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润心音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心音】武威的文庙(散文)

编辑推荐 【心音】武威的文庙(散文)


作者:汉中仗剑 童生,903.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10发表时间:2015-08-17 21:40:00
摘要:文以载道。文能兴邦。从古到今,都是如此。惟其如此,才是根本。

武威自汉武帝开辟河西四郡,为彰其“武功军威”得名以来,历代王朝都曾设郡置府,史有“五凉古都、西夏辅郡”之称。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突出的代表是“一马”——马踏飞燕,中国旅游标志;“一碑”——西夏碑,独一无二的稀世珍宝,是我国研究西夏文字少有的实物资料;——“一寺”白塔寺,元代阔端太子与西藏佛教领袖萨班举行“凉州会盟”的地方,是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一窟”——天梯山石窟,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被誉为“石窟鼻祖”;“一塔”——罗什寺塔,我国古代四大佛经翻译家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讲经说法之地和舌舍利埋葬之处,是全世界惟一以鸠摩罗什名字命名的寺院“一庙”——文庙,全国现存的三大孔庙之一享有“陇右学宫之冠”的美誉。
   历史,总是这样恣意而坦荡地把那些过往的物是人非、雁过留声,乃至厚此薄彼等等都不经意间用某一个或者几个细节刻画的淋漓尽致。一如坦荡如砥的黄河,咆哮奔流的过程中,非要在某一个环节,浓墨重彩地拐了一道弯一样。武威的文庙,就是这样的,不经意的横陈、耸立在这个边塞疆域,泰山一般,为武威这个城,凭添了几许的厚重和庄严,文庙,用文化,记录和镌刻了一段武威的另一个面孔。
   武威的文庙也叫圣庙、孔庙,始建于明(公元1439年),历经扩建,规模庞大,是历代文人墨客祭祀孔子之地,也是目前西北地区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庙。庙里除了供奉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画像外,还侍立着孔子得意弟子颜回、子思、曾子和“亚圣”孟子等的牌位。武威文庙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原由文面宫、孔庙、儒学院三组建筑构成。保存文物4.4万多件,其中以医药简、礼仪简、木雕、墓志石刻为代表的汉唐文物,以木缘塔、木版画、金碗为代表的西夏文物,以凉造新泉、西夏银币为代表的货币文物,以明清瓷器、牌匾、水陆画为代表的明清文物等都是举世闻名的珍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最为可贵的是,武威文庙中的很多碑文、楹联和书法等作品的内容中,非常浓墨重彩地渗透了“修身、尚德、治水、求学”的思想。武威这样一个历来兵家必争之地,就连“武威”名称,都是汉武帝亲自命名。据史料记载,元狩二年(公元前121),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出陇西击匈奴,打败了休屠、浑邪二王,先后设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为显示武功军威,武威由此得名。武威,处在这样一个动辄兵戎相见之地,应该说连年征战、烽火连天,当年的杀气腾腾、刀光剑影、战马嘶鸣,乃至血流成河都是必然的了。而气势恢宏的文庙,却在武威这座塞外重镇占有了重要的位置。
   站立在武威,就是站在烽火连天的古战场,就是站在一场场兵戎相见、立刀见血的厮杀中间,悄悄地坐山观虎斗,看两队狰狞,看金戈铁马黄沙漫天;静静地侧耳倾听,听号角震天、战鼓雷鸣,听战刀长矛刺中胸腔血流的汩汩和士兵疼痛的哀嚎……偏,一座宏伟的文庙,从战场的一侧,横空出世,要去诠释和释怀那一场场纷争背后的冤孽,在血流成河的尸堆和哀鸿遍野的荒野中间,一个声音在大声嚎叫:“修身、尚德、治水、求学”——我们要和平,我们要安宁,我们要进步,我们要团结!
   这,就是一座文庙所承载的厚重历史!由此上溯到几百年前,武威,也依然是在战争中追求平安,或者说,要通过一次次的征伐、一次次的血腥,求得胜利之后的喘息,获求战乱平息之后的安康。由此,我们说,战争不是根本,只是手段;凶残也不是本意,是过程。而文庙所崇尚的,就是指导战争胜利的灵魂,就是战争杀伐进程的核心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战争与和平,既矛盾又互补,既敌对又相依……这大概就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永远摆脱不了的中心主旨,即就是现代社会,亦然如此。那么,注定一个地域或一个民族发展的关键要素,不是杀伐的力度,不是战争的角斗,也只能是文化!以此论之,武威的文庙,就是封建统治阶级以文养武的机器,就是执政党的权利和政令中心,其职能往大里说,就是行政枢纽的智库,往小里说,堪比民间的宗祠和家庙。——以文养武,透露出的依然是统治阶级骨子里休生养息愿望和内心深处慈爱民间的思想。
   试想,武威这个城,一边在血腥的洗礼中去争取最后的和平,一边却在耳畔厮杀中苦苦追求着人类生存最崇高的“安宁”—— “修身、尚德、治水、求学”,这种乱中求静、恶中求善、不太平中寻求安宁的意识和做法,当是古人,或者说执政者(或者直接就是掌法器者、侩子手)内心的最终梦想。
   600多年过去了,文庙,任时空变幻,依旧盘踞在大漠之上,依旧矗立在苍松古柏之间,漫步其中,那碑石的汽蚀中间,也会渗透着人类在战争与和平的苦苦折磨中的兼容并包和坚忍不拔;那楹联的剥落里面,也会记载着武威在厮杀争斗与国泰民安的不懈努力与孜孜以求;那些门楼、那些树木,都曾经目睹了武威发乃至一个国度、一个民族的发展的历程,从战争到和平,从权势的挪移到民众的安康,也从来都是执政者心中最根本的准绳、最基础的思想、最本质的追求。
   于是乎,民也罢,官也罢,统治阶级也好,被统治阶层也好,究其实,都是惟其关乎民生的,由武威文庙,看到的是——战争与和平的相对对立与统一的矛盾;看到的是——“人之初,性本善”的真谛;看到的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战火纷飞背后的阶级情仇和真美性情。
   文以载道。文能兴邦。从古到今,都是如此。惟其如此,才是根本。
   2015-8-14是为记
  

共 216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武威古称凉州,历史上曾经是著名的“丝绸之路”要冲,河西四郡之一。武威是“中国旅游标志之都”、、“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人参果之乡”等美誉。武威文庙是武威的象征,也是武威的骄傲。文庙也叫圣庙、孔庙。位于武威市区东南隅,是一组造型雄伟的,始建于明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历经扩建,规模宠大,号称“陇右学宫之冠”。文庙坐北向南,原由东中西三组建筑物构成。东为文昌官,中为文庙,西属凉州府儒学,现存建筑以圣庙和文昌宫保存完好。总面积1,500平方米,是历代文人墨客的祭祀孔子之地。文庙有厚重的文化底蕴,有浓重的文化气息,作者的散文着力介绍了文庙蕴含的思想——修身、尚德、治水、求学”——我们要和平,我们要安宁,我们要进步,我们要团结!读罢作者的散文,仿若免费旅游了一次文庙,让浓重的文化气息荡涤心灵,接受一次精神的洗礼,感受古色古香的古庙带来的中华民族千百年战火纷飞背后的阶级情仇和真美性情。推荐阅读,问好作者。【编辑:冰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冰梅        2015-08-17 21:46:53
  欣赏仗剑的散文,受益匪浅。
自幼酷爱文学,笑看世间百态,广交天下朋友,共谱华丽辞章!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