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三头年猪{散文}

编辑推荐 【江南】三头年猪{散文}


作者:张林 童生,516.8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33发表时间:2015-08-05 12:59:21

(一)三头年猪
   穷汉总是盼来年。娶了老婆分出单过至今,整整二十年了,倒也杀过年猪,细算起来,总共杀过三头年猪。
   养第一头年猪是在八十年代中期,那是一头黑白相间的花猪。当时,家境窘迫,买房子都打欠条,根本没余钱买猪养,是头脑灵活的岳父出钱买仔猪,由我家喂养,两家份养一头,过年杀对半分。养了一头猪,平日里的泔水啥的像宝贝似的有了价值,一年中的油水也似乎有了依靠,一家三口的内心里对新年也有了许多美好期待。
   初次养猪,没有像样的猪圈,只弄个临时的狗窝窝,大小仅容猪身的样子,在窝口钉上一个结实的木橛子,栓着养,生怕丢了似的。每天猪一叫,妻便上前添食,百般呵护着,像对待那时刚满四岁的儿子。黑白花不爱吃食,可奸馋了。也难怪,甜菜缨子或是各种野菜,馇熟后扬上一把糠,清汤寡水的,猪爱吃食才怪呢。那时侯,没钱买一些助猪增长的饲料,也没见附近有卖各种添加剂的,干喂不见长,春起抓的二十多斤的仔猪,年底不足二百斤。记得,杀猪当天,一顿吃喝下来,两家各分两个肘子,猪头和四个蹄子归我家。应该说,那也是个像样的年,吃着干绷瘦肉的肘子,嚼着满是脆骨的耳朵,啃着筋头多多的蹄子……孩子和大人的脸上平添了许多光彩。
   第二次养猪,是在九十年代初。家里经济稍有好转,自己花钱买了一头黑色的仔猪。这次养猪,没盖圈,是散养。这头黑猪,白天饿了知道来家拱门叫,晚上也知道在自家柴垛拱个窝窝栖身,皮皮的,没闹过啥病。年关挨刀之时,比养过的第一头猪要大要胖,全家人满心地欢喜,然而坡肚开膛时傻眼了,是一头“豆猪”,年纪轻轻的,这肉说啥也不能吃。我从小就知道老舅就是吃了“豆肉”,才患上了囊虫病。眼望着一年的辛苦,一年的浓浓企盼,化为泡影,一家人心里都很难过,妻为这头“豆猪”,当天还抹了眼泪。
   2001年春,又生出买头猪养过年杀的想法。买猪前,迷信的妻找人看,说白毛的猪能养起来,于是在一户知根知底的人家抓回一头白猪,又求人在院内择了一处不犯病的地方盖上个砖猪圈,宽宽绰绰,决定采取圈养。刚买回来的几天里,这头小母猪挺上食,不想,在劁后便开始蔫食,也渐渐瘦了,当时以为肚子里有虫子,驱虫药没少灌,就是不见起色。到后来,只喝稀食,妻说恐怕劁后圈上火了,可打开圈门偶而赶出让它在院里走走,也是无精打采的,皮包骨的臀部左右摇摆,瞧上去,像迈着猫步的模特儿。我怪妻过于精心,致使猪生娇毛;妻怪我养猪舍不得投入,咋喂也那么回事。
   杀年猪那天,李二哥第一刀没捅正地方,杀戗了,没出多少血不说,连续捅了数刀不死,李二哥无奈,忙叫我找来“洋镐”,只见他抄起“洋镐”,照着猪的后脑海、太阳穴等处,抡了个满脑开花,这头猪才不情愿地咽了气。这头猪是最瘦的一头猪,脊膘最厚处只有一扁指。李二哥说,其实这猪没啥病,养成了这个样子,主要原因是兽医在劁猪时没拿净,劁茬高了。唉,真是乐子,这猪养的,养得糊涂。自此,没再养猪,但凡妻张罗养头猪过年杀,我都会臭她,猪养不成,养人还可以。日子一久,她对养猪也失去了信心,认为自己确实如外人所言,槽头软,养不起来,不养也罢。
   现在,每逢听说别人家杀年猪,想到自家也曾杀过三头年猪,心中便弥漫着浓郁的年味。其实,自家真该好好地杀头猪,也真该好好地过个年。
  
   (二)绕上房梁的肉香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生活的屯子里,每家都养猪,每家也都杀年猪。
   春起抓的仔猪,清汤寡水,一日喂三遍,辛苦一整年,挨到年底,无论大小,进腊月门,便请本屯的杀猪匠提刀上门。说是“请”,实际上就是“求”。那时,民风淳朴,杀猪匠为村民杀猪都是不要钱的,只是在“完事”后,会把猪尾巴割下来拿走,当时都这个规矩,不知是什么讲究。
   屯子里的杀猪匠,也就两三位,杀猪的人家需要排班。整个腊月,天刚亮,就能听到猪挨宰时的嚎叫声。
   杀猪是个技术活。手高的杀猪匠,一刀让猪毙命;手低的杀猪匠,出刀失准头,干杀不死,也会一时成为大伙的笑柄。记得有一年,邻居李二家杀年猪,李二坚持自己杀,不想,一刀下去,跑偏了,没出多少血不说,连捅数刀居然不死。李二无奈,吩咐家人找出“洋镐”,照着猪的后脑海、太阳穴等处,抡了个满脑开花,他家的这头年猪才勉强咽了气。
   小时候,家里杀年猪,都请家住本屯的二姨父给杀。二姨父杀猪确实地道,干净利索快捷,和他的性格一样,家里家外一把手。那时,我十一二岁的样子,他都奔五十了,可他却是我的“忘年交”,我们爷俩也最对劲。家里杀年猪时,我就在他身前身后当“小支使”。
   年猪毙命,二姨父用刀尖在猪后蹄上划一个口子,吩咐我,“小二,把猪梃子给我!”猪梃子就是一个手指粗的钢筋,笔直的一根,一头弯成可握手的圆圈,足有三米长,从蹄子的开口处,不同角度,把钢筋捅进抽出,使猪皮和猪肉有间隙,这时二姨父会嘴对蹄子的豁口,鼓动腮帮子,把死猪吹胀,边吹边叫人用棒子敲打,直到把猪吹鼓胀没一处塌陷才找出麻绳子系死。
   圆滚滚的年猪抬进屋的灶台后,开始用热水一瓢瓢往猪身上浇,进入褪毛环节。“小二,往灶里添些柴禾,水不热!”我会立马去做。热气腾腾的厨房,灌满了蒸汽,手持褪毛刀的二姨父及几个帮手也都忙得顺脸淌汗。半小时后,白花花、圆滚滚的年猪,就会随着厨房蒸气渐渐消散,让所有在场的人眼前一亮。
   在场的人,尤其家人,最关注给年猪开膛大卸八块了。不太关心猪的胖瘦,只是关心这猪是不是有“痘”。如果有“痘”,大家的心情会陡然郁闷。那时养猪是散养,也都不喂饲料,哪年,屯子里都会杀出几头有“痘”的猪,一旦年猪是“痘猪”,这家人的这个年就过不好了,心情不好,年就过不好,过年,主要还是过个心情啊!看猪是不是有“痘”,最先看猪血脖处。开膛前,一般是先把猪头卸下来看血脖。
   杀年猪最费工夫的是摘肠子、翻肠子和洗肠子。尤其摘肠子,要趁热,否则,挂在肠子上的水油一凉,摘不净,也影响进度。
   二姨父灌血肠时,我能帮上手,在他灌血时,我为血肠的两头系细麻批儿子。麻皮子的松紧最难把握,松了漏血,紧了会把肠子勒断。血肠灌完,也就闻到了扑鼻的肉香了。因为先烀肉,血肠最后下锅。开饭了,帮忙的人连同左邻右舍的亲友,会坐满五六张桌子。大伙说笑着,大快朵颐。一时间,肉香飘满屋子,肉香绕上房梁!

共 253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组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和年况味十足的文字。《三头年猪》写出了作者家里不同年份养的三头年猪,都是精心喂养,三次收获却不同。养第一头年猪是在八十年代中期,是作者和岳父份养的一头黑白相间的花猪,虽然尽心喂养但到年末不足两百斤,杀猪后一顿吃喝两家各分两个肘子,猪头和四个蹄子归作者家,但老婆孩子一家人过年过得有滋有味、高高兴兴。第二次养猪,在九十年代初。自己花钱买了一头黑色的仔猪散养,比养过的第一头猪要大要胖,全家人满心地欢喜杀年猪,却是一头“豆猪”,全家人都很难过,妻子难过得流下眼泪。而第三次养猪妻子找风水先生看过盖猪圈抓的仔猪,可无论妻子怎么用心饲养猪还是很瘦,等到杀猪的时才知道是兽医在劁猪时没拿净,劁茬高了。在杀年猪时候找人帮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猪收拾好。而现在每逢听说杀年猪,心中依旧弥漫着浓郁的年味。很有真情实感。《绕上房梁的肉香》这篇文字详细写出了杀年猪的全过程。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作者家乡家家都养猪,过年也都杀年猪。杀年猪也是一个技术活,且都不要报酬,仅仅在杀猪后给猪尾巴作为酬劳。作者细腻的笔触写出邻居李二家杀年猪,坚持自己杀,不想刀跑偏了,连捅数刀居然不死。最后家人用“洋镐”,照着猪头一顿乱打抡了个满脑开花,那年猪才勉强咽了气的一个诙谐滑稽场面。又写出自己家杀年猪请能手二姨夫帮忙,刀法干净利索,年猪毙命后,二姨父用刀尖在猪后蹄上划一个口子用猪挺子分离猪肉和猪皮,然后吹鼓了猪全身才可以退猪毛,开膛把猪大卸八块,而人们最关心的是怕杀出“豆猪”,会影响一家人的过年心情。灌血肠也是一门手艺活,作者帮着二姨夫打下手给血肠的两头系细麻批儿子。血肠灌完,也就闻到了扑鼻的肉香了。因为先烀肉,血肠最后下锅。开饭了,帮忙邻里和亲属几桌人说笑着,大快朵颐。一时间,肉香飘满屋子,肉香绕上房梁!通过作者细腻文笔那浓浓的年味和乡情仿佛就在眼前,那肉香也仿佛扑面而来。很好的一组弥漫着乡土气息的文字,通过作者精心布局,两篇散文相得益彰,文笔流畅,方言用得恰到好处。细节处描写的细腻传神。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饱满,结构严谨。问好作者,感谢赐稿江南。力荐共赏。【责编:深冬暮雪】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深冬暮雪        2015-08-05 13:00:40
  问好作者,感谢赐稿江南,如有编按不妥之处还请见谅!
2 楼        文友:深冬暮雪        2015-08-05 13:02:14
  《三头年猪》发在2007年02月12日 黑龙江日报副刊
   2010-01-13 发《老年日报》副刊
   http://www.hljnews.cn/fou_jsxy/2010-01/13/content_284627.htm /> 
3 楼        文友:深冬暮雪        2015-08-05 13:04:26
  品读这篇文字,就像小时候一样盼望着过年了!问好张老师,期待您更多精彩!
4 楼        文友:河南雪儿        2015-08-05 20:17:57
  打开就看到高大的精彩按语,欣赏阅读文字,质朴无华,情感真挚,充满乡土气息,欣赏学习文字,也欣赏了雪姐姐的编辑按语,感谢你们为江南带来的精彩
河南雪儿
回复4 楼        文友:张林        2015-08-11 10:01:43
  十二分的感谢,自豪。
5 楼        文友:深冬暮雪        2015-08-07 23:52:21
  得到雪儿领导的赞誉了!啦、啦、啦......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