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 难熬的日子(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 难熬的日子(散文)


作者:月下李说 举人,3059.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68发表时间:2015-08-08 16:21:04
摘要:那时,二三月的日子最难熬,什么都没有了,什么都吃尽了,连苜蓿草的根都熬了水喝,但饥饿仍然困顿着这黄土地上的人们。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是当年真实的生活记录。

冬天里,这里是风的季节,也是土的世界。风要来了,远远的山峁就变得浑沌起来,天与地昏黄一片,风声呼呼作响。人在窑里,那风就在窑中响,像狼嚎声,更像是载着重的车的轰鸣声,这声一响就是七八天。
   那土也来了,天是黄的,地也是黄的。窑里的桌面上就浮了一层干黄的土粒,凭你怎么擦,总是抹不干净。那天黄得发亮,像夜空中燃着一个巨大的黄色灯,灯是看不见,却十分耀眼。
   风中的黄土塬显得十分的清瘦,有沟壑在其间纵横,原本不多的树木,这时就更显凄凉。那干枯的枝梢在风中不停地摇动,树杆却在风里发出呜呜的哨声。那是哭泣还是呼喊,在这贫瘠的黄土地的冬天里?
   一个牲口圈里,麦草快要铡完了,那驴儿总是吃不饱,就卧在院里的槐树下,一口一口地啃那干枯的树皮,圈里的树全都裸露了半身,在这寒风中咝咝地叫。那驴就不愿起身,老是卧着,有村人拉它去磨面,圈里人道:“能拉得动,你就牵吧。”于是来人硬拉,那驴却不动。他们便用椽子塞在驴的肚下,用力抬起,那驴就站住了,慢慢地往前走,没过圈门,又咕咚一声卧下去,凭你怎么抬它,总是不起。驴是饿得立不起了,连走路都没了力气,村人便骂:“你这懒驴!”
   “你说谁呢?”圈人不爱听。
   “说你呢,嘿嘿。”
   “你去拿些黑豆,看它去不去磨呢?”
   “那我吃啥,哈哈!”
   村人走了,圈人就坐在门坎上,望着那驴发呆。
   有狗从门口进来,在圈里找食,那骨瘦的脊梁就像绳上挂着一张布单似的挑着那张黄皮。它四处嗅着,没有吃到东西,又悄悄地走了,只见那尾巴还在摇动。
   二三月的日子最难熬,什么都没有了,什么都吃尽了。我们已经断粮了两天,谁也不愿意动,就静静地卧在炕上想心事。总有熬不住的时候,几人便去找队长。
   队长叫汉保,是个精瘦的汉子,脸白白的,储着一撮小山羊胡,迟早手里都拿着个旱烟锅,烟袋总在腰里挎着,走着路烟就能装好,又掏出火石、火棉,啪啪在手中打两下,那火棉便着了,用母指往烟袋锅上一按,嘴中便冒出烟来。
   “娃呀,库里没粮呀!”他也有些焦愁,又说:“只剩下糜子和黑豆了,战备粮是不敢动的。”
   “战备粮是啥?”我问。
   “是麦。要上缴呢,一粒都少不了。”
   “那就打糜子吧。”
   “那糜子吃了尿不下,娃呀,就打些黑豆吧。”
   他决定了,就去找会计,会计来了,又去叫保管。三人齐了,才去开粮库的门,那门就锁着三把锁。
   黑豆装满了一个庄子,足有一百二十斤,我们两人扛着就走,一人要去拉驴磨面,会计说:“驴都饿得立不起了,还是自个磨吧。”会计的兄弟就是那看驴的圈人。
   那磨面不是人干的事,让驴干了,十圈百圈驴没事。叫人弄了,十几圈下来,就天旋地转的。我们大家就轮翻着上,整整一个后晌,就出了那么一斗多粮。面出来了,女人们就忙着烧水蒸馍,男的依就坚持推磨。
   馍快熟了,那笼里的蒸气喷喷的香,那是一种特别的豆香味儿,对于已经饥饿过两三天的人来说,这种香味会带来多大的诱惑、喜悦和快乐。终于揭笼了,还没等笼放稳,有手就拿走了笼上的热馍,接着就是左右不停地换手,不停地往手上吹凉气。终于咬了一口,又不停地啊啊叫着跑出窑门。那馍发硬,在口里却是粘的,咽下去倒很香甜,一口气吃下四五个,便拍着肚儿去外边溜达。天抹黑,那口就干渴,又忙着喝了水,不大会儿,肚子就鼓涨起来,涨得人弯不下腰,挺不直背,正难过着,邻里的老汉过来借桶,我们便讲了难过,老汉笑说:“黑豆吃了人没劲,那是生口吃的,人吃了就涨肚呢。”
   我们又吃过三日,果真就不行了,也不想吃,但肚子饿呀,索性将冷馍掰碎,调些柿醋,放点咸盐,又一碗一碗地吃,吃罢口渴,就坚持少喝水。这样过了一周,终于又躺下了,什么也不想吃,只是睡觉,就想到圈里的那头驴子。
   谁都叫不起来,我只好独自到公社去,去向上级政府讨粮去。走大路三十里,小路二十里,我选了小路,那可是一道沟坡要爬,沟深坡陡,二三月里我的内衣全让汗水浸透了,虚得透支了,肚里是空的,身体极弱,再这么强行爬坡,能坚持下来就不错了。快到坡顶时,人实在迈不动腿,想坐下歇歇,可真怕坐下去,就立不起来。硬撑着上坡,望着天空上一只盘旋的老鹰,疑心它大半把我当成活物了,是那种既将倒下的食物了。
   踏上了坡顶,我已浑身松软,又坚持了半个小时,便看到小镇的屋顶。公社就在眼前,心里松了劲,顺便就在路边的小树上靠着坐下,这一坐我就失去了知觉,昏了过去,约莫半个小时,我慢慢地睁开眼,周围竟站着一圈人,有人问:“这娃咋了?”
   “没事儿,饿的了。”我起身便走,一头扎进镇上的食堂里。
   食堂不大,放着两张桌子,桌面擦得红油油的,一个老汉坐在对面,放着一碗面汤和半个干馍,汤是热的,正冒着热气,他便在那儿吸旱烟。
   “有馍吗?”
   “有。”
   “有菜么?”
   “刚煮好的大肠。”
   “来半斤肠子,两个杠子馍。”
   那堂主就掀开了锅,热腾腾的一锅肠子,他从里面挑出一根,切了又伴上葱丝,满满地放了一个大盘端上来。我已记不起那顿饭到底是什么味道,就知道往下咽,再咽,两个馍不够,又拿了一个,那馍可是半斤的,总共一斤半肠子、一斤半馍,囫囵吞枣般地全进了肚子,还想要碗热汤,对面的老汉说话了:
   “娃呀,你这是咋的,这样吃饭?”
   “几天没吃了。”
   “那千万不敢喝汤了,会撑坏肚子的。”
   我听了这话,谢了堂主和那老汉便走。
   出门去,在镇街上走着,心里特别舒服和欢畅,那种感觉至今几十年了都历历在目。那可是我一生中吃得最香最多也最畅快的一顿饭哇。也是我的讨粮,公社派干部下到我们队里,把知青按男女搭配摊派给富裕的村人家里。从此,我们就再没有饿过。后来,国家按知青人头分配了粮食,那叫返销粮,知青才有了保障,我们就有吃的了。
   冬里一个晴好的日子。那天很蓝,清透如水,地是黄亮亮的,清晨的薄雾散尽了,远山很是清晰,我们扛着铣,由地里回来,从山梁上往下看,一丛一丛的酸枣刺儿,那便是一个一个的窑院,窑头里便长满了酸枣。路是由窑前斜斜地下去,院门都闭着,走到一块平处,土崖里就有一孔破窑,那是被人丢弃的旧窑,窑顶裂缝了,却没有塌落,就那么硬挤着。
   转过一个土弯,远远的一处窑门上就坐着一个人,灿灿的阳光下,那人的脸白涨得吓人,头是肿的,比常人大了许多,那皮肤肿得透亮,像灯捻上透着的蚕茧儿,人都失形了。
   近前去,才认出是兴子。
   “你怎么成这个样子了?”
   “没粮了。”兴子有气无力地望着我们。
   “有多久了?”
   “半月了。”
   “娃呢?”
   “在屋里。”
   我们扶着他进到窑里,那窑冰冷的森人,炕头黑漆漆的,门窗儿全关着,炕上就坐着两个孩子,大女儿有十一二岁,脸肿得像他爸,木呆呆地坐在那儿,面无表情。小的娃子是横卧在炕头上,一动不动,听到来人了,睁了一下眼,又半迷起来,那眼仁儿就全白着,没有了眼神,好像随时都会咽气一样。炕头的锅台上,就放着一个破碗,剩着半碗的黑水和菜叶儿。
   “你们吃的是啥呀?”我们指着那碗。
   “苜蓿根,没有盐,人就成这了。”
   “那你为什么不去找队里?”
   “找了。可我拿啥还呢?”那汉子说着,眼圈就红了。
   我往回走着,脑子里就全是兴子的脸。他是一个老实人,整天没有个言语,人却很懒。上工怕出力,不好好干活,挣不上工分,分不上口粮。到是谁家有事,打个垀圻,砌墙泥窑,都叫着他。他手脚麻利,干活在行,就是投个吃饱肚子、混个肚儿圆。那些年,村里闹旱情,他跑到甘省混饭,半路里拾了个四川的婆姨,跟他过了几年,生过两个娃,也饿得受不了了。一年冬里,正是二三月,那婆姨说去赶集,就再也没有回来过,从此他就养着两娃过日子。
   天抹黑,我便把自己的口粮装了一斗,又放了半袋子盐,让人给兴子送过去,那夜我很是心安理得。
   第二天大早,有人便敲门,我开了门,就见兴子带着女儿立在门外,看到我们,便咕咚一声跪到地上,不停地磕头,口里连连说:“救命恩人哪!那肿涨的脸上流满了泪水,我慌忙扶他起来,又望着他们的背影在坡顶上消失,心里异常得沉重。
   过后许多年里,那父女的背影,我老是忘不了……

共 329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用平淡的笔触,勾勒再现出当年的生活环境和在当时的生活环境下人们面临的境地。作者由风入笔,描写鹤唳的风声,烘托出凄凉氛围。又由一头“倔强得不愿站起的‘懒驴’”,和一条寻食的狗“那骨瘦的脊梁就象绳上挂着一张布单似的挑着那张黄皮”,生动形象的比喻更是道出当时生活的贫困和无奈。黑豆面蒸的馍馍吃涨了肚子;拖着虚脱透支的身体去讨粮又饿又累昏厥在小树旁;到镇食堂后一斤半肠子、一斤半馍囫囵吞枣般下肚的快慰;讨得的粮食救活兴子一家人换来的心安与无愧,和兴子浮涨着脸带女儿一大早就来下跪感恩的场景…… 一幕幕感人至深又刻骨难忘。一篇文风朴实的回忆性散文,值得细细品茗,倾情推荐共享!【编辑:夏洛的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夏洛的网        2015-08-08 16:22:11
  感谢作者赐稿,为荷塘增光添彩!
每一天都是值得纪念和庆祝的日子,且行且珍惜!
回复1 楼        文友:月下李说        2015-08-08 22:41:27
  谢谢夏洛朋友编辑评语!特别问好朋友!
2 楼        文友:夏洛的网        2015-08-08 16:28:27
  独特的视角,形象贴切的比喻和叙述,把一个个场景还原了带到读者的眼前来,似乎看到了也经历了。欣赏学习了!
每一天都是值得纪念和庆祝的日子,且行且珍惜!
回复2 楼        文友:月下李说        2015-08-08 22:43:35
  谢谢夏洛朋友欣赏和鼓励!问好!
3 楼        文友:夏洛的网        2015-08-08 16:29:10
  期待更多佳作!问好!
每一天都是值得纪念和庆祝的日子,且行且珍惜!
回复3 楼        文友:月下李说        2015-08-08 22:44:14
  谢谢!
4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5-08-08 18:33:24
  “冬天里,这里是风的季节,也是土的世界。风要来了,远远的山峁就变得浑沌起来,天与地昏黄一片,风声呼呼作响。人在窑里,那风就在窑中响,像狼嚎声,更像是载着重的车的轰鸣声,这声一响就是七八天。
   那土也来了,天是黄的,地也是黄的。窑里的桌面上就浮了一层干黄的土粒,凭你怎么擦,总是抹不干净。那天黄得发亮,像夜空中燃着一个巨大的黄色灯,灯是看不见,却十分耀眼。
   风中的黄土塬显得十分的清瘦,有沟壑在其间纵横,原本不多的树木,这时就更显凄凉。那干枯的枝梢在风中不停地摇动,树杆却在风里发出呜呜的哨声。那是哭泣还是呼喊,在这贫瘠的黄土地的冬天里?”欣赏!
   老师的笔把黄土高坡的冬天描写的如此笔真,我似乎听到了呼呼的风声,风中的黄土四处飞扬,呛得我的嗓子发痒,迷得我的眼睛睁不开。我似乎又看到了一张张纯朴的脸,还有那憨厚的笑。拜读老师美文,欣赏学习。问好老师,祝福!
回复4 楼        文友:月下李说        2015-08-08 22:45:20
  谢谢朋友欣赏!祝福朋友!
5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5-08-08 18:35:30
  抱歉,逼真的逼字写错了,老师见谅!
回复5 楼        文友:月下李说        2015-08-08 22:46:31
  你总是客气,谢谢了!
6 楼        文友:陕西派        2015-08-08 21:07:22
  文采飞扬,表现手法多样。
回复6 楼        文友:月下李说        2015-08-08 22:47:36
  谢谢朋友不断鼓励!夏安!
7 楼        文友:阿木朵朵        2015-08-13 12:42:51
  月下李说老师出文好快哦,拜读学习了,文采飞扬,赞赞!
把阳光埋进心里,那么,无论什么时候都会感到温暖。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