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乡村印象(二章)

精品 乡村印象(二章)


作者:草根 探花,18301.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637发表时间:2015-07-29 20:48:40

乡村印象(二章) 大街小巷经常能听到一句话——人,不能忘本。既然不可忘本,那么“本”又是什么呢?究其字面意思,大多释义为“本,根也”,也就是可以给予枝叶养分和依靠的所在。如若,将一个人比作一棵树木,“本”大抵是指生养他(她)的故乡了吧。而,作为未曾真正意义上远离故土的人,我一直自以为不曾忘本。然,不久前的一次农事体验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多年来养尊处优、远离土地的生活,还是悄无声息地侵蚀掉了原来根深蒂固的“本”,只留下一些浅淡的乡村印象……
   【锄禾】
   西北多数地域的农作物为两年三熟,当年十月份收获玉米,然后播种小麦;等到第二年六月份小麦收割,再插播玉米,如此往复。在这样的劳作过程中,先辈们逐渐琢磨出了一套增产的办法,以期能丰产丰收。其中,清除田地里的杂草必不可少,书面语称之为“锄禾”。不由使人想起唐代诗人李绅的那首耳熟能详的《悯农》,唯有亲身实践过的人才能懂得个中艰辛的滋味。
   八十年代初,故乡的农业机械化程度比较低下,犁地用牛,播种靠手。撒播小麦种子的活属于“高精尖”,不是谁都可以操作得了,只能找村里年岁稍长的那些行家里手才行,父亲就在此列。播种的难度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是破土而出的麦苗呈现不规律摆布,给锄草造成了很大困难。一般在同年十一月份进行第一次锄草,第二次是第二年开春之后,如果第一次能清除干净,那么就不需要第二次了。锄头是北方常见的一种长手柄农具,它的刀身平薄,与手柄呈七八十度的夹角而横装,根据刀身宽窄分为数种,各有用途。每天早上太阳出来以后,乡亲们就会三三两两扛着小号的锄头去往麦田,脚步不慌不忙,看似比较悠闲。时间不能太早,不然夜露未落,不仅打湿布鞋让脚丫“受罪”,而且会大大降低进度。年轻一些的人们选择弯腰弓背的方式小心翼翼地锄掉麦苗间的杂草,顺便破除板结的土表,易于透气、蓄水。老人大都会带一个小马扎(小板凳),以自己为圆心一点点向四周的麦田扩散,完毕后再换一个地方重新开始。锄草虽耗费体力不大,一个成年劳力一天却只能完成几分地的工作量,因而被一致认为是最不好干的农活之一。其原因大致就是长时间保持弯腰的姿势而导致腰部肌肉酸痛难忍,再有可能是动作简单枯燥,犹如寺庙里敲木鱼的和尚寡淡无味。但是,饥饿的威胁迫使着乡亲们不得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做着这份活计。好在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不光是有了犁地与播种的机械,还研制出了化学除草剂,大大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产量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若说,麦田锄草在农业机械化的革命浪潮中被“解放”,那么玉米的种植一直都没有离得开锄头。与小麦不同的地方在于,玉米不管是先前的人工勾行点种还是后来的机械播种,它都有规则的垄沟,便于锄草、培土和施肥。锄玉米的苦恼更多来自酷热的天气,每年六七月份北方的太阳逐渐变得毒辣,待在凉爽的屋里肯定没有什么问题,要在田地里干活就另当别论了。玉米也要至少经过锄头的两次“修理”,才能成大器。首次是在出苗后的两叶一心期,主要是锄草、间苗、定苗以及破除由于干旱或暴雨引起的土壤板结,比较轻松一些。接下来的培土和施肥就不那么简单了,天气越来越热是其一,同时还需要比较大的体力付出。记得一次周末回家,刚好到了给处于喇叭口期的玉米施肥的时间,早饭过后与父亲背着半袋化肥、扛着大号锄头就下地了。太阳射出来的金色光芒让玉米的叶片看起来油光发亮,好像涂了一层翠绿的油漆或者蜜蜡,润泽而柔美。来不及欣赏这般美景,父亲已经着手往每一棵玉米苗的根部附近施肥了,我赶紧举起锄头准备覆土起垄。千万不要小看施肥这么个小动作,它可关乎着玉米能否成活、是否丰产,肥料与根部的距离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量不能太大也不可太小,一切都得刚刚好。村里有些年轻的后生自以为是,结果要么肥量效果不佳、玉米长势不好,要么苗子烧死一片(方言:肥效太强,致使禾苗枯萎)。在第一行的培土过程中,锄头在我手中犹如绣花针一样灵巧,左右翻飞,覆土起垄一气呵成,速度也快。不过,从第二行起就不是那么回事了,炎热的天气让人汗流浃背,额头的汗水甚至模糊了视线,我不得不间或停下来用衣襟擦拭一下。等到第三、四行后,高高扬起的锄头就像是喝醉了似的没了准头,不是偏离秧苗就是祸及池鱼,胳膊酸困无力。抬头看见从另一侧向这边靠拢而来的父亲,他不知不觉已忙完施肥的流程并且远远超过了我培土的数量。可以想象,后面的场景是一位长驱直入的将军与一个丢盔弃甲的残兵,我与父亲的完成量为一比四,惨败而归。
   日子如雨后的春笋般节节高,早已越过温饱线的乡亲们依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锄禾不再是生存的必须,而转变成一种生活习惯或精神寄托。从中不难看出,父辈们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刚毅品质,也告诉我们“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深切体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火炕】
   如果你出生在北方的乡村,或者曾经在这里生活过,那么你一定忘不了火炕。它不仅能在天寒地冻的冬季给你温暖,还有诸多非常实用的功能,比如烤房。故乡的火炕遍布家家户户,就在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的今天,它依然“受宠”。
   记忆最早的部分,那会儿乡亲们从窑洞里面搬离出来不久,村里最好的房屋就是土木结构的瓦房。有关中道最具特色的单面坡房子,也有人字形屋顶的双面坡房子,后者比前者更加宽敞,建造时花费的钱财和人工也相应增加。瓦房以三间为最大,其次是两间,一间的设置多为大户家中的厨房或者穷困人家的栖息之所。祖父与父亲盖起来的是三间大瓦房,坐北朝南,东西两间作为卧室,居中的一间作为厨房,没有厅堂。既然是卧室就一定要有火炕,缺少了它,正常生活便无法进行下去。当时除过下地干活,回到家中大多人习惯于脱鞋上炕,在炕上度过闲暇的时光。特别是秋冬农闲季节,主妇们就会聚集到某一家中一边做着针线活,一边张家长李家短的拉着家常,男人们则聚在一起闲聊或打牌,相同的是地点都选在热腾腾的火炕上。为此,火炕一要大,二要结实,否则要么容不下太多人,要么容易坍塌。当年,父亲打算在东西厢房里垒起两个大通炕,一个留给祖父与祖母,一个给父母和我。垒火炕首先要有土坯,即一种八开纸大小、厚度五厘米左右的黏土块,不是天然生就而要靠模具击打而成。制作土坯只能选用粘性很大的黄黏土,沙壤土等都不行,质地松散、不易成型。村里有专门提供给乡亲们打制土坯的地方,父亲每天大清早扛着模具就出发了,等我起床早就不见了踪影。有一天,我软磨硬泡地跟着父亲去了打制土坯的山脚下,发现空旷的地面上已经整齐地摆放着两摞一个多高的土坯。父亲先在圆形的石磨盘上面搭好方形的木质模具,然后撒上一层草木灰(防止土坯与磨盘粘连);再把提前挖出来的潮湿的黄黏土倒入其中,以高出模具为限;紧接着双手提起一个碗口大小的锥形铁锤,起起落落地用力拍打,锤子的落点一个挨着一个不能散乱,其间要停下来添加几次湿土;最后,用约十五厘米见方的青石平底锤击打土坯,直到表面平整即可。我曾尝试制作过几块,锥形铁锤勉强可以使用,青石平底锤的重量是八九岁年纪的孩子所不能撼动的。可想而知,制作出成百上千块土坯需要花费多少气力,不知要流淌多少汗水。等待土坯干透,父亲便找来几个帮手,用不了一天时间火炕就大功告成了,高矮适中,坚固耐用。垒好的火炕要先“发汗”,由内而外地去除泥浆的湿气,这个过程火炕的表面会冒起一层细细的薄雾,据此得名。做法简单却很费工,从屋外预留的炕洞填入适量的麦草等柴禾,燃起小火慢慢烘烤。千万不能着急,若不然火炕表面及三面与墙壁衔接的地方会开裂,漏烟且不牢固。大概一两天的工夫火炕就彻底干透了,这时母亲会拿出新买的芦苇席子轻轻往上一铺,看上去干净而漂亮。
   到了深秋时分,母亲每天都要从打麦场取来麦草烧炕,温暖舒适的火炕几乎成了我小时候的最爱。印象中早年间的冬天甚是寒冷,滴水成冰,人们除了身上不怎么厚实的棉衣,能够御寒的只有火炕。或许为了让家人不受冻,主妇们恨不得将所有的柴禾都塞进炕洞里,往往会造成尴尬的局面。殊不知,有时火力太强,炕上温度过高引燃被褥,轻者无处安睡,重者财物葬身火海。母亲对此技术掌握得还是比较到位,不曾出现过“火灾”,倒是父亲偶尔会发生差错,让一家人只能坐在炕沿打盹、不敢入睡。由此父亲免不了要遭到母亲的责怪,高明的父亲多半装聋作哑,刚燃起的火药味也就随风飘散了。火炕除了帮助人们安度严冬以外,它还有实用的功效,烤核桃、烤辣椒等等。儿时的秋季大都多雨,一次连着下一周的靡靡细雨再正常不过了,有时十天半个月也不止。阴冷潮湿的气候给乡亲们带来了很多麻烦,小麦不能按时下种,收获的核桃、辣椒等等极易霉变。勤劳智慧的人们想出了很多招数与恶劣的环境作斗争,其中就包括利用火炕烘烤。那个年代村子里漫山遍野都栽种了核桃树,它的果实可以提供给贫瘠的生活以丰富的养分。成熟于农历八月的核桃难逃阴雨的毒害,乡亲们不得不将它捡拾回来退掉外皮,而后倒在火炕上烘烤,一般持续三到四天。每年这个当口,母亲就不再允许白天在炕上玩耍,而是找来一根长长的竹竿撑起席子,拿来笤帚将其扫得干干净净。随后,父亲会把湿漉漉的新鲜核桃一点点铺满整个火炕,薄薄一层就好,太厚则会拉长它干燥的期限。待到核桃全部“上炕”,母亲也早已点燃了炕洞里的柴禾,湿热的空气混合着核桃特有的香味弥漫开来,惹得生活露出浅浅的微笑。与核桃不同,辣椒可以用绳子绑成一串挂到屋檐下风干,所以很少采用烘烤的办法。但是,遇到十几天连绵不断的阴雨天气,乡亲们还是会利用火炕来烘烤它,防止腐烂。值得一提的是辣椒的烘烤很具“戏剧性”,置身里面的人们或者喷嚏连天、或者泪流满面。因为当火炕的温度渐渐升高,呛人的辣味会迎面扑来,让你躲闪不及被瞬间包围,真是哭笑不得……火炕还能促进血液循环、预防风湿和治疗腰椎等疾病,可以说好处不胜枚举。
   离开故乡学习工作多年,如今回乡多半似串亲戚一样,停留的时间太过短暂,时常是还没来得及四处看看,还未曾与父母说说话就匆匆而过。总觉得自己的精力不够用,计划了很多回乡要做的事情,也终究因琐事而逐一搁浅,只留下一些深夜的叹息。唯一不变的是印在脑海深处的乡村印象,艰辛也罢,快乐也好,都成为了我不可多得的人生财富,抚慰孤单的灵魂、灌溉干涸的梦乡。

共 412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两篇文章,一篇是田地劳作,一篇是家里火炕,两篇文章都写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刻记忆,写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同时,这篇文章具有很好的历史记忆价值。作者在文章中详细具体地描写了玉米种植、收获的情形;叙述了火炕材料的制作,火炕的制作过程,以及与火炕相关的生活情况。这些描写,让已经过去的生活有了具体可考的文字依据。好文章!【编辑:春雨阳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5073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5-07-30 00:01:23
  文章充满了乡土气味。读着文章,我仿佛走进了北方的玉米地,走进了北方人家的大炕,看到了种植的场景,看到了建造炕的情形。
语文教师
回复1 楼        文友:草根        2015-07-30 11:03:03
  感谢春雨主编的精心编评,敬茶一杯,遥祝夏安!
2 楼        文友:一飞        2015-09-19 00:38:06
  阅读此文,我好像置身其中。写得好。
用文章挖掘自己的故乡,让故乡活跃在纸上,刻在骨子里,融在血液中,沉淀在心里。行吟在路上,把自己最真的情回报给他的故乡。
回复2 楼        文友:草根        2015-09-19 21:48:30
  问好一飞文友,感谢来访和品读,说明我们都来自广大的农村。
   祝福秋安,笔健!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