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文笔山下的摇篮

精品 文笔山下的摇篮


作者:杨天华 童生,954.0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65发表时间:2015-07-29 13:09:40

母校留给我的记忆太深了。
   那座落在文笔山下,高大、雄伟、宽阔、古老幽深、盛极三朝,文化底蕴十分丰厚的古老殿堂,在我的脑海里时常出现。想起母校毕节三小,自然就会想起我们的班主任兰怡纯老师,赵惠英老师,数学陈老师,罗老师,洪老师等等。自然就会想起朱义朋同学,陈小菊同学,文念筑同学,周秋良同学,“小毛赳”刘仁厚同学等等。在那艰难困苦、动荡不安的岁月里,在那知事不深,朦朦胧胧的少年情怀时期,留下了多少让人刻骨铭心,悲喜交集,啼笑皆非的回忆。
   早就想写点东西留下来,写苦涩的,还是甜蜜的?多少年过去了,这甜酸苦涩时常在我的心头缠绕。母校七十八年和我的五十年时光,在这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在我的心头,它将和那气势恢宏,峰峦叠翠,绿林如染,苍山如黛的文笔山与日月同在,天地共存。
   六十年代初期,三年自然灾害,加上人为的造作,老师和同学们一样处在严冬似的苦寒岁月里。很多同学大冷的冬天还穿着单薄的破烂衣裤上学。上学期的学费还没交,这学期的又到了。班主任老师知道学生家长的艰难,在自己十分微薄的工资中,常常解囊相助。老师和同学们一样,上课时常常腹中空空,饥不可待。
   记得四年级时,班主任老师生病,寇老师初到我班代课,上午的第三节语文课,身着青蓝色、干净整洁陈旧的中山装。戴一副深度近视眼镜。一进教室门,站在讲台边,台下一声起立,同学们齐刷刷地站起来,寇老师一个深深的鞠躬礼,抬起头来时,讲台上的粉笔灰沾满了一脸:“我姓寇,日寇的寇,国,祖国的国,光,光荣的光。”同学们的一阵哄堂大笑,好一阵才鸦雀无声。寇老师语重心长地讲述着一个人的成长历程,深入浅出地阐明了人生的意义。我坐在窗口边,遥望着那苍翠层层,绿树碧波的文笔山,想往着文笔山背后紧靠着的北镇雄关,她耸入云天气势雄浑,悬崖耸峙,绝壁峥嵘。站在顶端举目四望,定能感受到万峰似云滚滚来的气派,领略到一览众山小,欲穿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境。定能吸到新鲜的空气,闻到草木的幽香,寻到甘甜的野果。忘却了眼前忍饥受冻的沉重现实,而憧憬着美好的幻想。
   洪老师是个资深老教师,一生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在教育战线功不可没,曾先后荣获优秀教师称号。文革中被迫害,打成反动学术权威而接受群众监督。五十几岁的老女人,加上深度的近视眼(没戴眼镜),面容憔悴,骨瘦如柴。在兼任我们班算术课期间,上课时,一些同学不服管教,三三两两偷跑出教室自由行动,其中我就是最猖獗的一个。天冷了,教室里没生火,我约同学去铁匠街打铁铺烤火。那叮叮当当的打铁声,火星四射的辉焰场景深深地吸引着我。为了让店主容我等站在火炉旁,我主动当起了拉风箱的小铁工,店主从火里刨出烧得焦黑的洋芋往嘴里送,一口咬去一大半,喘着粗气鼓着带血丝的双眼,三两下狼吞虎咽进到肚里。馋得我们流下口水咂着嘴,心想,哪天到校背后的地里刨出几个,也象他们的样儿吃得啧香啧香。
   桃子熟了,地里的萝卜大了。校背后的围墙外,文笔山的半山腰,青桃,毛桃,胡萝卜,白萝卜,那是人民公社的集体口粮,管它三七二十一,见人不备,搞起几个就跑。吃完了抹抹嘴,站在高高的山梁上,俯瞰全城风貌,满目的青山碧水,肥土良田。可人们衣单体弱,囊中如洗。生产队的萝卜被娃儿们偷吃了几个。也该算是重大的经济损失了。洪老师管不住这群无知的学生,只能暗里叹息落泪。上级领导却也视而不见,而后每每想起是多么痛心疾首,后悔莫及。
   学校原是古老的“关岳庙”,据说已经经历了若干朝代。过去这里香火旺盛,人潮络绎不绝。整个建筑恢弘庞大,雕龙刻凤间诗书词赋比比皆是。上下几层的堂屋房舍,大殿神坛无不住满着神人仙家。从留下来的痕迹还可以清晰地印证当年的诗书房,藏经阁,以及花坛,太平缸等等。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古老文化底蕴。几十年来,被这一届届的书生学子们捣毁得荡然无存。
   教室的门是破的,窗子没有玻璃,课桌裂成两扇,板凳断腿。夏天,太阳斜照进教室,半边明半边暗。秋天,阵阵狂风卷着残叶在教室里横冲直撞。冬天,寒风刺破老师和同学们用白纸糊起来的窗户,发出撕裂的凄怯声。在那饥寒交迫万般无奈的日子里,学校、老师没有放弃我们,而是带领我们积极想方设法战胜困难,帮助我们渡过难关,不让一个同学因此而停学。
   赵惠英老师严格教学,一丝不苟,对每个同学都认真负责,关怀备至,从不忽略。她上课时没有人敢违反纪律,就连我这个调皮蛋也会老老实实地认真听讲。杨贤德老师上课时威严,讲话妙趣横生,哲理性强。写得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同学们又怕他又喜欢他。聂绍军老师是教我们班的大字老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善解人意,写得一手规整、清秀、厚实圆润的毛笔字。每次看他写字,都让我们这些同学羡慕至极,赞不绝口。聂炳荣老师教我们的音乐。他嗓音粗大洪亮,唱起歌来劲头十足,一边教一边用手挥舞着打节拍。哪个音不准就反复地教,有时全班一起唱,有时几个人小合唱,有声有色,热火朝天。写到这里,突然想起进三年级时教体育的张文秀老师,她才从省体工队分下来,亭亭玉立,漂亮能干,据说曾获得过全国乒乓球女子单打第十六名,也是我的乒乓球启蒙老师,是她把我从三年级就吸收到了校球队。
   提起那动荡而贫穷的年代,就会使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与我同命相怜,朝夕相处的同学们,就会使我荡涤的情思止不住地外溢喷涌。那一张张脸庞,一个个身影浮现在眼前。我又和同学们一道嬉戏打闹,书声朗朗。
   几十年的时光一去不返了,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的母校三小如今变得面貌一新。高楼大厦,窗明几净,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就连学费也不用交了。母校也和国家的命运一样,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蹉跎岁月,渡过了无数次的风雨荆棘。从这所学校走出去的学子,几十年来,功成名就的无计其数。工程师、专家学者、政府高官、商界名流比比皆是。这些国家的栋梁之才。第一得感谢改革开放的英明政策;第二得感谢母校的老师们,是他们不辞辛劳,废寝忘食的无私奉献;第三得感谢那漫长的苦难年代,是它磨砺练就了一大批不屈不挠的社会精英;第四得感谢这座造就了无数人杰的灵山宝地——文笔山,她象母亲的怀抱孕育了千千万万德才兼备的学子,使母校人才辈出。
   许多人还有中学的母校,大学的母校,可我只有小学的母校,所以特别地亲切,特别地亲近。每次回到家乡,都会有意绕道经过母校的大门,想多看一眼母校。想再爬一爬一草一木都十分亲切的文笔山。遗憾多年来没有去过白镇雄关的顶峰,她的英姿、她的气度、她的显赫声誉一直使我神往。多想有朝一日能攀登上耸入云霭的峰顶,去领略一番空中俯瞰故乡新城的青山绿水,现代都市的壮丽,再去搜寻一番儿时留下的足迹。

共 268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回想起母校,总是那么温暖和亲切,回想起母校的老师,总会有那么多令人感动的人和事涌上心头。作品叙述了小学母校的容颜旧貌,回忆了寇老师、洪老师兢兢业业,尽心尽责工作,赵惠英老师一丝不苟、严格认真的教学,讲述了同命相怜、朝夕相处的同学,同时还描绘了几十年后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母校的变化。在那知事不深,朦朦胧胧的少年情怀时期,留下了多少让人刻骨铭心,悲喜交集,啼笑皆非的回忆。作品反映了一个时代乡村教育的实际面貌,同时表达了对儿时纯真情感的留念。拜读了,荐赏!【编辑:航帐】【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5073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航帐        2015-07-29 13:38:12
  感谢赐稿,期待精彩继续!
我手写我心! 航帐文友群:231199696,欢迎参与交流!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