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秋之恋征文】古都风韵秋色浓(散文)

精品 【荷塘秋之恋征文】古都风韵秋色浓(散文)


作者:阿巧 进士,9109.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356发表时间:2015-08-24 18:16:04
摘要:菊花不在于它的美丽,更让人敬重的是它那不畏严寒,傲霜斗雪的精神。那些不辞劳苦的花匠们,它们默默无闻,只为把最美的菊花展现在世人面前。我赞美菊花!也赞美使这座城市更美的劳动者!

【荷塘秋之恋征文】古都风韵秋色浓(散文) 【一】
   “一城宋韵半城水,梦华飘逸伴汴京。”作为曾是帝王都的历史文化名城开封,又称东京、汴梁,是历史上有名的古都之一。它濒临黄河南岸,素有“北方水城”之称。这儿水系发达,大宋御河横穿整座城,像一条纽带把包公湖和龙亭湖很自然地连接在一起。
   各式各样的小桥曲径通幽,两岸古色古香的仿宋建筑别出心裁、风格各异。游船画舫,穿行水中,岸边的芦苇丛随风摇摆,哗啦啦惊起白鹭一飞冲上霄汉。虽然已至秋天,水中荷花有的已经枯败,有的依然怒放,有的莲蓬像捉迷藏般地露出小半个脸来。舟行碧波,人游画中,让人感觉有种“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的奇妙幻觉。
   据史书记载,当年赵匡胤、赵光义兄弟用了二十年的时间结束了五代十国割据局面,建立了宋朝,并定都开封,使得开封一跃成为全国政治、经济、交通、文化的中心。宋朝时的开封水运十分兴盛,光贯穿全城的水道就有四条:即汴河、惠民河、五丈河、金水河。当时的汴河曾经是航运中心,水上交通便利,商贾云集,每年从江南运往这儿的粮食就有五百万石到七百万石之多。
   宋神宗时曾注重兴修水利工程,从汴河往西开渠五十里,引伊洛河水入汴河,水深一丈,汴河与伊洛河相互交融,东西贯通,成为当时最重要的水上交通运输大动脉。过去的繁华如烟云,被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开封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曾败落过,但它没有屈服。如今的开封,重建水系工程,重现了当年繁华盖世的热闹景象。不必下江南,在开封这座古都风韵城里,你就犹如置身于“江南水乡”之美景中。
   碧波荡漾的龙亭湖,便是开封最有名的湖泊,因大宋名将杨家将而出名。北宋大将杨继业一家世代尽忠、抗辽保国的故事,可以说家喻户晓。忠烈英雄,杨门女将,潘杨恩怨,忠奸分明,流传千年,经久不衰。湖中央有一条弯弯的像彩虹一样的石拱桥,被称为“玉带桥”。桥上雕梁画栋,各种浮雕栩栩如生,中间的金黄色的菊花图案赫然醒目,它将龙亭湖湖水一分为二,后来人们看西边湖水澄澈,便想到了丰功伟绩的杨家,便称之为“杨家湖”,东边的湖水则浑浊,象征着奸臣潘仁美,就被称为“潘家湖”。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傍晚时分的龙亭湖,更是别有一番景象。晚霞染红了西边的天空,偶尔几只飞鸟从天边掠过,远处水天一色。岸边金柳低垂,层林尽染,金黄的落叶纷飞,像一只只彩色的蝴蝶翩翩起舞,引得游人不由得停下来驻足观看。树枝上金蝉鸣叫,湖面上鸟儿斜着身子自由地在空中飞行,时而勇敢地冲上天空,时而调皮地轻沾水面,像是在做一场精彩的展示。习习秋风吹来,龙亭湖水万顷碧波便随风荡漾、涟漪不断。
   晴朗的秋日里秋高气爽、天高云淡,淡去的是夏日的炎热和喧嚣,迎来的是令人心情舒畅的凉爽。湖岸边的长堤是人们休闲游玩的好去处,人们或凭栏远眺,看秋水长天,看雁儿南飞。我沿着湖岸在漫步,感受着这秋日的气息,沉浸在这无边的美景之中。那空中飞翔的风筝,似乎在与天公试比高,引得鸟儿也来凑热闹,叽叽喳喳地叫着,给这一湾静湖增添了动感。湖水中那些游泳爱好者们正奋勇搏击着,让我看得目瞪口呆。
  
   【二】
   “黄花遍圃中,汴菊最有名。”开封有“菊花之乡”的美誉,菊花在开封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唐代,开封养菊就已颇具规模,到宋代更是闻名遐迩,每逢重阳佳节,上至宫廷,下至民间,皆有插菊花枝、挂菊花灯、饮菊花酒等活动。明清时代开封养菊、赏菊之风盛行,清代乾隆皇帝南巡来到开封禹王台赏菊时,就写下了"枫叶梧青落,霜花菊白堆"的著名诗句。在开封禹王台,至今还留有乾隆的咏菊诗碑。现如今,这座积淀了千年文明的开封古城,昔日光华似乎已被时光封存,但菊花却依然年年盛放,似在追述着那段风华绝代的过往。
   一年一度秋风劲,岁岁黄花分外香。正是汴梁好风景,菊开时节逢留香。1983年开封市政府把菊花命名为“市花”,将每年10月18日至11月18日定为开封"菊花花会"的会期。菊展期间,吸引了纷至沓来的国内外游客。菊会时节,全开封市展菊多达300万盆、品种1300个,形成了"满城尽菊黄"的壮观景象。龙亭公园是开封“菊花花会”的主会场。站在龙亭脚下向上望去,龙亭大殿豪华气派,外面共有七十二级台阶,上面雕刻有各种龙的图案,活灵活现,似乎要腾空飞翔。大殿四周的高墙上悬挂着的像长长的绿色瀑布,便是悬崖菊。一串串淡黄色的小花儿随风摇摆,就像是黄色的小精灵在欢呼、在跃动,仿佛在诉说着大宋朝昔日的辉煌。
   “十月花潮人影乱,香风十里动菊城。”菊展期间,整个城市大街小巷到处繁花似锦,蔚为壮观,真乃“十里阳台十里花,十里花香飘万家。阳台层层接青天,菊花朵朵映彩霞。"千姿百态的菊花,有的清新秀丽,有的光彩夺目,有的傲然挺立……有的像各式各样的彩色绣球,还有的像小巧玲珑的铃铛;那一团团、一簇簇姹紫嫣红、五彩缤纷。红的如火,白的似雪,粉的若霞,群芳争艳,争奇斗艳。有一种花叫“千层菊”,花瓣一层赶着一层,向外奔涌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蕾,赶集似地聚拢来,一环套一环,形成了一个个巨大的圆形花环,小小的花儿点缀其间,就像满天的繁星灿烂夺目、光彩照人;那一盆盆大头菊花独占鳌头,像个白色的或黄色的大绣球,靠近它细细端量,会发现那白里透黄的花瓣细若发丝,像极了女孩子的波浪卷,娇嫩的花蕊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引得蜜蜂嗡嗡地飞来采着蜜,蜂花相拥,卿卿我我,难舍难分。花以景衬,景以花容,置身于这烂漫如锦的菊花海洋里,如梦如幻,仿佛仙境,令我如痴如醉、流连忘返……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菊花。辛勤的花工们精心培育出了数不胜数的新品种,像什么"层林尽梁"、"洞庭秋色"、"黄山云雾"、"西湖柳月"、"葵花向阳"、"贵妃醉酒"、"嫦娥奔月"、"桃李争春"等等,一个个千姿百态、婉若仙子,美得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菊花之乡”,开封的响亮名片,可谓名不虚传。在历届全国菊花品种展赛中,开封参赛的菊花艳压群芳,取得了“四连冠”的好成绩。而1999年在昆明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菊花专项大赛中,开封参赛菊花更是一鸣惊人,夺得大奖总数第一、金奖总数第一、奖牌总数第一3项桂冠。园艺师们匠心独运,集传统和现代技艺于一体,用野生黄篙嫁接精心培育出的大立菊,高达61.5米、直径4.16米、6432朵菊花同时开放,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菊花树”,令人叹为观止。
   ……
   一曲“秋来谁为韶华主,总领群芳是菊花”的芳魂,燎原了古汴梁的万家灯火,醉倒了古汴梁的清风白云。一朵菊花就是开封打开的书简,而插花的经筒早已跌进了古城的历史之中。菊花润泽了古都的金秋,她的美国色天香,她的美装饰了古城,她的美倾醉了游人。欣赏菊花,不仅在于它的美艳,更在于她性格刚强、耐寒傲霜、气质高洁。那些不辞劳苦的花匠们默默无闻地在辛勤培育着,只为把最美的菊花展现在世人面前。我赞美这绚丽多姿、光彩夺目的菊花!更赞美为这座城市添美增彩的花匠们!

共 290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美景中透着古韵和厚重的散文!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开封,有着浓浓的历史底蕴,有着古色古香的建筑,有着诗意的游船画舫,有着贯通京城的航运大河,有着碧波荡漾的龙亭湖,有着被众星捧月包裹起来的龙亭大殿。处于秋意浓重的季节里的汴梁更是别有一番韵味:秋风送爽,菊花飘香,古城开封,菊花满城,大街小巷到处繁花似锦,尤为壮观。颇有满城解带黄金甲之势。而这一切,除了开封的底蕴,更来自于开封人的智慧,是他们让开封菊花不断创新,集传统和现代技艺于一体,珠联壁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文章写景语言精美,生动传神,中间穿插了历史,使得文章更有厚度,结尾深化了文章主题。倾情推荐共赏!【编辑:清菡】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826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清菡        2015-08-24 18:17:00
   感谢阿巧赐稿,荷塘有你更精彩!
回复1 楼        文友:阿巧        2015-08-24 22:22:46
  感谢清菡老师的精彩点评!老师您辛苦了!
2 楼        文友:清菡        2015-08-24 18:19:19
  跟随着阿巧的介绍,我游览了一次秋色宋韵汴梁城,也陶醉在满城尽带黄金甲之中!
回复2 楼        文友:阿巧        2015-08-24 22:27:44
  开封的文化底蕴厚重,名胜古迹众多,我写的只是一点皮毛。欢迎清菡老师有机会来游玩!我当您的导游哈!
3 楼        文友:清菡        2015-08-24 18:20:20
  问好阿巧!祝创编双丰收!也祝快乐!
回复3 楼        文友:阿巧        2015-08-24 22:29:23
  再次感谢亲爱的老师!祝愿您开心快乐!给老师敬茶!
4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5-08-24 23:47:37
  语言美意境美秋色美!逼真传神的写景与诚挚真切的抒情融为一体,引用诗词更增加了文章的韵味。怎一个“美”字了得?欣赏学习老师精美散文,问好老师,祝秋安!
回复4 楼        文友:阿巧        2015-08-25 20:00:32
  感谢红叶老师的留评!祝愿老师在荷塘创作愉快!生活幸福!
5 楼        文友:月影半墙        2015-08-25 16:20:41
  很有内涵的散文,文化底蕴深厚,学习了。
回复5 楼        文友:阿巧        2015-08-25 20:01:37
  谢谢月影老师的来访!问候老师!祝愿您在荷塘创作开心快乐!
6 楼        文友:月挂疏桐        2015-08-26 10:13:31
  祝贺阿巧美文成精!
回复6 楼        文友:阿巧        2015-08-26 13:55:56
  谢谢月挂老师的鼓励!给老师敬茶!
7 楼        文友:一声轻叹        2015-08-26 10:33:46
  祝贺作品获精,祝在荷塘创作愉快,期待佳作连连~
听风起,看月明,雪惹窗棂…… ——一声轻叹
回复7 楼        文友:阿巧        2015-08-26 13:57:22
  谢谢轻叹老师的关心和支持!您的文章总是充满了诗意,让人爱读。
8 楼        文友:陕西派        2015-08-26 12:34:21
  其实宋代是个很幸福的时代,文人执政,比较开明,只不过军力相对弱。
回复8 楼        文友:阿巧        2015-08-26 14:01:14
  是啊,宋代文臣执政,老百姓可以安居乐业,共享太平盛世,所以才有了清明河图中那繁华的景象。
9 楼        文友:陕西派        2015-08-26 12:35:45
  东京汴梁,天子脚下。
回复9 楼        文友:阿巧        2015-08-26 14:04:03
  开封作为八朝古都,由于历史上黄河水的泛滥,造成了地下城撂城的奇特景观。陕老师博古通今,知识渊博,向您学习!
10 楼        文友:天龙        2015-08-26 20:37:05
  祝贺阿巧斩获精品,期待下一个精彩哦!!
回复10 楼        文友:阿巧        2015-08-26 23:14:38
  感谢社长的支持、鼓励和帮助!祝愿老师开心快乐!给敬爱的老师敬茶!
共 13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