在网络里吸取别人旅游的经验并形成自己的看法。这段文字对鲁迅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其中的长句的分析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这是一种对汉语语言的敬重。非常赏识永涤大哥或者小弟做学问的严谨的态度,一句一析,简明扼要,干净利落。欣赏拜读【编辑墨拓】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墨拓        2015-07-26 07:42:30
  很欣赏,喜欢老师的语文讲解,期待着下一篇的精彩。
用情感书写人生,用文字记录生活。
回复1 楼        文友:郭永涤        2015-07-26 08:37:42
  客气了,谢谢先生对拙作枯燥教学论文的辛苦编辑。
   雅安!!
2 楼        文友:岁月静好        2015-07-26 08:02:22
  欣赏学习,祝老师在华文写作愉快!
岁月静好
回复2 楼        文友:郭永涤        2015-07-26 08:40:25
  感谢驻足留评,共勉!
   友谊长存,岁月静好!!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