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萌芽作文 >> 坚守我们文化之根(议论文)

  坚守我们文化之根(议论文)


作者:巫克燕 白丁,10.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552发表时间:2015-08-09 11:09:11

“无规矩不成方圆”。是啊,现在的人都懂规矩,但有些老规矩已从我们心里逝去。我们都不曾记起。
   又到了吃饭的时候,看着满满的一桌美味,小孩终于忍不住,伸出他那细嫩的小手去拿桌上的食物。可还没拿到,另一只大手已经把那只小手抓了回来。母亲责备道:“干什么呢?人都还没到齐呢?还有没有规矩了?”
   看着小孩委屈的样子,奶奶发话了:“哎呀,小孩子嘛,再说了都是一家人,讲什么理,守什么规矩嘛,来,吃。”饭桌上的规矩多的是,如果小孩现在从小就不懂规矩的话,那长大了出了社会怎么办呢?那样只会被别人说“没家教”。再说了,规矩是我们老祖宗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
   前不久,我在电视上看到了这样一幅图案,一家人围着桌子吃饭,儿子、儿媳妇、孙子、孙女们全部在埋头玩手机,只剩两位老人无奈伤心的在那里坐着。这就是最近很流行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在你面前,你却在低头玩手机。”这句话写出了多少老人的心声。是的,手机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不方便,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冷漠我们的亲人。现在这个时代飞速发展,高科技也越来越多,也不是说这些不好,只是想说,在享受这些东西的时候,不要忘记了我们以前的那些好习惯,好规矩,不能忘了曾经的文化记忆。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人民没有不爱自己祖国的。可是其它国家的文化引入我们国家,许多中国人热捧外国明星,电视剧还有外国的一些节日。比如说一部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在中国引发收视热潮。对此,全国政协委员许钦松在接受《广州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韩剧热潮,已经不仅是韩剧的问题了。这让我们的文化自尊受到伤害是由于文化自信的缺失。”仅是几部热播的韩剧就让我们丧失自信了吗?就让我们忘记以前那些中国制造的电视剧吗?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有着丰富而深厚的文化资源,显然并不必因此妄自菲薄。我们的缺失,是在于没有更好的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民族文化。保护好中华精髓文化,不应该发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恶性循环。所以保护好中华文化,我们义不容辞。
   正像李清照的《一剪梅》里面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一样,美好的青春正在消逝,岁月正在不停地移换。到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忘记那些好的规矩。

共 95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评定等级:一般。文章由餐桌上的规矩一事引发议论,不断深入,摆事实,讲道理,联系现实,告诉人们要遵守中华民族的良好文化传统,要发扬优秀传统。有一定的针对性。能够给人以教益。保护好良好的文化,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但是文章的题目不能够很好的统领全篇,有些语句,有失分寸。小编做出了一定规模的修改。希望有更优秀的作品出现。【编辑:陶建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5-08-09 16:38:33
  首先代表燕子,谢谢陶老师的精心修改。燕子,你的作文标题是“守住心里的规矩”,但是,你讲述的几个故事,除了吃饭这个案例能很好地体现“规矩”含义外,耍手机不理睬老人、说韩剧这两个事例,我都看不出是什么规矩,是哪一方面的规矩。所以,这两个案例有点离题了。但是,你整篇文章讲述的三个故事,却能紧扣“文化”问题,所以,陶老师的修改是很到位的,虽然,文化问题对你可能艰深了一些,但陶老师的修改是值得你好好琢磨。另外,我这里问的问题,我很想你能在短信中告诉我,你是怎么理解的:年轻人耍手机,冷落老人是哪一方面的规矩?说韩剧是哪一方面的规矩?你告诉我了,我就能帮你做更深入具体的分析了。祝燕子写作不断进步!
语文教师
2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5-08-10 00:46:24
  【萌芽】守住心里的规矩 (议论文)
   (标题就是论点,“守住规矩”表明了你的观点。以后,议论文的标题可以有三种形式:一是论题为标题,比如该文可以“说规矩”为标题;也可以用论点句做标题,就如你这个标题;还可以用问句,比如“我们真的不需要规矩”吗?标题的作用是概括全文的内容,下面就看你的每一段文字的表述,是否都扣住了标题扣住了中心论点,否则就是离题了。)
   “无规矩不成方圆”。是啊,现在的人都懂规矩,但有些老规矩已从我们心里逝去。我们都不曾记起。(这个开篇,引述俗语点题,再次阐述观点,这是好的。都懂规矩,有些老规矩,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我觉得可以改为:“无规矩不成方圆”。今天,我们都很懂今天的规矩,却忘记了值得我们铭记和遵守的不少老规矩。)
   又到了吃饭的时候,看着满满的一桌美味,小孩终于忍不住,伸出他那细嫩的小手去拿桌上的食物。可还没拿到,另一只大手已经把那只小手抓了回来。母亲责备道:“干什么呢?人都还没到齐呢?还有没有规矩了?”(这段开头缺少和第一段之间的过渡联系。可加一句:“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吧。”)看着小孩委屈的样子,奶奶发话了:“哎呀,小孩子嘛,再说了都是一家人,讲什么理,守什么规矩嘛,来,吃。”(把叙述故事的两个情节合成一段,与下面的议论分开。)
   饭桌上的规矩多的是,如果小孩现在从小就不懂规矩的话,那长大了出了社会怎么办呢?那样只会被别人说“没家教”。再说了,规矩是我们老祖宗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段议论指出了规矩的重要性。但是,饭桌上的规矩究竟是什么?这些规矩与人生有什么关系?该段表述不是很清楚,可以修改一下,改为:饭桌上母亲说的规矩是什么?小孩子需要遵守吗?我们得弄清楚一个问题,饭桌上的饭菜是给整桌人吃的,不是给其中一个人单独吃的,所以,这其中的一个规矩就是要等该桌该到的人到齐了才能开始吃饭;另外,有老年人同桌,我们得表现出我们尊重老人的礼貌,如果有客人,我们要表现出尊重客人的礼貌,那就是,老人没有到,客人没有到,没有招呼老人和客人,是不适宜于先动手夹菜吃的。可见,这故事中的规矩起码包含了两层含义:礼貌问题,不能自私的问题。奶奶说一家人不需要讲礼,不需要守规矩,真的吗?奶奶爱孩子,这无可厚非。但是,奶奶忘记了,在家吃饭不教孩子守规矩,出外坐宴席,别人碍于大人的情面,别人也不会要求你的孩子讲礼守规矩,那么带来的危害是什么呢?让孩子养成了以我为中心的自私自利思想和行为,将来就可能侵夺他人的权益,就可能因为自私滋生的行为而犯罪,这是很可怕的;自尊自大,不尊重他人,不能为他人着想,这对他们的人生危害也是非常大的。可见,饭桌上的规矩,是祖祖辈辈代代传下来的,有它的价值和意义,我们不应该忘记了,而应该把这些规矩中合理的部分继续传扬下去才行。)
   如果小孩现在从小就不懂规矩的话,那长大了出了社会怎么办呢?那样只会被别人说“没家教”。再说了,规矩是我们老祖宗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该段的观点是明确的,阐述了规矩的意义,但是,表述不够清楚,我上段的修改已经包含了这层意思,就删除吧。)
   (这里缺少一个过渡句子,应该添加一句,不然,我们没法把这个故事与上个故事和观点联系起来,添一句单独成段:我们再来看一个饭桌前的故事吧。)
   前不久,我在电视上看到了这样一幅图案,一家人围着桌子吃饭,儿子、儿媳妇、孙子、孙女们全部在埋头玩手机,只剩两位老人无奈伤心的在那里坐着。这就是最近很流行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在你面前,你却在低头玩手机。”这句话写出了多少老人的心声。是的,手机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不方便,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冷漠我们的亲人。现在这个时代飞速发展,高科技也越来越多,也不是说这些不好,只是想说,在享受这些东西的时候,不要忘记了我们以前的那些好习惯,好规矩,不能忘了曾经的文化记忆。
  
   这就是最近很流行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在你面前,你却在低头玩手机。”这句话写出了多少老人的心声。是的,手机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不方便,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冷漠我们的亲人。现在这个时代飞速发展,高科技也越来越多,也不是说这些不好,只是想说,在享受这些东西的时候,不要忘记了我们以前的那些好习惯,好规矩,不能忘了曾经的文化记忆。(这段文字的问题很多,我以问的形式提出来:第一,这段要表明的是什么规矩?你说的“好规矩”是指什么?我看不出来。第二,该段的话题不统一,你讲述了一家人吃饭的故事,这是批评他们只顾自己玩,冷落了老人;你又讲述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形成的原因,手机问题;最后的论述,你又说享受现代通讯手段不应该忘了规矩;你这段究竟要说的是这三层意思中的哪一层?在讲句子连贯中,我们知道,一个段落只能表达一个中心呢。所以该段应该修改,我扣住你论述的规矩修改为:前不久,我在电视上看到了这样一幅图案,一家人围着桌子吃饭,儿子、儿媳妇、孙子、孙女们全部在埋头玩手机,只剩两位老人无奈伤心地在那里坐着。这个故事中的儿子媳妇孙子孙女忘记了什么规矩呢?忘记了中国家庭规矩中最为重要的孝德。一家三代一起吃,难道仅仅是吃饭?应该尊重老人,给老人以温暖,而不是自我娱乐,把老人冷落一边,让老人伤心。是的,这个规矩也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我们不需要像古人那样每天给老人请安,不需要下跪等繁琐的东西,但是,我们利用吃饭的时间陪老人说说话,聊聊天都不行吗?玩手机的时间都有,怎么就没有和老人说说话的时间?看来,是故事中的儿子媳妇孙子孙女们都忘记了孝顺老人这一规矩。最为可怕的是,故事中的儿子媳妇,已经是父母了,竟然不知道教育自己,不知道教育子女,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是的,我们年轻,我们骄傲,我们可以不和任何人交往交流,我们就能才高科技产品中打发我们的无聊,可是我们的老人呢?他们怎么去赶走他们的寂寞和孤独?当我们有一天老了,我们的手,我们的眼睛不允许我们玩手机了,看电视了,谁来陪我们度过寂寞时光?帮老人度过寂寞时光,就是我们的孝顺行为之一啊!)
   (这里添加一个过渡句:上面说的都是我们的家庭规矩,下面说说我们需要注意的大规矩。)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人民没有不爱自己祖国的。可是其它国家的文化引入我们国家,许多中国人热捧外国明星,电视剧还有外国的一些节日。比如说一部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在中国引发收视热潮。对此,全国政协委员许钦松在接受《广州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韩剧热潮,已经不仅是韩剧的问题了。这让我们的文化自尊受到伤害是由于文化自信的缺失。”仅是几部热播的韩剧就让我们丧失自信了吗?就让我们忘记以前那些中国制造的电视剧吗?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有着丰富而深厚的文化资源,显然并不必因此妄自菲薄。我们的缺失,是在于没有更好的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民族文化。保护好中华精髓文化,不应该发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恶性循环。所以保护好中华文化,我们义不容辞。(这段文字的观点是什么?一个是说中国文化的渊源流畅,一个是说韩国电视剧对中国民族文化的影响,一个是你对韩剧影响中国文化的批驳,一个是说我们保护中华文化应该怎么做,这么多个内容,怎么和规矩联系起来?是说的规矩吗?什么规矩?我真的看不出来。我试着修改一下:如今,外国影视大量涌入中国,甚至形成了热潮。比如说一部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在中国引发收视热潮。对此,全国政协委员许钦松在接受《广州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韩剧热潮,已经不仅是韩剧的问题了。这让我们的文化自尊受到伤害是由于文化自信的缺失。”对许委员的观点我是不赞同的,仅是几部热播的韩剧就让我们丧失自信了吗?就伤害了我们的文化自尊了吗?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的文化连这点抵抗力都没有了吗?但是,许委员提到的中华文化的自信和自尊问题,却引起了我的思考。继承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文化,是我们的责任,这个责任就是规矩。是外国影视剧和一些节日文化的进入冲毁了我们的文化规矩,还是我们自己破坏了这个规矩?为什么我们的青年热衷于韩剧?为什么我们的青年热衷于外国节日?我们自己的影视,我们自己的节日文化,我们自己究竟做了些什么?我们给我们的青年们讲了些什么?想想,这不值得我们深思吗?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担忧外国影视的进入,而是不应该妄自菲薄,是应该开掘我们五千年积累下来的丰富的文化资源,做好我们中华文化精髓的保护、开发、弘扬和建设工作,这个规矩应该扎根到每个中华民族子孙的心中。不知道这个规矩,不懂得这个规矩,我们就会掉了自己的根。只要在这个文化规矩中努力作为,我们还怕韩剧吗?还会发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恶性循环吗?)
   正像李清照的《一剪梅》里面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一样,美好的青春正在消逝,岁月正在不停地移换。到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忘记那些好的规矩。(该句扣题不紧,修改为:正像李清照的《一剪梅》里面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一样,美好的青春正在消逝,岁月正在不停地移换。 希望我们的每一代人在人生岁月中,不要忘记了我们应该继承的那些好规矩。)
语文教师
3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5-08-10 00:46:41
  修改后总评:全文中心论点明确,三个事例,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规矩”继承和培养的重要性,三个事例程度由轻到重,范围由小到大,采用了层层递进的结构形式。
语文教师
4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5-08-10 00:51:08
  【萌芽】守住心里的规矩 (议论文)
   “无规矩不成方圆”。今天,我们都很懂今天的规矩,却忘记了值得我们铭记和遵守的不少老规矩。
   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吧。
   又到了吃饭的时候,看着满满的一桌美味,小孩终于忍不住,伸出他那细嫩的小手去拿桌上的食物。可还没拿到,另一只大手已经把那只小手抓了回来。母亲责备道:“干什么呢?人都还没到齐呢?还有没有规矩了?”看着小孩委屈的样子,奶奶发话了:“哎呀,小孩子嘛,再说了都是一家人,讲什么理,守什么规矩嘛,来,吃。”
   饭桌上母亲说的规矩是什么?小孩子需要遵守吗?我们得弄清楚一个问题,饭桌上的饭菜是给整桌人吃的,不是给其中一个人单独吃的,所以,这其中的一个规矩就是要等该桌该到的人到齐了才能开始吃饭;另外,有老年人同桌,我们得表现出我们尊重老人的礼貌,如果有客人,我们要表现出尊重客人的礼貌,那就是,老人没有到,客人没有到,没有招呼老人和客人,是不适宜于先动手夹菜吃的。可见,这故事中的规矩起码包含了两层含义:礼貌问题,不能自私的问题。奶奶说一家人不需要讲礼,不需要守规矩,真的吗?奶奶爱孩子,这无可厚非。但是,奶奶忘记了,在家吃饭不教孩子守规矩,出外坐宴席,别人碍于大人的情面,别人也不会要求你的孩子讲礼守规矩,那么带来的危害是什么呢?让孩子养成了以我为中心的自私自利思想和行为,将来就可能侵夺他人的权益,就可能因为自私滋生的行为而犯罪,这是很可怕的;自尊自大,不尊重他人,不能为他人着想,这对他们的人生危害也是非常大的。可见,饭桌上的规矩,是祖祖辈辈代代传下来的,有它的价值和意义,我们不应该忘记了,而应该把这些规矩中合理的部分继续传扬下去才行。
   我们再来看一个饭桌前的故事吧。
   前不久,我在电视上看到了这样一幅图案,一家人围着桌子吃饭,儿子、儿媳妇、孙子、孙女们全部在埋头玩手机,只剩两位老人无奈伤心地在那里坐着。这个故事中的儿子媳妇孙子孙女忘记了什么规矩呢?忘记了中国家庭规矩中最为重要的孝德。一家三代一起吃,难道仅仅是吃饭?应该尊重老人,给老人以温暖,而不是自我娱乐,把老人冷落一边,让老人伤心。是的,这个规矩也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我们不需要像古人那样每天给老人请安,不需要下跪等繁琐的东西,但是,我们利用吃饭的时间陪老人说说话,聊聊天都不行吗?玩手机的时间都有,怎么就没有和老人说说话的时间?看来,是故事中的儿子媳妇孙子孙女们都忘记了孝顺老人这一规矩。最为可怕的是,故事中的儿子媳妇,已经是父母了,竟然不知道教育自己,不知道教育子女,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是的,我们年轻,我们骄傲,我们可以不和任何人交往交流,我们就能才高科技产品中打发我们的无聊,可是我们的老人呢?他们怎么去赶走他们的寂寞和孤独?当我们有一天老了,我们的手,我们的眼睛不允许我们玩手机了,看电视了,谁来陪我们度过寂寞时光?帮老人度过寂寞时光,就是我们的孝顺行为之一啊!
   上面说的都是我们的家庭规矩,下面说说我们需要注意的大规矩。
   如今,外国影视大量涌入中国,甚至形成了热潮。比如说一部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在中国引发收视热潮。对此,全国政协委员许钦松在接受《广州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韩剧热潮,已经不仅是韩剧的问题了。这让我们的文化自尊受到伤害是由于文化自信的缺失。”对许委员的观点我是不赞同的,仅是几部热播的韩剧就让我们丧失自信了吗?就伤害了我们的文化自尊了吗?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的文化连这点抵抗力都没有了吗?但是,许委员提到的中华文化的自信和自尊问题,却引起了我的思考。继承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文化,是我们的责任,这个责任就是规矩。是外国影视剧和一些节日文化的进入冲毁了我们的文化规矩,还是我们自己破坏了这个规矩?为什么我们的青年热衷于韩剧?为什么我们的青年热衷于外国节日?我们自己的影视,我们自己的节日文化,我们自己究竟做了些什么?我们给我们的青年们讲了些什么?想想,这不值得我们深思吗?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担忧外国影视的进入,而是不应该妄自菲薄,是应该开掘我们五千年积累下来的丰富的文化资源,做好我们中华文化精髓的保护、开发、弘扬和建设工作,这个规矩应该扎根到每个中华民族子孙的心中。不知道这个规矩,不懂得这个规矩,我们就会掉了自己的根。只要在这个文化规矩中努力作为,我们还怕韩剧吗?还会发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恶性循环吗?
   正像李清照的《一剪梅》里面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一样,美好的青春正在消逝,岁月正在不停地移换。 希望我们的每一代人在人生岁月中,不要忘记了我们应该继承的那些好规矩。
语文教师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