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峥嵘岁月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峥嵘】走进泰国——守夏节(散文)

编辑推荐 【峥嵘】走进泰国——守夏节(散文)


作者:孤独伊人 秀才,1830.2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402发表时间:2015-08-07 08:39:46

前往泰国,不知是史册里的安排还是前世的约定,就这样带着一颗欢喜心,来到了黄袍佛国,美丽的泰国。抵达之后,相信一份缘分的遇见,与某些地方、或是与某个人的相遇,都会看到令你足够回味一生的风景,仰或是值得让你用一生来回忆的往事。
  
   沙拉武里府(北标), 这座历史古城,建立在大城王朝初期。来到这里与它相逢的刹那,天空是蔚蓝的,空中的云朵亦是潇洒自如,仿佛这是一个悠然闲静的世界。来到这里的人们,尽管与这里悠闲的时光同行,可是也没有谁会许下某种诺言,只是在这微笑王国,感恩一份萍水相逢,感受一份温暖快乐。
  
   泰历八月十六日,北标的抱木经过一场雨的洗礼,那座落在树旁的房屋,是那么的清新,那么的宁静。高高的椰子树,绿绿的无名树,散布在乡村的每一个角落。远远望去,犹如一幅定格的水彩画。画中的色彩不会退去,画中的景物不会老去。
  
   走过村庄,来到佛陀足印寺,看到慕名前来的众生手捧鲜花和香烛,于是不由地在想,这远离人间烟火的地方,是否也有着神奇的故事?然而,这无尘的地方,一缕缕香烛烟火笼罩着所有的私心杂念,唤醒众生更多的纯真善念。那远古的传说,仿佛从空灵渺远处传来的钟声,好像告诉人们,在大城时代曾经有位佛陀打这里经过。
  
   千百年来,从古印度有这样一个传说:僧众在雨季期间,可以安居在某个寺院,限时从农历八月初到十一月十五整三个月。当时佛陀还没有规定,每位比丘必要安居。所以那些比丘无论是在冬天、夏天、或是雨季,都会到处行脚。于是,就有外人责备与申诉,比丘行脚导致踩踏了许多的植物庄家,使它们受损;而且还伤害了许多草木小虫,使它们受伤。比丘们听到外人的抱怨,就向佛陀报告了这件事。当时,佛陀就按照发生的情况,而向比丘们说:“我允许你们安居,雨季安居有两种:一;当初转法轮日过了之后,再过一天,就可以进入初安居,即八月初一。二;后安居在初转法轮日过后一个月要进入安居。在雨季安居期间,比丘要安居满三个月不能在其它地方过夜,但也有例外......”
  
   泰历八月的北标抱木,许多的信众从四面八方纷纷赶来,无论男女老少,手捧鲜花香烛,静静地在公路的两旁等候,等候着众多的僧侣们打这里经过。人山人海的队伍,从头望不到尾。如果你不从头走到尾,你就不会发现还有花车停在一旁。也许,我错过了花车巡游的时机,但我却赶上了这个美丽的节日,感受到了佛教之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站立在路旁的人们,还有我,大家不分肤色,不分国籍。短暂的相逢,成为过客,谁也不会记得彼此的容颜,就这样静静地等候着最美的时刻。没有喧嚣,没有吵杂,不急不躁,耐心等候。这里的时光如同手中的鲜花一样在指尖绽放,迎着光亮,温暖向前。多少人,汇集在这里,守着一段温暖的时光,直到僧侣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
  
   早晨九点多之时,当我从远远的人群中看到僧侣的队列从街市的那边缓缓地走过来,这神圣的时刻来到了。信众们把手里的鲜花与香烛,依次放在僧钵内,进行布施;还有人用浸有花瓣的香水或是瓶装水给僧侣冲洗脚,据说这行为具有功德。当我手中的鲜花香烛布施完之后,便退出人群,来到了佛陀足印寺内。一路上,看见布施鲜花的信众,组成长长的队伍一直排到了佛殿外。
  
   平日里寂静的寺院,今日聚集了很多人。有的铺着塑料布在路边坐着;有的在树荫下静思;有的在佛前供奉。轻轻地走到一棵古树下,一阵清凉的风,不知从何方吹来。古树不知道每一位信众来自哪里,但它可以记得每一位路人与它的相逢。就这样在寺院里感受一段禅的时光,体会一下无尘的心境。只愿这段时光能够停驻在心底,永不逝去。
  
   院内的佛殿,座落在高高的阶梯之上。金色的外观,叠成的屋顶,高耸的塔尖,处处体现着泰国浓郁的宗教文化与独特的泰式建筑。像无数人一样,我也被这精美的建筑所吸引。若是走到殿堂前,不知是否会看到一朵莲花开?我想,不管怎样,在这气魄恢宏、庄严肃穆的寺院,每个人的心中定会绽放一朵洁净的莲。古树苍苍,寺院幽静。来到这里,布施行善,修福积德。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看见寺院门口处人群密集,方知僧侣的队列已经到达了寺内。僧人们在接受信众的布施后,依次沿着阶梯层层而上。长长的队列,与布施的信众,形成了壮观的场面。很多的信众,一大早扶老携幼,带着一颗虔诚的心就来到这里,静坐在一旁耐心等候,等待着施与。当最后一位僧侣的身影在高高的佛殿前的时候,我便转身慢慢离去。
  
   守夏节,又称守居节、入夏节、入雨节,是泰国最重要的佛教传统节日,也是最盛大的佛教节日,全国有一天的法定日。期间,僧人要在寺内坐禅修学,接受供养。通过持守戒律,净化自身。而普通信众,在佛日之时,听僧说法,时时提醒及反省自己的行为。在这深受佛文化的熏陶下,人们相对心存善念,和蔼友好,心态平和。守夏节这千百年世代的相传,我想,或是为了佛文化的传承以及向善的教育吧!
  
   跟随流动的人群,我慢慢来到了寺院外。对面的一片树荫下,还有许多人铺着草席在坐着。这时,悠扬的钟声穿过树梢从寺院内传来,平稳,悠远。“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听着这钟声,仿佛带来了禅的意念。这是启迪智慧的钟声,这是净化心灵的钟声。怀善念,行善举,则是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共 211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佛教自2500年前,自印度(天竺)释迦摩尼创建以来,几经兴废至今在异国发展的更好。中国佛教开始进入最早可追溯到2000年前的汉明帝时期,之后东晋的法显在60多岁的高龄毅然从长安出发,到达印度取经。而在大唐初年的玄奘法师,更是历尽艰险,九死一生,历时17年前往印度终于取得真经,归国后呕心沥血的进行浩繁的译经工作,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自此以后还有众多的历代高僧,前赴后继的西行求法。东南亚的泰国同样是佛教古国,那里的寺院充满着异域的风情,但佛理是一样的,信中对佛的恭敬心、虔诚度是一样的,佛法同样得到了发扬光大,根植于普通的民众中。作者以详细的文字,为我们打开了泰国佛教寺院的历史景象,使读者亦如身临其境之感,随着作者游历并领略了泰国的佛教文化。谢谢作者的精心之作,荐读分享。【峥嵘社团编辑:真源】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