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梧桐】我的祖母(散文)

编辑推荐 【梧桐】我的祖母(散文)


作者:建仕 童生,834.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59发表时间:2015-08-11 15:14:33

祖母今年已经九十四岁了,属猪。如今,满头白发,脸上布满了皱纹,耳朵有时微背,说话有些颠颠倒倒;有时,喊一个人要代上几个名字。但眼睛还好,神智有时忒清。比如,要是见到我这个大孙子,只要听到我说话的声音,她会一下就能喊出我的小名。第一句话就是:“文子呀,你回来了啊,吃饭了没有啊?”这足以说明祖母对我宠爱。这几年,祖母双手长满了老茧,皮肤已很干燥,腿脚也没有以往灵便,背已经全驼下来了。祖母性格有点儿倔强,在那封建时代,她也很有个性。她不像有些大门户人家的姑娘那么恪守陈规陋习,最突出的就是没有裹过小脚。她的牙齿早就掉光,我给她装的假牙她也不好好利用,吃饭的时候总是拿下来。她说带上是不怎么舒服,我也就随她了吧。她拿下假牙,看着她那干瘪的嘴,她见到我的孙子会露出会心的微笑,我仿佛看到坚挺在那里的一棵苍劲的老松树。经时光的流逝,季侯的变换,近百年的风风雨雨,在它身上刻下了多少岁月的痕迹。
   关于祖母的父母与长辈们的情况,我从她的堂弟,即我的堂舅爷爷写的一本书上知道一些。反正一句话,那时的家庭是很穷困,生活很艰辛。祖母到十九岁时,经媒人介绍嫁给了我的祖父。祖父当时已经二十八岁,她们之间大小相差九岁。那个时期,应该是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候。祖母名叫曹金凤,姐妹三个,她是老大,还有一个弟弟,名叫曹金章。在解放后,一九五九年的时候,在国家最困难闹饥荒的时期,她弟弟即我的舅爷爷,带着二姨奶奶与三姨奶奶迁往宁夏石嘴山区,留下了我的祖母在家乡。虽相隔千里,但他们心里彼此牵挂,念念不忘。我在《远方的老亲戚》一文中曾有过细说。随着岁月的变迁,他们之间的感情是更加深厚。尤其是现在都已年老了,想念之情更加强烈。每年节日,以前都要写信,现在每到春节,一早就会打来电话,问寒问暖,互相祝福。在我心中,感觉他们那血浓于水的情义,感觉到他们在默默流泪。因为他们深深知道,现在也许还能听到声音,但在人生的旅程中,以后不久也许将不能再见面了。
   祖母只生下我的父亲一人,不知什么原因就没有再生养过。因此我没有伯伯,叔叔与姑姑。所以,祖父祖母对我的父亲是十分的痛爱,甚至于溺爱。祖父的兄弟姐妹七个,祖父排行老二。当时,与老三合住三间草房。他们共有一间堂屋,为了生计,祖父远去上海学裁缝。那时,来去不方便,也就很少回家。祖母带着我的父亲,种了三亩多田,烧茶做饭洗衣,可见当时也较为辛苦的。但不管怎样,母子二人还能免强生活下去,在那个时代已经是不容易的了。在我的印象里,模糊的听他们说过:解放战争时期,有飞机经常丢炸弹,拉响警报,祖母拉着幼小的父亲,抱个棉袄躲进防空洞。大家乱作一团,那种恐怖气氛,父亲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祖母还与我谈过:到大军渡江时,我家住满了新四军,他们还为我家挑水扫地干活。在我家屋后的竹园里,将藏山芋,芋头越冬的储藏室挖大挖深,像地道战似的做防空洞。记得大军告别的那天晚上,长江两岸炮声隆隆。伸头向外张望,只见江对岸像放火焰似的,战火划破了夜空。祖母还告诉我:在那白色恐怖时期,有一位共产党的高级将领住在我家一个多月,一般都是晚上外出活动,祖母给他洗衣做饭。解放后,还经常来我家,我在《深切怀念》一文中有过对这位将军的回忆。这位将军在前几年去世之前,还一再关照他的后人不要忘记我的祖母,忘记恩人。我现在写这些,就是要记住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如果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最让祖母伤痛的是:解放前的一天夜里,不知什么原因,也不知从哪来的火,将三间房子烧了个精光,曾祖父刚去世不久,祖父处理完伤事,又要来忙这灾祸,兄弟几个分了家,一无所有,祖父祖母。东借西挪,盖起了三间草房,祖母是个乐观的人,面对困难与灾难,又在屋后搭了两间小屋,养起了母猪,就这样靠种田养猪还了债务,度过了难关。父亲到九岁时才有学上,一九六六年,到我出生时正是文化大革命开始,所以我的小名就叫:文子,母亲生我与弟弟两人,大集体时,父母天天忙于做工分,我与弟弟实际是祖母抚养长大的。
   祖母曾经害过一场大病,一开始,鼻子上有一个小红点,以后慢慢扩展越来越大,也不知害的什么,四处求医也不见好转,以后发展到整个脸都肿得很大,眼睛都不能看见,在那年月,技术落后,以为无法可救了,就在这绝望的时候,多亏得遇到一位好心的医生,他虽去世多年,但我至今还记得他的名字叫金式玉,他人很好,每天都去给祖母精心医治,最终把我的祖母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后来,金医生成为我们这里的第一任院长,以后又调到苏州三院担任院长,在活着的时候,直到退休后还经常来我家看望祖母,我们全家都对他十分的感激,我写这些许文字,就是要记住这些恩人,永远都不要忘记曾经对我们的帮助,我们也要学会对人好。祖母病好后,有时侯头痛,都让我去买头痛粉给她吃,其实那头痛粉叫非那昔丁,里面含有麻醉成分,又苦又涩,可祖母向口中一到,用稀粥一喝就下去,现在年纪大了,反而一点也不头痛了,真是奇怪。
   祖母对人非常的和蔼和大度,对谁也不计较,说过去了就拉倒,从不放在心上,但人家对她的好她会念念不忘。祖母与我的母亲相处得也很融洽,我从没有见到或听到她们红过脸或说过什么,祖母有一点小病小痛都是母亲顾前顾后,母亲就如亲身的女儿一般。祖母无论是在大集体还是分田到户后,每次都把衣服洗得好好的,饭菜做得好好的,一到吃饭的时候,就与我说:”文子呀,看看你妈怎么还不回来吃饭,快去叫她,别让她饿着了。”祖母忙好家务,一有空就到田里帮着干活。左邻右舍的人都喜欢与她说笑,祖母是老的老答,小的小答,一些亲戚朋友来都喜欢与祖母谈笑拉拉家常,祖父的外甥都是当官的,每年都要来拜年,说是祖母即使烧的水,烧的汤都比人家吃得舒畅。
   祖母自从那次大病好了后,不知什么原因就信起菩萨来,每逢初一,月半都要点上香,她敬华陀菩萨希望大人孩子都健健康康,不要生病,有病了有华陀菩萨来医;她敬观音菩萨,希望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她敬月亮菩萨,希望家庭亲人团团圆圆,完完美美;她还敬土地菩萨希望庄稼长得好,每年都能大丰收;她敬猪圈菩萨,希望猪子养得又大又壮。还敬许多菩萨,都是一些美好的祝愿。有一次,我回家,见她叭在碗橱边叩头,我问奶奶:你这是在干什么呢!祖母告诉我说:每到吃饭这时,碗橱里就有公鸡在叫,可能是不是什么菩萨要显灵啊。我一听,果然有公鸡的叫声,我爬到碗橱顶上一看,原来是个定时的电子手表。祖母一看,笑起来说:你们在外工作,我听到叫声吓死了。接着又说:“文子呀,我敬菩萨也是希望你们幸福安康,能够平平安安啊!”
   在我的记忆中,我最喜欢吃祖母的摊烧饼,在我的印象中,她老人家系着个围裙,拿着把铲刀,一勺子面粉,和点凉水,搅拌均匀,不过到底多少水多少面粉,我也说不清楚,然后是把锅用少量的油擦一下,等锅热了,就把搅和好的面沿着锅边轻轻倒一个圆圈,再用铲子轻轻把面摊在锅里。祖母还告诉我:“火要空,人要忠”,就是说啊,用大锅子烧柴草时,锅堂里的火要用火叉往两边分岔挑,中间要保持空心,才利于火往上,这样既节约了柴草,火又烧得旺,做出的饭菜才好吃。还告诉我不同的饭菜要用不同的柴草,像摊烧饼,就用稻草,火不要太大,等一面黄了,翻过来,调个个儿,另一面再摊,等两面都焦黄了,用手轻轻一拎,一个大圆烧饼就出锅了。如果想吃咸的,就在面里放一点盐,如果要吃甜的,就在烧饼要出锅前,撒上一点糖,再少倒点油,用铲子摊一下就可以了,甜中带脆,特别是中间靠锅底的那一块油多糖又多,特别好吃,至今回味无穷。但不过,祖母每次摊好了,都是让我们先吃,自己都要到最后才尝一点。祖母有时还切几块烧饼,拌着咸菜炒炒,给我们当下饭的菜;还有时把烧饼切成粗条或扯成块,用我摸的螺子肉子或河蚌肉子,再用百叶丝,自家的丝瓜子,韭菜等烧汤,味道特别的鲜,每次我都会吃上好几碗;祖母到腊八时烧的那个腊八粥还要好吃,那时的情景我不一一细说。现在想起这些,牙根还会渗出一股酸酸的液体来,看到现在的一些大鱼大肉怎么都没有祖母做的那个香。
   最让我难忘的是祖母裹的粽子,在《端午回想》一文中,我已祥细叙说了,我不会忘记祖母不远几十里的路途把粽子送到学校给我的那个画面,她当年包在粽子里的不仅仅是糯米和红枣,更是她的慈爱的心。关于祖母的事情很多,父亲那年烂尾炎开刀,她日夜守护着他,父亲再大,他仍然是她的儿子;祖父年老了,因被人家撞伤不能行走,祖母为他洗脚擦身,无微不至,因为他是她的丈夫;我的儿子出生后,我与妻子忙于工作,又是祖母忙着带着重孙,从无怨言;现在我的孙子都有了,祖母抱着她孙子的孙子,笑得更欢欣了。也许是天热的缘故,祖母因是农历六月初一生日,从来都不曾肯热闹,在她九十岁时,我这个孙子想让亲戚朋友来祝福一下,可祖母怎么也不愿意,她说:“文子呀,千万不要热闹,更不要放鞭炮,我怕惊动天神把我带去,你就让我还是偷偷多活几年,帮你们看看家门,养几只鸡生几个蛋,现在日子好过着呢!”我这个当孙子怎么会让她老人家着急呢!
   这就是我的祖母,一生中有说不完的故事。她虽然没有名人那么有名,但我觉得她比他们活得轻松。她含辛茹苦,勤劳俭朴,乐观坚韧,她是纯粹的农民,家庭妇女,没有读过书,也不会写字。但我这个孙子没有对她一丝一毫的不敬,反而对她有着无限的敬佩。没有她无怨的付出,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我现在到觉得她会写字的,她是用自己的举止言行在写着人间的大字。那字写得厚实而丰润,远远胜过我这孙子所有的书写。今天,我写这些许文字,祝愿她老人家幸福安康。并让我及她的后人记住曾经有这样的先辈,让她们的生命基因之河流,在我们子孙后代的热血之中永不枯竭!
  

共 390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以朴实无华的文笔,历数94岁高龄的祖母在近百年的坎坷人生路上,历尽沧桑,含辛茹苦,勤劳俭朴,相夫教子,爱子疼孙,耕种缝洗,乐观坚韧的生活细节,从中表现了中国妇女淳朴善良,宽厚仁慈,通情达理,明辨是非,无怨无悔的崇高美德。祖母是地道的家庭妇女,纯粹的农民,没有读过书,也不会写字,没有丰功伟绩,但却爱憎分明,深明大义,支持革命,人们对她倍加推崇,子孙对她无限的敬佩。因为她以无怨的付出,无比的坚韧,宽厚的胸怀写着人间的大恩大德,诠释着上善若水的人生真理,让子孙没齿难忘,感恩载德。感谢赐稿,推荐品读。【编辑:晚霞晓文】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5-08-11 15:17:59
  耄耋之年的祖母,默默无闻,德高望重,备受崇敬。祝祖母健康,快乐,安享晚年!
回复1 楼        文友:建仕        2015-08-11 15:40:36
  谢谢社长的赞美与祝福,建仕只想让自己及后人记住曾经有这样的先辈们,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很多,让我们珍惜现在的拥有。
2 楼        文友:依凡        2015-08-11 15:32:19
  您真的很幸福,祖母依然健在,您还能承欢膝下,祝您的祖母健康快乐,长命百岁!
我选择,我喜欢,我无怨无悔!
回复2 楼        文友:建仕        2015-08-11 15:43:12
  谢谢老师的祝福,奉茶!
3 楼        文友:项梅        2015-08-11 15:41:21
  好文拜读,非常细腻到位,祖母勤劳朴实乐观豁达的一生,令我辈敬仰,文友对祖母的孝顺更让我感动,学习了,遥问秋安!
项梅
回复3 楼        文友:建仕        2015-08-11 15:44:07
  谢谢老师的赞美与祝福,奉茶!
4 楼        文友:西湖月牙        2015-08-12 18:11:43
  “她是用自己的举止言行在写着人间的大字。那字写得厚实而丰润,远远胜过我这孙子所有的书写。”
   赏读。祝福老人,安康幸福!也祝您 创作快乐。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