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流年】南太行陵川古今生态密码(随笔)

编辑推荐 【流年】南太行陵川古今生态密码(随笔)


作者:太行风 举人,3262.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65发表时间:2015-08-09 17:34:19

【流年】南太行陵川古今生态密码(随笔) 【太行山诞生的陵川档案】
   在陵川著名的王莽岭景区锡崖沟深壑之下,还有一道直线下落达百米之深的“U”字形峡谷,构成“沟下之沟”奇特景观。该峡谷两壁几乎垂直,由一层层红色石英砂岩构成壮观的“丹崖长廊”。锡崖沟峡谷的悬崖底层,可见太古代片麻岩与上覆石英砂岩的高角度不整合,即在同一露头尺度,聚集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新生代4个断代地质剖面,通俗的叫法为“四世同堂”地质遗迹。
   在地球诞生后的46亿年演化史中,一共经历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5个地质时代,形成了30公里厚的地层(地幔)。换言之,在地壳30公里的厚度上,才可以反映出5个地质时代的地层。而在锡崖沟峡谷百余米厚度的露头上,却高密度聚集了4个地质时代的地层,最早的是太古代地质层,距今24亿到46亿年,最晚的是新生代地质层,距今6500万年左右。这在地质考古史上,实属罕见。
   古老的地质遗迹,是一部用密码组合的深奥历史典籍,一般读者如读天书。即便地质学家也须费心解码破译,方可读懂。锡崖沟“四世同堂”地质遗迹,为我们描绘了太行山地区最初的地质形态。那时的地球之上,没有陆地,更没有太行山的存在,整个地球被蔚蓝色的海洋包裹着。在陵川境内好多地方,出土了大量远古时期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化石。这些出土化石中,有距今数亿年的三叶虫、海百合、头足类、腹足类(这两类为蚌螺类)、牙形刺、珊瑚等。这些海洋生物化石充分证明,包括陵川在内的整个太行山地区,曾经是海涛汹涌、波澜滔天的一片汪洋。
   专家研究,大约在6亿年前,太行山一带有一古老地块浮出水面,然后又被海洋淹没,沉积了岩层,生成了许多生物化石。之后相当长时期内,海洋进进退退,华北古大陆沉沉浮浮,大约在距今3亿年前,才抬升为陆地。北宋科学家沈括在太行山考察时,看到悬崖之上“怯怯御螺贝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因此得出判断:“此乃昔日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现代地质研究证实了他的这一推断。陵川棋子山独特的棋子砂砾岩,也为此做出了有力注解。数亿年前,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滩,后在地壳变化中沉积于地下。再后来,又在地壳运动中被推出地表,原来的海沙与小颗粒卵石在高温高压下,改造成了俗称“棋子岩”的砂砾岩。
   地质资料还表明,距今1.7亿年前的“吕梁运动”,使太行山地区的地壳进入差异升降阶段。距今7000万年前的“燕山运动”,使太行山地区发生了强烈的褶皱和断裂,奠定了太行山的基本轮廓。大约在距今3000万年左右时期,更为强烈的“喜马拉雅运动”使太行山再次抬升,而东侧的华北平原则相对下沉,构成了太行山今日的形态。3次造山运动,特别是喜马拉雅运动,对太行山起了决定性的造型作用。那是一个夜晚,或者正午之时,一道黑色的闪电划破长空,一阵尖啸在地层深处响起,大地于蓦然间开始剧烈抖动,一道道山岭,一座座山峰,终于承受不住地壳深处巨大的挤压与撕扯力量,在嘎叭叭的巨响中一道道错裂分离,一部分山体向上抬升,一条条裂缝在扩展宽度的同时底部急遽下沉,形成几百甚至上千米的绝对落差。这样的地质变故,对太行山当时的各种动植物是毁灭性的,其破坏力量不亚于几百颗原子弹同时爆炸。于是,太行山横空出世,同时太行山原始森林与无以数计的生命,被深埋于地层之下。在经历了漫长的沧桑变化后,才以化石的形态呈露于地表,进入现代人的视线。
   陵川境内的太行山,不仅可明显看到造山运动形成的复式背斜,还可在王莽岭清晰看到顺层滑动构造。在东部断裂层地带大起大落的地貌上,地壳上的片麻岩、石英砂岩、石灰岩和花岗岩,受断裂和抬升作用,形成了今天群峰摩天、壁立千仞、巍峨峥嵘、千姿百态的雄伟山峰,如北板山、佛山、王莽岭、棋子山、黄围山、孤峰山、天柱山、五谷山、八犊岭、瘦驴岭等山岳。有“太行经典”、“云山幻影”之称的王莽岭,56座山峰拔地兀立,直插云霄,而且有许多“峰上峰”与“象形峰”,诸如“鸵鸟峰”、“雄狮望月峰”、“莲花峰”、“仙女峰”、“姊妹峰”、“一柱擎天峰”、“老泉宝剑峰”等。山峰腰部和底部的悬崖峭壁,呈现地壳在抬升与下降时的大幅度错位中,大山肌肉与骨架被生生撕裂,呈白骨森森的惨烈之状。大峡谷群也同时形成,两岸峭壁如削,谷底深邃幽长,有锡崖沟峡谷、红豆杉峡谷、佛子山峡谷、门河峡谷等。山峰峡谷,高低杂错,形成这一带“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厉”的壮观地貌组合。而且,在以后自然造化的鬼斧神工中,还产生了门河峡谷的天生石门、夺火箭眼山、武家湾峡谷陡崖上碾盘状“仙人座”、黄围山古溶洞、王莽岭岩溶峰丛地貌、武家湾孤石、分布多地的6挂瀑布、河流切割而形成横穿太行的武家湾峡谷等奇特地质遗迹,形成了观赏价值极高的自然风景区。加上绿色生态极佳,所以人们说,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留给了陵川。
   锡崖沟“四世同堂”地质遗迹,就是在造山过程中从地层深处抬露出地表的。同时,在凤凰欢乐谷、红豆杉峡谷等几处地方,还露出十分珍贵的古老叠层石遗迹,分别产生于古生界张夏组中。按地质学的级别划分,有一级剖面2个,二级剖面4个,三级剖面3个,并发现了十分珍贵的紫红色“波纹揭膜石”、锡崖沟泥裂铸形石。全县共有较珍贵的国家、省、县级地质遗迹192处,好多地质遗迹在国内外具有独特性、稀有性、典型性和完整性。
   海洋进退反复,陆地沉浮不定,地壳断裂抬降,平原崛起成山,都是地球内部结构的自然调整,是规律,是道,也是地球一步步走向今天的历史。这就是人们说的“沧海桑田”、“沧桑之变”。陵川的地质遗迹与出土化石,对太行山地区的地质演变,进行了具体、详尽而生动的档案记录。
  
   【太行山生态演变的陵川标本】
   在陵川县城崇安寺的大雄宝殿前,昂首挺立着两棵已存在了大约3.2亿年的古树,像威严十足的哼哈二将,守护着“三世佛”千年不醒的清修梦。
   说它们是树,是指它们的前身。就现在而言,它们已经是两棵只有树干形态的石头树,人们称它们为硅化树。其中一株,直径为1.05米,高达7.05米,两人方能合抱。另一棵稍微细点,但一个人也难以合抱。在它们出土之时,已经在地质变化中断裂成许多截,每一截的横断面上,年轮都清晰可见。它们主干完好,未发生中空现象,说明它们在被埋入地下时,正值盛年,是正常生长、非常健康的树。出土者将断截树化石仔细标号,运回后按号序一一粘接起来,使它们恢复了原状。现在,在它们的身躯上,纵向的树皮皱褶遍布全身,执拗地向人们证明着,它们曾经是两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傲然挺立在远古太行山的画面上。同时告诉人们,在远古时期的太行山地区,曾经是原始森林遍覆的绿色海洋。在某次地壳运动中,它们与数量众多的树木一起被掩埋于地下,在又一次地壳变化中被抬升出地面,由木质的树变成了石头的树。此外,陵川还出土了芦木、脉羊齿等大量“华夏植物群”植物化石,无声诉说着远古时期陵川植物生态的样式与种群发育状况。
   无独有偶,陵川还大量生长有第四纪冰川的古老孑遗树种红豆杉,最少已在地球上生存了250万年。陵川的红豆杉,是红豆杉中的一个变种,名为“南方红豆杉”。顾名思义,理应是在温暖潮湿的南方生长,却阴差阳错跑到寒冷干燥的北方太行山上来,永久性定居于此。红豆杉家族对生态环境要求极高,一般分布于北纬35度以下的温暖多雨地区,诸如台湾、福建、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等温暖潮湿地区。而陵川红豆杉不仅在太行山上安家落户,而且熬过了非常漫长的第四纪冰川。250万年的冰川期,是我们人类5000年文明史的500倍,是只可以用想象才可以穿越的时间概念。可红豆杉却没有感到绝望,而是以超常的毅力坚守着生命的温度与绿色,等待,再等待,坚持,再坚持,终于熬过了非常漫长的冰川期,与大熊猫、银杏树、水杉等动植物一起走到了今天,被人们称为“活化石”。它们是远古太行山原始森林的幸存者,也是第四纪冰川的见证者。
   陵川于1985年还发现了塔水河旧石器古人类遗址。在对厚厚堆积的文化层发掘中,除了出土一个儿童的完整颅骨、灰烬层以及大量古人类使用的各种各样的石器外,还出土了披毛犀、马鹿、斑鹿、盘羊等多种哺乳动物化石。这些动物的遗骨足以证明,在距今约10万年至2万年前的塔水河古人类活动时期,太行山曾经有着大面积的森林与草原,是活鲜鲜的生命摇篮。古人类可以在原始森林密布的太行山中,采集,捕捞,狩猎,繁衍,生息,过着饮食无虞的安逸生活。这是陵川境内人类首次参与到自然生态中来。那时的人类,高度依赖于自然生态的赐予与庇护,也可以与大自然和睦相处。
   陵川塔水河出土的披毛犀化石与红豆杉互为佐证,说明太行山区曾经经历过第四纪冰川。披毛犀就是在抵御冰河时期的寒冷中,进化出一身保暖的毛发与厚厚脂肪。披毛犀是欧亚大陆北部的特有物种,灭绝于至今1万年前,是最晚灭绝的史前犀,它们一度是塔水河人的猎物之一。
   从地球上第一次出现原始森林以来,便在造山运动和一次次的地质变化中沉陷于地下,形成煤炭。太行山的原始森林也在地质变化中一次次发生沉积,形成了山西丰富的地下煤层。陵川的地质遗迹和地下煤炭资源,清楚记载了太行山地质变化对原始森林的影响。在数亿万年前的太古代、中生代,陵川的地表曾经旺盛生长的原始森林,树干不断倒伏,枝叶树叶不断飘落,加上地下根茎,在地面上或沼泽地中堆积成一层极厚的黑色的腐植质,在地壳的变动中而埋入地下。这些物质因长期与空气隔绝,并在高温高压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等因素,形成了黑色可燃化石。陵川处于沁水煤田的边缘,但煤炭储量依然比较丰富,煤田总面积为800平方公里,最初测量可采储量为3.6亿吨,并形成多种多样的丰富地下矿产资源。陵川地下有3号、9号、15号煤层,这表明,一代代生长起来的原始森林,最少有3次在地质变化中被埋于地下,变成煤炭资源。地质学家的研究结论是,在地球30公里厚的地壳中,理论上讲共有15层煤。也就是说,原始森林共有15次被埋于地下。只是有的煤层比较薄,有的只是煤层线,不具备开采价值而已。
  
   【人类干扰太行山生态的陵川存照】
   远古太行山原始森林,消失于地壳运动,是造物主的安排,是自然的定数。然而,从现代地质生态考证中得知,对于离我们最近的太行山原始森林,却并非自然力量所毁灭,而是毁于人类之手。
   人参是众所周知的名贵药材。提到它的产地,人们无不将它与东北的长白山联系起来。但是,在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却赫然有这样的记载:“人参,生上党及辽东。”《潞安府志》也记载说:“古有人参,而后绝。”古潞安亦称潞州、上党,即今长治市。在地改市之前,陵川一直归其所辖,两地相距仅50余公里,而且陵川居太行高巅,自然也是人参产地之一。解放后,陵川林业部门还曾在佛山试种人参成功。人参的生长环境,必须是生长着原始森林的高山之地。也就是说,有人参生长之时,太行山是原始森林密布之地。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太行山原始森林的毁灭,也造成了人参的灭绝呢?同样是《潞安府志》给出了明确答案:“昔曹魏建邺宫,伐上党山材木,规制极盛。后历代砍伐,加以樵牧日繁,虽深山绝顶皆濯濯所呈”。本记载说明,曹魏建都邺城(河北临漳),大造宫殿,均取材于上党含陵川在内的所辖各县。原因是,这些地方“山林丛密,取材甚易。”
   纵观我国古代,历朝皇都从长安、咸阳、洛阳、汴京一路迁徙,在将黄土高原耗尽之后,又转至海河流域。1276年元大都建成,1427年明成祖朱棣再次定都北京,此后皇都在海河流域定居了近600年,其间只有22年暂短定都于南京、重庆。朱棣移都北京,造就一座辉煌灿烂的古皇城,但也造成了对太行山、燕山生态的大破坏。与此同时,中国作为人口大国,人口一直呈膨胀状态,生活压力与物欲的膨胀,导致人们无限制地向大自然进行透支性索取。在皇家耗用大量林木建筑宫殿、官邸的同时,民间百姓也世世代代展开烧林垦荒、伐木修房,砍树为薪,无休无止地耗用森林木材。同时,人口的膨胀也带来周期性战争,而战争本身所具有的疯狂性与破坏性,更是对人类理智与规约的大颠覆。曾国藩曾说:“近年从事戎行,每驻扎之处,周历城乡,所见无不毁之屋,无不伐之树。”更何况焚林为战,火攻制敌,从来就是军事家们经常采用的为战之策。再加上自然火灾频发,造成了太行山原始森林的快速消亡。有资料显示,隋唐时期,太行山森林覆盖率为50%,元明之际由30%降至15%以下,清代由15%降至5%左右,民国再降至5%以下。太行山原始森林成为人类文明进程的祭品,由原来的“绿龙”变成一条南北向横亘于华北大地的“黄龙”。陵川境内的太行山,自然也难逃这样的厄运。直至日本侵略者进犯太行,盘踞陵川,为达到永久性占领的目的,修筑碉堡和与各种工事,再次展开对村庄树木、山坡森林的毁灭性剿杀,使陵川本来脆弱的生态雪上加霜。

共 785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南太行古今生态密码,既有对既成地质地貌的解读,也有对现今环境的忧虑。太行地区,有着奇特的“四世同堂”地质构造,四个不同地质时代的地质剖面,在陵川峡谷中聚集。【太行山诞生的陵川档案】这部分作者从地质学的角度,引用大量地质资料,印证了太行山经过“吕梁运动”“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等一系列地层运动后,山体被抬升,沧海变山川,形成各种奇峰幽谷等美丽的奇观。【太行山生态演变的陵川标本】山体的变迁导致生命的消失,作者借助发掘出来各样的标本,告诉我们一个活鲜鲜的事实:太行山区曾经森林密布,是生命的摇篮。远古时代的植物标本,哺乳动物化石,儿童颅骨和人类使用的石器,以及太行山区地层下丰富的煤炭资源,都见证了太行山区变迁的历史。【人类干扰太行山生态的陵川存照】这部分作者从生态环境的角度,结合史料,阐释了由于人口的膨胀,战争的因素和宫殿建筑,人们对自然的无限度索取,大量山林被毁,导致环境恶化,水土流失。黄土高原的形成,与环境被破坏有很大的关系。【修复太行山生态的陵川成效】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人类为了修复环境而做的努力。随着各种绿化工程的展开,太行山区旧貌换新颜,呈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但对地下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资源枯竭,地下水位下降。文章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文章语言质朴凝重,涉及的内容极为广博,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环境遭到破坏的忧虑之情。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素心如玉        2015-08-09 17:38:21
  一篇内容厚重,知识广博的好文,欣赏拜读。
   问好太行风老师,祝创作愉快。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2 楼        文友:太行风        2015-08-09 18:14:17
  谢谢素心如玉编辑老师全面细致的概括评论。山水生态,是大自然和历史的双重馈赠,一度被过度索取而透支,造成不可挽回的恶果。我搜集南太行我所在县的地质历史、生态历史,特别是人类介入自然生态后的种种行为,以及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就是想从中揭示一些现象及规律性东西,提示人们接受历史的教训,将我们的生态建设搞得更好。本篇我发在随笔栏目,却改为散文,我想还是随笔的成分大一些,不知能不能改动了?
独抒性灵,拒绝合唱。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