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流年】乳的故事(小说)

精品 【流年】乳的故事(小说)


作者:乔洪涛 举人,4380.7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9191发表时间:2015-08-18 19:06:12

1
   看到电视上那个消息,老人的奶就又刀割似的疼了一下。
   老人每天傍晚看电视新闻,已经好多年了。自从那个人当上了大官,老人就天天准时要看新闻。老人总盼着能在电视里看看那个人。
   电视是那个人打电话让县里给买的,是他们村上的第一台。那个人说,想他了,就看看电视,看看电视就看见他了。虽然这这些年来,那个人只在新闻里出现过三次,三次都是跟着首长下来视察,镜头只是一闪,但老人还是捕捉到了。为此,老人好几个晚上都没睡好,老人那个高兴啊,那是真的从心里高兴。他果然出息了,成了国家干部,给国家干事儿,给老百姓干事儿。他年纪也不小了,但一点也不显老,戴着眼镜,梳着背头,他跟着首长和满手泥巴的农民握手,把农民的手捧在手心里问老乡好。
   老人看电视看出来一眼泪,她想,这个人果然没有忘本,她知道她对他半个世纪的牵挂没有白费了心血。
   老人高兴,看完了电视就和老伴喝了一小盅酒。
   她问老伴,这得是多大的官呀?得干多大的事儿呀?
   老伴说,这官再大和你还有啥关系?你说你瞎激动个啥?
   她就羞涩地笑了,她说,你说有啥关系?你说!
   老伴就嘲笑她,哦,你还想着那档子事呀?啧啧,你厉害呀。
   她就恼了,说,你瞎说个啥!打烂你的嘴!
   老伴说,你就忘了吧!别做白日梦了!人家这么大的官了,还会想着你呀?
   她说,我知道他,他不会忘了咱。
   老伴说,他没忘,他没忘他咋不来看看你?!老伴气乎乎地抽烟,一提起他来就生气。
   她可不这样想。她觉得她理解他,懂他,知道他是公家人,他是大干部,哪能那么轻易就回来看她呢?他那么忙,他到处去开会,有那么多工作要干,他哪有时间回来看看?她不怪他。
   她知道老伴也不是真的怪他,老伴就是一时想不过弯来。
   他吃过她的奶呢,吃了三个月的奶水呢。那时候她刚生了她家的老二,怀里正有奶水。当然,那一年大旱,又正打着仗,家里没粮食吃,没粮食吃就吃野菜、吃树皮,但她那奶子就是好,又大又饱满,像个聚宝盆,不管吃的啥,都能往下产奶。虽然她饿得肚里瘪瘪的,奶子也有些瘪,可还是有奶产出来。
   那个人来的时候,还是个孩子,毛头小伙子,二十岁不到吧?血头血脸的,被担架队抬进来,就扔给她了。他虚弱得要死,她能给他啥吃呀?这事说起来,她自己难为情,倒是老伴大方,指了骂她:
   你当你那是金奶呀?人命还不如你那面子重要?人家这样打仗是为了啥?快解开怀,把他救过来,我走了!
   她想起来就羞得不行……
   所以,她还不了解他?
   但去年以来,老人就开始害怕。老人本来不害怕,老人知道他是个好干部。这害怕都是孙子惹得。老人的孙子开了果品加工厂。这大片山区里,除了山多,就是果树多,老人的孙子就干起了收果品、贩卖果品、加工果品的买卖。孙子就是当年怀里刚满月的老二的儿子,老子因为被争了奶水,长得病病殃殃,一辈子柔柔弱弱,没啥本事,生了个儿子倒是精明能干。不仅能干,还干得风风火火,做了大老板,还成了县里的政协委员。说是孙子,孙子已经不小了,三十岁了,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孙子不看电视,不看新闻,但孙子再忙也会每天上网,孙子说,网上的事儿和电视上的事儿不一样。
   那新闻也不一样?老人问。
   那才不一样呢。孙子说。
   网上有他吗?老人问。
   网上,有……孙子吞吞吐吐起来。
   咋啦?你说说,他咋啦?老人着急起来。
   没咋,没咋。孙子就不说了,埋头吃饭。自顾自地说一句没头没脑的话,活该。
   啥活该?你说清楚,啥活该?老人抓着孙子的手,问。
   孙子就在网上百度一下,那人就活灵活现地出现在老人眼前。老人戴上花镜,仔细端详,这里头发白了,那里胖了……老人不识字,只能看照片,照片一张又一张,都是他。他太忙了,一张一个地方,和这个握手,和那个握手。老人就觉得很满足,仿佛握手的是她自己。
   近来,每次听孙子过来和爷爷说话,就听得她心惊肉跳一番。孙子说,这个被抓了,多大多大的干部;那个跳楼了,多大多大的领导;这个搜出来多少钱,那个查出来多少金子……有一次,他隐约听到孙子说,网上说据说他已经……老人过去听,孙子就不说话了。
   老伴也不搭腔了,去遛他的鸟去。
   老人隐隐觉得不妙,就呵斥孙子,别老信网上那些胡咧咧。你要了解大事,得看电视上的新闻哩。
   从那天开始,具体哪天老人也记不清,反正就是孙子说半截话的那天,老人就觉得奶有些不好受。疼了一下,又疼了一下,再疼了一下。
   老人疼得受不了了,就用手去摸。
   三摸两摸,老人就在那里摸出个疙瘩来。
   硬硬的,肿肿的,疼疼的,里面啥时候长了一个鸡蛋呀?
   老人的脸就寒沙一下,心就咯噔了一下。
   老人再捏捏,那个鸡蛋还在,疼,唉哟,疼。
   老人心就凉了一半。
   2
   这一片大山,层层叠叠,得有几百里。老人八十岁了,还从没有走出过大山去。年轻的时候,老人还盼着到外面去看看,现在老了,哪里也不想去了,生在这山里,长在这山里,死在这山里,埋在这山里,也挺好。山清水秀的,听说外面现在可没有这么好的地方了。
   老人就住在山脚下,说是山,也算不山上,是崮。崮是什么呢?崮和山有不同,山是高高尖尖的,越来越高,越来越尖。崮不是这样,崮是方顶山,到了上面,突然会出了一个凸起来的平顶石堆,远远看上去,这崮像啥呢?
   老人想笑,这崮咋就这么像呢。
   像女人的奶子!扣下来的奶子!
   圆圆的底座,发面馒头样,像是从大地上长出来,到了上面,突然就出了一个乳头。
   太像了,这山长得!
   老人的家就在这个叫乳崮的崮前面。说是乳崮,那是地图上的说法,当地人不这么喊,他们叫奶子崮。崮不高,海拔不到二百米,但是据外面来的专家考证,这崮原本是海底的岩石,因为那石头里还有几千万前的海贝壳。这崮就是海底了,这海底怎么就成了高山?是大地震吗?大地震让海底变成了高山,变成了崮。这就是古人说的沧海桑田吗?
   这些年,天南海北来了不少人,有登山的,有照相的,有画画的……据说这里快被认定为全国第五大地貌了,是要写进地理课本里去的。老人就觉得很高兴,祖祖辈辈居住的破山头,居然还这么厉害,还能写进书里去,还能惹得北京上海的人都来看。
   要是那人也来看看就好了。老人有时想。
   可惜那人没来,从几十年前走了,就没来过。
   老人嫁过来的时候才十六岁。
   当时山里还有日本鬼子,那些日本鬼子坏得很,看见人就杀,看见花姑娘就抢。还有土匪,山里一群一群的土匪,比日本鬼子还坏,烧杀抢掠,我那娘哎……老人虽然才十六岁,但身子已经发育起来了。尤其是那胸脯一对白鸽子,摁也摁不住,娘给她用布带子使劲勒,勒得她掉泪,还是勒不住。这可把娘吓坏了。
   这可是两个惹祸要命的玩意儿呀。
   要是让小鬼子见了,或者让那些土匪见了,那还了得?!
   快把她嫁了吧。在家里娘那个担心呀,要是大姑娘就被人糟蹋了,这妮子这辈子就完了。赶快嫁出去,成了小媳妇,再生两个孩子,邋遢邋遢,说不定就不这么惹眼了。
   老人就这样嫁到了奶子崮下的这户穷得只剩下炕席的孙家。
   孙家的小伙子年纪也不大,才十四岁,就是老人现在的老伴儿。小伙子虎头虎脑的,头大,相亲的时候,老人一下子就相中了。
   三天就嫁了过来,也没要什么彩礼,真便宜了这个孙大头!
   老人嫁过来才知道家后这个崮叫奶子崮。老人就羞得脸红了。那天晚上,洞房花烛夜,还是姑娘的她脱光了衣服站在孙大头面前,半大孩子孙大头激动得都快晕过去了。
   孙大头从没见过这么大这么白的一对奶。
   像奶子崮。毛头小伙子孙大头喃喃说,声音哼哼得像个蚊子。
   我的奶子好看还是你家的奶子崮好看?老人泼辣地调戏小丈夫。
   你的奶好。孙大头一头扎进怀里,把脸贴在了她奶上。
   那你喊娘,喊娘就让你吃。她继续调侃小丈夫。
   娘。小丈夫竟然真喊了。接着,一嘴叼住了她的粉红色的大奶头。
   哎~她颤巍巍地应一声,瘫倒在了炕上。
   三年功夫,他们就生了两个娃儿。大的是儿子,小的是女儿。再过了三年,她又生了两个,大的是女儿,小的是儿子。
   儿女双全。双双全。她真的有福。她觉得。
   日本鬼子来扫荡过几回,土匪也来过几回,她都和她的小丈夫躲过去了。他们一来,她就和小丈夫带着孩子躲到崮顶上去。
   在乳崮顶上的西南侧,有一个小山洞。鬼子或土匪一来,他们就都跑进去。崮顶很险峻,易守难攻,村上的人就做了一条天梯,天梯是藤条编织的,敌人一来,就收上去了。
   这个崮救了他们的命,不光她们家,还有崮下的十几户人家。
   平时,她和丈夫还有公公婆婆,就在崮下种庄稼。崮顶是石头,崮下的土地却很肥沃,她们种上玉米,种上高粱,又种上瓜果桃李,虽然干得辛苦,但总算把一家人的命给熬下来了。
   都亏了这个崮!她说。
   这个崮名字好。丈夫说。
   奶子崮。这就是土地的奶呀。有了奶,还怕没有乳汁,不能活人吗?这是天意。
   老人的奶大,乳汁也好。吃糠咽菜,都化作了白白的稠稠的乳汁,四个孩子自小就挂在老人的两个乳房上,是奶水喂大的。那两个乳房就像是聚宝盆一样,像是河流的源泉一样,只要吮吸,就会汩汩地流淌甘甜的乳汁。
   这里群山,崮很多,很多都像这样阔大的温暖的奶子,但只有这一个最像,这一个叫奶子崮。
   3
   后来,鬼子被打走了,土匪也灭了。
   但队伍又打过来了。哐哐哐,哐哐哐。白天晚上的过队伍。过来的队伍和之前的队伍不一样,这个队伍和老百姓亲,不伤老百姓,也不抢老百姓。他们穿旧得发白的军装,帽子上有一个红红的五角星。看见老百姓,就挥手,就笑,老百姓看见他们就觉得亲切。
   老乡好。他们会笑着给她们打招呼。
   他们穿着草鞋,打着绑腿,背着小米和枪,既英武又亲切。
   她和村上的媳妇们就跑过去看过队伍,那些当兵的大都很年轻,毛伢子一般,他们有媳妇不?
   当兵的向他们问话,大嫂子,你们这里是啥地方呀?
   啥地方?她们就笑了,笑作一团。
   恁笑啥?当兵的问,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你看看,那是啥?她们指着前面的奶子崮,问当兵的。
   那是——当兵的抬头一看,脸腾地就红了。
   我那娘哎,咋那么像,像得那么狠!那不是一个大奶子吗?
   当兵的不问了,红了脸跑了。
   她们在后面喊,告诉你,你记着,我们这里是——
   奶子崮!
   奶子崮!!
   奶子崮!!!
   后来,她们都称呼他们叫解放军。男人把他们轰回去,去去去,女人家都回家去,回家去奶孩子!在这里招惹啥?你不知道,这当兵的没有一个好东西,都喜欢花姑娘?!
   她们就不服,说,这些当兵的是解放军!
   解放军也是兵。男人们说。
   解放军会脸红哩!她们笑起来,一想起来,那个面红耳赤的小伙子,她们就想笑。
   队伍走了,把她们的心也带走了。看那些当兵的,穿着军装,咋就显得那么好看呢,他们的丈夫咋就不行呢,丈夫们一律黑棉袄黑棉裤,走哪里都是一圪蹴;还有,人家当兵的说话会脸红,他们的丈夫可不会脸红。他们都是狗一样狼一样,浑身带着土呢,解开怀就摸她们的奶,一边摸,还张嘴要吃。一边吃,就解开人家的裤带,找个炕边、旮旯,就吭哧吭哧地摁上了。
   要是这些当兵的……哎呀呀,不敢想……她们的脸也红了。
   他们的牙真白。她想。
   后来,队伍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再后来,队伍就驻扎下来。驻扎下来,就有大首长来了,大首长来了就召集起来开会。大干部讲话真好听,说的都是家常话,像家人在拉呱,可那道理咋就平时没想到呢。那道理都是大道理,又都是小道理,一听她们就明白了,就懂了。大首长是希望每家每户都分派着住几个当兵的,是希望这里的男人们都帮着去支援前线。
   前边打开仗了。大首长讲。
   怪不得黑天白天都听着前面咚咚咚地有炮声呢。
   不是把鬼子都打走了吗?咋又打开了?她们问。
   大首长说,打鬼子是为了咱们国家打的。这次打仗,是为了咱们自己打的。这次要是打胜了,咱们这些穷人就都能当家做主了,都能有地种,有粮食吃,都能吃白面馍馍。
   都能娶媳妇不?光棍傻二问。
   哗哗哗……大家都笑起来。
   大首长说,只要咱们打胜了,过了好日子,都能娶个漂亮媳妇!
   我参加,我参加,傻二喊起来,我要媳妇,我要媳妇,我要吃奶,我要吃奶。
   哈哈哈哈哈。笑声把奶子崮都震得颤抖起来。
   村上的男人们都上前线了,听说这仗打得艰难。他们把门板卸下来,说是要抬伤员,还把家里的粮食都拿出去了……战场就在前面不到百里的崮上,那个崮也像个大奶子,只是不知道枪炮一炸,那奶子还是奶子吗。

共 10086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读来让人心酸的小说!故事讲述了在那个战火纷飞的特殊年代,一位农村妇人用自己的乳汁拯救了一位解放战争时期受伤共产党员的故事……如今那人(受伤的人)做了大官,只能在电视上看到,只能看到他与农民亲切握手的照片,却从未到村子看望过老人。但老人毫无怨言,对他依然念念不忘,只告诉自己他是因为工作忙,没有时间回来……老人向消息灵通、头脑机灵的孙子打听他的情况。但每每孙子提到他总是欲言又止。言语间,充满了对他的不满(只因他当了大官,却没有能帮助自己)……之后,精明活络的孙子经过驻村技术员的帮助,通过种植桃树,贩卖桃子发家致富,成了村里致富的带头人。并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谋得了“县政协委员”的身份。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间,老人也一直没有中断对他的思念……周边的村民看到孙子种植桃树发了家,索性在地里的庄家收割完毕后,全部种植了桃树,四里八乡的田地、山地全部种上了桃树,砍掉了包括梨树、核桃树、栗子树,松柏树在内的其他植被。之后,孙子更是通过“全国桃文化研讨会”,将村子打造成“全国第一桃乡”的美誉,而且建了冷库和水果加工厂,生意可谓风生水起……但很快,村里得怪病住院的人越来越多。追根溯源,县里通过检测得知,这里的水土农药残留严重超标。而原因是孙子等人利欲熏心,种植出更好的桃子……文章的最后,老人看到新闻熟悉的名字,一下子瘫了下来……虽然作者没有给出明确的原因,但读者可以大胆想象,或许,最后的结局是,由他惩治了孙子。这篇小说。情节精彩,寓意深刻。虽然文章自始至终没有出现主人公——他,的影子,但通过作者的文字,使我们清清楚楚看到了一位公私分明、两袖清风,一心为民的人们公仆。同时也不能忘记,那位善良淳朴,深明大义的农村老妪!【编辑:上官风】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619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上官风        2015-08-18 19:07:20
  一篇极具教育意义,充满讽刺意味的小说!
2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5-08-19 07:19:03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3 楼        文友:成敏        2015-08-20 06:05:47
  真的让我看得上眼的文章不多,真的让我感动的文章不多,这篇文章却让我爱不释手,太棒了,写的咱们山东肥城吧?
4 楼        文友:五月小丫        2015-08-20 09:56:20
  这篇小说给人一种厚重感,读了心情非常沉重,感觉酸酸的,眼泪在眼眶直打转。
   面对日寇的疯狂入侵,中华儿女怎容日寇的猖狂,军民一心,众志成城,共同抗击外来的侵犯,血书一篇篇抗日的华章,做军鞋,烙煎饼,支前的群众有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的炸成了残疾……
   一个身负重伤的年轻的抗日连长,被一个年轻的小媳妇有甘甜的乳汁救活,三个月的哺育,连长能走路了,脸上有了血色。这三个月,小媳妇虚弱的像病了一样,她可怜的小儿子,瘦的像个病猫。她感到值,她救活的在前线流血牺牲的亲人,亲人重返战场会打更多的鬼子。她爱这个人胜过爱自己的孩子,当然,也有一种含蓄的爱“那人临走的时候,趴在地上给她磕了三个头,喊了她一声”娘“,那声音很小,可是她听见了,她的心里颤了一下,仿佛那天晚上,丈夫孙大头扑在她的怀里颤巍巍喊得那声”娘“。
   到了和平年代,小媳妇成了老人,她的孙子脑子活路,种桃子带头发家致富。”发财的好事就像瘟疫一样,传染的特别快……“读到这的时候,”瘟疫“一词,我以为是作者的笔误。读到后面桃子使用了大量的农药,土地严重污染。表面的风光,是付出惨重的代价的,村上得孬病的越来越多,村上死去的老人越来越年轻,这个老人也不例外,得了不治之症。我才明白,”瘟疫“一词用得再恰当不过了,简直就是神来之笔!
   那么当年被老人救过的连长呢,开始还算不错,和满手泥巴的乡下人握手,给老人送来一台崭新的电视机,转来一千块钱,老人心里高兴,他是”清官”。老人的孙子把网上的小道消息念给她听的时候……老人的心突然裂了一下。这个小道消息一定是个坏消息。当年的连长,现在的大官。是不是也无法抵御贪污腐败的社会不良风气?是不是身上也长了一颗毒瘤?作者没有说,读者可以慢慢体会。结尾,她看到了新闻,她觉得从来没有这么疼过。我的理解是哪个连长一定是有了不好的结局。
   佩服作者敏锐的洞察力,入木三分的刻画出社会某种现象。但愿您的这篇佳作能让那些所谓的“大官们”,破坏自然环境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发家致富的人们 清醒过来。问好作者!期待更多精彩!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