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可怜白发生(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可怜白发生(散文)


作者:酋黄 进士,6215.6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72发表时间:2015-08-13 17:57:23
摘要:“白发”生而是有原因的,不该生而生,那是一种惆怅,也是一种磨砺。“白发”生而“可怜”,我们不必再去蹂躏它;“白发”生而可怜,美在于自然。

前些日子理发,师傅说我头发白了不少。可不是吗?岁数不饶人啊,马上就到知天命的年龄了。南宋词人辛弃疾,在寄给好友陈亮的一首词《破阵子》中曰:“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这首词句中,作者的意思是想完成恢复中原大业这一天下事,博得生前和死后的英名,可惜功名未就,头发先白了,人也老了。想想自己,还在不懈的努力中,深感任重而道远。
   曾记得从前,老家来过一个说唱的,说了一段《人老了》。大致意思为:人老了,人老了,人老先从哪儿老?人老先从头上老,白头发多,黑头发少,这样就算人老了。人老了,人老了,人老先从哪儿老?人老先从嘴上老,吃不动的多,吃动的少,这样就算人老了。人老了,人老了,人老先从哪儿老?人老先从耳朵上老,听不见的多,听见的少,这样就算人老了……大家都感到通俗易懂,挺有意思,便高高兴兴地送上了馍或粮食。
   人老了,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头上的白发。晚唐诗人杜牧有一首《送隐者一绝》,其中有句“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这句话好像在说“白发”最公道,它不受金钱财富的摆布,也不向权贵地位弯腰,既不阿谀,也不徇私,真正地是一视同仁,一切都公平合理。言外之意,除了“白发”,世间再没有公道可言。它委婉而又含蓄地揭露了当时不公正的社会的黑暗现实,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生老病死是谁也不能逃脱的自然铁律。
   可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愁一愁,白了头;笑一笑,十年少。”白发似乎是愁出来的。大诗人李白的那句“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语出惊人,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三千丈的白发,谁也没有见过,这明显是夸张。它意在说明作者心中的愁绪之深之多。“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既然南唐后主的“愁”能多得如向东流的“一江春水”,那么同样作为诗人,被称为“谪仙”的李白,“三千丈”也就不足为怪了。
   诗人总是多情的。李白的惊人,又何止是三千丈的白发?诗仙在他的《将进酒》中的说法更是一绝。“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明镜悬于高堂,映照出缕缕白发,这仿佛是眼前之景。可头发在一朝一暮之间,由青丝变作白雪,又简直让人难以置信。我们姑且也当作夸张来理解。读过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相信你就不会觉得这仅仅是夸张。“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面对悠悠历史,身怀高才却难遇,人生是何其的短暂而又是多么的不幸啊!
   短暂归短暂,不幸归不幸。据说,古代还真有“一夜白头”的故事。相传,伍子胥是吴国大夫,楚国大夫伍奢的次子。楚平王在位的时候,伍奢任太师。平王因听信少师费无忌的谗言,欲杀伍奢并令其招回他的两个儿子。伍子胥的哥哥为了救父回国而惨遭杀害;伍子胥则闻讯逃之夭夭。楚平王下令画影图形,四处捉拿伍子胥。伍子胥躲过了几个地方,但均无法安身,只好投奔吴国。路过昭关,两山对峙之间,前面便是大江,形势非常险要,并有重兵把守。伍子胥便在一夜之间急白了头。当然,正是这白头才使他蒙混过关。
   古代伍子胥的故事令人称奇,现代“白毛仙姑”的遭遇让人怜惜。早年看舞剧《白毛女》,喜儿不堪忍受地主黄世仁的凌辱,只身逃入深山岩洞之中。几番辛酸苦,几场雪花飘,悲愤情仇让喜儿的头发全白了。最初听人说“喜儿的头发由黑变白”,是因为她长期居住在山洞不得阳光。想一想地窖里的番薯,发芽就是白色的,觉得似乎也说得过去。还是后来上了大学,才真正地懂得了是“旧社会把人变做了鬼,新社会又把鬼变作了人”的深刻道理。“头发”的由黑变白,由白变黑,一个人的改变,却蕴含着重大的社会变革,而社会的变革又将影响着多少人的命运。
   如果从字面上看,“愁”应为“心上秋”。单就字形来说,“愁”是一个形声字。它属于心,表现为一种不良的心理情绪。中华文化真是博大精深。一个“愁”字,不仅从表意的“心”上与“白发”有着因与果的关系,而且一个表音的“秋”字,也和“白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秋”是四季之一,在我国传统文化“五行”中属于金。“金”有肃杀之气,在色彩上就表现为白色。作为秋令的代表则是霜,而古诗中也常常用霜来比喻“白发”。譬如李白《秋浦歌》一诗里的“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苏东坡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的“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而陆游的《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一词中则直接说成了“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鬓先秋”意思就是鬓发过早的变白了。一个“秋”字,含义丰富。
   少年不知愁滋味。想当年,每每听到街面上有摇拨浪鼓的声音,我便嚷嚷着向祖母索要“破烂”换糖豆吃。有一次,祖母实在拿不出什么“破烂”,就从墙缝里抠出她平日里用箅子梳掉的白头发。那是一团细细的灰白色的头发,软软的,有些枯燥。我撅着个小嘴嫌太少。奶奶便抹掉头顶上的蓝粗布手巾,搔首笑笑说:“不少了,小孙子再多要,奶奶的头发就没有了。”我一看,奶奶的头顶确实只剩下一个泛白的小揪揪儿,真有些“浑欲不胜簪”了。我便问奶奶“头发怎么会白呢?”奶奶回答说:“老了,血气不旺了。”
   你别说,还真让奶奶说着了。头发与人的肾气和肝血最为相关,被称为肾之精华、血之余。传统的中医理论认为,一个人的头发与五脏关系非常密切,头发的荣枯反映着五脏气血的盛衰。五脏的生理病理变化,都直接会影响到头发的变化。生活中我们常说的“少白头”,除了先天性的遗传疾病之外,精神创伤、情绪激动、悲观抑郁、营养不良等,也是重要的诱发因素。目前,现代医学已从预防、饮食、睡眠、调养和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合理化建议。作为炎黄子孙,黄皮肤、黑头发是祖先烙在我们身上的印记。一头乌黑的秀发,柔顺飘逸,也是青春与美丽的标志。
   记得小时候读书,人们常常用带有“白发”的名言来激励我们。现在想起来,如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劝学》中的“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黑发”是指年轻的时候;“白首”即“白头”,也就是指年老的时候。“书到用时方恨少”,只有在年轻的时候发奋读书,才能在年老的时候得心应手而不后悔。岁月悠悠,时光漫长,年轻的时候只顾疯狂,哪里有心思去看书。看来这句话也只有到年老的时候才深有体会。即便是后悔,这世界历来就没有卖后悔药的。还是大民族英雄岳飞说得好:“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岁月无情催人老,白发无情不贷人。我发现自己的白发,是在三十五岁之后。有一天我正坐在客厅看电视,女儿给我端过茶来,猛地惊叫一声,说他发现爸爸有白发了。我站起身,揽镜自照,果真在我头顶偏前的部位有一根细长的白发。我一时觉得很刺眼,一手拿着镜子,另一只手就想去拔。妻子说:“不要拔,越拔会越多。”我根本不听,执意要拔。最后还是在女儿的帮助下,暂时“斩草除根”了。妻子的头发白得早,还不到三十岁,她就开始染发了。染过一段,头顶又会长出白茬来,然后像花开一样扩展蔓延。十多年的焗油染发,她如今早已厌烦了。后来听说,染发对头皮和身体不好,她干脆也不染了,用她的话说,顺其自然吧!这些年,我头上的白发猛增,渐渐地,我也觉得麻木了。
   前不久,我曾看了老作家冯骥才写的一篇《白发》,文中他借一位老者的口吻道出了对“白发”的认识。“孩童有稚嫩的美,青年有健忘的美,中年有成熟的美,老来有冲淡自如的美。”这就好比大自然的四季,春天有春天的葱茏,夏天有夏天的繁盛,秋天有秋天的斑斓,冬天有冬天的纯净。各有各的美感,各有各的优势。“谁也不必羡慕谁,更不能模仿谁,模仿必累,勉强更累。”他还说,人的事,听其自然,“生而尽其动,死而尽其静”。
   关于白发,大诗人苏东坡曾多次写到过。公元一千零七十五年,三十八岁的诗人正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知州,就写过一首《江城子·密州出猎》。其中“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虽是酒酣直言,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并未把“鬓微霜”放在心上,表现出的是一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英雄豪气。乌台诗案后,诗人被贬黄州,刚过骂年,《念奴娇·赤壁怀古》里就说“故国重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华发”即花白的头发,“多情”应该是多愁善感之意。该句是说如果周郎重游赤壁,也会笑我多愁善感,过早地白了头发。从“又何妨”到“应笑我”,明显具有巨大的心理变化。
   但苏东坡毕竟不是平庸之辈,经过一段的摸爬滚打,人生的历练让其愈挫愈勇,他很快便适应了这种流放式的生活。他在游蕲水清泉寺时,看到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就写下了一首《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在潇潇暮雨和杜鹃的鸣叫声中,领悟到了溪水还能向西流,又怎能不悲叹衰老、自伤白发呢?
   我非常喜欢唐人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百白头翁。”尽管这首诗没有被收入《唐诗三百首》的殊荣,尽管它历来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相提并论时却总是稍逊风骚,但这一首诗便足以使作者名载史册。花与人,盛与衰,红颜与白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反衬。回环往复、颠倒重叠的句式中,既有对青春的留恋和赞美,更有对年华易逝的恐惧和悲伤,传递出一种交替起伏的矛盾心理。
   “白发”生是有原因的,不该生而生,那是一种惆怅,也是一种磨砺。该生而生,则属于一种自然现象,我们不必刻意去在乎它。黑与白都是自然的本色,只是习惯不习惯而已。“白发”生而可怜,美在于其自然。

共 380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借物抒情的哲理散文。“岁月无情人有情,苍天可老心不老 。”生老病死,乃是自然界的规律,而人老往往从头发白开始,但只要心不老,头发白了又何妨?一个偶然的机会,作者发现了自己的白发,于是感叹岁月的不饶人。接着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古代文人墨客笔下与白发有关的名言佳句和其中动人的故事。解读了古人对白发的理解。白发缘于忧愁,这是一种不良的心理情绪,倒是奶奶的话一语中的,头发白了是人老了,血气不旺了。岁月悠悠,时光漫长,许多事情总是等到老了,头发白了,才发现自己虚度光阴,空悲切。作者发出感叹:“白发”生而是有原因的,不该生而生,那是一种惆怅,也是一种磨砺。。“白发”生而“可怜”,我们不必再去蹂躏它;“白发”生而可怜,美在于自然。纵观全文,作者旁征博引,博学善思,观点独到,思想深邃,意味隽永,结尾升华了主题,读之让人心服口服。一篇令人深思的精彩散文,值得细细品茗,倾情推荐共赏!【编辑:阿巧】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阿巧        2015-08-13 17:58:49
  感谢作者赐稿荷塘!荷塘有您更精彩!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回复1 楼        文友:酋黄        2015-08-13 18:41:16
  感谢阿桥编辑,祝福荷塘兴旺!
2 楼        文友:阿巧        2015-08-13 18:04:47
  头发白了,一切顺其自然,谁也无法阻挡岁月匆匆的脚步。但我们相信,只要心不老,人就永远年轻。祝愿敬爱的酋黄老师天天都有好心情哟!开心永远!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回复2 楼        文友:酋黄        2015-08-13 18:42:30
  谢谢您的祝福,问好,真是太辛苦您了,遥祝幸福安康!
3 楼        文友:阿巧        2015-08-13 18:06:00
  问候酋黄老师!祝愿老师在荷塘开心写作、幸福生活!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回复3 楼        文友:酋黄        2015-08-13 18:44:22
  荷塘美好,相信每个荷塘人都能感觉得到。谢谢阿巧,谢谢荷塘的编辑们!
4 楼        文友:陕西派        2015-08-13 20:27:37
  人文气息,学术气息,人生感悟。
回复4 楼        文友:酋黄        2015-08-14 05:54:19
  陕西派老弟总是概括得如此精到,问好老弟,遥祝秋安!
5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5-08-13 22:19:40
  黑发岁华去不复,白发无声说暮年。拜读老师精彩散文,感悟人生,欣赏古诗词,赏心悦目。向老师学习,问好老师,遥祝顺康!
回复5 楼        文友:酋黄        2015-08-14 05:56:00
  问好红叶摇秋风文友,感谢您的鼓励和支持,顺祝安好!
6 楼        文友:可美        2015-08-13 23:10:25
  正确面对年轮的转换真的需要勇气,白与黑之间,相信生于自然而止于自然。黑发白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没有到人世白走一遭。问好老师!
与文字的缘分写不尽说不完,慢慢地,慢慢地,把你暖在心中……
回复6 楼        文友:酋黄        2015-08-14 05:57:34
  感谢可美老师,您说得真好,不白走一遭,就是最好!问好!
7 楼        文友:酸梅子        2015-08-14 00:21:44
  纵全文,不由让人心生惆怅,文章真的好,可我却联想起自己每几个月就要焗油,为了掩盖白发根。昨晚一个姐姐刚拟个标题《白发牵儿归》意思就是自己发现已经有白发丝了,希望儿子对自己关注一下,别养大了成了人家丈母娘的儿子。这长几根白发真的紧张起来了。有心把这篇文分享,收益啦!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回复7 楼        文友:酋黄        2015-08-14 06:00:47
  问好酸梅子文友,感谢您的鼓励支持。白发引出多少人的感叹,在感叹,老来它自生。顺其自然的好!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