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找回老县城的记忆

精品 找回老县城的记忆


作者:冉茂社 布衣,206.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22发表时间:2015-08-20 23:08:04

找回老县城的记忆 过去的相片是黑白的,现在的相片是彩色的;过去的相片是胶卷洗印的,现在的相片是数码合成的;过去的相片是放在相册里的,现在的相片是放在电脑里的。闲暇无事,老来忆旧,翻看老县城的黑白相片,找回老县城的记忆。
   四川、重庆一带的老县城,都有两个标志性的东西,一个是中式的,一个是西式的;一个是植物,一个是建筑;其实,年龄大一点的人都知道了,那就是县衙门的黄桷树和县城里的天主堂。衙门是县城的主宰,清朝的县衙门都有两颗高大的黄桷树,有王者风范的黄桷树才能在衙门中生存。宣汉县,始建于东汉和帝8年(公元96年),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位于四川盆地东北大巴山南麓,川、渝、鄂、陕结合部。儿时居住的县城就在于此,抬头就是山,低头还是山;走在青石板沿山铺筑的街道上,绵延起伏的路上到处都是棒棒(扁担)和花儿(背篼),那时的自行车多数是在篮球场上骑,力气大的人才能勉强骑得上街。在宽敞的街道上,骑着一辆飞鸽牌自行车就是我的梦想,向往平原,居住平原就是我的理想。
   县城是一座山清水秀,三江汇流,呈半岛型的小山城。文革前,宣汉县城四周城门依稀可见,老院子、水码头、老祠堂、古寺庙、老巷子、马头墙,依山而建的木楼街巷、错落有致的青石板路、王者风范的黄桷树、笑迎宾客罗汉的树,构成了一幅儿时老县城的画面。那时,县城里最为繁华的地方,就是南门口、上河街、下河街,河道上的客货船只穿梭不停,船工号子此起彼伏,人潮涌动。
   儿时的县城不大,河水清澈见底,蓝天净土,山青树绿,鸟语花香,空气清新。那时,高山与河谷,县城与农村,空气质量悬殊不大,都是天然氧吧。那时,住在县城西门外的恒升院里,两颗高耸入云的白果树用它100多年的见证,将上下三个院子串联在一起,中间院子的水池与白果树遥相呼应,水池旁罗汉树的笑脸随时都在恭迎宾客。炊烟淡消之际,中药里的药香满院,与树香弥漫一起,颇令人陶醉。那时,家家户户都有药罐,但一家人有几人生病,就要去借中药罐,街坊邻居的亲情就在熬中药里升华。从中间院子宽大的过道走下9步梯子,恒升院与老秋官第院子石牌坊之间的地方,我们叫做恒升院的下院子,两院都各有一口水井,穿过高大的石牌坊,两院之间也还有一口水井;恒升院的水井就在我们居住的上院子的窗外,凭窗远眺是围墙外宣汉中学的水塘,夏季荷叶绽放,荷花飘香,石栏上坐着莘莘学子捧书而读,犹如一幅水墨画;爬窗近看是一段几字型的鹅卵石围墙,井沿和井口都是用青石板铺筑的,常年累月、水迹磨石,青石板已是铮亮明镜;过小石牌坊不入水井,经庙户易家门前行,穿一木门就是一片坡地,西接多宝寺,东临上城壕;桑树与垦荒的菜地相间,茅草与偷种的瓜藤相伴;坡上顶端是老煤建,煤坪坝子右下边,是这片坡唯一的建筑物,独栋别墅,居住的县城里最大的官,当时我们把吹牛很不靠谱的,就用别墅的主人编作一句俗话“吓死我马专员!”。
   从恒升院出发,走过水巷子,下过一道陡坡,穿过麻柳树林,就来到了下河坝。儿时所见的麻柳树是在河边沿河两岸的沙堆上,那时的麻柳树严格来讲,还不能称为树,只能叫麻柳树丛。夏天的麻柳树,纤细、精瘦的枝条上缀满了椭圆型、铜钱般大小的树叶;碧绿茂密的树叶遮挡着树枝,错落有致的树丛,像河滩上的帐篷,是我们下河洗澡换衣的包房。冬天的麻柳树,手折刀砍后只留下处处疤痕的树桩,经过洪水肆咧、秋风凛冽的枝条更加干枯了,是我们烧火做饭,驱寒取暖的佳柴。春天的麻柳树,在那贫瘠的沙堆上,疤痕累累的树桩,七扭八拐弯腰驼背地吐出了新芽,又长成了纤细、精瘦的枝条;年复一年,没有高大的形象,只有倔犟的树丛。那时的河水清澈见底,潺潺流水拍击鹅卵石,洗衣板横插水中,犹如中流砥柱;捶衣棒一挥溅起朵朵浪花,衣刷背轻轻地敲击着皂角,浓稠粘液的泡沫就是儿时每次洗头、洗衣的必用品。用黑红油亮的皂角洗头,头发又黑又亮;用黑红油亮的皂角洗衣,衣服又干又净;河滩上下一片欢,洗衣戏水在此间。这一幅浓墨淡彩的洗衣图,是我童年的皂角颂。
   从恒升院出发,来到西街上,沿西而行,过曹家大院门口(前为浦江区社的门市,后为居民),就是宣汉中学的校门,在缓行几步,就是西门操场;再直行十余步,青石板路,到此为止,就是新桥沟了;那时,新桥沟是菜场,菜地与河滩相连,沟壑与田坎向往;晴天河风一吹,全身是灰;雨天微风飘零,满脚是泥。从新桥沟,向右走过一座小石桥,就要爬上全是石板的山坡,草鞋与打杵(背老二的专用工具)的足迹,溪流与雨水的侵蚀,岁月与沧桑的泪痕,形成了杂乱无章的脚印,这就是著名的斜石板。
   从恒升院出发,来到西街上,向东而行,路过下秋官第院子、上秋官第院子,就到了上下城壕,穿过城门,邮电局对面的老院子,从一个狭窄的巷子进去,一个宽大的正正方方的石板院坝就出现在眼前,二三十户人家就居住在此;西街与后街的交界处向右行就是隍庙街,城隍庙、冉家花园就在于此;向左行就是排立湾,旧冉家宗祠也在于此;直行到后街,县政协就在冉家洋房的一个老院子里面,两扇高大的木门和围墙相连,意味着这是国家机关。从大门而入,就要下五六步石梯,穿过一个石坝就是一栋西式小洋楼,小楼的右边是花园,左边的天井让葡萄树叶加了个盖,沿着围墙的平房分别是职工用房和会议用房;小楼的后面是后花园和厨房,公厕与猪圈在后花园的隔壁前花园的后面;小洋楼是两楼一底,宽敞明亮;楼下为办公用房,二楼为住会副主席、秘书长的寝室,三楼则是储物间。这里也是我儿时居住过的地方。
   从政协的街对面,进入一个侧门,里面的一个小天井,被三层楼高的房子遮荫着,显得更加小巧,但是在此居住的刘姓家人却是非常好客,也成为了我儿时常去之处。顺着石板路的缓坡下行,赵公祠早已被东乡镇政府改建,其对面的冉家院子前为五金公司,后为居民住所;灯光球场是当年县城的文化体育中心,从它后面的石梯子向上攀爬,文化馆斜坡的林木遮荫着路人,很快就到了县城里政治文化中心的人民大会堂;顺着石板路又缓坡上行,同德堂和天主堂就在街道两侧。天主堂早就改为机关幼儿园了,也有人叫真原堂,面积约900平米,是哥特式的建筑。高耸的钟楼塔尖竖立在县城里的繁华之地,无论你在全城哪个角落,抬眼就能知道教堂的位置;整个教堂高大敞亮,充满向上的运动之感;黑色的墙体、肃穆的气氛,又让幼小的孩童,产生敬畏之感;神秘与恢宏,使得成人后进入其中,也不由自主心生崇敬。教堂内有前花园、后花园;还有一个地下室,幼小的孩童都不敢进去;花园里的李子树,每当夏季来临时,都成了馋嘴向往的地方,大小李老师也不时给我们分点李子,让我们解馋饱腹。
   与后街毗邻的是衙墙街,这里是县政府和县法院的居所,历来的县衙门都是坐北朝南,一坡石梯与石头堡坎齐平,要进入此处就需低头弯腰,爬梯而行。与县政府大门相对的街就是商业氛围浓郁的南街了,儒林桥、板桥街、上河街、下河街、新街都与南街相交,从南门口走下几十步石梯,就是南门河坝。从河床向上看,江口是由前中后三条河汇合的,前后河相聚,波涛汹涌,湍流溅起,岩石护岸,卵石筑底,河床抗争,聚砂成坝,冲滩向西;到了南门,河水平缓,利于摆渡;上有苦竹滩,下有洗澡滩;轻盈的河水,晶莹的浪花,陡深的船槽,宽大的中坝,老旧的水磨船是我们儿时嘻戏的欢乐园。
   从官仓沟右行,就到了东街,三个大院子就撑起了一条街;首先就是陈家院子,当时在文革也叫胜利大院,石头堡坎像城墙,中间留着一坡石梯,一个长方形的院坝将瓦片屋相连,10多户居民就在此生活;再从青石板的街面向东走几十米,跨上右边三步石梯,就可以迈进一间木板房。房子的进深很长,开间不大;进门就是堂屋,光线阴暗的过道串联着两个房间,过道的尽头是一个露天的小院,炊烟缭绕,烧柴做饭就在于此,这就是健娃的家;他家的斜对面是王家大院,紧邻以前的李公祠,当时被蒲江粮站所用,县人武部则是在张家祠。东街分别与学坝街、神庙街相通,其庙宇大院则是县委、公安局、党校等机关。
   从官仓沟直行,穿过解放街就进入北街,右边景家坡处的罗公祠,解放后就是粮食局的地盘了,街边左侧的一个老院子也是居住了几十户人家,从进深狭窄的小巷进去,犹如曲径通幽,别有天地一般。这个大成门院子紧邻北门草包石码头,站在码头边,后河的中坝、大石盘、鸭蛋头尽收眼里,大鹞、中鹞、小鹞三个滩头,雪白的浪花扑面而来,龚家明月坝的渡船与清溪的客船相聚于此,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相比之下,北门外的大石盘码头就萧条得多。顺水向东,经江口复西,东门外黄桷树码头、火神庙码头的繁华不可与南门码头相比;洋码头、盐码头也是昨日黄花。
   地名的历史文化传承意义非凡,地名的政治时代烙印随风飘散;时以计数数序命名(八居委),时以政治术语命名(红专路),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标准化、规范化,取销数序命名,一律按地名命名。然而旧城改造,老院子毁掉,本该享受平反待遇,却因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只有恒升院是上个世纪90年代县城里最后改建的,因此,是县城里唯一一个有其名,无其实的以院子命名的地名。如今那前、后、中三江汇合,激流险滩,惊涛拍岸的大河,连同幽静的青石板路宽大的老院子早已没有了踪迹,只有我们这个年代的人,还能通过黑白相片依稀地保留着一些梦幻般的记忆。

共 372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随着如今的社会发展,曾经老县城的记忆越来越模糊了。而闲来无事,总爱忆旧,总爱回忆老县城的一些旧事。记忆中县城不是很大,相连的院子,每家备有的药罐子,院子里的水井,作者描写了恒升院附近的河滩、新桥沟、城隍庙,以及县城内的各大街巷。而如今,许多记忆已经没有了踪迹,许多记忆中的东西,都已经成为了历史。欣赏。【编辑:紫气东方】【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50822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紫气东方        2015-08-20 23:08:20
  拜读一篇寻找记忆的文字,文章再再了县城当年街巷的影子。问好文友。
紫</span>
      </div>
      
       <!--回复评论-->
      	      
         <div class=
2 楼        文友:冉茂社        2015-08-21 11:36:16
  县级在国家层面上是一基层组织,县级在国家范围上是一占比大的组织;
   历朝历代无数县人走出县城,无论是在天涯海角、漂洋过海,还是达官
   贵人、草民游子,县城仍是他们记忆中的、梦中萦绕的老县城!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