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浅行六日(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浅行六日(散文) ——满洲里边防检查站体验生活日记


作者:峻毅 秀才,1538.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38发表时间:2015-08-23 16:50:38

11月8日
   出发:从宁波到满洲里
   1
   气象预报:宁波气温14~18℃;一出门就感到了凉意。机场下车,雨丝飘拂,薄羊绒衫单穿,外加风衣,不冷不热正得时。
   接海航短信告知,北京APEC会议期间,乘机需提前两小时到机场。我乘坐的航班预定07:35起飞,所以地平线还在夜中沉睡就得起床往机场赶。人在旅途,时间安排应留有余地为好。
   飞机腾空跃上云层,即见旭日橙红,眼前充满炽热。舱内温度26℃,脱了风衣仍然出汗,羊绒衫黏在身上实在难受;不过因为对于旅行目的地的期待,这种不爽很快就被淡忘了。
  
   2
   北京要比宁波冷得多,一出机舱就感觉后背冷飕飕的,赶紧又把羽绒服换上。
   午间,从2号航站楼出来到1号航站楼转机,也就十几分钟步程,我拉着行李箱背个相机包,竟然走得出汗了。我就怕忽冷忽热,往往就是这么被感冒盯上的。
   领过登机牌,选了个后排靠窗的座位,一般情况下后面总会有空位;想坐得宽敞些,没想到这个航班满座。不觉沉沉睡去,醒来已在呼伦贝尔的上空了。
  
   3
   俯瞰,铺了一层驼绒似的大地了无边际,无法言喻的壮美浩瀚使人激动莫名。像是沙漠又不是沙漠,随处可见闪着金光的河流水泊,沙漠上不可能有这么丰沛的水源。想想地理位置应该是草原。对,就是寒冬将至的草原!
   苍莽的冬季草原,中间嵌了一颗巨硕的珍珠,那是一座湖,很大,不规则的长方形。偌大的湖面不见一丝粼粼荡漾,没有浊浪排空波涌长滩,平静得像一面铮亮的镜子。夕阳的余晖,像一炬灿烂的火球,烁烁光芒映耀寥廓。它大概就是被视作“草原明珠”的达赉湖——海一样的湖。此外,不可能再是别的什么湖了。
   飞机徐徐贴近地面,居高临下,或中或欧各式的建筑,在光线的作用下若明若暗,宛如孩提时候搭的积木,充满想象,趣味十足,也流淌出人类生命创造的意境。
   深深地吸上一口气,仿佛已经能嗅到满洲里个性十足的体味啦!
  
   4
   来接机的是内蒙古公安边防总队宣传文化处少校干事冀虹,她将全程陪同我们这次活动。经过介绍知道,与我同机到达的还有一位参加采风的作家——公安边防文联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刘广雄上校。刘上校也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喜欢警匪片的读者一定知道电影《缉毒警》,它正是以刘上校的小说《血罂粟》改编拍摄的;电视剧《太阳滴血》也是出自他的小说。刘上校给我的印象是随和、开朗、健谈;镜片后那双不大的眼睛炯炯有神,闪烁着绝顶聪明的睿智机灵。
   我们小组还有两人,一位是来自大连的“警花诗人”臧思佳上尉。说来有趣,这么个阳光灿烂的小师妹,工作地居然叫和尚岛!另一位是内蒙古《草原》杂志的编辑杨瑛,文静爱笑,话却少得金贵。
  
   5
   记不清是谁提议饭后散步来着,说市井夜色是满洲里的一大景观。虽然冬天不如夏天那么繁荣热闹,但魅力依然迷人;我们一行兴致勃勃。
   恰好正逢农历十六。
   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不过感觉北地的月亮好像特别大,也特别亮,从未见过这么透彻的月光,洒在地上如同水银。中苏路是条步行街,也是满洲里最繁华的街区之一;大小店铺一家紧挨着一家,灯火通明霓虹璀璨。门店幌子上大多同时写有中俄两国的文字,尤其是卖服装或小家电的商家,招牌上的俄文比中文还显眼;因为这些商品特受俄罗斯游客的青睐。
   依我这个外来者看,好像走进了童话故事的场景:各式各样的穹顶圆柱、高大硬朗的俄欧风格,城市建筑色调浓艳流光溢彩。偶尔有金发碧眼的情侣从身边过时,难免出现瞬间的错觉,以为自己身处异国,正在欧洲的某个城市闲逛呢。
   边镇的夜晚真是静谧,却不冷清;给人的第一印象,安适并且曼妙。
  
   11月9日
   晨曲:国门、41号界碑和公路口岸
   1
   一觉醒来,我才明白康吉虎主任的那番话:满洲里边防站没有南方兵。以前招过一批广西兵,综合素质都挺好,可就是留不住。说到底,都是气候环境在捣鬼!
   许是旅途累了,回到房里简单洗洗便睡,再醒时嗓子眼儿里火烧火燎,抓起水仰脖子就灌,然后接着入梦。反复数次,四瓶矿泉水喝得精光还不够,又起身烧开水喝,最后干脆起床不睡了。
   远处,火车拉响了出征的笛鸣,由近而远。伫立窗前,窗外的黎明已接替了拂晓。又过了会,嘹亮的军号悠扬响起……
   出门发现:招待所的大门突然变得很重很重,使足了劲才把它撞开。原来,夜寒从外头把门给“锁”上了。
  
   2
   满洲里的第一场雪据说下过有些日子了,可操场角落里的雪依然还在。因为是周日,机关大院显得特别安静;车库里,一位中校领着几位战士在给车做预热,此外就没有别的人了。
   星期天还要出车吗?我问中校。
   不管要不要出车,每天早上检车晚上擦车,这是制度。中校简捷地告诉我。
   车队是……?
   勤务中队的一个分队。
   哦?扫了他一眼我想问,出于礼貌又没有开口。边防检查站是正团编制,中校最起码也该是个正营,而车队只是中队下面的一个……
   您奇怪我的军衔是吧?也没啥;军人嘛,什么地方需要,就得坚守在什么地方,这是根本。中校说着呵呵一笑,转身同他的士兵们忙去了。
   我望着眼前整洁的车库、铮亮的车辆;每个车库的门前都端正地贴有“车辆定位牌”和“发生火灾紧急疏散图”,车辆号牌、厂牌型号、固定座位、出厂时间、装备时间、发动机号、车架子号,整洁有序一目了然。再看勤务中队的宣传窗,车场的各项制度标注很细,消防规则、车况良好标准、驾驶员职责、车辆和人员进出场规则、洗车场管理规则、车辆回场后保养项目、车辆保养周期表、新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分值等,面面具到。还有光荣榜,上面挂着上一年度“红旗驾驶员”的大照片……
  
   3
   满洲里公路口岸距市区约9公里,边检官兵习惯称其为“十八里”或“山上”。车在双向六车道的华埠大街上驶,远远就能看到国门,感受其威武庄严。
   参观了满洲里公路口岸指挥中心,才能真切体会到满洲里地处欧亚大陆桥咽喉要地,是连接中俄、东欧陆路运输的枢纽。迈进值班室,迎面悬挂的锦旗吸引了我的眼球,那是中央电视台“世界上的另一个我”摄制组赠送的,写着“一个口岸,无数口碑”。
   差不多去年这个时候,央视的“世界上的另一个我”摄制组杨波编导一行由二连浩特口岸出境,从满洲里入境,在俄罗斯因为人和车手续不符,被俄方扣留了足足一天。他们派一人先入境,请求援助。口岸立即请示站领导,通过与俄方边防会晤,俄方随即放人放车。这件事让杨编导看到了边检口岸为民服务的速度和实力,由衷感谢。其实,代代边检官兵都是这样做的。记得我刚做检查员的时候,那天和我们科长值班,遇上一位很落泊的劳务,在俄罗斯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工资全让黑心的老板给扣了,入境时身无分文,蓬头垢面,冷得直抖擞。科长让我给他买了碗方便面,他捧过面,泪水满脸,哽咽着说谢谢。一碗面能让一个大男人感到回家的温暖,我很受触动,眼睛也湿了。我们科长说,身为边检,站在口岸一线,要多关注旅客疾苦,多给他们一些关爱和帮助,要让自己的同胞有回家的温暖,让国际友人感受到我们的好友和真挚。这些年,接受我们帮助的国内外旅客数不胜数,我们已习惯把帮助旅客成了自己份内的事。正因为这样,口岸边检才会有好口碑。
   听包教导员说“我们已习惯把帮助旅客成了自己份内的事”,感触很深。看看墙上挂着的面面锦旗和“不让旅客的时间在我这里耽搁;不让旅客在我这里受到冷落;不让执勤差错在我这里发生;不让边检形象在我这里受到影响”的“四不让”精神,毋庸置疑,这里的每面锦旗和每一个“不让”都蕴藏了感人的故事。
  
   4
   中国41号界碑,是一块完整的青色花岗岩,凿刻着中国国徽和中文“中国”,伫立在中国与俄罗斯接壤的边境线上,庄严无比。界碑和威严神圣不可侵的哨兵,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矗立在边界线上的卫士。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这样零距离站在国境线界碑前,与我们的边防卫士面对面交流。界碑和哨兵令我肃然起敬,跟界碑合影,忽然有一种“我是中国人”的自豪。
  
   5
   从公路口岸车辆通关现场到国门,尽管已是万木凋零的冬季,但国门不冷清,游人来来往往。原来,国门还是国家四A级风景区。
   满洲里是一座围绕铁路建设起来的城市。这条铁路有着百年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连着俄罗斯,乃至整个欧洲大陆的大动脉;第五代国门雄威地矗立在这条铁路上,与其相对的是俄罗斯国门,简陋破落,连个国徽都没有。
   国门上层是个巨大的景观厅。伫立在景观厅大窗前,一览国界两边的冬景;通过相机远焦,可见俄罗斯后贝加尔斯克小镇的概貌,甚至可见街道和行人。
   景观厅的红色画廊,让我了解了满洲里口岸在不同时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满洲里是中共与共产国际的红色通道,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的大多数代表从这里出境;四十年代,苏联红军从这里打响了支援太平洋战场的第一枪;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时期,这里曾把大批苏联军援物资运往前线;新中国初期,前苏联专家和设备都从这里入境;还有中俄“和平使命-2007”演习,我国参加演习的官兵和装备也是经这里抵达俄罗斯。现在,这里承担着中俄贸易75%以上的陆路运输任务,也是连接欧洲和亚洲的重要通道,所以被称为“亚欧第一大陆桥”。
   满洲里就是这样一个口岸城市,口岸经济是这个城市的主体和生命线,没有口岸经济的发展,就没有满洲里的经济繁荣。可见,满洲里的每一步发展,都融入了边检官兵付诸的青春和个人生活上的种种牺牲。
  
   11月10日
   阅读:岁月丰碑、边检之家、警营文化和士兵语言
   1
   在满洲里检查站机关大楼里,有一层叫“岁月丰碑”的展厅。
   打开电梯门,迎面是突出中国的世界地图;以荧光屏为背景,一柱绿色的光直射满洲里所在的位置。
   “岁月丰碑”是满洲里边防检查站的警史馆,更是新时期国门卫士的荣誉室;呈展了满洲里边防检查站的历史回眸、峥嵘岁月、忠诚卫士、服务先锋、鱼水情深、亲切关怀、崇高荣誉、时代使命等等;图文和实物并茂,无数奖牌奖杯,无数感谢信,无数中央领导的题词寄语,无数蕴藏着历史印记和激励官兵的新老照片,浓缩了满洲里边防检查站成立以来的辉煌历程;记载了满洲里边防检查站无愧于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爱民固边模范边防检查站”荣誉称号的点点滴滴,展示了如感谢信里所写“边检站官兵就是我们的护航队和保护神”的精神面貌。
   “岁月丰碑”,有奋进的历史,有光辉的历程,身置在这样浓郁厚重的警营文化精神之中,不能不被感动。
  
   2
   满洲里边防检查站有个边检之家,坐落在家属公寓楼二楼,一半是机关餐厅,一半是官兵们休闲活动区。关机食堂工作日六菜一汤,周末和周日四菜一汤,自助餐,提倡光盘行动,卫生又不浪费。采风人员就在此就餐,与我们一样享受免费就餐的还有边检官兵子女,解决了官兵们执勤倒班、加班加点照管子女有困难的后顾之忧。浓浓的人情味和着飘香可口的饭菜,看着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和一脸纯真灿烂的笑脸,让人特别温馨。
   休闲活动区很吸引我。原色的实木墙体上,订着四面钢化玻璃制作的边检之家的口号、宗旨、定位、承诺,句句像冬天里的一把火。
   宣传干事张文杰介绍,边检之家绝对不是摆样子的,口号“遇事咱别怕,一起想办法;有事您说话,人多力量大;满站是咱家,共同爱护她”就是全站官兵互爱互助的真实写照,真正树立了“官兵既是工作主体,更是服务对象”的人本理念,像子女入托入学、家属就业安置、官兵举办婚礼庆典,甚至亲属丧葬等,都给实实在在解决。
   让我颇感兴趣的是边检之家有各种文体协会,展示着各级比赛的成绩,除了丰富业余生活,还参加驻地的演出和比赛,展示了边检官兵风采,推进了警民和谐。如“诗影书画艺术协会”,墙上那些洋溢艺术的字画、栩栩如生的照片、激情励志的诗歌等,都是会员作品;尤其是张兴东的字,字中透溢一种爽傲,刚柔相济,收放自如,笔力非凡。经打听,张兴东少校是本诗影书画艺术协会的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真正的书法行家。
   边检之家还有“爱心公益协会”和“心理健康协会”,竟有200多位官兵组成,经常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帮助地方贫困学子……
   这个边检之家,让我感觉警营文化内涵根深面广,魅力无穷。
  
   3
   满洲里边防检查站与普通军营不同,处处能见大学生,带兵人都是文化人,而且大多从战士考入军校,完成学业又返原单位任职。

共 18906 字 4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记录满洲里边防检查站官兵日常生活的散文。提起边防生活,脑子里马上想到茫茫的雪原,想到艰苦、单调、枯燥这些名词。在这篇散文中,作者结合自己在边防检查站六天的生活体验,将边防官兵的生活真实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这里的生活是艰苦的,但让人感受最多的却是浓浓的温馨和温情。在战士们身上,我们看到了责任,看到了坚毅,感受到了彼此关爱的温暖。作为边防检查站,他们的工作是繁琐的,但他们却没有怨言,尽职尽责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同时把自己的关心和爱心送给出入边境的百姓,送给了孤单的老人。文章最动人的就是对战士们采访的部分。从战士们的言谈中,我们能感受到他们作为边防战士的自豪,也能感受到他们对边防生活的喜爱和满意,也了解到连首长对战士的关心。六天的生活,六天的经历,作者从动身写起,写了沿途的见闻,以温度的变化昭示了边防环境的恶劣。身处国门的自豪感,边检工作的细致,警营文化的丰富多彩,车队的故事等等,作者都用细腻的笔触一一详加描述,让人感同身受,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素心如玉        2015-08-23 16:52:11
  拜读美文。
   问好作者,祝创作愉快。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